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 | 對話12級郭曉:走進LBS

2021-02-23 IFCer去哪兒
郭曉,中法學院2012級金融專業,研究生畢業於倫敦商學院Master of Financial Analysis項目,目前已入職華興資本擔任分析師,負責的領域包括電商、教育、物流、汽車等。

可以請學長簡單介紹一下自己所在的研究生項目麼?

(從主修課程、專業方向等主要方面)

我畢業於倫敦商學院的Master of Financial Analysis(MFA)項目,是這個專業的第一屆學生,因為這是LBS第一次給應屆生開設金融碩士專業。

這個專業的特點是大部分同學的就業方向是投行、PE或者其他金融機構,去諮詢方向的比較少。在課程方面,大部分的課程都是與財務、建模、數據分析相關,比較偏實際應用。

除此之外,因為學校屬於商學院氛圍,所以大家對就業特別重視。學校也會提供很多相關的支持,比如學校的就業輔導中心,會定期聯繫外界知名公司的工作人員,邀請他們做一些培訓和展示來幫助我們了解這個公司。同時學校裡有很多MBA和MIF(Master in Finance,有3-5年工作經驗要求的金融碩士),學校會從中邀請一些在知名公司工作過的人作為職場前輩,幫助我們這些應屆生做簡歷指導和模擬面試。這個算是LBS的一個特色。因為在其他學校,MBA學生的年紀一般比較大,跟我們這種early career學生的聯繫比較少,但在LBS大家聯繫非常緊密,所以獲得的知識和提升都會比較快。

然後我覺得LBS還是挺認可中法學生的,我們這一屆有我和張一橋兩個學生,我聽說下一屆有學妹去了我們的MIM(Master in Management)專業。所以如果中法的同學們感興趣的話,非常建議大家來積極申請。

請問學長所在的班級人數規模是怎樣的?中國學生比例高麼?

我們班總共大約八十個人,中國學生大約是十四人左右,(中國學生)比例不算太高。

請問除了這個項目,LBS還有什麼適合我們學院同學的其他項目麼?

LBS給應屆生開設的項目,一個是我們這個Master of Financial Analysis (MFA),還有一個是Master in Management(MIM)。MIM這個專業開設的時間比較早了。

MIM跟MFA的區別是學生本科背景會更加多元化一點,比如很多人以前學的本科是生物甚至藝術專業。

MIM的工作的目標也會更多樣化一點,他們可能不像我們都是申投行或者是一些投資機構,他們也會申諮詢、市場營銷、包括奢侈品管理等等。

另一方面,MIM的課程會比MFA要稍微簡單一點,因為MFA大部分東西都更偏重技巧和實用性。

請問LBS喜好的申請者條件是怎樣的?

(從軟硬性兩方面)

硬性:MFA比MIM的錄取條件要高一些,GPA3.5+,GMAT730+,託福105+或雅思7+,這樣差不多就夠了LBS的合格線,但最重要的還是在面試的時候好好表現,才會拉高自己的水平(更有把握被錄取)。

軟性:LBS特別重視面試和實習經歷。拿我個人來說,我當時LBS的最後一輪面試時間大概有90多分鐘,這是我在申請季的時候面試時間最長的一個學校。也正是因為LBS重視面試,所以我們大部分同學在最後找工作的時候面試通過率整體都不錯。

請問面試是以視頻面試的形式進行的麼?學長當時面試大概的流程和問題是怎樣的呢?

LBS的面試官會在一個特定時間來中國進行線下的面試,如果說那個時間你去不了的話,你就只能選擇視頻面試了。但是我個人建議還是儘量選擇線下面試,這樣互動起來比較方便,因為視頻面試的時候,你會發現你的眼睛跟面試官的眼睛是永遠對不上的,這樣很容易導致自己注意不集中,回答問題的時候反應沒那麼快。

然後LBS會提前三四天給你發一個籠統的清單,上面是面試可能遇到的問題。你自己準備的時候要把所有問題都準備到,因為他們問的會非常仔細。

比如當時面試官會很詳細地詢問我每一段經歷,詳細到我在某一階段做過什麼事情,我參與的某個學生會項目的人最後怎麼樣了,所以你自己在準備的時候一定要把這些細節都整個理一遍。

中國很多學生在介紹實習經歷的時候會適當誇大項目的規模或者項目的內容,這時候就很容易被面試官抓住馬腳來反駁你。所以一定要搞清楚自己到底在這個角色中做了哪些事情,推動了什麼貢獻。還是要實事求是一點,不要為了體現自己能力強,就誇得天花亂墜。

除了學生活動、實習經歷、在學校的表現、為什麼申這個學校之外,你還要提前對LBS做一個比較系統的了解,因為LBS會看重你是不是真的熱愛這個學校,比如他會問到你對我們學校有什麼了解、跟哪些人接觸過,如果說你之前有接觸過哪些校友或者對這所學校很了解的人,一定要大膽說出來,這會是你的加分項。

面試中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是你希望從這個學校獲得什麼或者你之後的目標是什麼。因此建議一定要提前了解一下這個項目的目標、宗旨和學生未來的願景,看看是不是真的符合你未來想從事的方向,把這個搞清楚之後這個問題會好回答一點。

總之,LBS的面試主要是會問到實習經歷、申請動機、對LBS的了解、職業發展目標、對全球宏觀經濟的看法,最後是一點個人興趣愛好。

學長剛剛提到面試的問題會涉及對全球經濟的看法,請問這個會問到很細節的問題麼?


這個只需要你在面試之前一周把最近一個月國內國際比較大的經濟事件去做一個梳理,然後把你感興趣的話題圈出來,最後面試的時候來說一下。面試官不會問得特別細節,只要有自己的觀點就可以。

那LBS除了常見的CV、PS等等之外,還需要交什麼小paper之類的麼?

LBS的網申除了CV、PS之外還要填一個網申表,這個網申表要求非常的細,跟面試的風格非常像,會問到很多很具體的小細節。

記得我當時填的時候他們問到了我每段實習的貢獻和分別的體驗感受,網申系統的表格填寫非常重要,裡面涉及到比較多的開放題目,大概要花一兩周的時間才能把所有論述題寫好。

但是因為LBS是商學院的風格,所以不會在網申或者面試的時候問特別多的學術或者專業問題,也不會要求提交其他學校可能要求的論述分析或者著作報告。

LBS申請的主題是希望你展示出自己是一個有著清晰目標並正在為之努力的人,並且LBS的風格和願景是符合你的人生規劃的。

LBS每年開放申請的時間大概是什麼時候呢?是建議越早遞交材料越好麼?

我記得每年大概是九月底十月初的時候就可以開始申請了,總共大概六七輪次。每輪的時間都比較短,所以說我建議大家儘早申請會更好一點。因為要爭取wait list轉正的情況。如果你是前幾輪申請的話,收到waitlist之後是有希望轉正的,但如果你是後面幾輪waitlist的話基本上就沒什麼轉正的希望了。

當然遞交申請的前提是材料梳理清楚、邏輯清晰並且一切準備就緒,不要在沒有準備好的情況下為了趕某一輪而遞交申請。

那學長可以為我們從學校背景、校園環境、師資力量、就業前景等多角度推薦一下LBS麼?

LBS是歐洲第一的商學院,對外宣傳時我們都號稱是全球前五哈。在英國和很多歐洲人眼裡,LBS是可以和沃頓、哈佛相提並論的。

校園環境方面,LBS位於倫敦市的貝克街(鄰近福爾摩斯故居),旁邊是英國的攝政公園,環境很不錯。

師資方面,LBS的老師是全球商學院裡工資最高的,而且大多數都很大牛,之前給我們上Global Currency的一個老師剛從達沃斯論壇上發言回來,給我們上金工課的老師之前是沃頓商學院的某個系主任,也非常厲害。

就業方面,LBS的就業水準是很強的,就我目前了解的情況來看,LBS中國學生的就業情況在英國絕對是前兩名的水平,大多數LBS的中國畢業生都在知名公司找到了理想的工作。

請問學長在LBS讀書期間,和就業接軌的商業實踐活動多麼?

在剛開學一個月左右,學校會放大概一周的假,讓我們參觀一些公司,學校也會邀請一些公司到學校舉辦宣講會,這段時間主要是讓大家多去接觸、了解自己的理想公司。

之後我們還有一些跟公司合作的project ,比如Business Immersion Week,這個不同於以就業為目的的宣講會,完全是以對公司感興趣為前提,比如我之前跟著去過谷歌在倫敦的office,還是蠻有意思的。

另一個比較大的活動是我們每年會有一個Global Immersion Field Trip,可以在紐約、矽谷、巴黎、上海、香港中選擇一個城市,學校會帶隊參觀當地的公司和管理層進行交流。我當時是跟學校去紐約參觀了一些創業公司和金融科技公司,而且那七天學校會承擔住宿費用,所以我們只需要購買機票就夠了,還是蠻爽的。

除了這些為項目準備的活動之外,學校本身有很多求職為主的club(比如IBD、諮詢、PE、VC的club),他們會經常邀請倫敦當地有名的銀行和投資機構來學校進行講座或者培訓。

所以整體來說,學校的這些活動是非常多的,但因為我們本身求職和課業的壓力,時間上非常有限,很難完全參與。

請問學長的中國同學是選擇回國就業的多呢還是留在英國的多呢?

我們項目學生大部分的申請方向都是IBD,但在英國有一個不是很好的地方就是英國的國際投行對英語水平要求都比較高,除非英國本科學生才會有比較大的優勢,所以大部分中國學生(本科在國內念的)很難進入很好的公司的投行部門,但會有同學進入JP Morgan的operation(類似的中臺、後臺部門),因為對語言的要求沒有那麼高。在這種情況下就存在著三個選擇,要麼回國進比較好的公司理想的部門,要麼留在倫敦選擇一些中資公司(比如復興、海通)或者一些稍微小一點的公司,要麼在倫敦進大公司的一些一般的部門(比如operation,finance等後臺部門)。從目前的結果來看,回國的會偏多一點,這其中香港和上海基本各佔一半,北京比較少。

為了加深各位對LBS的全面了解,學長請從您的角度為我們做了個小比較吧!

LBS VS 英國綜合大學商學院


優勢:

商學院學生規模小(我們這屆MFA大概80人,MIM大概200人),聯繫更緊密,並且有很濃厚的互助氛圍,大家會一起準備求職、一起練mock interview和筆試;

商學院資源更加集中,因為學生少,單個師生比高,所以培養上會更加專心,可以獲得很多大學提供不了的資源。

劣勢:

大學中有很多不同的專業,更加diversify一點;

大學畢業後校友力量更強大,雖然LBS校友水平很高,但由於招生規模小,所以校友勢力沒辦法和大學相比;

商學院存在認知度問題,雖然LBS在歐洲知名度高,但在美國和中國不太被了解,求職時可能需要一定的解釋。


LBS VS 美國同級大學


從MBA項目來看,LBS被認為是和美國的M7(哈佛商學院、史丹福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芝加哥大學、哥倫比亞大學、西北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在同一個水平的。

優勢:

LBS是歐洲最強的商學院,尤其在倫敦有認知度優勢;在香港同樣具有優勢,因為香港會在倫敦專場招聘,LBS的錄取率很理想。

劣勢:

因為美國的M7名氣更大,所以一些國內偏內資的公司存在對LBS認知度的問題,M7的畢業生更容易過簡歷關,但在申請偏外資的公司時是差不多的,所以大部分LBS的畢業生回國後都選擇了偏外資的公司。

(更多補充信息請參考學長在CD上的宣傳貼http://forum.chasedream.com/thread-1296534-1-1.html)

本文最初發表於「IFC引航者」公眾號

轉載已獲得原運營者同意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IFC引航者原文採訪哦!

採訪:王禎、陳逸川

整理:王禎

編輯:王禎,蔣雨菡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