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技術大學:QS論文引用亞洲第11,THE全球大學排行第93

2020-12-12 京領新國際

THE全球大學排名入百強,建校六十一載風華依舊

英國教育周刊《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簡稱THE)公布了2019世界大學排名,在本次排名中,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排名世界第93位,躋身世界百強大學行列。

中國科大1958年創辦於北京,首任校長由郭沫若兼任。建校後,中國科學院實施「全院辦校,所繫結合」的辦學方針,圍繞國家急需的新興科技領域設置系科專業,創造性地把理科與工科即前沿科學與高新技術相結合。在教學上這所大學注重基礎課教學,高起點、寬口徑培養新興、邊緣、交叉學科的尖端科技人才,匯集了華羅庚、錢學森等一批國內最有聲望的科學家,建校第二年即被列為全國重點大學。

提起華老和錢老,二者的人生經歷其實有相似之處,兩位先生都是在國內接受了教育後,繼續出國深造。即使身在異鄉,兩人的拳拳愛國之心也未曾動搖,學有所成之後衝破層層阻礙毅然回國。基於為新中國培養科技人才而建立的中科大為二人提供了教書育人的土壤,於是,華羅庚入職中科大,擔任副校長兼數學系主任,錢學森則成為力學系主任,成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創始人之一。

歷經六十一載風雨,現在的中科大已經發展成為一所以前沿科學和高新技術為主、兼有特色管理和人文學科的理工類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重點建設院校,併入選了「珠峰計劃」、「111計劃」、「20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

12個學科進入ESI國際前1%,8個學科學術影響力超過世界平均水平

在學科國際排名方面,目前,中科大已有化學、物理學、材料科學、工程學、地球科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計算機科學、環境科學與生態學、數學、臨床醫學、社會科學總論和植物學與動物學等12個學科進入ESI國際前1%,其中材料科學、地球科學、工程科學、數學、物理學、化學、臨床醫學和環境/生態學8個專業領域的學術影響力超過世界平均水平,在國內高校中位於前列。同時學校在在量子信息、單分子科學、納米材料、極地環境等交叉學科前沿領域取得了一些重大原創性成果,在國際學術界產生了重要影響。

在第四輪全國一級學科整體水平評估排名中,中國科大進入排名前5的學科數為9個(其中理學7個),進入排名前10的學科數為14個。該校數學、物理、生物、天文、地質學等基礎學科均進入國內高校學科排名前5。其中物理學排名第2,僅次於北京大學並超越清華大學;天文學排名第2,僅次於南京大學並超越北京大學。理學等基礎學科繼續保持優勢地位。

科學研究獨具特色,量子科學世界領先

作為一所以「科學技術」為名的大學,中科大在科學研究上具有自己的亮點。單分子科學、量子信息科學、超導科學、納米科技、空間科學、火災科技和語言技術等方面的科學研究,都是中科大的優勢科研項目。

值得一提的是中科大的量子信息科學,中科大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率先在國內開展量子光學研究,在近十年中,學校在量子信息科學前沿和量子通信技術等領域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創新成果,相關論文在許多國際頂級學術刊物上發表。

2019年1月31日,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宣布,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教授領銜的「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科研團隊被授予2018年度克利夫蘭獎(Newcomb Cleveland Prize),這是美國科學促進會設立克利夫蘭獎九十餘年來,中國科學家在本土完成的科研成果首次獲得這一重要榮譽

據中國量子衛星首席科學家潘建偉院士介紹,如果說地面量子通信構建了一張連接每個城市、每個信息傳輸點的「網」,那麼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就像一桿將這張網射向太空的「標槍」。當這張縱橫寰宇的量子通信「天地網」織就,海量信息將在其中來去如影,並且「無條件」安全。量子科學的突破性進展,為我們未來生活的信息安全提供了極大的保障。

QS論文引用亞洲第11,國際交流進展平穩

近十年,學校共發表SCI論文28785篇、被引334996次, 在最近公布的QS亞洲大學排名論文引用單項中,中國科大排名亞洲第11名,中國第4名。驕人的成績充分說明了其學術影響力的進一步提升。

在國際化方面,學校已經與歐洲、美洲、澳大利亞、日韓地區、港臺地區的多所知名院校建立了廣泛的合作關係,與哥廷根大學、滑鐵盧大學等院校的交換交流項目也在穩步進行當中。並且不定期邀請國外知名教授到中科大開展學術講座,激發同學們的科研熱情

中科大正在努力將學校建設成為世界一流大學,為實現「創寰宇學府,育天下英才」的宏偉目標而努力奮鬥。

相關焦點

  • 亞洲大學師生比排名:南方科技大學不僅是中國第1,更是亞洲第1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60);長庚大學(#62);香港理工大學(#74);北京大學(#77);西北農林科技大學(#78);香港科技大學(#83);江蘇大學(#84);南京醫科大學(#88);浙江大學(#89);中國地質大學(#93);哈爾濱工業大學(#96);上海對外經貿大學(#99);吉林大學(#100);臺灣交通大學(#101);上海大學(#103);高雄醫科大學
  • 2020年QS亞洲大學排行更新!管理與科學大學攀升92位,居第179名
    2019年11月27日,國際高等教育資訊機構Quacquarelli Symonds(QS)公布了2020年度亞洲大學排行榜,為新一期的亞洲大學排名拉開帷幕。在2020年QS亞洲排名中,管理與科學大學(MSU)排名比往年上升了92位,排名第179位。位居亞洲最佳大學之列的管理與科學大學,在2019年QS亞洲排名中,排名第271位。管理與科學大學在國際教職工比例、國際學生比例、海內外交流方面成績都非常出色,每篇論文引文和僱主聲譽方面的表現也十分良好。
  • QS亞洲大學2020排名榜:清華第2、浙大第5、復旦第6,北大第7
    近日QS發布了2021年版亞洲大學排名,新加坡國立大學排名亞洲大學第一位,中國內地有5 所高校進入排行榜前十,清華大學排名最高,列亞洲大學第2位、浙江大學列第5位、復旦大學第6位、北京大學第7位、上海交通大學第10位。中國香港的香港大學排名第4、香港科技大學排名第8。
  • 重磅:2021QS亞洲大學排名發布!
    11月25日,全球知名排名機構QS發布了《2021年QS亞洲大學排名》 該份排名對11個排名指標進行了權重分析,包括學術聲譽、僱主聲譽、教職員工/學生比例、國際研究網絡、每篇論文的引用次數和每位教職員工的論文數量、國際師生比例、交換生比例等。
  • 2021QS亞洲大學排名發布!中國大陸124所上榜,清華大學上升至亞洲第...
    最新榜單顯示,新加坡國立大學連續三年蟬聯第一,清華大學上升至亞洲第2,中國高校上榜數量增至177所。排名顯示,亞洲前十名的大學中有五所位於中國大陸,分別是清華大學(亞洲第2名)、浙江大學(亞洲第5名)、復旦大學(亞洲第6名)、北京大學(亞洲第7名)、上海交通大學(亞洲第10名)。其中,清華排名創新高,成為首次躋身亞洲大學前三名的中國內地高校;浙大首次在年度排名中提升,獲得其在該榜單中的最好排名。上海交通大學首次闖入前十。
  • 首爾大學在英媒全球大學評估中排行第44位
    人民網首爾10月4日電(周玉波、鄒濼銥) 據韓聯社報導,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THE)雜誌當地時間2日公布了2013-2014年度全球大學排名。首爾大學排行第44位,此外韓國科學技術院(KAIST)排行第56位,浦項工科大學排行第60位,延世大學排行第190位。
  • 2021QS亞洲大學排名放榜,中國高校霸榜
    在全部榜單共計650所大學中,中國大陸地區上榜院校高達124所,相較去年又多了6所大學。在本次前一百名亞洲大學中,中國大學共佔據77所。其中香港共有8所高校上榜,臺灣共有43所高校上榜。此外,澳門大學也進入了亞洲百強,排名93位。
  • 2020QS全球大學榜單公布,廈門大學的排名是…
    本次排名評估了來自全球83個國家和地區的1,368所高校(去年是1,128所),涉及5大領域的48個細分學科。中國高校表現亮眼中國大陸地區的高校較往年也有了進步,首次有100個中國大陸高校學科進入了全球前50強,這也是大陸地區大學連續第五年提高其全球表現。
  • QS亞洲大學排名榜 中國48大學進入200強
    近日,全球教育界頗具影響力的QS世界大學學科2013年年度排名網站上揭曉。其中,中國共有48所大學進入亞洲200強,包括雲南大學。 根據排行榜來看,香港科技大學排名第一,新加坡國立大學和香港大學並列第二,首爾國立大學排名第四,北京大學比去年上升一位,首次躋身前五。
  • 最新QS世界大學排名發布:中國大學再創排名新高
    這主要歸功於清華在學術聲譽和研究影響力指標評分上的提高:在亞洲大學中排名第三。復旦大學(從世界第40名上升到第34名)和上海交通大學(世界第47名)也雙雙創下了各自的歷史最好成績,首次進入全球前50名。 本年度的QS世界大學排名進一步揭示了中國高等教育不斷提高的喜人表現。相比去年,世界前1000名的中國大陸大學又增加了9所,中國已擁有51所世界前一千名的優質大學。
  • 2016年亞洲大學排行出爐 北大清華進前5臺大第15
    人民網6月21日電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專刊(Times Higher Education)今日公布2016年亞洲大學排行,第一名由新加坡國立大學拿下,第二名由南洋理工大學與北京大學奪得,去年拿到第3的香港大學被擠出前三榜外,得到第四名。
  • 最新全球大學排名 新加坡國大南大並列第11 新大躍升20多名次
    南洋理工大學在一項全球大學排行榜中晉升一級,和新加坡國立大學同時名列第11。去年排在全球500大裡的新加坡管理大學穩健前進,從第500名躍進至477名。 國際教育市場諮詢公司Quacquarelli Symonds(簡稱QS)今天公布2020年全球大學排行榜。
  • 2021QS亞洲大學排名發布!新加坡國立穩居第一,中國高校排名再創新高!
    本次QS亞洲大學排名的指標體系共涉及11項指標,分別是:✔  QS學術聲譽指標(評分佔比30%)✔  QS僱主聲譽指標(20%)✔  教師與學生數量比(10%)✔  國際研究網絡 (10%)✔  平均每篇論文被引用率(10%)✔  教師人均論文數量(5%)
  • QS亞洲大學排行榜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居首
    這是南大繼今年6月公布的QS全球大學排行榜首次領先國大後,再度超越國大。南大在QS全球大學排名中排第11名;國大名列第15名。在今年QS亞洲大學排名中,香港科技大學排行第三,比起去年,晉升一個名次。去年排名第六的韓國科學技術學院(Korea Advanced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簡稱KAIST)攀升至第四名。香港大學排名第五,和去年相比,滑落三個名次。去年首次登榜的新加坡管理大學,降11個名次,排名第71。QS亞洲大學排名的部分評估指標,與它的全球大學排名的指標重疊,但比重略不同。
  • QS2021亞洲大學排名,國大連續第三年蟬聯榜首,清華躍居第二
    2020年11月25日,全球高等教育研究機構QS發布2021亞洲大學排名榜。新加坡國立大學連續第三年蟬聯亞洲首位;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略跌一個名次,排行第三;新加坡管理大學則下滑23個名次,名列第99。亞洲前十名的大學中有五所位於中國大陸地區,其中三所大學獲得了歷史最佳排名。
  • 2020QS亞洲大學排名一覽表
    QS亞洲大學排名2020於今天發布,總排名由550所大學組成,今年有68所新上榜大學。想知道亞洲大學的表現如何嗎?出國留學網本文為大家整理出了Top10亞洲大學排名,一起來看看吧。  前言:該排名採用11個指標編制,每個指標根據其在該指數中的重要性進行加權。
  • QS世界大學排名:亞洲2020
    倫敦2019年11月27日 /美通社/ -- 根據最新發布的亞洲大學排名,中國大陸高校首次佔據亞洲大學前十名中的四席。2020年版的QS亞洲大學排名見證了浙江大學排名的持續上升,從第13位躍至第6位,與清華大學(第4名)、北京大學(第5名)和復旦大學(第7名) 一同位列前十。
  • QS世界大學排行榜新鮮出爐!26所亞洲大學躋身全球前100名
    同時26所亞洲大學躋身全球前100名,是有史以來數量最多的一次。有5所澳洲大學進入前50榜單,其中新州就有2所。今年QS世界大學排名進一步揭示了中國大陸地區的高等教育不斷提高的好結果。共有41所中國大陸地區的大學參與了本次排名,其中有9所大學是首次上榜,25所大學排名提高。清華大學再次打破了去年創下的中國大陸地區大學最高排位,從世界第16名上升到第15名。
  • 優秀: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排名全國第3、亞洲第10!
    6月3日,第8屆「泰晤士高等教育(THE)亞洲大學排名」發布,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躋身亞洲前十,大陸第三。中國大陸高校在前50名中佔據主導地位,13所院校位列前50名(含)。清華大學繼去年首次為中國大陸高校斬獲第一名之後,連續兩年保持頭名。北京大學從第5位上升到第2位。自2013年亞洲大學排名創立以來,中國大陸高校首次佔據前兩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名列第10位(與韓國的成均館大學並列),展現了中國大陸在高等教育方面日益強大的實力。
  • 2021年QS亞洲大學排名解析,中國大學成績亮眼
    正好,全球高等教育研究機構QS Quacquarelli Symonds,於近日發布了2021年度的QS亞洲大學排名。就著這份排名,跟紀堂君來好好了解一下亞洲高大學的「行情」吧。首先,在看一項排名之前,紀堂君還是想和大家強調,一定要先了解清楚排名的依據與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