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澳媒報導,澳大利亞莫裡森政府為尋找替代市場,打起了臺灣當局的主意。澳前資源部長馬特·卡納萬(Matt Canavan)表示,澳大利亞應該計劃與臺灣達成自由貿易協定。近幾周,貿易部門官員與臺灣當局舉行討論如何促進雙方經貿往來的會議。
澳媒《雪梨先驅晨報》稱,儘管澳大利亞清楚,在當下這個敏感階段,與臺灣當局達成任何經濟協議都可能進一步加劇與中國的緊張關係,但澳政府現階段不排除與臺灣達成自由貿易協定的可能。
《雪梨先驅晨報》報導截圖
卡納萬說:「我認為與臺灣達成貿易協定是絕對有意義的。它是我們國家的密友,也是非常重要的貿易夥伴。」
卡納萬聲稱,澳大利亞在臺灣大宗商品上擁有強大市場,包括煤炭、鐵和礦石。不僅如此,在包括牛肉、啤酒和旅遊業在內的品牌產品和服務貿易方面還有潛在市場。
當被問及與臺灣當局達成自由貿易協定是否會進一步激化中澳緊張關係時,卡納萬聲稱,澳大利亞「不應允許另一個國家決定我們應該與誰最終達成協議」。
自由黨議員泰德·奧布賴恩(Ted O'Brien)也跳出來幫腔:「如果我們的經濟要追求多元化,我們怎麼能不繼續與臺灣發展更深的經濟關係?」
文章稱,澳大利亞其他議員對與臺灣的談判表示十分擔心,因為從貿易方面看,澳大利亞經濟確實對中國市場高度依賴。
數據顯示,中澳商貿往來佔據澳大利亞對外貿易的主導地位,澳大利亞每年對中國出口額佔其出口總額比重超過30%,即1530億美元。
澳大利亞貿易夥伴
此前,臺當局涉外部門負責人吳釗燮在接受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採訪時,主動向澳大利亞獻媚稱,臺灣當局和澳大利亞理念相近,應該加強合作。他還聲稱,不樂見中國以貿易手段向澳大利亞施壓。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曾多次嚴正指出,我們在臺灣對外交往問題上的立場是一貫的、明確的。堅持一中原則是中國發展與世界各國關係的重要政治基礎和前提。對於中國建交國與臺灣開展民間經貿往來,我們不持異議,但我們堅決反對其同臺灣進行任何形式的官方往來,反對其同臺商籤任何具有主權意涵或者官方性質的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