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丹利「良種、良肥、良法」,助力創造美好農業

2020-12-19 人民智作法治在線

我國用全球7%的耕地養活了全球22%的人口,不僅養得活還養的好。從天天白粥鹹菜到頓頓營養均衡,咱們的農業生產力不斷提高。伴隨著經濟產業結構轉型,消費結構優化升級,農業發展也進入了新階段,黨中央提出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綠色發展為方向,農業綠色發展理念得到推廣普及,科學的農業種植模式被更多的農戶採用。史丹利作為國際複合肥料標準起草單位,提出了「良種、良肥、良法」的農業合作模式。

過去種地沒什麼方法,都是靠老一輩的經驗,化肥農藥使用不加節制。土壤板結、鹽鹼化、土壤汙染、果實農藥殘留等惡果壓癟了農民的口袋,甚至撲滅了農戶的種植熱情。史丹利發現農民致富不僅需要優質肥料,正確的農業理念和全面的農業知識對農民來說同樣重要。對此史丹利研究出了「良種、良肥、良法」新型農業合作模式。三良模式主張針對作物與土壤的實際情況,精準科學施肥,以實現土壤肥力提高,土壤汙染降低,作物高產質優,農民增收的共贏局面。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良種、良肥、良法」的結合還能宣傳更多的農業知識,提高農民的技術水平。除此之外三良模式有利於新型肥料和科學施肥理念的推廣和普及,更重要的是能為我國農業的發展和糧食的安全提供有力保障,有著廣泛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事實上,28年以來,史丹利一直以為農民創造美好生活為己任,業務囊括複合肥生產及銷售、糧食收儲、農業信息諮詢、農業技術推廣、農資貿易等。農民的需求就是史丹利的追求,高質量的服務永遠可以再創新高。

相關焦點

  • 科技賦能佛山農業玩出新花樣!農業良種良法展示推廣月活動來了
    12月1日,第十四屆佛山市農業良種良法展示推廣月活動啟動儀式在佛山市農科所舉辦。據悉,本屆農業良種良法展示推廣月活動以「提高農業質量效益,推動鄉村產業興旺」為主題,以良種良法為核心,融合都市休閒農業、特色農業、精品農業、綠色生態農業等內容,集中展示現代種業發展及農業科技創新成果。
  • 第十四屆佛山市農業良種良法展示推廣月活動正式啟動
    12月1日,由佛山市農業農村局主辦,省農科院佛山分院、市農科所、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承辦的第十四屆佛山市農業良種良法展示推廣月活動啟動儀式在市農科所成功舉辦。啟動儀式由市農業農村局局長唐棣邦主持。本屆農業良種良法展示推廣月活動以「提高農業質量效益,推動鄉村產業興旺」為主題,以良種良法為核心,融合都市休閒農業、特色農業、精品農業、綠色生態農業等內容,集中展示現代種業發展及農業科技創新成果。
  • 環藝所與佛山市農科所聯合舉辦「農業良種良法與都市創意農業發展...
    為積極推進創意農業發展,促進一二三產融合,加強交流與合作,做精做強粵港澳大灣區創意休閒農業產業,12月2日,環藝所、佛山市農科所、廣東省農業科學院佛山分院在佛山市農科所聯合舉辦了「農業良種良法與都市創意農業發展研討會」。
  • 佛山市農業良種良法展示推廣月啟動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劉鵬飛 通訊員廖毅雯)昨日,第十四屆佛山市農業良種良法展示推廣月活動啟動儀式在佛山市農科所舉辦。啟動儀式上,「佛山市人民政府 廣東省農業科學院共建高水平廣東省農業科技示範市合作框架協議」被籤署,並且佛山2020新認定的6個專業鎮31個專業村獲頒省級「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專業村鎮證書。
  • 環保核查步入公示期 臺沃農業衝刺IPO
    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朱方舟)四川臺沃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臺沃農業」)踏上IPO之旅  根據公司發展建設需要,臺沃農業將首次公開發行1500萬股,募集資金進行項目建設,主要投向四川臺沃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年產 20
  • 【三農新聞】佛山:良種良法齊亮相 種出農業新花樣
    &nbsp&nbsp&nbsp&nbsp93畝展示面積,600個農業良種展示,10項新型技術。12月1日,第十四屆佛山市農業良種良法展示推廣月活動在廣東省農科院佛山分院(佛山市農科所)啟動。300名市民代表、農業企業代表共享年度農業盛宴。
  • 沭陽:良種良法種出生態米
    本報訊(記者陳兵實習生周猛)日前,在江蘇省沭陽縣舉辦的「高墟鹼米」品牌推介會上,來自江蘇省農科院等科研單位的10多位栽培、營養專家對該縣種植的生態鹼米給予了一致好評,認為這是該縣大力實施良地良種良法配套,打造特色農產品的一次有益實踐。
  • 史丹利第四元素複合肥獨家冠名《中國農民歌會》
    唱響豐收之曲   史丹利第四元素複合肥獨家冠名《中國農民歌會》     □ 韓維陽   情動炊煙,醉美鄉音,由史丹利公司第四元素複合肥獨家冠名的《中國農民歌會》已於近日在安徽衛視黃金時間播出   隨著中國現代農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農民過上了好日子,他們想要歌頌美好生活,《中國農民歌會》為農民歌手的原生態「中國好聲音」搭建了一個舞臺。該節目旨在尋找農民最美的聲音,以廣大農民群眾為主角,結合當前流行的音樂真人秀節目形式,通過民歌藝術家在全國尋找出農民歌手,由騰格爾、蔡國慶、鳳凰傳奇4位明星歌手導師與選手組成,經過淘汰賽,角逐出年度農民歌手冠軍。
  • 史丹利集團—加拿大鉀肥(Canpotex)連雲港首航
    史丹利集團—加拿大鉀肥(Canpotex)連雲港首航 2020-09-24 08:54:57來源:本網自媒體用戶中心作者:史丹利集團
  • 失敗是成功之母,水稻種植要增產增收,關鍵是選良種、用良法
    從實踐經驗看,水稻種植成功的經驗只有一條,失敗的教訓有千千萬,關鍵是選良種、用良法。曾多次告誡要選良種,不要盲目引種或者超範圍種植,偏有一些種植戶不聽,還有很多種植戶沒有看到。前幾天看到一則盲目推廣優質稻的事件,有6000畝絕收,影響很大,也很感慨,因為一粒種子決定農民一年的收成。有的品種是晚稻審定,偏有地方超範圍種植,作中稻甚至早稻種植,此現象屢見不鮮,今年天氣一檢驗,正常作晚稻種都還穩產抗倒,而作中稻表現不佳,不要追求效益而忽視品種特性。
  • 史丹利質量抽檢如何?曝光真正的好肥首選史丹利!
    史丹利可以算是國內知名的化肥品牌,沒有幾個人沒聽說過史丹利,但是不光是因為史丹利做廣告才名氣大。史丹利質量也是其中重要的一個原因,因為虛有其表是不夠的,質量到了才能夠讓廣大群眾記住自己。
  • 史丹利:獲得政府補助
    >其他收益 是 是 5 史丹利農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臨沭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失業動態監測補助 2,400.00 2020-3-19 其他收益 是 是 6 史丹利農業集團股份有否 10 史丹利農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瀋陽中科新型肥料有限公司 國研計劃「穩定性復混肥料」間接經費 90,000.00 2020-7-8 其他收益 是 否 11 史丹利農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史丹利與清華大學化工系「牽手」
    44次閱讀 作者:劉蘇華 吳令然 石景山   來源:農資導報    2009年12月08日 收藏     中化新網訊    11月23日,史丹利化肥股份有限公司工業園內洋溢著創新的激情
  • 安農博會開啟奇妙農業之旅 打造「花樣農業」盛會
    原標題:安農博會開啟奇妙農業之旅第四屆安農博會後天開幕,打造成匯聚吃喝賞玩的「花樣農業」盛會良種良法開啟「奇妙農業之旅」近年本地誕生了什麼優良農產品品種?農業新技術有什麼名堂?放進嘴裡的無公害食品是如何煉成的?在安農博會現場,近200平方米的佛山農業良種良法特裝展示區將以好看好玩的創意方式告訴你答案。
  • 史丹利化肥:中國複合肥行業的領跑者
    全媒體記者 宋玉 通訊員 劉旭耀說起史丹利化肥,只要是對農業生產稍有了解的,就會知道這個鼎鼎大名。對我們駐馬店人來說,只要一說起化肥,就會想起史丹利化肥。事實上,史丹利化肥公司是中國複合肥行業的領跑者。作為這樣一個擁有「領跑者」稱號的企業,史丹利化肥公司先後創造了四個讓人刮目相看的「中國第一」——第一個「中國第一」,是該公司擁有中國第一條尿基高塔複合肥生產線。第二個「中國第一」,是該公司生產出了中國第一代高含量(54%)複合肥。
  • 「最強大腦」助力水產養殖,揚起致富「風帆」
    園內的龍頭水產企業與多所科研院所開展產學研合作,研發出水產養殖「良種良法」,並通過水產專業合作社向當地養殖戶推廣,引領村民走上發展致富路。 廣東梁氏水產種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梁建輝 基本上每一個品種都開展了良種的選育和補種,都有科技團隊的介入,每一個品種背後都有優良基因
  • 全國首家「良好農業技術中心」落戶河北農業大學
    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趙紅梅)近日,在河北農業大學植保學院召開的第二屆校企合作「生態植保與綠色農業高質量發展」論壇上,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體系建設處負責人宣布,「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良好農業保定技術中心」(全國統一編號CAOS-GA-JSZX001)落戶河北農業大學,這是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在國內批准成立的第一家良好農業技術創新引領機構
  • 諸暨這種水稻畝產打破兩個浙江農業紀錄
    諸暨這種水稻畝產打破兩個浙江農業紀錄 2020-12-15 16: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四川省農業農村廳現代農業園區「五良」融合工作推進機制內容是什麼?
    為貫徹落實《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建設現代農業「10+3」產業體系推進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跨越的意見》(川委發〔2019〕21號)、《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產業轉型升級的實施意見》(川府發〔2019〕24號)精神,推動良種、良法、良制、良田、良機有機融合(以下簡稱「『五良』融合」),把現代農業園區建成集機械化、智能化、數位化為一體的高質量農業園區
  • 良種對糧食增產貢獻率達到45%,種子行業是農業現代化的開路先鋒
    今天是2020年12月19日星期六,人民日報發文《良種對糧食增產貢獻率達到45%, 種業自主創新有力支撐糧食連年豐收》文章提到:目前,我國農作物良種覆蓋率在96%以上,自主選育品種面積佔比超過95%,畜禽核心種源自給率超過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