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邵薇
資料圖片
姓名:高希達
資料圖片
新京報訊 (記者繆晨霞)由北京民辦教育協會、北京教育評估院和新京報社聯合主辦的「2016年第十屆北京民辦教育園丁獎」評選結果今日揭曉。經過學校推薦、組委會評審、媒體採訪監督、微信投票等環節,50名優秀教師、30名優秀校長、10個優秀教研團隊、50名優秀教育工作者、10個創新創業機構脫穎而出。
今年是北京民辦教育園丁獎活動舉辦的第十年,10年來,園丁獎評選以其公信力和權威性讓公眾對民辦教育從業者的努力與付出、民辦機構對教育事業的貢獻有了更真切的了解。據北京民辦教育協會社會建設工作部主任王耕表示,此次活動有198所學校、564名個人與團隊、31個項目參評,與去年相比,參與數量上漲了30%,各獎項的角逐更為激烈。
此次評審專家團隊由北京民辦教育協會專家、海澱區、朝陽區、東城區民辦教育協會主要負責人及新京報教育周刊負責人組成,為擴大社會影響力,宣傳優秀事跡、接受社會監督,此次園丁獎評選還開放了微信投票平臺,近20萬名網友為自己喜歡的候選者、教育機構投票。評審團對照各獎項參評條件並依照評選細則,考量所有候選人、團隊和教育機構的事跡材料並綜合微信得票等得出最終評選結果。
9月10日,園丁獎頒獎典禮將在北京教育評估院舉行。在民辦教育園丁獎評選的第10年,本報記者從獲獎代表中挑選了幾位從業年限超過10年的優秀教育者進行了採訪。
優秀校長
生命個體
幸福價值
思維能力
■ 個人資料
姓名:邵薇
從教年限:20年
所在機構和職務:
北京陽光喔總校長
業餘愛好:
民族樂器
投票數
14199
邵薇:作文讓成長更精彩
當全社會都在蜂擁追逐奧數、英語的課外培訓時,陽光喔並沒有放棄語文作文培訓,是什麼讓他們選擇堅持?
堅守源於對民族語文的熱愛
「近幾年國家非常重視語文學科,所以目前的語文培訓市場較之前已經熱鬧很多。」北京陽光喔總校長邵薇說。
邵薇認為,陽光喔的堅持與陽光喔創始人羅珠彪的執著不無關係。羅珠彪一生酷愛語文,熱衷語文教育,且一直將「領跑民族語文」作為畢生的宏偉志向。為此,陽光喔毅然決然地砍掉了當時掙錢的數學項目,專注語文作文教育。
用作文教學訓練培養學生思維
提及語文作為教學理念,邵薇結合了近年來從事作文培訓的經驗,舉例分析了學生作文寫不好的三個因素。第一,評價作文的標準不同。陽光喔認為,好的作文應當具備工具價值、成功價值、幸福價值。而日常用來評價作文好壞的標準,主要根據中高考作文標準。第二,中高考作文評價標準下寫不好,多是思維問題。作文之所以是語文考試的重要部分,因為它能查驗一個學生的思維深度(厚重感)、思維廣度(淵博感)、情理均衡度、個性表達力以及文字典雅度(文採)。陽光喔最有價值的地方在於可以通過作文教學訓練孩子的邏輯思維、發散思維、批判思維等。第三,文筆與文採差導致考試作文不佳,可通過描寫訓練、仿寫訓練等提升。
變換視角研究語文教育
伴隨著對語文作文研究的深入,邵薇對於語文教育認知有不一樣的理解。
她認為,寫僅僅是語文能力之一,而語文輸出系統中的說、演和語文吸收系統中的聽、讀、遊都同等重要。銜接二者的則是思維能力。聽讀遊(吸收系統)、思(處理系統)、說寫演(輸出系統)自然形成陽光喔語文生態體系。
雖然入行十多年,但這份事業總能帶給她新的喜悅。對邵薇而言,這個事業最大的吸引力來自於通過陽光喔的教育理念、理論和方法促進孩子的成長,進而能夠改變一個人的命運。
10年再出發
通過我們的教育理念、理論和方法促進孩子的成長,進而改變一個人的命運。
個體差異
個性化教學
分析學情
投票數 6699
■ 個人資料
姓名:高希達
從教年限:18年
所在機構和職務:
北京龍文教育西區常務校長
業餘愛好:跑步
高希達:
尋求個性化教學 加入一對一教育
1999年,高希達參加工作,在學校做了十餘年的物理教師。教學過程中,他感到大班授課的弊端:忽略學生的個體差異,以同樣的要求對待所有學生,以同樣的速度教授同樣的內容,並且以同樣的標準對學生進行統一的評價。一份教案講天下!
考慮到課外輔導的一對一教學,真正採取了針對學生的個性化教學,彌補了班級授課的弊端,因此,他毅然加入一對一教學行業。
創新是民辦教育生存的客觀需要
儘管龍文教育是「一對一」教育領域的知名品牌,然而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仍致力於不斷創新中尋求發展。
為了更加專注對學生的個性化培養,引領個性化教學,從2013年開始,龍文教育斥資打造了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育教學平臺——59錯題(吾糾錯題),開創了最具個性化教育教學模式——錯題、考點、鞏固、串聯、測試五位一體的授課模式。如今,龍文這一全新的授課模式,已在全國龍文教育中全面開展。不少學生的成績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可以說,這套錯題系統就是龍文教育在未來競爭中的「秘密武器」。
資本市場會長期眷顧教育行業
當前,資本市場對於教育行業表現出了較大興趣。在高希達看來,資本市場對教育行業的青睞,特別是一些優質資本和優秀教育機構的「聯姻」,勢必促進整個教育行業的整合和發展。因為教育機構獲得資金後勢必會改善教學環境,提高教師待遇,吸引優秀人才,還會加大研發教育產品的力度,這對於機構發展是有利的。
不過,在另一方面也要避免投資市場借投資教育之名,行「圏錢」之實,這會對整個課外教育輔導市場造成很嚴重的傷害,而在北京,今年也已經發生了類似的案例。
高希達認為,教育產業是常青之樹,資本市場對於教育行業的眷顧不應是短期行為,「投教育,為教育」,只要在社會層面做好監管,企業「不忘初心」,資本和教育結合應該會開出理想之花。
10年再出發
明確前進的方向,感悟堅持的可貴,奔向幸福的未來。
本版採寫/新京報記者 王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