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業及其記者傳記

2020-12-14 人民網

楊建業及其記者傳記

張首映

2011年02月22日15:5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新聞研究網

  讀慣了學者們的歷史評傳,如吳晗的《朱元璋傳》、陳寅恪的《柳如是別傳》、朱東潤的《張居正大傳》、馮爾康的《雍正傳》之類,看多了作家們的自我記傳,如《沫若自傳》、《達夫自傳》、《從文自傳》之流,再來讀記者們寫的傳記,如楊建業先生的《馬寅初傳》、《李鵬傳》、《姚雪垠傳》等,好比從書齋、桑拿房走進了田野,有一種別樣的感受,它是那樣的原始、樸素、鮮活、清新乃至親切。

  建業先生雖是北大國學生,在外交學院念過外語和國際關係,但那好象只是青春期的作為。雖做過幾年報館老總,也遠遠不是他的初戀。雖打過幾年「政府工」,擔任政府的新聞官,但念念不忘的還是「中國傳記文學學會副會長」這個空頭銜。他太愛新聞寫作和傳記文學了。退而不休,幹的還是這個營生。這大半生打下的良好的中西文化、採編一體、政新結合基礎,更是有力地支持了他在記者傳記方面的有效發揮。

  認識建業先生快十年。在香港跑馬地墳場旁的那棟大樓裡,我們在一個鍋裡吃過三年飯。我深深感受到,他對記者、傳記作家這個許多港人根本看不起的名稱的愛,近乎「海枯石爛不變」,執著的、熾烈的。他沒有功夫讀萬卷書,卻熱衷於行萬裡路,孜孜於萬宗檔案,雪爪鴻泥,只磚片瓦,隻言片語,只要是他傳主的或者與傳主有關的,他一一抄錄;他對妻兒的評價有褒有貶,對傳主卻寧褒勿貶,對他筆下的主人公寧頌不罵,對他們的事跡寧可白描而不進行主觀評價,他太喜歡「莎士比亞化」,對時下流行的「席勒化」沒有什麼興致,他總是極力去弘揚乃至讚揚傳主身上和心靈深處的真、善、美,幾乎不或很少使用作為一個傳記記者和作家的「春秋筆法」,幾乎不或者很少利用自己的判官權力,卻儘可能地履行自己的責任和義務。他以為他真是「蠟燭」,把自己燒光了就可讓傳主光彩照人,抑或流芳千古。

  作為記者,建業先生不寫百年以前的事,不寫活人看不到的事。他的傳記沒有學者之傳的古風和古戰場的況味遺韻,沒有自傳作家的激情與漫憶,沒有那些資料不夠、虛構和幻想來補的猜臆,基本上是他直接採訪得來的,有時甚至是幫忙得來的。為了老校長的不白之冤,他以新華社記者之身去寫內參,用在首長周邊之便,為馬老「昭雪」之事奔走呼號,馬老被「平反」了,他的《馬寅初傳》也就完成了,此書因此而飲譽知識界;為了慶賀姚雪垠先生80歲生日,他陪姚老工作,與姚老徹夜交談,聽姚老演講,走訪姚老的故舊友好,收集了大量第一手資料,寫出《姚雪垠傳》,姚老去年死了,他今年花去半年時間,改寫大半部,新增好幾章,續貂而玉成全璧,成為紀念雪垠先生誕生90周年的最好祭品。他還有一本《風雲人物採訪集》,是他多年在重要領導人身邊採訪的結晶,可以作為他多年堅持先採訪後作傳的一種生動註腳。

  建業先生總是儘量克制自我,掩埋自我,扼殺個人性情,自絕書生義氣,將傳主那客觀的、真實的、活動的人生履歷和生命情景訴諸於人。而且把許多歷史資料與現場反映揉合在一起,就像始終把種種燈光打在舞臺中心,使你能夠充分地認識、感受傳主。建業先生太敢於和善於犧牲自己了。他不必是吳晗,不用學富五車才造就那麼一本眾所周知的《朱元璋傳》,他不必是朱東潤,從倫敦公學研究傳記到復旦拿著教鞭幹了許多年,才有了那麼一本經久不衰的《張居正大傳》,他更不必是郭沫若,寫了四本自傳才寫到他的前四十年。他就是他,一個職業的、終身的「老記」,用他的生命、汗水、心智去烘託他的主人公,儘可能地書寫他的「新聞報導集子或歷史文獻」,儘量不去招搖自己的才、學、膽、識。馬寅初是幸運的,亞當.斯密也好,凱恩斯也一樣,死後才有傳,姚雪垠也是幸運的,杜甫、曹雪芹死了好多年,才有人知道他們是一個偉大不朽的詩人或作家。馬老、姚老他們,都因為有了楊建業的如此「犧牲」,才獲得這等幸運。

  建業先生作傳的這些特點,是不是就是記者傳記的基本品格和精神?我說不好。但是,這種堅持將記者職業作為自己的終身事業,堅持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的歷史負責態度,堅持將採訪作為自己傳記寫作生命的工作作風,堅持控制自我而突出傳主的那種為人作嫁、金針度人的品性,堅持儘可能多地使用動詞、儘可能少地使用形容詞和副詞的寫作方法,至少是像我這樣沒有傳記寫作資歷的記者應該效仿的。儘管建業先生來不及將傳記主人公的鮮明個性完全烘託出來,儘管他的傳記文字太過素樸,儘管他因為傳記構架關係沒有將讀者最愛看的部分濃墨重彩地渲染出來,然而,就他傳記寫作所體現出的這五個「堅持」,著實是值得堅持的。維吉尼亞.吳爾芙以為,傳記寫作是所有藝術創作中最難的一種,「一方面是真實,另一方面是個性,如果我們想到真實是某種花崗巖般堅硬的東西,個性是某種如彩虹般變幻不定的東西,再想到傳記的目的就是把這兩者融合成渾然一體,我們承認這是個棘手的難題」,但是,建業先生是有金剛鑽的,他不僅不只一次地完成了「瓷器活」,而且形成了他的經驗和作風。假以時日,當記者傳記體裁風起雲湧時,人們不會忘記他這筆呈藍縷之功。

  市場洪流,商品巨瀾,洋貨衝湧,人的自我開發程度早就超過了剛剛興起的西部大開發。這樣的世界,還有多少人願意犧牲自我而為他人立傳呢?我們還是需要楊建業先生這麼一種人格精神,這麼一種傳記態度,這麼一種寫作風範。建業先生是聰明的,他在書中犧牲了自己,在書外卻成就了自我;犧牲得越多,成就的就越充分。「掩」是「映」,「遮」就是「敞」,「無」就會「有」。古往今來,那些為當朝人立傳的傳記記者和作家,大抵應該是這樣的吧。

  建業先生已過「耳順」之年,朝著「從心所欲不逾矩」的年代邁進。他的傳記寫作,正入佳境,在從必然王國走向自由王國。我深信,他的驚人之舉,厚重之作,也許不是已經面世的這幾種,「好戲還在後頭呢。」

                             (刊於《人民日報海外版》2000年11月22日)

(責編:朱書緣、趙晶)

相關焦點

  • 瑪麗蓮-曼森授權報紙記者為自己寫傳記
    哥特搖滾典範人物Marilyn Manson(瑪麗蓮-曼森)日前挑中了記者Erin Broadley,前洛杉磯周刊的編輯為自己執筆首部授權個人傳記。  二人曾因2010年Erin Broadley為味洛杉磯周刊撰寫的多篇與Marilyn Manson有關的富有爭議的文章而結緣,這部傳記也將是Erin Broadley的書籍處女座。  1998年,曾有人為Manson寫過一本名為《The Long Hard Road Out of Hell》(走出地獄的漫長之旅)的傳記,該書曾被《紐約時報》評為暢銷書。
  • 搜狐直擊達拉斯:記者偶遇諾天王個人傳記主筆
    小牛隊和山貓隊比賽中場休息時,記者從媒體看臺回到媒體室的電梯裡,看見一名德國記者,便和他開始聊了起來。交談之下,才知道原來他是諾維斯基個人傳記的主筆——Peter Sartorius。遠道而來的Peter,是為了在這周觀看本賽季諾維斯基的比賽,來感受他這賽季的進步。
  • 26本名人傳記
    當我從我的星球朝著其它世界迸發並進入天野時,我把人類能看到的東西遠遠地拋在了我的身後。」——喬爾丹諾·布魯諾:《論無限、宇宙和眾世界》卷首詩他的小說《悲愴交響曲》和《摩菲斯特》均為流亡時期的產物,曾引起轟動。1949年因服用過量安眠藥死於坎城。一生共發表小說、劇本等著作10餘部。17.《林肯傳》
  • (心理)傳記簡史
    …………中國傳記文學的現代轉型開始於西學東漸的戊戌維新前後。在這方面,梁啓超有開創性的貢獻,但真正從理論和實踐上有力地倡導傳記文學的,還得首推胡適。針對中國傳記文學不發達的歷史和現狀,胡適一方面進行理論的提倡,另一方面極力勸人撰寫自傳。
  • 孫大海、李鵬飛:唐代小說和傳記的文獻清理與理論建構——評羅寧、武麗霞新著《漢唐小說與傳記論考》
    文獻清理與理論建構可謂當下中國古代小說、傳記研究的兩項重要課題。中國古代小說的概念、範圍,及其與傳記的關係等問題,學界向來存在諸多不同看法。這一古代小說研究中的基本問題,成了長期懸而未決的難題。從基本文獻來看,中國古代大量類書、叢書、及其他史料中尚存諸多亟待整理的小說與傳記材料。而目前,這些文獻的辨源、輯考工作,推進仍較為緩慢。
  • 哈裡梅根傳記發表,揭秘英國王室醜聞
    7月25日,一本由兩位王室記者撰寫的有關哈裡梅根王室生活的新書《Finding Freedom》(尋找自由),已正式開始在《泰晤士報》上連載。 該書的兩位作者奧米德·斯考比和卡洛琳·杜蘭德是專門報導英國王室及其活動的記者,英媒稱很少有外人能像他們這樣親眼目睹這對年輕夫婦的生活。
  • 「傳記文學」書系與海峽兩岸交流
    嶽麓書社依據臺灣的《傳記文學》,分類編纂,陸續出版「傳記文學」書系,這是兩岸文化交流史上的大事,是中國近代史和中華民國史研究的大事、喜事。1962年2月5日,時值春節,曾在北大讀書的劉紹唐向當年的校長胡適拜年,談起胡適長期提倡傳記文學,而始終未見實行,向老師透露,自己正準備創辦《傳記文學》月刊。
  • 《霍金傳:我的宇宙》推出中文版 是其生前親自授權的個人傳記
    《霍金傳:我的宇宙》由美國作家凱蒂·弗格森 所著,也是霍金生前親自授權的個人傳記,近日推出了中文版本。在與霍金結識的30多年裡,作者不斷地探究他的前沿科學理論,並在霍金本人及其家人、親密夥伴的鼎力協助下,創作了這部完整記錄霍金一生的經典傳記——從追溯他的出生到出席他的葬禮,作者為我們還原了一個擁有非凡成就和世俗煩惱的本真霍金。霍金是繼愛因斯坦後又一位偉大的物理學家。他生命的後三分之二的時間,都面臨著死亡威脅。雖行走在死亡的邊界,卻成了傳奇的「宇宙之王」。
  • 揭秘賈伯斯傳記產業鏈條:誰在賺錢
    《史蒂夫·賈伯斯傳》中文版,今日與全球其他版本同步發行華西都市報記者 舒張惠陳黎攝影呂甲據該傳記中國內地出版機構——中信出版社相關人士分析,從預訂的情況看,傳記很可能一推出就脫銷,最終銷量可能達到單書
  • 「蜜蜂」記者傳記出版
    本報訊 (記者 黃裡)由林峰撰寫、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的《高級記者劉耀輝生涯》近日問世。該書用12個章節介紹了劉耀輝的新聞人生。劉耀輝1934年出生於四川眉山。
  • 陰陽師櫻花妖傳記介紹 櫻花妖傳記解鎖條件
    陰陽師櫻花妖傳記是怎麼樣的?有什麼獎勵?作為在SR式神,櫻花妖的傳記解鎖後說了什麼故事?本篇就帶來他的傳記解鎖後的文字一覽,沒看過的可以瞧瞧。
  • 海峽兩岸及香港傳記文學作家在廣東聚首切磋
    海峽兩岸及香港傳記文學作家在廣東聚首切磋 2008年09月25日 09:19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論書|淺談城市傳記的寫法與方向
    基於城市傳記迭出的出版現狀,分析城市傳記的寫法及其未來的發展方向,就顯得很有意義。以下陳述,僅代表筆者個人觀點,不當之處,請大家批評指正。 城市傳記目前存在的癥結 上述三部城市傳記,無論具體寫法與面向如何,都堪稱資深作家各自的用心之作。然而這並不表示,城市傳記的寫作,已經到了完美無缺的狀態。根據對這三部城市傳記的閱讀,筆者總結出城市傳記目前存在的三方面癥結,供大家參考。
  • 陰陽師鐮鼬傳記介紹 鐮鼬傳記解鎖條件
    陰陽師鐮鼬傳記是怎麼樣的?有什麼獎勵?作為在SR式神,鐮鼬的傳記解鎖後說了什麼故事?本篇就帶來他的傳記解鎖後的文字一覽,沒看過的可以瞧瞧。
  • 永不滿足,萊萬中文傳記即將面世
    5月30日,萊萬中文版傳記的首發儀式在央視網演播廳舉辦。萊萬在微博上曬出自己拿著傳記的照片《永不滿足:萊萬多夫斯基傳》由波蘭著名記者帕維爾·維爾克維奇撰寫,一手向人們展現了萊萬是如何沿著青年時代的坎坷足球之路
  • 推薦6本不錯的人物傳記
    1、艾倫·圖靈傳:如謎的解謎者豆瓣: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0522003/作者: [英] 安德魯·霍奇斯副標題: 如謎的解謎者原作名: Alan Turing: The Enigma譯者: 孫天齊出版社: 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內容簡介 · ·
  • 陰陽師茨木童子傳記介紹 茨木童子傳記解鎖獎勵
    陰陽師茨木童子傳記是怎麼樣的?有什麼獎勵?作為在SSR式神,茨木童子的傳記解鎖後說了什麼故事?
  • 勵志名人傳記推薦 30部必讀的名人傳記經典
    10本名人傳記,特邀各大高校教授拆分解讀,提煉能讀懂、用得上的精華!堅持打卡退還全部學費!
  • 視頻|北京這家網紅書店 傳記圖書不怕你小眾
    這家也主打傳記類圖書,思想家、社會學家、藝術家等等,書店內2萬餘冊圖書全部以「傳記主題」進行分類,有各種名家人物傳記 ,還有城市傳記,家族傳記等等,希望給讀者朋友們營造一個與名家、大家進行精神對話的空間。(記者 鄧耀明) 特色鮮明,突出差異化,是北京市扶持實體書店發展的一個重要思路和方向。
  • 陰陽師呱太更新傳記系統,玩家表示:這傳記有點麻煩!
    但是有些式神的傳記並沒有那麼容易完成,就比如骨女,很多500天的玩家都沒有做完骨女的傳記啊!就在最近,官方決定要給各位呱太也增加上傳記系統,這的確是一件好事,畢竟呱太掛在庭院裡應該挺好看的,而且作為SSN,怎能沒有傳記?提燈小僧、燈籠鬼、唐紙傘妖、赤舌等N卡式神都有傳記。除了燈籠鬼,其他的都還算是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