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哈爾濱11月18日電 今年15歲高中生小陽(化名)身高190釐米,身體素質非常好,酷愛打籃球,夢想著成為職業籃球運動員。但一旦大量跑跳後,小陽的左腿腓骨長短肌腱就有可能發生脫位。近幾年,小陽肌腱脫位的頻率明顯升高,平均一個月裡就會脫位兩次,成為了小陽最大的心病。
哈醫大二院骨外科四病房(關節疾病微創外科、運動醫學科)副主任潘海樂教授(右)帶領團隊進行全關節鏡下治療腓骨肌腱習慣性脫位。
一個月前小陽打籃球不慎扭傷左腳踝,左側腓骨肌腱又一次脫位,無法活動。他來到家附近的醫院進行診治,當得知醫生建議進行手術治療時,小陽十分抗拒,明確表示不想開刀手術。隨即經過保守治療後,小陽出院了。回家後,他左腿的腓骨肌腱情況愈發嚴重,只要輕微的跑、跳就有可能脫位,有的時候一天脫位五、六次,嚴重影響了正常生活。小陽父母經過多方打聽,得知哈醫大二院骨外科四病房(關節疾病微創外科、運動醫學科)可以微創治療此疾病,小陽立即前往就醫。
關節疾病微創外科、運動醫學科主任呂松岑教授介紹,腓骨是小腿外側的一根長骨,肌腱脫位症是指腓骨肌腱從腓骨遠端的腓骨溝滑脫,失去支撐軸點,產生外踝部疼痛、不穩等一系列臨床症狀的症候群。在臨床上發病率並不高,一般是由於先天發育不良導致。保守治療方法為石膏固定,但治標不治本,復發機率極高,另一個是手術治療,需要進行開刀修復,切口會比較大、恢復慢。
潘海樂教授進行手術。
小陽入院後,進行了全面檢查,確診為左腓骨長短肌脫位。得知小陽對開刀手術的顧慮後,關節疾病微創外科、運動醫學科副主任潘海樂教授帶領團隊為他進行了全關節鏡下的腓骨肌腱脫位治療,同時將後踝撞擊症候群也一併治好,一次手術治療了兩個病症。術後第三天,小陽就康復回家了,肌腱脫位沒有再出現過。
據潘海樂教授介紹,治療此類疾病手術治療比較常見,微創治療目前國內各家醫院開展的較少,對術者的操作水平要求較高。微創治療有切口小、創傷小、疤痕少、康復快、併發症少等優點,同時還可以將後踝的相關疾病一併處理,減少手術次數,減輕患者痛苦。
潘海樂提醒,部分急性腓骨肌腱脫位會發生在運動如高山滑雪、網球、足球、橄欖球、滑冰和跑步等外傷後,一定要及時到專業的醫院就醫,選擇適當的診療方式,避免錯失最佳治療時機。(焦洋、李華虹、曹玥)
圖片由哈醫大二院提供
(責編:李宏頔、趙怡)
【來源:人民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