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花就該學學古人,4句養花諺語,句句在理!
文/盆栽小棧
我們現代人養花,主要是看花卉植物的「生長習性」,根據它們的生長需求條件來養護。而古代人養花,更為看重的是一些養護通用的竅門。流傳到現在的,就有很多關於花卉養護的諺語口訣。比方說民間留下的下面4句養花諺語,可以說是句句在理,都說到了點子上!
這些養花諺語,放在今天同樣適用。喜歡養花的你,要記下來哦!
一、冬進房早,花養不好
我們單純從字面上來看,就能夠明白個大概。「冬進房早,花養不好」,前半句說的是花卉挪進室內養護。後半句則是說花卉養不好。連起來就是,如果冬季將花卉過早搬進室內養護,那花卉就會養不好。
這麼說確實是有道理的。雖然很多花卉怕寒冷,但是基本上對溫度的要求不會太低。多數品種只要溫度不低於5攝氏度就不影響生長。倘若過早搬進室內,就會對它的抗寒性能起到影響,植物容易不壯實。
二、本為陽性花,日過八時佳
這一句養花諺語,不少花友可能不理解。「本為陽性花」,在古代指的其實就是喜歡太陽的花卉。也就是如今我們區分的喜陽植物和喜陰植物。「日過八時佳」,指的是讓太陽照射超過8個小時,花卉生長良好。結合起來就是說,只要花卉屬於喜陽植物,那光照時間建議超過8個小時,這樣花卉才能長得好。
常養護的花卉裡面,長壽花、天竺葵、太陽花以及三角梅等等,都屬於喜陽植物。所以這能夠給我們養護它們提供很好的理論依據。
三、活不活在水,好不好在肥
在現代,關於花卉肥水這一塊,也有一句順口溜,即「養花三分肥,七分水」。這充分說明了肥水的重要性。而古代人養花,則是根據「活不活在水,好不好在肥」這句話來養的。意思簡單明了,就是在說,花卉能不能養活,關鍵是水有沒有給足,有沒有給合適。而花卉長得好不好,則關鍵在於花肥。
由此可見澆水和施肥,是養花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兩要素。
四、魚水肥、米水壯,井水隔夜才無妨
養花的竅門裡面,盆栽小棧一直在說澆花要常用淘米水澆,因為發酵後的淘米水對花卉生有好處。這一技巧,如今也被很多花友用了起來。其實,在古代,淘米水就被古人拿來養花澆花了。「魚水肥、米水壯,井水隔夜才無妨」,這句話就表明了養花水分的優劣順序。魚水澆花可以當肥水,屬於最好的。而淘米水澆花也能夠讓花卉生長健壯。井水,或者是現在的自來水,不要直接拿來澆花,因為裡面大多含有沉澱物或者是氯氣(自來水裡),因此最好靜置一兩天再澆。
以上這4句古人總結的諺語,不得不說,對我們現在養花有著非常不錯的意義。也會讓我們在養花這件事上少走不少彎路。
話說你還知道哪些關於養花的諺語或者口訣呢?歡迎大家互動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