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贈票據怎麼開?

2021-01-16 公益時報網
捐贈票據怎麼開?

2014-10-23 來源 :公益時報  作者 : 王會賢

編者按

2014年初的一項調研結果顯示,在72家接受調查的江西民間公益組織中,僅有16%的組織獲得了捐贈票據,其中南昌僅一家公益組織有捐贈票據,而且還是一所民辦的特殊教育學校。(據《信息日報》)

8月21日,南昌市民政局、財政局召開了全市社會組織票據工作座談會,有關負責人就社會組織在票據的申領、使用、管理等方面遇到的問題及相關建議進行了討論。南昌市民政局民間組織管理處負責人對媒體透露,就票據問題市民政和財政部門正在醞釀改革。但在此之前,受捐組織需攜捐贈合同到民政部門進行「是否具有合法的社會組織身份、是否屬於合法的捐贈行為」的認定,之後再拿著民政部門蓋章籤字的材料,就可到市財政局辦理票據代開。

以江西省民間公益組織為例,目前各組織獲得免稅資格和捐贈票據還是報批制度,整個過程分別涉及民政部門、稅務部門和財政部門,報批過程複雜、手續繁多,多頭管理導致協調成本高昂。再加上民間公益組織每年接受捐贈次數極其有限,導致不少民間公益組織在票據問題上直接放棄或購買稅務發票。

目前可以參照的相關管理規定有2008年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民政部聯合下發的《關於公益性捐贈稅前扣除有關問題的通知》;2010年《關於公益性捐贈稅前扣除有關問題的補充通知》;2011年開始實施的《公益事業捐贈票據使用管理暫行辦法》等。

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還是有各種各樣的具體問題出現。公益組織捐贈票據一票難求的現象並非江西一省。《公益時報》記者在調查了解中發現,在社會組織發展改革相對緩慢的地區,發票如何開大不相同:有民政部門代申領發票的,也有捐款需先打入財政非稅帳戶的,還有多費周折、視情況而定的。

一票難求究其原因,既有制度性因素,也有人為因素。

本報記者 王會賢

民政代為申領 並不落好

根據2011年開始實施的《公益事業捐贈票據使用管理暫行辦法》,各公益性單位,符合要求的,都可以按照這個《辦法》以及各地方的具體實施辦法,到財政部門申領捐贈票據。

不過很多地方是民政部門幫公益組織代為申領,公益組織需要時去找民政部門,帶著捐贈協議等資料,有的地方還要求捐贈款先打到財政的非稅帳戶,要用時再撥給公益組織,比如湖南及江蘇等地。在記者向湖南慈利縣民政官員問及社會組織開放登記後如何監管時,該官員答道,一是年檢,二是捐贈票據。在公益組織前來申請票據時,其活動自然也會說得清清楚楚。

去年年底,一家全國性公募基金會與河南省內某基金會合作開展公益機構培訓,培訓是由省內的這家基金會做的,但當培訓費要撥過去時,這家基金會幾次前往河南省民管局,都沒能拿到發票。

河南省民管局以不支持基金會之間的捐贈為由,不予開具發票,捐贈方工作人員因為年底無法入帳而焦急。民政部門對於基金會之間互相捐贈不鼓勵,這是公益組織普遍了解的,但並沒有明文規定不允許。該工作人員也認為:「據解釋是為了擠壓捐贈泡沫,但也不能髒水和孩子一起倒了啊?」

而河南民管局的說法是,在省民管局對公益機構財務人員的培訓會上,曾對此做出指導要求,基金會與基金會互相捐贈涉及到公益資產的重複計算,還是提倡基金會直接將善款捐贈給受助人,或者企業在捐款時直接捐給相應基金會。

不得已,這家全國性公募基金會請河南省婦聯發函協商,民政部門終於同意批了發票。

直接找財政部門?更難

儘管頗多周折,但基金會和社團在開捐贈票據上還是有著相當大的天然便利,相比之下,要頗費一翻周折的還是募捐資格沒完全放開的民辦非企業單位。

在2008年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民政部聯合下發的《關於公益性捐贈稅前扣除有關問題的通知》中,所指的接受捐贈的社會團體,包括基金會和社團,並沒有民辦非企業單位,而相當一部分社會組織正是民非身份。

河南民管局工作人員表示,基金會可以帶著合作雙方的捐贈協議、承諾等資料來民政部門申請捐贈票據,但民非組織不能申請。至於民非怎麼申請,「那我不知道,規定裡沒有,民辦單位誰給你捐贈啊。」

而更多地方,民非組織只能依照2011年開始實施的《公益事業捐贈票據使用管理暫行辦法》,拿著各種資料,到財政部門求認可、求票。

俗話說「上天難,求人更難」,很多民非組織對此深有體會。雲南瑞麗市婦女兒童發展中心工作人員文華告訴記者,自己的機構是在民政正式註冊的,大部分資助款來自基金會和政府支持,捐贈方沒有一定要捐贈發票,一般收到銀行回執就可以。

瑞麗市正式註冊的民非組織還不多,捐贈發票可以說算不上一個緊急的問題,「但對於我們正式註冊的民非組織來說,這一直是一個困擾,也會影響以後的發展。既然與商業組織不同,就應該有相應的優惠政策。」文華說,「在去年跟政府反應過情況後,財政部門給了我們行政事業單位的收據,以此給捐贈方一個更正式的證明。但今年這個收據也不提供了,因為我們不是行政單位。我們再次諮詢過,沒有收到明確的答覆。」

改革需要多政府部門協調

仍以雲南為例,近幾年雲南省社會組織改革力度雖強,但稅務方面變化卻不太大,目前具有稅前扣除資格的只有30家基金會和社團組織,民非當然沒有資質申請。然而在捐贈票據上,申請過程也非常困難,很多在民政註冊很久的機構也沒有辦法取得,尤其是境外已備案的機構或者基金會。

中山大學公益慈善研究院去年年底公布的《雲南公益組織對雲南省社會建設創新政策建議的調查報告(討論稿)》中提到,接受個案訪談的組織普遍反映,有關稅收政策的信息公開不夠,稅收部門的公務員也不清楚相關細節,無法提供申報指導。

「雲南民政很想推動一些政策改變,但這不是民政一個部門能做的事情。很多公益組織也習慣了以往的操作方法,把帳做平就行了,因為去各部門求人申請捐贈發票的過程太艱難。」雲南省某公益機構工作人員說道,「這當然也影響了善款捐贈的流向,大部分善款流入了官辦大型基金會等,一個企業一下子捐幾百萬,當然希望可以得到稅收優惠,這些是小機構無法給予的。」

南昌市民政局也正在醞釀改革,民管處負責人表示就票據問題,市民政和財政部門正在醞釀改革,即公益組織獲取的捐贈款不再進財政專戶,而是進組織自己的帳戶。但在此之前,受捐組織需攜捐贈合同到民政部門進行「是否具有合法的社會組織身份、是否屬於合法的捐贈行為」的認定,「這樣就劃清了各種職責,方便民政部門履行事前的監管。」之後,受捐組織拿著民政部門蓋章籤字的材料,就可到市財政局辦理票據代開。

觀點一

財政代收不值得提倡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創新與社會責任研究中心主任 鄧國勝

民政部門為了加強監管,代開發票的做法,用意良苦,但不利於激發社會組織的活力。社會組織是獨立法人,只要它符合條件,可以接受捐贈,就應該由其自己接受捐贈,自己開發票。政府部門應該簡政放權,不能通過財政先接收再轉帳,甚至控制開捐贈發票的方式,限制社會組織的發展。這種由財政代收、民政代開發票的做法,不值得提倡。

而且,民政部門本身人手有限,也很難實質達到監管的目的,反而容易助長尋租行為。政府對社會組織的監管有很多方式,除了年檢之外,還應該通過披露相關信息,發動社會力量共同監管。例如,獨立第三方評估、媒體監督、輿論監督、行業自律等。甚至也包括通過完善社會組織內部治理結構,促進社會組織自律。

由社會組織直接到財政部門申領的做法是恰當的,但政府部門應該簡化相關程序,提高行政效率。

觀點二

專門的業務應該交給專門的部門去監管

泛海公益基金會項目高級經理 譚紅波

在社會組織監督上,合理的情況是民政部門監管機構活動,稅務部門監管財務情況。比如基金會年檢,民政部門檢查的是這一年的活動,但涉及到財務,比如下一年度是不是可以有免稅資格、是不是有稅前扣除資格,應該交由稅務部門來檢查。

稅務部門履行職責的時候,遇到問題可以向民政部門諮詢,比如某一筆支出是否合理,但不應該把財務監管的職責推給民政部門,專業的東西要專業的部門來做。當然,這背後需要不同部門的配合,協調部門利益。

但在目前的情況下,稅務部門的監管還不到位,如果發票完全由公益機構自己來管,就得靠機構自律了。所以民政部門通過捐贈發票來對社會組織進行監督,尚有一定的合理性。

相關連結

《公益事業捐贈票據使用管理暫行辦法》

(部分摘錄)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的公益事業捐贈票據(以下簡稱捐贈票據),是指各級人民政府及其部門、公益性事業單位、公益性社會團體及其他公益性組織(以下簡稱公益性單位)按照自願、無償原則,依法接受並用於公益事業的捐贈財物時,向提供捐贈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開具的憑證。

第三條 捐贈票據是會計核算的原始憑證,是財政、稅務、審計、監察等部門進行監督檢查的依據。捐贈票據是捐贈人對外捐贈並根據國家有關規定申請捐贈款項稅前扣除的有效憑證。

第九條 捐贈票據分別由財政部或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財政部門(以下簡稱省級政府財政部門)統一印製,並套印全國統一式樣的財政票據監製章。

第十條 捐贈票據由獨立核算、會計制度健全的公益性單位向同級財政部門領購。

第十二條 公益性單位首次申領捐贈票據時,應當提供《財政票據領購證》和領購申請函,在領購申請中需詳細列明領購捐贈票據的使用範圍和項目。屬於公益性社會團體的,還需提供社會團體章程。

財政部門依照本辦法,對公益性單位提供的捐贈票據使用範圍和項目進行審核,對符合捐贈票據適用範圍的,予以核准;不符合捐贈票據適用範圍的,不予以核准,並向領購單位說明原因。

公益性單位未取得《財政票據領購證》的,應按照規定程序先辦理《財政票據領購證》。

第十三條 公益性單位再次領購捐贈票據時,應當出示《財政票據領購證》,並提交前次領購捐贈票據的使用情況說明及存根,經同級財政部門審驗無誤並核銷後,方可繼續領購。

捐贈票據的使用情況說明應當包括以下內容:捐贈票據領購、使用、作廢、結存等情況,接受捐贈以及捐贈收入的使用情況等。

第十四條 公益性單位領購捐贈票據實行限量發放,每次領購數量一般不超過本單位6個月的需要量。

相關焦點

  • 我市開出首張慈善捐贈電子票據
    孝感市民徐女士現場通過手機向市慈善總會愛心帳戶進行捐贈,在填寫了相關信息後收到了電子捐贈票據。這是孝感市開出的首張慈善公益領域電子捐贈票據。記者12月10日了解到,市慈善總會已啟用湖北省公益事業捐贈統一票據(電子)系統,並因此成為孝感首家具備開具電子捐贈票據功能的社會組織。
  • 財政部修改《財政票據管理辦法》,深圳停用紙質捐贈票據,電子捐贈...
    目前,不少慈善組織已經能夠開具電子捐贈票據,在一些網際網路公開募捐信息平臺已經可以實現在捐贈後實時獲得電子捐贈票據。《決定》的發布,將加速電子捐贈票據工作的推廣速度。捐贈票據應當載明捐贈人、捐贈財產的種類及數量、慈善組織名稱和經辦人姓名、票據日期等。  《慈善法》出臺前後,慈善組織為捐贈人開具的是紙質捐贈票據。  2017年6月,財政部發布的《關於穩步推進財政電子票據管理改革的試點方案》提出,要實現財政電子票據開具、管理、傳輸、查詢、存儲、報銷入帳和社會化應用等全流程無紙化電子控制。即以數字信息代替紙質文件、以電子籤名代替手工籤章。
  • 個人捐贈防疫支出可稅前扣除,員工辦理扣稅需提供捐贈票據複印件
    根據財政部和稅務總局公告,疫情期間符合條件的個人捐贈支出可以在繳納個人所得稅時進行稅前全額扣除。記者昨天獲悉,個人當月未扣完的捐贈額可在後續月份工資中繼續扣除,參與集體捐贈的個人也可憑匯總捐贈票據和員工明細單進行個稅扣除。
  • 愛心人士上支付寶捐贈即可收取實名票據 浙江用區塊鏈升級公益監督...
    公益基金會如何處置愛心人士捐贈的善款一直是捐贈者關心的問題,如今,浙江再次在公益基金透明方面試水高科技,提前交卷。2月27日,浙江省財政廳聯合螞蟻金服率先上線區塊鏈捐贈電子票據。目前,社會愛心人士通過支付寶等線上方式完成捐贈後,直接可生成實名捐贈電子票據,並在浙裡辦App中隨時進行查收驗證。公益慈善機構無需再手動開具票據,郵寄給用戶,大大提升了捐贈票據開具和送達的效率。疫情防控期間,浙江省捐贈票據的開具需求劇增,但傳統方式開票速度慢、流程繁瑣、管理低效,且無法做到即捐即監督。
  • 支付寶開出首張個人捐贈電子發票
    這張發票由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開出,該機構也因此成為全國首個將捐贈電子發票推送到達個人的基金會。此次應用中,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攜手支付寶,打造了「捐贈到帳-填寫開票信息-開具發票-推送至發票管家小程序」的捐贈電子發票全流程場景。除了「我送盲童一本書」項目,目前在支付寶裡籌款的殘疾兒童助養、腦癱兒童滋養計劃、假肢矯形適配救助等公益項目都可以開電子發票。
  • 支付寶開出個人捐贈電子發票 提升機構透明度及公信力
    這張發票由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開出。此次應用中,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攜手支付寶,打造了「捐贈到帳-填寫開票信息-開具發票-推送至發票管家小程序」的捐贈電子發票全流程場景。除了「我送盲童一本書」項目,目前在支付寶裡籌款的殘疾兒童助養、腦癱兒童滋養計劃、假肢矯形適配救助等公益項目都可以開電子發票。 王女士隨手捐的項目是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發起的「我送盲童一本書」項目,旨在通過為貧困盲童送去盲文讀物、盲文有聲讀物,幫助他們在閱讀中成長,用知識改變命運。 票據上捐贈人、收款單位、項目名稱等詳細信息清晰可見。「這是我從來沒想到過的。」
  • 明確電子票據與紙質票據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電子票據有法可依   據統計,截至2020年6月底,全國累計開出財政電子票據4億多份,涉及金額近萬億元,覆蓋了所有行業和票據種類。   2018年11月,財政部發布《關於全面推開財政電子票據管理改革的通知》,要求將財政電子票據管理改革推廣至所在地區的全部單位和全部財政票據種類。財政電子票據試點單位應將財政電子票據管理改革推廣至全部財政票據種類。
  • 關於清理整合中央財政票據的通知
    在全面清理整合現有中央財政票據種類的基礎上,確定「以通用票據為主,專用票據為輔;以機打票據為主,手工票據為輔」的管理思路,設置非稅收入通用票據,替代和廢止行政事業性收費通用票據及部分專用票據,優化中央財政票據種類結構,擴大通用票據和機打票據的使用範圍,縮小專用票據和手工票據使用範圍,為規範中央財政票據管理和推行財政票據電子化改革創造良好條件。
  • 財政部明確:電子票據與紙質票據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明確電子票據與紙質票據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財政部修改《財政票據管理辦法》  □ 本報記者 萬靜  近日財政部發布決定,對《財政票據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進行修改,其中增加財政電子票據管理內容,規範相關管理流程,明確提出財政電子票據和紙質票據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的內容。
  • 愛佑慈善基金會公開透明,在公益捐贈平臺為捐贈人開具電子捐贈收據
    也就是說,我們捐贈款物是為了支持《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以下簡稱「《慈善法》」)或者《中華人民共和國公益事業捐贈法》(以下簡稱「《公益事業捐贈法》」)所指的「公益事業」。  二是接受捐贈的機構屬於取得公益性捐贈稅前扣除資格的慈善組織、其他社會組織和群眾團體。  02個人公益捐贈,可以捐哪些東西?
  • 到底是開稅務發票 還是開財政票據 你是不是經常搞不清
    經研究,現就有關問題函復如下:按照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後加強收入管理的要求,你會所屬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有償提供臨時展廳和多功能廳舉辦展覽和活動等取得的收入,應全額上繳中央國庫,納入中央財政預算管理。取得相關收入時,使用財政部統一印製的票據,具體收繳辦法按照財政國庫集中收繳的有關規定執行。 我們對財政票據的熟悉程度要遠遠低於我們對發票的了解程度。
  • 捐贈防疫物資是否可享受所得稅稅前扣除?
    2、在疫情防控期間,我公司向方艙醫院、醫療隔離點等機構進行物品捐贈,是否可以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享受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答:《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於支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有關捐贈稅收政策的公告》(2020年第9號,以下簡稱9號公告)規定,企業和個人直接向承擔疫情防治任務的醫院捐贈用於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物品,允許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全額扣除。
  • 什麼是捐贈?什麼是慈善財產?《並非如此》連載六:以問說法之捐贈和...
    《慈善法》第三十八條規定:「慈善組織接受捐贈,應當向捐贈人開具由財政部門統一監(印)制的捐贈票據。」根據該規定,慈善組織只要接受捐贈,不論是否籤訂了書面捐贈協議、捐贈人是否需要捐贈票據,均應當開具捐贈票據。該條同時規定:「捐贈人匿名或者放棄接受捐贈票據的,慈善組織應當做好相關記錄。」
  • 溫嶺市率先實現財政電子票據全領域全覆蓋
    目前,我市共開通電子票據業務358家,累計開具財政電子票據3036849份,其中非稅等其他電子票據389776份,醫療電子票據2647073份,開票金額共計67.66億元。開展財政電子票據改革是財政部統一部署的重要工作,也是深化「放管服」和「最多跑一次」改革的重要舉措。
  • 財政部修改《財政票據管理辦法》,取消非稅收入專用票據等
    據了解,遵循修改原則,《決定》對《辦法》主要作了以下修改:一是增加財政電子票據管理內容,明確財政電子票據和紙質票據具有同等法律效力,並對管理流程進行規範。二是根據財政電子票據管理改革實踐,取消非稅收入專用票據和定額票據。三是明確財政票據的統一管理,確定財政票據實行全國統一的式樣、編碼規則和電子票據數據標準。
  • 宿遷市成功開出首張醫療收費電子票據
    12月11日,宿遷市首張醫療收費電子票據在泗洪縣城西醫院開出,標誌著宿遷市醫療收費電子票據管理改革邁出關鍵一步,醫療收費票據正式進入電子化時代,實現了患者就醫掛號、就診、交費、票據交付全流程閉環電子化管理。
  • ...為方便個稅抵扣,全面推廣電子票據,如果收到假電子發票怎麼處理?
    財政電子票據試點單位應將財政電子票據管理改革推廣至全部財政票據種類。   二、財政電子票據非試點地區和部門,應在本通知發布之日起,積極借鑑改革試點經驗,結合本地實際,認真細緻做好本地區、本部門財政電子票據管理改革實施規劃,全面推開財政電子票據管理改革工作。
  • 無錫市開出第一張財政醫療收費電子票據
    日前,無錫市婦幼保健院開出了無錫市第一張財政醫療收費電子票據,標誌著我市財政電子票據管理改革工作取得了新進展、新成效和新突破。過去醫療票據均以紙質為載體,此次的財政電子票據改革將患者紙質票據全面升級為電子票據。
  • 企業發生疫情捐贈或扶貧捐贈如何填寫企業所得稅預繳申報表?
    琦智科技有限公司2020年5月份向當地疫情定點防控醫院捐贈100萬元,並取得醫院開個的捐贈票,6月向通過當地縣委向貧困地區捐贈用於脫貧設備一批市場價值200萬元,並收縣委的捐贈票據,如何填寫納稅預繳企業所得稅申報表?
  • 西安一車行把補胎髮票開成停車發票 消費者質疑票據造假
    西安博斯卡汽車服務中心把補胎髮票開成停車發票。西部網訊(記者 朱童戈)「我明明是來汽車服務中心補胎的,結算時卻給了我『西安市機動車停放服務中心』的發票,我又不是來停車的,真的讓人難以理解。」近日,西安市民王先生向西部網民生熱線欄目反映稱,西安碑林區一汽車服務公司亂開發票。王先生告訴記者,前段時間,單位用車輪胎出現破損,他將車子送至碑林區博斯卡汽車服務公司進行補胎。「單位可以報銷這筆補胎費,所以補完胎之後,我就跟工作人員索要發票。」但和往常不一樣的是,工作人員並沒有給王先生電子發票,而是給了他四張面值為20元的定額手撕發票,發票上的公章為西安市機動車停放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