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上」的東京站
「東京地鐵一號線」也就是1927年通車的銀座線(上野——淺草段),最初通車時只有4站。
□大河報特派記者 劉瑤 安偉 文圖發自日本東京
今天,鄭州地鐵一號線正式呼嘯而至,鄭州的小夥伴們終於坐上咱自己的「高大上」地鐵了。
而作為日本乃至全亞洲最早開通地鐵的城市,東京當時的「一號線」銀座線(上野-淺草段)看到地鐵家族來了新夥伴,也忍不住卸下「元老」的倚老賣老,湊個熱鬧,借著向鄭州地鐵賀喜的機會,向大傢伙兒做個自我介紹,順便回顧一下曾經的那段光輝歲月。
[銀座線君的自白]
我有全亞洲第一的稱號
我叫銀座線,出生於1927年12月30日,呵呵,沒錯,我今年已近86歲了。啥,我老了?別這樣說,我可不愛聽這個,你們沒看到東京街頭有許多像我一樣能幹的大爺大媽們仍工作著呢嗎,他們都認為自己還年輕,我自然也年富力強。
說起來,我是東京地鐵家族裡的老大哥,因為我是全日本,也是全亞洲第一條地鐵線路,照你們的說法,我就是當仁不讓的東京地鐵線中的一哥。
要問我爸是誰?當然是大名鼎鼎的日本地下鐵之父——早川德次。他創辦的「東京地下鐵道公司」,自1925年開始建造我,整整用了兩年時間。我爸與你們都知道的魯迅同齡,他當年為了我的出生可是背負了很大的非議,有人譏諷他為投機者。幸虧我爸頂住壓力,這才有了我,有了亞洲第一的稱號,有了你們今日看到的東京地鐵的繁盛強大。
別看我現在有19站,長14.3公裡,其實剛出生時我只有上野到淺草一共4站,只有2.2公裡長。我小時候一直沒起名,一直被喊老大。1953年,我終於有了正式的名字:銀座線,這等於我也成了一個有身份的人了。嘿嘿,說起來,這還是託了同樣剛被命名的一條長成U形的奇怪線路「丸之內」線兄弟的福。
「銀座線」這樣充滿土豪氣的名字自然源於「銀座」這個地名,這片長1100米,寬700米的繁華街區,得名於1612年在此鑄造銀幣的歷史。
嗨,告訴你們一個秘密,你們若搭乘我行完全程,需要32分鐘,得花日元230元,合13元多人民幣。不過很值哦,因為順著我這條線就能玩遍淺草寺、銀座購物區、上野恩賜公園、東京國家博物館等著名東京景點。
[遊客悄悄話]
東京站是「高富帥」
銀座線上的幾個站其實還蠻好的。噓,那當然是在沒有經過對比的情況下。
12月23日,我們和東京的朋友約在「高富帥」的東京站見面。說它「高富帥」,純屬先入為主。查過資料,說這站的高度地上地下加起來有六層,有15條地鐵和鐵路線在這裡交會,是東京最主要的轉運站之一。
我們抱著求證的態度去了,果不其然,氣派無比。
東京站其實分為地鐵站和鐵路站兩部分,地上建築據東京朋友介紹,是今年春天才剛剛完工的,整體不但龐大華麗,更刻意復原了江戶時期的車站風貌,古味十足。
最正點的是,東京站出去不遠,就是日本天皇的住處,也是著名的旅遊景點。一撥撥的遊客慕名而來,絡繹不絕,更有甚者,娛樂之餘,還有在廣場上餵鳥的閒情逸緻,這才是生活,哈哈。
(大河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