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這次抗擊疫情鬥爭是一次大考,充分彰顯了各級黨組織的強大戰鬥力,彰顯了廣大黨員、幹部的先鋒模範作用。關鍵時刻衝得上去、危難關頭豁得出來,在疫情防控鬥爭一線,廣大黨員、幹部把初心使命、責任擔當,化為衝鋒在前、迎難而上的實際行動,始終奮戰在最前沿。
抗疫一線,武漢本地的醫護人員接觸患者最早、戰鬥時間最長,這其中黨員更是衝在最前,守到最後。
武漢市金銀潭醫院的護士長吳靜,在疫情發生後,就帶著隊伍頂在最前線。她和同事既要減少普通患者病情惡化,也要防止從ICU搶救出的患者情況反覆。幫患者翻身、換藥、清潔創口,吳靜將每一項臨床護理都做到儘可能細緻。三個多月的時間,她幾乎沒有完整休息過一天。
患者:我們第二次生命是你們給的。我們感謝你們白衣戰士,真的好。
武漢市金銀潭醫院南四樓病區護士長 吳靜:黨員要在危難時刻挺身而出、英勇奮鬥,在大戰中踐行初心使命,在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不管是不是在疫情當中,我覺得作為黨員都應該是一個衝鋒在前的角色。
關鍵時刻有黨組織在,關鍵崗位有黨員在。在救治一線,348支援鄂醫療隊,建立臨時黨組織1661個,實現黨的組織全覆蓋。從火神山、雷神山,到方艙醫院、各地的定點收治醫院,黨員們衝在前、幹在先,他們不畏艱險、無私奉獻。
在荊門市第一人民醫院,來自浙大邵逸夫醫院的90後男護士團隊,扛起了ICU病房的救治護理任務,他們中近一半都是黨員,在荊門堅守的50多天,他們拼盡全力守護重症患者。
浙江支援荊門醫療隊隊員 錢磊:(我)自己本來就是一名共產黨員,又是男孩子,我感覺更多可能是有一份責任感。我們現在的90後有擔當、有責任,現在正是為國家作貢獻的時候。
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從醫務工作者到社區幹部,從公安民警到志願者,廣大黨員逆行而上、衝鋒在前,他們築起一道道防火牆,系起一根根連心繩。
武漢市武昌區百瑞景社區是一個超大型社區,常住人口超過2萬多人。社區裡的23名網格員,一半都是90後。疫情發生後,段瑤和同事們承擔著社區摸排、日常消殺工作,同時也收集居民的需求,代買日常生活必需品和藥品。眼下,小區已經解封,但是社區裡還有200多戶獨居、高齡的空巢老人,以及一些殘障人士的家庭,段瑤和同事們仍要繼續為他們作好服務。
武漢市武昌區中南路街道百瑞景社區黨委委員 段瑤:作為一名黨員,再苦再累我也要堅守、堅持。不怕吃苦、勇挑重擔,我們有信心,有決心,取得最後的勝利。
疫情防控一線,每一個基層黨組織就是一個「戰鬥堡壘」。為防止疫情從境外輸入,從空港到海域,防疫一線的黨員身先士卒,奮戰在最前沿。
王姝婷是一名90後黨員,疫情暴發後,她退掉了回老家的火車票,推遲了婚禮,與支部42名黨員一起投入到防止疫情輸入的工作中。從春節至今,王舒婷和同事在醫學流行病學調查崗位接待入境人員超過89萬人次,排查來自重點地區入境旅客超過11萬例,其中排查處置1萬餘例有發熱症狀的人員,轉診送醫2000多例。
上海浦東機場海關旅檢處旅檢一科關員 王姝婷:習近平總書記說,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要扛起責任,經受考驗。作為一名黨員,我就應該在危難時刻挺身而出,守好入境「第一關」。
同處國門一線,舟山群島的六橫島擁有華東地區最大的煤炭儲備、配煤及中轉碼頭,平均每天到港的外籍船舶超20艘。疫情發生後,舟山六橫海事處12名青年黨員迅速集結組成「黨員突擊隊」,24小時駐守海島,最長40多天連續作戰不換防。
截至4月13日,全國在抗疫一線從事疫情防控工作的黨員人數達2977.1萬名,有2337名黨員、幹部感染新冠肺炎,396名黨員、幹部因公殉職。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的鏗鏘誓言。
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宇文利:全國人民勠力痛心,共克時艱,應該說黨的堅強的領導、人民群眾堅定的支持,是我們取得這次抗疫階段性勝利的重要的保障。(總臺央視記者 項飛 白央 錚錚 高磊 馬力 韓冰 寧坤 玉梅 樹文 乃之 小慈 紅妍 代欽 薛晨 立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