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碩和專碩的差別有多大?這五點有差異!

2020-12-17 帥小西De

2020年研招預報名已於9.27日結束,推免系統隔天28日已開放。

小西指導過的幾個學生早已完成推免系統內的"確認錄取",其中就有保研到專碩的。之前,她還有過不短的迷茫和猶豫,也和我溝通過。我覺得保研到專碩並不影響她未來讀博,反過來看畢業後工作也許更具優勢。

研招網預報名後,不少同學可能剛好在迷茫,比如"學碩和專碩到底要不要改?"。畢竟,聽說學碩大部分給了推免生,剩下的指標少,非常不好考。或者,又覺得自己想走科研路,2-3年的專碩是否會影響自己的博士階段求學。

2008年教育部決定增加全日制專業碩士學位,從2010年開始增加專業型碩士名額。從專碩誕生到現在,整個時間並不算長、起步較晚,這也是不少人對專碩認識有誤區的原因。

2015年以後,考研人數持續增長,2019年已達到290萬的歷史新高,預計2020年報考人數可能超過330萬人。其實,在報考人數暴漲的同時,專碩的招生人數已"悄悄地"與學碩持平,2018/19年不少省份已超過學碩。

儘管專碩和學碩有些區別,但是專碩報考人數超過學碩,將說明了2個問題:

1.專碩社會認可度提升。

不同專業的專碩中,如法律碩士、會計碩士非常受考生們青睞。在我接觸的不少HR中,他們已不再有看到簡歷中"專碩"就覺得不如學碩的偏見。

2.專碩越發受到考生認可。

專碩的培養側重應用,有利於提升畢業生的就業前景和競爭力。比如,我之前去給學院大四學生做的考研輔導,發現不少人已下定決心報考自己理想大學的專碩。

聊完專碩的發展和變化,還是得說說專碩和學碩的區別:

1.培養方式不同。

研究生培養方案,不同學校、專業都有不小差異。但是,大體上2年制的專碩已不多,普遍和學碩採用一樣的3年學制。

在課程學習、導師指導等多方面,兩者沒有區別,不過在完成碩士學位論文的過程中專碩有安排"校外導師"(常說的"雙導師制",大部分校外導師僅僅是掛個名,全程沒有參與),小論文要求會低些。

2.部分專業專碩學費稍貴。

大部分專業,常見的學碩的學費是8000元/年(有規定,原則上不超過8000/年),學業獎學金8000-12000元/年(常見分三等)。專碩的學碩會稍貴2-4000元/年,同樣有學業獎學金。其他,國獎獎學金、校級獎勵金等也可以爭取,關鍵是看科研成果,如論文、專利等。

不過,每個學校的政策有不同。比如讓人尷尬的是,部分大學開始不給專碩提供宿舍(不好點名),比如上海這樣的地方在校外租房,花費真的非常大。

3.讀博求學。

不可否認,博士培養中很看重科研潛力,比如學碩在研二時選擇碩博連讀。專碩是否能碩博連讀得看學校博士招生簡章,但是走申請-考核制、統考(部分學校還有統考)的渠道肯定沒問題的。

相對來說,想讀博關鍵看小論文的數量和質量(發文章是王道),至於專碩和學碩都不是關鍵。我們專業很多專碩都有發表高水平的小論文,沒看出比學碩差啊。甚至,不少高校2年制的專碩同樣考博或轉博成功,關鍵是看個人能力。

4.考試難度。

學碩和專碩的考研難度,得看學校的碩士招生簡章,如部分專業專碩是數二、英二,難度稍微低些。不過2017年開始,隨著專碩報名人數的激增,報錄比反而是學碩容易些,吃驚吧!

我們常說的部分專業專碩好考沒錯,但是都扎堆報考,難度就提上來啦。在招生專業上,專碩和學碩也是有區別的,比如專碩的招生更具有針對性,約有40多個專業;學碩的招生專業非常廣,一級學科下面還有二級學科。

另外,在考研調劑時,學碩可以調劑到專碩,專碩無法調劑學碩,也是一個不小的區別。但是,在我的觀察中,985大學等名校不管學碩、專碩,根本就沒指標給你調劑。

5.就業認可。

在就業認可上,小西前文也提到,如今專碩的認可度不比學碩差。其實,多去幾次宣講會,你就會發現,所謂的發表論文、研一成績等都不是HR關心的,反而是一些參與的課題/項目可以加分。

另外,很多企事業單位在招聘時,對於企業所在地家鄉的學生認可度更高,比如我碩士畢業時求職時,江蘇的企業就比較容易溝通。畢竟,回家鄉後不會因為環境不適應而跳槽,增加企業的人員流動成本。

目前,幾個比較熱門的專碩學科:經濟學(金融、稅務等)、管理學(工商管理、會計等)、醫學(臨床醫學、口腔醫學等)、法學(法律/非法學、法律/法學等)、文學(翻譯、新聞與傳播等)。

聽小西聊了這麼多專碩和學碩的區別,你是否會選擇專碩呢?最讓你擔憂的是哪個區別啊?

相關焦點

  • 2021考研,關於經濟學專業,學碩與專碩差別到底有多大?
    經濟學無疑是一個比較熱門的考研專業,很多同學都想考經濟學研究生,但是,面對學碩、專碩、專業、學校又不知道如何選擇,所以,通過這篇文章,在對經濟學考研有一個詳細了解的基礎上,再給大家一些建議。為了詳細了解經濟學考研,首先對該專業進行一個介紹。
  • 考研學碩和專碩究竟有哪些區別?差別很大!
    近幾年隨著本科生就業形勢嚴峻,越來越多的同學選擇走上考研這條路,也就引起了近幾年的考研熱。雖然很多同學都有考研意向,但是由於對於很多考研事宜都不夠了解,所以一直處於混沌的狀態,很容易聽風就是雨。那麼首先在考研準備的大方向上就有人犯了迷糊,主要是學碩、專碩傻傻分不清楚。
  • 專碩和學碩有什麼區別?
    1、培養方式不同理論上專碩重視實踐和應用,學碩重視學術研究,實際上在不少實驗室裡面專碩和學碩都是一起培養,看不出來有差別的地方,我看到很多實驗室都是專碩和學碩一起培養,只是學校對學碩在畢業的時候必須要發表文章,專碩沒有對發文章作出要求,但是老師也都會學生發表文章,所以培養方式幾乎一致。
  • 2020考研:專碩、學碩有何區別?二者如何選擇?
    2、培養模式   學碩學習時間是3年制,全日制學習。專碩一般是2年制,半脫產學習。但具體的還要看各個學校了。專碩與學碩處於同一層次,培養規格各有側重,在培養目標上有明顯差異。   在校期間有五點區別的是:三助申請的崗位有區別,專碩的比較少;學術型的每個人都有獎學金,而專碩只有部分人有,另一部分要自己出全部學費,但具體情況院校不同也有設置差別;   專碩研二要外出實習半年,這是必修的課程,學校往往還會為學生安排實習老師;專碩既可以做學術型的論文,也可以做應用型的,學碩則多做理論選題;   4、招生考試
  • 金融學碩與專碩有哪些差異?
    十年前,人們已經開始逐漸發現,從事金融行業,比如當時的銀行、券商、基金等金融機構,待遇比一般行業好很多,而且有大筆的年終獎金可拿。金融從業人員,個個西裝革履,鮮衣怒馬、財大氣粗。所以,從那時開始,人們就逐漸認識到,金融行業有「金」,要淘金就進入金融行業。這種認識,逐漸影響到大學生們對於就業、行業和考研的認識和想法。
  • 臨床醫學考研,考專碩還是學碩?注意4點差別!導師:選擇很重要
    1、專碩與學碩培養方向不同專碩是指專業型學位碩士研究生,這類研究生對醫學實踐要求比較高,注重實際操作能力,側重於臨床醫學研究,學制是2年。學碩是指學術型學位碩士研究生,學說主要以培養科研人才為主,主要用於培養大學教師以及科研人員,學制是3年,這類研究生畢業後社會認可度會比較高,但是實踐能力較弱,缺乏動手能力。
  • 選學碩還是專碩?先了解4點差別,再做決定!
    今天筆者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專碩和學碩的區別,希望能對同學們的選擇有所幫助!一、培養方向不同其實,這點從專碩和學碩的完整名字就可以看出來。像筆者了解到的法律專碩的話,學費可能會稍微低一些,像工商管理碩士、保險碩士、金融碩士之類的學費可能就要高出學碩一大截。但是由於專碩的學制只有兩年,而學碩有三年,平均下來的話,每年的花費基本上是差不多的,而且學校都會有獎學金和補助金的,加在一起可能研究生期間,學生自己並不需要花多少錢。
  • 報考學碩還是專碩?學碩和專碩有什麼區別-中國...
    報考學碩還是專碩?學碩和專碩有什麼區別-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 考研選擇「學碩」還是「專碩」?一些考生還存在著困惑,甚至有點「小糾結」。研招網特製作本專題,詳細解讀「學碩」和「專碩」的關係和區別。希望大家儘快確立屬於自己的目標,無論是「學碩」還是「專碩」,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 學碩與專碩有多大區別?考研最好選哪一個?
    如今考研報名時間臨近,讓很多同學糾結的是,不知道是該報考學碩還是專碩,這兩者有什麼區別呢?哪個前景更好?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培養的方向有所不同學碩培養的是學術型研究人才,在教學上側重於理論研究,畢業後社會認可度高,但實踐能力差,勝任的一般是研究性崗位。
  • 學碩和專碩差距有多大,今年報考哪一種?別再稀裡糊塗了
    在選擇報考2020年碩士研究生時,很多考生都陷入這樣的糾結:到底應該報考學碩呢,還是應該報考專碩?很多考生之所以糾結不已,原因就在於,對學碩和專碩的差別分不清楚,不知道誰的含金量更高,也不知道這兩種碩士在學制和具體應用價值上的區別。現在,就讓我們來具體討論一下。什麼是學碩?簡而言之,學碩指的是學術型研究人才。
  • 「學碩」和「專碩」哪些地方不一樣?這4點差距太重要了
    報考研究生的時候,到底應該報考學碩,還是應該報考專碩呢?面對這個問題,很多人都非常糾結,甚至覺得難以取捨。如果你有這種糾結,通常都是因為對學碩和專碩的區別了解不是很徹底。現在,就讓我們來梳理一下學碩和專碩到底存在哪些實質性的差別。
  • 專碩和學碩有何區別,畢業後哪個發展好,如何進行選擇?
    從2010年碩士培養模式改革以後,專業碩士和學術碩士畢業後都能拿到研究生學歷畢業生和碩士學位證,也就是所說的雙證。現在的專業碩士和學術碩士的區別不是特別大,但它們之間還是存在著一些差別。全日制的專碩和學碩都統一參加全國研究生招生考試,它們之間考試的科目和題目難度存在差異,在校的培養模式基本也是相同的,同一所學校的專碩和學碩學習的課程也基本一致,畢業後發放的研究生學歷畢業證書也是相同的。它們之間的學位證存在差別,學碩的學位證上寫的是「工學碩士」、「理學碩士」,以學術研究為主,專碩的學位證會出現「工程碩士」、「法律碩士」等名稱。
  • 專碩和學碩有什麼區別?考哪個更有用呢?
    碩士研究生有專碩和學碩區分,這個問題常給一些同學帶來困惑:他們有什麼區別?考哪個更有用呢?今天就來聊聊這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專碩和學碩有什麼區別? 1. 培養目標不同。
  • 護理學碩與專碩到底有什麼區別?
    很多朋友在考研的時候都會猶豫,到底是選專碩還是學碩呢?下面我來給大家簡單說說兩者異同。先說不同點。一、專業課考試科目不同學碩考試科目根據不同學校而異,有的學校考西醫綜合,有的學校考生理病理。專碩大部分學校都考護理綜合308,很多學校都是自主命題,在官網上還可以搜到前幾年的真題,有的話一定要下載練習。二、招生人數不同大部分學校學碩招生人數低於專碩,周七七關注到的學校大多一年招收學碩1~5個,專碩15~40個。各個院校的招生情況,錄取分數參考目標院校官網。
  • 學碩和專碩有哪些不同?哪個更適合你?
    摘要:考研之前首先要決定考專碩還是考學碩?那麼,專碩和學碩分別是什麼呢?兩者之間到底該如何選擇?那麼,專碩和學碩分別是什麼呢?兩者之間到底該如何選擇?幫幫來分析一下專碩和學碩的區別以及分別適合哪些人群報考。   一、名詞解釋:   專碩(專業型碩士)學制一般為2年,主要是為了培養應用型和工程研究型人才,培養方向側重實踐操作。
  • 專碩和學碩有何區別?
    專碩和學碩有何區別?(非全日制這裡就不介紹了)1. 初試 專碩考英語二,學碩考英語一。英語一難度要大於英語二。其次專碩的校線要比學碩低10到20分,具體因學校而異,其他要考科目基本相同。2.複試 當你初試成績達到學校複試線後就能進入複試,(學碩要過學碩線,專碩要過專碩線,學校會公布複試名單。)學碩和專碩複試一塊進行,成績按初試加複試總成績排名,並按招生人數依次錄取。學碩成績不夠學碩線時可錄到專碩,前提是過專碩最低要求分數線,如果不夠,意味被刷。專碩也必須過專碩最低分數線,否則同樣被刷。但如果專碩能達到學碩分數線,依然錄取為專碩,不能調到學碩。
  • 專碩也考英語一!那和考學碩還有什麼差別?!
    01 培養目標不同學碩側重理論教育,是以培養科研人才為主,教學內容更重視學術理論知識,學制一般為3年。專碩側重理論研究和實踐應用,最突出的特點是學術性和職業性相結合。學習過程中至少有半年時間的實踐環節,學制一般為2-3年。
  • 什麼是專碩和學碩,二者有何區別?
    眼下,又到了研究生複試面試階段了,可面對考研,還是會有很多想考的同學會問,考研到底什麼是專碩,什麼是學碩?這二者之間又有什麼區別?到底哪個比較好?所謂的專碩也就是專業碩士的簡稱,所謂的學碩也就是學術碩士的簡稱。
  • 學碩和專碩有多大區別?專碩不僅補助少,還可能沒宿舍住!
    很多同學都想在本科畢業後選擇考研,但是大部分同學在考研報名的時候並不知道自己是報專碩還是報學碩,因為他們並不是十分清楚專碩和學碩之間的區別。所以,今天勵志學生就幫同學們整理了一下專碩和學碩到底有什麼區別,一起來看看吧!
  • 專碩與學碩的區別是什麼?哪個好考?
    五、校內培養   專碩為雙導師制(除了擁有與學碩相同的學術導師之外,還要求有校外實習導師)   專碩研二要外出實習半年,這是必修的課程。   八、社會認可度   目前大部分院校的專碩和學碩在培養體系上基本一致,兩者在校的主幹課程是一樣的,生活、學習與導師培養方式等等都沒太大區別。   很多企業也並未區別對待學碩和專碩,所以大部分專業在就業上的差異並不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