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冠病例仍在增加,一些亞洲國家及地區普遍在疫情防控上措施做得非常到位,整體趨勢向好,學生開始陸續返校上課,甚至有部分亞洲國家及地區已經開放了入境。啟德武漢亞洲部資深留學規劃師張波斯老師為大家重點解析中國香港和新加坡院校申請最新信息。
中國香港和新加坡目前疫情控制的情況,以及各大院校的入學政策是面授還是網課?現在還能過去嗎?入境手續複雜嗎?
A:隨著新加坡的高校陸續開學,儘管新加坡疫情目前還未被完全控制,但很多新生都已經申請到入境許可(MOE)在準備入境或者已經入境,按照新加坡政府要求,入境者需要提前向政府提交申請,政府審理之後會發出provisional entry approval,此時需要學生選擇隔離方式並且支付隔離費用和核算檢測的費用。
對於第一次入境的同學們,建議可以選擇住在由新加坡教育部管理的隔離住所,需要隔離14天。這裡需要提醒下廣大學子們,目前新加坡三所公立大學,並不是所有專業都向新加坡政府申請到了入境許可通知,依然有部分學校和專業需要實施網課。同時對於那些比較擔心疫情想要延遲入學的學生,學校也有發郵件詢問學生是否要延期入學,學生可以根據自我的考慮和情況,向學校提出申請。
由於中國香港疫情的第三輪反彈,導致口岸開放的日期從最初的7月推遲到9月,暫時還未恢復正常入境,現階段大部分的香港高校採取「雙軌上課」(面授+網課)的模式,並且已有多所學校對於今年秋季開學的學生們,已經發出通知,第一學期改為網課程授課,並且告知學生,學校會根據接下來疫情控制的情況,適時恢復「雙軌」授課制度。目前已經拿到粉籤的學生,請注意按照學校的指示完成接下來貼籤的工作,但目前也已經有部分學校停止向學生發出粉籤,暫時保留在學校,等待疫情控制穩定之後,再行發出。這個情況也請各位同學們不要擔憂,這並不是被拒籤了的意思,籤注已經批覆,只是暫時保留在學校而已,後續穩定之後會陸續發送出來。
中國香港和新加坡高校2021年最新QS排名情況解析
A:雖然香港受局勢影響,但港校整體的全球排名沒有降低,反而整體是呈現上升的趨勢,部分學校有非常優異的表現比如香港城市大學排名由2020年的52上升到48,一躍進入top50的院校範圍之列,那麼香港地區目前已有四所大學進入全球QS排名前五十的榜單之中。
新加坡的三所公立大學排名一直堅挺,新加坡國立大學在2021年QS排名中佔據第11名的位置,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排名是第13名,這兩所公立大學的世界排名,一直都遙遙領先,新加坡國立大學更是穩居亞洲第一的寶座。第三所公立大學新加坡管理大學,因僅有商科類專業和商法類專業,綜合排名雖然不佔優勢,但眾多商科專業的專業排名都是名列前茅,比如它們的MITB專業為亞洲第一,實力雄厚。
【2021QS排名VS內地高校排名】
l 新加坡國立大學11th
l 南洋理工大學13th
l 清華大學15th
l 香港大學22th
l 北京大學23th
l 香港科技大學27th
l 復旦大學34th
l 香港中文大學43th
l 上海交大47th
l 香港城市大學 48th
其中香港教育大學是香港八大裡面唯一的一所師範類大學,教育學科排名跟南洋理工並列亞洲第二,第一是香港大學。
疫情對今年香港新加坡申請的影響,申請的人數是增多還是減少,競爭情況如何?
A:近日,全球高等教育分析機構 QS發布的針對2020年新冠疫情對學生、學校的影響調研報告生成《疫情影響下留學生白皮書》再次印證了留學家庭的心態與決策,雖然超過半數留學計劃受疫情影響,但是徹底取消留學計劃的人佔極少數。大部分是延遲入學或者轉考慮其他的國家和地區,安全成為了大部分學生和家長最關注的問題。
因此,越來越多的人把目光投向了中國香港和新加坡,一部分學生是考慮到,這兩個地區離家比較近並且交通方便,武漢有直飛新加坡的航班,並且武漢直達香港的高鐵已經通車,交通便利;另外一方面在學校聲譽和教學質量上也是佔相當大的優勢,中國香港和新加坡雖然地方不大,但是排名到世界前100的院校一共有7所;內地眾多高校,但能夠進入到世界排名前100名的院校僅有6所;再者香港和新加坡的求學性價比高,學費同比大英國協國家和地區低三分之一以上,且能感受到全英文的課堂和大英國協授課環境。得益於這些優勢,今年疫情情況下,越來越多的學生把香港和新加坡作為求學首選。
但由於中國香港和新加坡地域面積小,無法進行擴招,造成每年招生的名額有限,所以每年申請競爭都很激烈,當然這也是這兩個地區的魅力和優勢所在,精英式的篩選方式和教育理念,造就和培養了眾多高尖端人才。就2021年秋季的申請情況來看,商科及傳媒類專業依然火爆,緊隨其後的為計算機、統計分析、教育學等方向,並且除了我們在內地讀本科的學生之外,還有眾多在海外讀本科的學生也參與進來,所以目前來看申請的人數並不會減少,反而競爭可能更加激烈。
在這樣的競爭形勢下,該如何增加申請的競爭力?
A:縱觀整個申請情況,中國香港和新加坡院校的申請要求和標準,主要參考兩個部分:
1、硬性條件部分(院校背景+本科績點+標準化成績)
2、軟性條件部分(科研經歷+項目經歷+論文發表+專利+獎學金+實習經歷)
硬體和軟體在申請中都很重要,但各佔比例不同,並且從不同的情況出發,硬體條件和軟性條件所起的作用是有很大的差異的。
我們經常碰到學生會問的一個問題:老師,我的本科背景不是211/985,我是否無緣香港前三/前五,新加坡前二的大學呢?首先這個問題的答案已經是錯誤,香港前三/前五、以及新加坡前二並沒有明確列明僅接受內地211/985學校的學生,且我們歷年來協助多位雙非院校的學生成功錄取到這些大學,拿到夢校的錄取通知書。這批學生主要就是藉助了自我軟實力的優勢和自身條件,打動教授,並且通過出色的面試表現脫穎而出,最終斬獲理想錄取。
那麼,通俗來說,硬性條件是前提,但如果在大家都差不多的情況下,更優異的軟性會讓你在眾多的申請者中脫穎而出。並且由於是申請制,個性化的文書材料也非常重要,部分專業有面試;並且強烈建議儘早遞交申請,隨交隨審,遞交得越早錄取的機會相對越大。
在中國香港和新加坡研究生畢業之後就業前景以及繼續升讀博士的機會有多大?
A:首先在客觀條件上面,香港研究生畢業之後有一年的IANG籤證,新加坡畢業之後有一年的白卡,當地都有為學生創建條件,不管是否順利找到工作均可以在當地再呆一年,政策上面是鼓勵學生留下來求職和就業的。不過想留下來需要提前做準備,因為一年的授課型碩士課程非常緊湊,基本上在入學的時候就要做好實習和就業的準備。
新加坡移民政策,EP(employmentpass要求月薪3900新幣,大概2萬人民幣左右),拿到EP籤證可以申請新加坡綠卡。
一份《香港2020年薪酬調查報告》可以很清晰的了解到目前香港地區的就業情況和現狀,從這份調查報告顯示出,目前漲薪超過5%的行業方向主要為分析/策略、資訊科技,其他例如會計、銀行、金融、工程、設計、電子商務/數碼市場推廣/社交媒體行銷、公關/企業事務、教育、法律服務等行業和方向,都有不同程度的漲薪。因此,港校畢業生們未來可選擇在港就業可以重點關注:電子商務、流動裝置相關項目、人工智慧、雲端等急缺型領域,同時支援數碼轉型的數據分析也十分需要相關專業的畢業生。
從不同專業在香港地區的薪水情況來看,醫科、牙醫和護理科的畢業生薪酬待遇屬所有學科中最佳,有關課程主要集中在香港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其次為教育學科畢業生,這也造就教大過去十年穩佔八大中首三位薪酬最佳的地位。再次分別為:商科和管理類、工程科和科技科、理學科等。
並且我們在2020年4月底對我們的2019年新港的學生做了統一的電話回訪,了解他們目前在新港的學習狀態以及疫情對求學和就業的影響。大部分學生反饋都在投簡歷也有收穫到不錯的工作崗位的錄取,比如我一個在加拿大讀本科香港讀研究生的學生,家長跟我說已經拿到中國銀行香港總行的風險管理崗的offer;也有在香港城市大學讀工科的學生拿到中建三局的錄取;同時有兩個我們指導下成功就讀研究生的學生分別拿到了香港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會計專業和經濟學專業的博士錄取。
內地高中生申請港澳本科的難度?
A:由於本科更多的是針對本地的學生,所以生源把控的比例很緊張,本科階段相對於研究生階段申請的難度更大。如果是高考生可以直接填報港中文和港城市,提前批招生,沒有面試憑高考分數擇優錄取。
其他的學校是自主招生有獨立的申請通道,會參照學生成績+英語成績。申請港中科本科的高考生建議在一本線上100+配合英語單科130+的成績可以去嘗試;建議申請人A-Levl4門課程都是A最好有一個A+,配合雅思7分的成績來申請。
更多亞洲留學資訊,請點擊下方,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