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為保障廣大師生在良好的環境中學習工作,北京師範大學珠海園區圖書館引入空氣品質智能監控系統平臺,成為國內率先啟動大型圖書館空氣品質實時動態監測的高校之一。據介紹,該平臺由北師大深圳校友餘恆創立的壹嵐科技企業捐贈,以表達校友對母校感謝和對在校師生的關愛之情。
研究表明,隨著相對封閉空間中人員增多,二氧化碳含量超過正常值後,將對人體產生不利影響,人們往往會開始產生氣悶、頭昏、心悸等生理反應。我們往往有這樣的經驗,在圖書館內閱讀學習時,往往會感到睏乏,注意力難以集中,學習效率不高,這可能並非個人學習態度和能力問題,而是二氧化碳濃度增高導致的後果。因此,在圖書館內,對空氣品質進行實時智能監測,將為各館室的空氣品質保持提供科學依據,避免人體遭受二氧化碳、甲醛等氣體的傷害。
由壹嵐科技捐贈的這批檢測設備和智能監控平臺,設備小巧,安裝簡單,幾分鐘內便可通過手機APP實時查看甲醛、二氧化碳、PM2.5、PM10、溫度和溼度相關數據,並給出綜合評價值。
餘恆表示,該動態監測系統平臺可廣泛應用於諸如圖書館、教室、辦公以及居家場所,為改善人們的生活質量提供快捷方便的科學依據。
文/圖 向傑 吳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