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記歷史,緬懷先烈,今天是9月30日,是我們國家的烈士紀念日,在此向先烈致敬。
明天就是祖國母親的生日,也許現在的你正在為長假的安排而焦頭爛額,想要過一個充實而有意義的假期……
但是你應當記得今天這個特殊的日子——我國第7個烈士紀念日
近代以來,在中國歷史上最黑暗的歲月中,一批又一批人民英雄挺身而出,臨敵不懼,寧死不屈。他們用身軀,用實際行動,帶領中國人民從黑暗走向光明,從屈辱走向獨立,從脆弱走向富強,用熱血築成了我們新的長城!
今天,我們重溫烈士留下的寶貴財富,不僅僅是緬懷,更是傳承!
烈士紀念日的由來
烈士紀念日,是指紀念本國英雄的法定紀念日。世界上許多國家有自己法定的烈士紀念日,每年這些國家都要在本國法定紀念日舉行隆重的公祭儀式,紀念本國英雄。
2014年8月31日,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通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設立烈士紀念日的決定》,規定每年9月30日,即人民英雄紀念碑奠基日為烈士紀念日,並且規定每年9月30日國家舉行紀念烈士活動。
通過設立紀念日,弘揚烈士精神,緬懷烈士功績,培養公民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和社會主義道德風尚,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激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強大精神力量。
烈士紀念日為何定為9月30日?
1949年9月30日是人民英雄紀念碑的奠基日,在國慶節的前一天開展烈士紀念活動,能充分體現「國慶勿忘祭先烈」的情懷、突出國家褒揚烈士的主題,因此確定為這一天。
選擇9月30日為烈士紀念日,毫無疑義,既是對鴉片戰爭以來為民族獨立、祖國富強、人民自由幸福而前僕後繼的人民英雄的永遠銘記,也是對共和國歷史的鄭重回眸,是對千萬犧牲烈士的莊嚴承諾,凸顯「吃水不忘挖井人」、國慶不忘祭先烈的情懷,並與形成慣例的黨和國家領導人向人民英雄紀念碑敬獻花籃等紀念儀式相銜接,張揚了國慶新的內涵;烈士紀念日與國慶日既有別又融合,使得國慶期間的典制張弛有度、禮儀有序,國慶的意義更加淳厚,歡度國慶有了深層的情愫。
我國的烈士數量
據不完全統計,約有2000萬名烈士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英勇犧牲。由於戰爭年代條件有限,許多先烈沒有留下姓名。
目前,全國有名可考、並收入各級《烈士英名錄》的僅有193萬餘人。近幾年,每年新評定的烈士數量在300人左右。
或許你還記得他們
張自忠:盡忠報國
(1891-1940)
著名抗日將領張自忠在犧牲前最後的日子裡,沒有給家人留下隻言片語,卻給將士們寫下了鼓舞士氣的抗戰家書:
「看最近之情況,敵人或要再來碰一下釘子。只要敵來犯,兄即到河東與弟等共同去犧牲。國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為其死,毫無其他辦法。更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決心,我們國家及我五千年歷史之民族,決不至亡於區區三島倭奴之手。為國家民族死之決心,海不清,石不爛,決不半點改變。
左權:烽火連天家國情
(1905-1942)
左權將軍是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場上犧牲的最高級別將領。烽火歲月中,他輾轉戰場,給母親、妻子寫去一封封樸素而深情的家書,記載了一個兒子、丈夫和父親,對家庭的眷戀,對未來的憧憬,以及誓死奔赴國難的決心。左權在給妻子的家書中寫道:
「時刻想著如果有你及太北和我在一塊,能夠聽到太北叫爸爸媽媽的親懇聲音,能夠牽著她走走,抱著她玩玩,鬧著她笑,打著她哭一哭,真是太快樂了。可是我的最親愛的人恰在千裡之外,空想一頓以後,只得把相片擺出來一一望著。」
吉鴻昌:光明正大 從容赴死
(1895-1934)
共產黨員、抗日名將吉鴻昌在走上刑場前,在給妻子的遺書中寫道:
「夫今死矣!是為時代而犧牲。人終有死,我死您也不必過傷悲,因還有兒女得您照應。」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吉鴻昌臨刑前曾這樣慷慨寫道。「我為抗日而死,不能跪下挨槍,我死了也不能倒下!給我拿個椅子來,我得坐著死。」
趙一曼:鐵骨亦柔情
(1905-1936)
生為人民幹部,死為革命英雄。臨敵大節不辱,永記人民心中。趙一曼在臨刑前寫給兒子的信中這樣殷殷囑託:
「母親對於你沒有盡到教育的責任,實在是遺憾的事情。母親因為堅決地做了反滿抗日的鬥爭,今天已經到了犧牲的前夕了。母親和你在生前永遠沒有再見的機會了。希望你,寧兒啊!趕快成人,來安慰你地下的母親!我最親愛的孩子啊!母親不用千言萬語來教育你,就用實行來教育你。在你長大成人之後,希望不要忘記你的母親是為國而犧牲的!」
紀念烈士的意義
我們紀念先烈,紀念那些無數「寧可有尊嚴地死去,也不要在侵略者面前屈辱地受死」的先人,不是為了延續仇恨,而是為了讓歷史更加明晰。
對待烈士的態度,最能檢驗一個國家的價值觀。從國民情感到國家責任,我們追尋的是一個個烈士,也是觸摸國家的滄桑歷史;通過紀念烈士,國民牢牢凝聚一起,民族更具凝聚力。一個不忘記先烈的民族,一個敢於表達真實情感的國家,必然更有希望,也更能贏得尊重。而漠視英烈淡忘歷史,只會讓前途更加迷失。
因此我們在享受假期帶來的歡樂時光的同時,也不應忘記緬懷這些英雄。
沒有他們往昔的血淚奮鬥
何來今日和平幸福的時代呢?
讓我們銘記歷史,緬懷先烈
資料來源:新華網、人民網
本文屬於政務公益宣傳,對於文字或者圖片有異議的,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