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虹梅高架路20時通車 記者體驗:非全速通行中環至奉賢只需15分鐘
昨晚20點,虹梅高架路(中環立交—虹梅南路隧道)主線正式通車。記者實地駕車體驗了一番,相比以往走地面道頻頻「吃紅燈」,虹梅高架路要快上許多,從中環立交入口驅車到虹梅南路隧道口僅用時十分鐘。不僅如此,沿途的高架路上還有不少人性化設施。
圖說:虹梅高架路。來源:陳夢澤 攝影
緩解滬金高速、莘莊立交交通壓力
中環至奉賢只要15分鐘
虹梅南路原為地面道路,如今已是「高架+地面輔道」的「立體雙通道」。今天通車的虹梅高架路全長10.89千米,北接中環路,沿虹梅南路往南經越江隧道連接奉賢區金海路,共設置錦梅路入口匝道及S20出口匝道、銀都路出、入口匝道、雙柏路北出、入口匝道、元江路以北出、入口匝道、元江路以南出、入口匝道以及放鶴路北出、入口匝道等6對上下匝道。全線高架道路採用城市快速路標準,銀都路至S20為主線4車道+2集散車道,地面輔道則以雙柏路為界,北側雙向6車道,南側雙向4車道。
之前,連接閔行、奉賢到上海市區的快速路僅有S4滬金高速公路。因交通流量大,且客貨混行,滬金高速入城方向在莘莊立交處經常發生交通擁堵。虹梅高架路通車後,將極大地緩解滬金高速及莘莊立交的交通壓力。
虹梅高架路通車後,到底有多快?19時58分,記者在中環立交轉虹梅高架路的入口處看到,原先設置的路障已被移開。20時,車輛開始依次一部部駛入。20時05分,記者從中環立交入口駛入虹梅高架路,由於今晚通行車輛較多,記者的車速始終在60碼左右,20時15分抵達位於虹梅南路隧道口。20時20分,記者出了虹梅南路隧道第一個出口,抵達奉賢區的西閘公路。
圖說:港灣式緊急停車道。來源:裘穎瓊 攝影
高架設施人性化
應急車道為「港灣式」
虹梅高架路不僅快,在許多設施上也非常人性化。記者看到,在居民住宅區密集段,虹梅高架路上方安裝了全影型聲屏障裝置,有效降低了高架車輛行駛噪音。
高架路面更是全線採用排水瀝青路面OGFC-13,最大的特點就是雨天排水迅速、達到路面無水膜效果,還能同步降低路面行車噪音汙染。這樣一來,對減少雨天車輛行車的水霧、改善路面標誌的可見度有很大幫助,還能提高行車的視距,改善能見度。此外,排水瀝青道路相較普通道路,具有更好的抗滑性能,減小雨天交通事故的發生概率。
虹梅高架路的應急車道是港灣式的,每隔500米就有一個,可給事故車輛提供臨時停靠。高架一側也有指示牌告知駕駛員距離下一個應急車道還有多少距離。
圖說:全影型聲屏障裝置。來源:裘穎瓊 攝影
限高4.3米
最高時速80公裡/小時
據市公安局交警總隊發布消息稱,開車上虹梅高架還是有一定「限制」。虹梅高架路主線全天禁止行人、非機動車、貨運機動車、拖拉機、摩託車、輪式專用機械車、鉸接式客車、全掛拖鬥車、拖掛施工機具的車輛、專項作業車、帶掛車的汽車、懸掛教練汽車號牌和試驗用臨時行駛車號牌的機動車、設計最高時速低於六十公裡的機動車通行。
虹梅高架路主線(中環立交—S20外環高速)段全天禁止外省市臨時號牌和「滬C」號牌小客車。每日7時至10時、15時至20時(周六、周日、國定假日除外)禁止懸掛外省市機動車號牌的小客車、使用臨時行駛車號牌的小客車、未載客的出租小客車及實習期駕駛人駕駛的小客車通行。
虹梅高架路主線為城市快速路,限高4.3米,元江路以南最高車速60公裡/小時,元江路以北最高車速為80公裡/小時,匝道最高時速為40公裡/小時。此外,虹梅南路隧道同步將全天禁止貨運機動車通行調整為全天禁止大型號牌貨運機動車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