在職研究生也就是非全日制研究生,即一部分時間讀書,一部分時間工作。
哪些人適合考在職研究生:
1、升職需要研究生學位學歷的
有些企事業單位和研究院所,如果你是碩士學歷,升職加薪機會多、速度快。
如果你只有本科學歷,即使你的實力沒問題,那對不起,靠邊站。
所以這類人群想要升職加薪,只能咬牙考在職研究生了。
2、工作需要開拓人脈的
很多考在職研究生的考生除了學歷外,還很在乎的就是人脈了。
人脈包括學校的影響力、導師的資源還有校友的互相幫助。
比如MBA和EMBA,又或者是一些經濟類的專業,同圈的校友對之後的工作會有很大的幫助。
3、需要儲備更多的專業知識
畢業參加工作之後,有些人發現相關專業知識有一定的缺陷,也不夠系統。
這時就需要研究生的學習來充電了,畢竟本科期間學的知識大多是全而不精。
4、對碩士學位很鍾情
不為別的,就為了擁有它,即使它的作用一般般。
就像是白富美愛上了窮小子,即使沒有錢也不影響對他的愛戀,真感情。
當然了,藝多不壓身,一箭雙鵰。
在職研究生的報考形式:
有3種報考形式:一月聯考、五月同等學力申碩考試和中外合作辦學碩士。
一月聯考:是唯一的一種既可以拿學歷又可以拿學位的研究生考試,通過考試後需要脫產學習,即和全日制考生一起學習。以前是每年一月份進行考試,從2017年開始併入每年的12月份的統考,先考試後入學。
五月同等學力申碩考試:一般是在每年的3月份進行報名,5月份參加考試,可以在職學習或者是異地學習(等到節假日到學校參加集中授課),學習時間為1.5到2年,畢業只能獲得碩士學位證,先學習後考試。
中外合作辦學碩士:教育部批准,中外名校合辦,獲國外碩士學位,國內認可證書,專升碩的快速通道(因為大專學歷也可以報考)。
所以在職研究生其實有三種類型:
畢業後可以拿到雙證(研究生畢業證和碩士學位證)、
畢業後可以拿到單證(碩士學位證)、
畢業後只有個結業證。
下面詳細說明這三種情況:
1、雙證:
畢業後可以拿到研究生畢業證和碩士學位證,如:工商管理碩士(MBA)。
要參加全國統考和面試,難度大,含金量高。
部分學校的部分專業才有招生,學費相當貴(6w+),好學校的20w+。
2、單證:
畢業後可以拿到碩士學位證,即有學位沒有學歷。
要參加全國國考,並通過碩士答辯,網上鋪天蓋地的同等學歷申碩就是此類。
也是部分專業才有招生,學費4w左右。
3、無證
畢業後可以拿到結業證,無學位無學歷。
相當於參加了一個系統的研究生學習班,目前是很普遍的。
一、在職研究生含金量怎麼樣?
很多人說在職研究生就是花錢買學歷,實際價值並不大,其實不然。
的確,前些年在職研究生的社會認可度比較低,但2017年改革後在職研究生的地位顯著上升。
現在在職研究生也必須參加全國統一組織的研究生筆試,雖然題目難度要比全日制低很多,但也要好好準備一段時間才進國家線。
從歷年國考、高校招聘,我們可以看出招的研究生數量越來越多,考取在職研究生可以增加自己進入更高級別單位的機會。
在單位晉升提拔時,高學歷無疑是一塊貼金石,相同能力的員工,老闆肯定優先考慮高學歷的。
讀完在職研究生,專業知識肯定會得到大幅度提升,對今後的職業發展百利無一害。
綜上,在職研究生的含金量是沒得問題的,關鍵是看你自己的實際情況了。
二、在職研究生花費如何?
主要費用有:學費、報名費、考試費用和論文答辯費。
學費是一次性繳清的,一般都在2至5萬元左右;
申碩費用:200元左右,統考費用:每門考試100元。
學校課程考試費:大概每科在250元左右。
論文答辯費:後期申請論文指導費、答辯費在5000—8000元之間。
總的來說,在職研究生讀完至少也得花費3w,上可至幾十萬(有的名校專業學費高達30w)。
三、在職研究生報考流程
1、同等學力申碩報考流程(6大步):
提交申請:向報考院校提交相關材料,審核通過後,方可辦理入學手續。
課程學習:辦理入學後,參加課程班的學習,當通過院校組織的課程考試後,可獲得院校頒發的結業證書。
申碩報名:獲得結業證書後,在每年的3月份在學位網進行申碩報名。
現場確認:網報成功之後,學院需按照學校規定進行現場確認,無誤後即可列印準考證。
參加考試:考試時間為5月下旬,考試科目為外語和學科綜合。
論文答辯:考試通過後,向院校提出論文答辯申請,通過論文答辯環節即可獲得碩士學位證書。
2、非全日制研究生報考流程(6大步):
網上報名:在研招網上報名,預報名時間為9月份,正式報名是10月份。
現場確認:需按照報考點規定對網報信息進行現場確認或網上確認。
參加初試:在考試前一周列印準考證,12月下旬參加考試。
複試:初試成績達到院校線即可參加複試,時間為次年3-4月。
入校學習:在錄取當年的9月份入校參加課程學習。
論文答辯:修滿規定學分,進行論文寫作及答辯,通過答辯後可獲得畢業證書和碩士學位證書。
更過實用話題,關注大學風雲,你值得擁有。
往期精彩文章:普通家庭能承擔起孩子讀研嗎?研究生的補貼一般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