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上冊,長度單位例題講解,老師:提前預習效果好。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數學上冊第2課時,將要學習的是《長度單位》。今天我們就來提前預習一下本課的內容,這樣會提升老師上課時吸收知識的效率。
長度單位,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要用到的。我們常用的長度單位是米,此外還有釐米、毫米、分米、千米等。在二年級數學上學期,我們主要是學習米和釐米這兩個長度單位。學習長度單位主要是為了讓學生對長度有一個大概的了解,並且知道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看到的物體的長度是用什麼單位的表示的。這個知識點很重要,幾乎每次考試都會考到。
同學們在學會了長度單位後,應該要學會怎樣用尺子來量長度。我們可以用尺子來量一量課桌的長度,它的長度大約是120釐米,也就是1.2米。因為1米等於100釐米。這些單位的換算我們在這個單元裡也會學到。除了課桌長度外,我們手掌的長度大約是13釐米;語文課本的長度大約是24釐米。
在上課的時候,老師會讓學生用尺子親自量一下黑板的長度。但是有的學生會問,用什麼尺子量合適呢?用20釐米的尺子嗎?那太慢了。我們可以用米尺或者捲尺來量黑板的長度。
一把米尺的長度是1米,假如黑板的長度是3米,那麼量三次就足夠了。如果用一把20釐米的尺子去量,那不知道要量多少次了。因此,我們在生活中測量物體的長度,一定要選用合適的測量工具。
在學習了如何測量長度之後,我們就要知道我們周邊物體的長度大概是多少了。比如,我們伸開雙臂,長度大約是1米;我們手指的寬度大約是1釐米等等。
在這個單元我們要學習的一個知識點就是米和釐米的轉化,並要能夠比較長度的大小以及進行長度的計算。比如1.5米減去120釐米等於多少釐米?這道題我們要先把1.5米換算成150釐米,然後用150釐米減去130釐米,這樣就很容易得出30釐米的結果。
下面有幾道練習題,大家可以做一做,通過前面的學習,你知道怎麼填答案了嗎?
課堂練習,以下幾個物體,請填上合適的長度單位。筆記本寬16釐米,跳繩長2米;大樹高5米;橡皮擦長4釐米。這些都是考試中常考的題,大家一定要注意掌握。
今天的課我們就講到這裡了,下面有幾道練習題,大家做一做吧!
往期回顧: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數學上冊,第一課時:倍的認識,課件講解及預習
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同步練習題及複習資料,家長:先收藏起來
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上冊,知識要點歸納,老師:考點都在這裡
三年級數學上冊,長度與測量專項測試卷,家長:暑假考考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