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深圳市龍華區啟明星社工服務中心 劉宇
最近一部《嗝嗝老師》電影令我深受感動,該片講述一位女孩奈娜有著優秀的資歷,身懷教師夢想,求職卻屢屢碰壁,原因是她患有圖雷特症候群(患者會時常不自主地抽動而發聲)。雖然身為殘障人士,但是她確信能夠教好孩子們,並且不放棄尋找學校工作。
為什麼她會如此鍾情執著於教師工作?因為她從小就是在別人的嘲笑聲長大的,受盡了老師和同學的歧視,甚至無法繼續待在學校(抽動聲會擾亂課堂)。直到一次偶然機會,她終於獲得邀請(短暫教學),信念緣起也娓娓道來:母校校長在眾人面前與她深情交心互動,倡議全校師生一視同仁地對待她,從此教書育人的火苗內化在她心中,她決定將這份愛心傳遞下去。
來到學校,她的挑戰很大:9F班「壞學生」,抽菸、賭錢、喝酒、打架等。面對有各種偏差行為的學生,甚至初期她會被各種整蠱戲耍,並揚言短時間內新老師就會離開。原來這群孩子來自貧民窟家庭,轉校後想融入其他學生遭到排斥,並越來越叛逆,破罐子破摔。奈娜沒有退縮,積極通過溝通、家訪了解和接近他們,耐心引導、賞識鼓勵,優勢視角、增能賦能;一次契機,她抓住了同學們的心:一次惡作劇玩大了,校長質問學生,她卻掩護和主動擔責,這一舉動贏得了人心;同時限時4個月,校長要考察她的教育成效,真正的教育改革也開始了,學生們從此跟隨嗝嗝老師並肩同行。
影片中有一些話語和場景令人動容:生活中沒有「為什麼」,而是「為什麼不」;小小的改變,成就不同的人生。你的生活停留在寫滿你的恐懼的這一頁,但如果能忍受這些現實,會為你的飛翔助力(奈娜和孩子們一起把寫滿恐懼的紙飛機放飛)。然而現實是曲折的,奈娜竭盡全力迎著眾人的惡意、冷眼與嘲笑逆風而行,甚至她們師生被驅趕;沒有教室,操場上她可以教學拋物線,修車車間可以教壓強,礁石灘可以教寫作文,船艙裡可以教做實驗……正如迷茫的孩子們所說:「老師,你就是我們的啟明星。」最終,功夫不負有心人,9F班的成績達到優秀,他們成為模範生,打破了「9F學生永遠是最破的」的標籤。
從社工視角解讀,《嗝嗝老師》給我三點啟發:1.對於叛逆學生,社工宜共情,循循善誘、因勢利導,並培養其責任感與榮譽意識;同時做一名陪伴者的角色,與他們真誠做朋友(但要遵守社工守則)。2.學會正向教育,好好觀察發現孩子的閃光點(每個人都有優點和潛力可挖),我們就是要將他們這些特質不斷放大,並影響帶動全面良性發展,告別「爛蘋果」這一綽號。3.善用生涯規劃,帶領孩子做SWOT自我分析(優勢、劣勢、機會、威脅),共同制定目標和計劃,並跟進其實施;做好前後側,及時對其細小進步給予讚賞,不斷增強信心、助其學會自助,開創美好新天地。讓我們也做一名琢玉成器的社會工作者,像嗝嗝老師那樣用生命影響生命,桃李滿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