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區,遇見文明成都的美好與善意
紅星新聞網 2020-12-11 15:12
紅星新聞網12月11日訊 成都的關鍵詞,從來不止「鬆弛」「閒適」,「友善」「優雅」也貫穿始終——在生活之中,成都人無不踐行著友善優雅的美德,讓城市不斷閃耀文明的光輝。
聊起成都,城東南西北中,各自有屬性。或閒適悠然,或穩健快進,或時尚優雅,淵遠歷史亦深耕於此。
而在成都眾多的街區中,很少有誰比玉林更加高頻地出現在社交網絡。玉林東路社區,也是自「成都友善優雅文明探尋計劃」開啟以來,網友呼聲最高的社區之一。
玉林以自己的步調,在老舊與熟悉之間,仍不斷更新。走進玉林,這裡地道的美食,有絢爛的壁畫,有靈活的展覽,更有香醇咖啡和酒精牢牢吸引著人們往來。
在玉林,處處可見、可感受到成都的美好與善意。
我們帶著成都粉們的期許與熱望,來到玉林,來探尋屬於玉林的獨特友善與優雅。
在玉林東路社區,巷子裡發生的神奇
自打今年人們能走上街頭的時候起,「一介·巷子裡」,就開始活躍在人們視線裡。
這個生於玉林三巷的白色棚頂木質建築,恍惚間會讓人錯以為置身京都的某個街角,而實際上,這個帶有綜合功能性的小房子是玉林東路社區的殘障友好空間。
每月一個新的小展覽,和不同的咖啡店在這裡等待人們的到來。室外沿建築而設的木質板凳成為社區老人、來往路人們歇腳、閒談、圍坐下棋的歇腳地。
這些板凳連同街道上的樹木一起,開放而友好地歡迎來到這裡的每一個人駐足。
在玉林,大家一起來運動
走通「巷子裡」,這裡的小場壩是每個社區都有的居民活動公共空間。玉林東路社區每周會在此開放活動,聯動社區的大人小孩一起,讓這片空間充滿歡樂與笑聲。生在玉林,緊挨「巷子裡」,它們將更具活力。
去年落地在玉林東路社區的CAP社區藝術計劃,是將老舊車棚改造,在裡面辦展覽,還蹦野迪,這是之前沒有過的玩法。
今年的CAP社區藝術計劃以「自定義運動會」為主題,活動範圍更廣了,但大部分還是在玉林。僅是在玉林東路社區,就有兩個藝術裝置落地,供居民們參與遊戲。
這裡有Yuchenrui Automata創作的「RunBall球你快跑」——一款基於傳動原理的小球運動裝置,不管大人小孩老年人,都願意參與其中。
· Yuchenrui Automata,「RunBall球你快跑」
比賽日的時候,買完菜的大爺在一邊看了許久,最後在大家的邀請下,就地放下手中的大把青菜立刻參與其中,鼓勁兒遊戲。
小孩或許腿腳不夠踩到踏板上,那麼就承擔起接球撿球的任務,也樂在其中。
來自玉林東路社區的「參賽選手」們與黌門社區的「參賽選手」們比賽,雙方年齡有肉眼可見的差距,但叔叔阿姨們一直強調著「我們是不服老的,我們心態永遠年輕!」
同樣落地於此的,還有陳陳呈創作的「你好,小時候」,在傳統跳房子的基礎上改進新路線,增加趣味性,一度成為「隨便是誰走過都想要蹦一蹦」的裝置。
晨練舞蹈的阿姨們主動讓出遊戲區域,在一角繼續熱身運動。這是無需言語的鄰裡默契,是深植於內心的友好善意。
在玉林,趕一場生態市集
上周六的玉林東路社區,作為「自定義運動會」的最後一日,CAP社區藝術計劃和成都生活市集發起了「自定義!生活市集」。
來自四川地區的生態農友們在這裡倡導著他們的可持續生活品牌,同時,社區也邀請了玉林街道的創業攤主加入。
農友們一早來到這布置自己的小攤,把色澤鮮豔、品相最佳的果蔬擺放的整齊,一些老主顧們提前預定了些蔬菜,擺完攤不久,他們就拎著布袋小跑而來。裝滿屬於自己的那份後,又在市集上看中了不少新食物。
現炸的狼牙土豆裡放了攤主自己磨的海椒麵;手工晾曬的紅薯粉現場也可以煮一碗來吃,新鮮的豌豆尖、自製的酸菜為小小陶瓷碗裡的晶瑩透亮粉條增色;
現蒸的芋兒、胡蘿蔔,端出來和大家一起分享;來自洪雅的孫文祥為每一個在攤前駐足的客人遞上他「入選國際美味方舟」的紅嘴糯米釀造的醪糟。
即使是路過,很難不被他們熱情友好所感染,在這裡,仿佛大家已是多年好友,融洽、自然、溫暖、默契,自然地流動在這方天地間。
在玉林,從青少年開始更了解社區
玉林東路社區也會經常舉辦親子攝影活動、兒童志願服務等類型的社區活動。他們親切地稱這些孩子們叫「玉東少年派青少年志願者」。
從學校到社區,從社區到每一場志願服務活動中,玉東少年派青少年志願者的腳步遍撒在玉林的每一個角落。以此讓青少年更了解社區,更了解自己生活的區域。
他們積極地參與著社區的大小事,用實際行動彰顯出當代青少年積極向上向善好風尚。
玉林,只是成都眾多友善優雅的社區範本之一,正是人們之間的友善、熱情、有序、信任,相互溫暖著身邊每一個人。
這裡,發生著成都的美好與善意。
「成都友善優雅文明探尋計劃」是在成都市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指導下,由成都文明網聯合紅星新聞網、YOU成都發起。
玉林東路社區是第一期文明社區示範點,接下來還有文明路口示範、文明候車示範點、文明閱讀示範點等我們去探尋。一同期待吧~
編輯:鄧思璐責任編輯:馬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