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09 17:07 |台州晚報
孩子長得太矮了,孩子長得太快了,孩子長得太胖了,孩子怎麼還沒發育…暑假裡,醫院的生長發育科專家號成了「爆號」。
台州醫院兒內科副主任醫師黃邀的專家門診提前一個星期放號,有人特地調好鬧鐘,半夜零點一放號,就起來預約掛號。
黃邀一天看了85個號,因為來不及,還推了十幾個。台州的孩子們身體發育問題真有那麼多?
矮小問題
162釐米的父親砸重金
讓兒子長到171釐米
生長發育科,長得太快要看,長得太慢的也要看。
「雖然說 ,現在條件好,孩子都偏高 ,但矮小的情況也不少。」黃邀說,比如她接診的有個孩子10歲了,身高才122釐米,比正常孩子矮了15釐米。「等到青春期發育了,就算兩三年能長高十幾二十釐米的,但你起點比人家低了,再怎麼長都不會高了!」黃邀說,這樣的孩子,就必須早點來找醫生想辦法了。
治療矮小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黃邀有一個病人跟著她治療了8年,「可以說,是我目前比較成功的一個案例。」黃邀說,這個孩子的父親才162釐米,孩子當時5歲左右,特別矮小。根據預測,這個孩子今後身高最多只能達到160釐米多。「他的父親就表示,哪怕花重金,也要把孩子身高弄上去,起碼要達到170釐米,因為這關係到他的未來的生活質量。」
檢查後,黃邀發現,這個孩子體內缺少生長激素。「我們就給他注射生長激素,這一打就是8年。」打了生長激素後,孩子長勢良好。現在,孩子已經進入青春期了,個子已經躥到了171釐米。「應該說,這位父親比較有決心,而且,很配合,孩子的身高,一方面取決於先天條件,一方面就是後天的影響,缺一不可。」黃邀說,重視孩子的身高問題,宜早不宜晚。
提早發育、性早熟
可以進行抑制發育
在門診室外,記者碰到了幾個女孩家長,彼此在問孩子的身高、體重和生長情況。「我女兒才9歲,個子不算高,胸部有『小饅頭』了,我得帶她來看看,是不是要發育了?」一位家長說。「你家孩子這麼瘦,也會提早發育?」有的家長就有疑問了。
黃邀告訴記者,孩子的發育跟胖瘦有一定關係,但並不是說,瘦的孩子就不用擔心早發育的問題。
「如果女孩8歲前開始乳房發育,男孩9歲以前開始睪丸發育,都叫性早熟,要儘早帶到醫院來,我們可以幫助孩子進行抑制發育。」黃邀說,不要等到孩子已經來月經了,才過來找醫生。「那時候,已經晚了,人家發育期有兩三年時間,一年長個十幾釐米,慢慢長,而你家孩子,一年就完成了發育期,骨齡閉合了,還能長嗎?」
「身高也是一種最直接的觀察方法,家長可以給孩子製作一個生長量表。但我們臨床上,幾乎沒碰到幾個家長會給孩子記錄身高的。」黃邀說,3歲到青春期,孩子身高一年長6至7釐米屬於正常範疇。如果生長過快或過慢,那麼家長就要注意了。「明確病因,早期幹預不利因素,以免錯過孩子生長發育的最好時機。」
胖墩情況
14歲胖男孩雞雞2歲大,乳房卻很大
當天在門診,記者碰到了一位姓許的媽媽,兒子才7周歲,體重80斤,身高137釐米。「孩子從小就高,比同學都高大半個頭。」許媽媽說,自己很擔心,因為孩子比較胖,會不會提前發育?
黃邀在查看了孩子的睪丸後,表示,孩子還沒有發育 ,但是,有個嚴重的問題:「孩子偏胖,睪丸偏小,你一定要孩子減肥!不然以後肯定影響發育的。」黃邀說,脂肪攝入量過多,可以引發雌性激素對雄性激素的抑制,導致男孩在青春期發育中第二性徵發育遲緩,出現女性化。「你看你家雖然是男孩子,但胸部還是蠻『豐滿』的,當然,現在可能是因為胖,但萬一是雌激素導致的呢,就麻煩了!」
黃邀說,她有一個病例,值得胖墩家長關注。
一名14歲男孩,身高170釐米,白胖白胖的,胸部特別大。大到什麼程度?整天要穿緊身背心,把胸部勒緊!本來,14歲男孩應該處於發育期了,但他一點發育的跡象都沒有,他的長高,完全靠雌激素給刺激的。雌激素促使了他乳房發育,而缺少雄激素的分泌釋放,他的小雞雞隻有一二歲孩子那麼大,這個肯定會影響他將來的「性福」
「建議家長平時多觀察孩子的小雞雞,有問題,及時找醫生,如果貽誤治療,將直接影響男性成年後的性功能、性能力和生育能力。」黃邀說,目前,當務之急,家有胖墩的一定要先減肥!
早熟的防範
補出來的——
人參、蜂王漿、蛋白粉、牛初乳等保健品、補品
危險指數:★★★★★
專家分析:長期的營養不良會使孩子的營養代謝模式發生變化,使孩子對雌激素非常敏感。家長為了給孩子補身體,拼命加營養,會促進孩子性激素大量分泌,啟動性早熟。
吃出來的——
避孕藥
危險指數:★★★★
專家分析:這種案例比較常見,尤其常見於在城市打工的年輕夫婦家庭,這些人文化程度有限,計劃生育手段主要是吃避孕藥,加上為了賺錢,疏於對孩子的照顧。孩子誤服避孕藥,等於向體內注入了雌、孕激素,可能促使孩子提早發育,胸部隆起。
寵出來的——
禽類脖頸、反季水果、洋快餐、蠶蛹
危險指數:★★★
專家分析:城市人餐桌上的動物蛋白很多來自於動物「早熟」班的成員。過去1年多才能長成的雞,現在28天即可上市。這都是餵食「激素」的功勞。而禽類進食的「促熟劑」殘餘在頭頸部分的淋巴和腺體裡或者翅膀尖端,動物內臟中的甲狀腺、性腺等含有激素的物質,對兒童來說都是潛在的「激素」刺激。
看出來的——
不良文化產品
危險指數:★★
專家分析:電視、網絡等跟性發育有關的「兒童不宜」的內容增多,會刺激孩子下丘腦垂體神經的反射,甚至會導致下丘腦垂體性腺軸的提前啟動,促進性腺激素分泌。
抹出來的——
成人美容用品
危險指數:★★
專家分析:現在的美容產品中除了營養與滋潤皮膚的成分外,往往還含有一部分的雌激素,以使局部皮膚更滑潤光澤,還可以通過皮膚吸收,促進女性的第二性徵發育。
照出來的——
長期光源
危險指數:★
專家分析:過於晶瑩的燈光照耀對孩子的發育不利。如果兒童長時間看電視,可能會減少體內的褪黑激素,褪黑素能克制腺垂體促性腺激素的開釋,能夠避免性早熟。當人在夜間進入睡眠狀況時,松果體會分泌大量的褪黑素。褪黑素又被稱為「睡眠激素」,它與兒童的青春期到來的具體時間有關。暴露在人造光源下的時間越長,人體內產生的褪黑激素水平就越低。兒童若受過多的光線照耀,會通過縮小松果體褪黑素的分泌,導致性早熟。
(原標題《暑期到,家長半夜起來搶專家號》 作者 楊麗莉 編輯 許峰)
149959123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