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義務教育只到初中,但大部分學生會選擇繼續讀高中。相比小學和初中,高中的課程發生了些許變化,主要課程有:國語、地理歷史、公民、數學、理科、藝術、保健體育、家庭、情報、外語(英語)課。
這裡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公民課和情報課。公民課的主要目的是通過現代社會、倫理、政經相關的教育,培養出熱愛民主與和平的國家公民。日語中的「情 」是「信息」的意思,設置情報課主要是讓學生能夠適應現代的信息化社會,大致相當於中國的計算機課。除了這些主要課程外,有些特殊的私立學校還會設置宗教課程。
很多日本人覺得,和初中相比,高中更能讓人結識一輩子的好朋友。很多之前上公立學校的日本學生9 年間都在同一所學校上學,高中的新環境會給他們帶來很強的新鮮感。另外,在日本,上了高中之後就可以開始打工了。通過打工,高中生的手頭會寬裕很多。雖然各地狀況略有不同,但在日本打工的時薪一般都在750~1 000
日元之間,稍微勤快點兒就能攢下一筆可觀的零用錢。
進入高中之後,學生們即將成年,相比之前會擁有更多的自主性,老師也大多不會像小學和初中那樣管得太嚴。與此同時,高中的課外活動也是多姿多彩,一年一度的文化祭就是當中的一件大事。
根據學校的不同,文化祭又有學園祭、學院祭等不同叫法,但大多都在秋天舉行。在文化祭當天,舞蹈、音樂等表演性質的社團會在校園各處設置表演展示區,教室和操場則代替食堂成為全新的餐飲區,學生們會在指定場地開設全手工的小吃店鋪,有條件的學校還會在文化祭當天邀請明星前來演出助興。除了本校學生外,還
會有很多校外人士進校參觀,所以這也是一個展現學校風貌的好機會。
文化祭時同學們會自己製作食物
另外一個對全日本高中生意義重大的活動叫全國高等學校野球選手權大賽,俗稱「夏季甲子園」。「野球」就是棒球,夏季甲子園實際上就是日本的全國高中棒球聯賽。
日本的棒球活動從19 世紀末開始。開國之後,來日的美國人在日本開設了教授棒球的學校,此後這項運動就在日本全國蔓延開來。20 世紀,日本民眾對於棒球的關注點一直在學生棒球比賽和職業棒球比賽之間切換,日本棒球選手在國際大賽上也活躍起來。一直以來,日本主要的棒球比賽都由國內的主流報社主辦。比如,夏季甲子園由《朝日新聞》社主辦,選拔高等學校野球大會、社會人野球日本選手權大會等由《每日新聞》社主辦。電視媒體方面則主要由NHK 進行轉播。
夏季甲子園發展至今,已經徹底融入了日本風俗, 成為每年夏日的全民盛會。「甲子園」指的是位於大阪的阪神甲子園球場,可容納近5 萬人,是日本最大的棒球場地,幾乎所有頂級棒球賽事都在這裡舉行。因為夏季甲子園無與倫比的影響力,在日本,「甲子園」已經成為高中棒球的代名詞。
阪神甲子園球場
所有夏季甲子園的參賽隊伍都來自日本全國各地的高中,原則上採取一府縣一校制,也就是說,日本的47 個都道府縣只能各選出一支代表隊。但是,由於東京都和北海道的學校較多,這兩地可以額外獲得一個參賽名額。這樣一來,一共有49 支參賽隊伍。每隔5 年,夏季甲子園還會舉辦一次十分盛大的紀念大賽。這時,在
原本49 支球隊的基礎上, 玉縣、千葉縣、神奈川縣、愛知縣、大阪府、兵庫縣也會多獲得一個名額,這就變成了55 支隊伍。在每屆夏季甲子園中獲勝的隊伍最終將會獲得光榮的大深紅旗。
想要打進夏季甲子園,首先要參加地方大賽。地方大賽採取單敗淘汰制,也就是說,只要輸掉一場就會被當即淘汰。殘酷的地方大賽將從全日本近4 000 所參賽學校中以1% 左右的晉級率篩選出參加全國大賽的決賽隊伍。由於夏季甲子園一般都在8 月中旬舉行,對於參賽的高三球員來說,輸掉甲子園就意味著自己高中棒球歲月的結束,也意味著夏天的結束。在電視轉播上經常可以看見在夏季甲子園中輸掉的球員掬起場地中的泥土、留作紀念的場景,這已經是不知道從何時開始固定下來的傳統了。
甲子園的賽場上誕生了無數令人動容的場面和意想之外的結局,因此在日本也有「甲子園裡住著魔物」的傳聞。2013 年夏季甲子園的獲勝隊伍是群馬縣前橋市前橋育英高中棒球部,這是他們第一次打進甲子園,也是21 世紀以來第二支首次出場便獲得優勝的隊伍。
從1993 年的第75 屆紀念大賽開始,每一屆夏季甲子園到來之前,《朝日新聞》社都會向全日本的高中生募集本屆比賽的宣傳語。比如2005 年夏季甲子園的宣傳語是「有想讓你見證的夏天」(君に見せたい夏がある),2008 年紀念大賽的宣傳語是「賭在這一球之上的夏天」(この一球に、かける夏),2013 年的宣傳語則是「棒球讓我們凝聚在一起」(野球が僕らを一つにする)。可以看出,宣傳語的主題一般都和夏天、棒球相關,風格也大都熱血而明朗。
甲子園宣傳海報
除了夏季甲子園之外,日本還有一個春季甲子園,也就是前面提到過的由《每日新聞》社主辦的選拔高等學校野球大會。春季甲子園也在阪神甲子園球場舉行,一般在3 月下旬召開,正好趕上高中生們的春假。與夏季甲子園相比,春季甲子園的規模要小一些,但同樣擁有近百年的歷史。意思的是,春季甲子園很有和夏季甲子
園的固定曲目不同,1962 年以後每一屆春季甲子園的入場曲都會選用前一年在日本大熱的流行曲目。比如2004 年的春季甲子園入場曲選用的是偶像組合SMAP 的《世界上唯一的花》(世界に一つだけの花),2006 年選用的是大熱日劇《野豬大改造》的主題曲《青春Amigo》,2014 年的入場曲則確定為當紅偶像團體AKB48 在前一年發售的熱門單曲《戀愛幸運曲奇》(戀するフォーチュンクッキー)。
在日本高中棒球聯賽歷史上,目前一共有7 支隊伍達成過春季甲子園和夏季甲子園的連霸,4 支隊伍達成了夏春連霸,2 支隊伍達成了春連霸,5 支隊伍達成了夏連霸,還有來自愛知縣的中京大學附屬中京高中則達成了歷史上絕無僅有的夏季甲子園三連霸(1931 年、1932 年、1933 年)。
《知日!知日!這次徹底了解日本》套裝現貨發售中!
全國網絡發售中,點擊「閱讀原文」,直達下單連結!
「知日 ZHIJAPAN」
國內唯一專門關注日本的媒體品牌。
致力於為中國年輕人深度報導記錄有關日本的文化,創意,藝術和旅行等。
歡迎關注知日微信:zhi_japan
知日新浪微博:@知日ZHIJA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