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六月,是一部分學生離開學校的時間,同樣,也是一部分人決定考研的時間。醫學專業,作為考研人數最高的學科門類之一,每年都有無數醫學生為之努力奮鬥。
在2020年抗擊新冠疫情過程中,中西醫結合療法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中醫藥在改善新冠一系列症狀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療效。此時,學習中醫的學生們熱血沸騰,一腔熱血再次湧上心頭。
然而中醫學專業的醫學生們也為考研專業選擇產生了煩惱:
本科專業中醫學繼續深造?還是選擇和西醫有些聯繫的中西醫結合專業呢?
本期《我是醫學生》採訪到準備考研的中醫學專業大四學生小爽,聽聽她考研選擇的故事。
小爽是某中醫藥大學中醫學五年制本科學生,在校期間學習成績優異,按照她的成長軌跡以及就業環境,選擇考研是一定的。
「在研究生報考時,通常我們只會考慮報考專業型碩士還是學術型碩士,看個人更注重學術研究還是臨床實踐,很少會考慮專業間的區別,這兩個專業的學生只要選擇好想要報考方向的老師即可。中醫學和中西醫結合學除了在本科時叫的名不一樣,其它都是類似的,包括學習的課程。畢業後報考執業醫師證,上面寫的也都是中醫類。」當筆者問小爽她準備考研時選擇中醫學還是中西醫結合學,她這樣回答。
兩個專業在本科時沒什麼不同,尷尬點在於中西醫結合這個專業。由於中醫學校的專業都不能報考西醫學校,中西醫結合專業雖然聽起來和西醫有關係,但也不能考西醫專業。如果不考研,在就業上會出現「中醫不疼、西醫不愛」的情況,這也就造成許多人更注重深造哪一個專業,而不是哪一個類型的碩士。
「你好,我們不招收中西醫專業的」、「那你跟著我看看吧,多學習學習」、「你這臨床水平夠不夠啊」……這是中西醫學生小峰在就業時遇到的真實情況。現在的他已經在某市一所三甲醫院就職。
「中西醫結合屬於中醫學下的二級學科,本質上還是中醫學。在學校學習的時候,我們在學習中醫理論知識同時,也會學習西醫的生理、病理、生化等,會開藥方,也做過解剖。但問題也是存在的,大部分學生在學習上哪個方向都不精,中醫學不會過深的引經據典,西醫不如臨床的醫學生。但這個專業在就業時有它獨特的優勢,在我們臨床治療中,使用中醫辨證法可以更快更有效對患者治療,這不可否認。」小峰說。
以小峰看來,中西醫結合在就業時確實有一些弊端,但是找工作和其他臨床醫學專業一樣都不容易,如果說其他臨床專業「狼多肉少」,我們更屬於「狼少肉少」,反而更能緩解就業壓力。現在一般綜合性醫院都會有中醫科、還有一些中醫專科醫院都可以進行選擇。就業難,說到底還是和自身的知識技能儲備有關。
在現代醫療體系中,中西醫早已密不可分。在臨床上,中醫治療也需要使用現代醫學檢驗技術,精確的檢查會給治療帶來極大的便利。中醫治療更注重本,傾向功能性疾病,在急性疾病以及器質性病變情況下也會進行西醫治療。同時,中藥學中也提到,中藥是在中醫理論指導下應用於臨床和養生而使用的藥物,在西醫臨床治療上,醫生也會根據患者個人情況開具中成藥等,中西結合,以此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許多人考研時不糾結中醫,是因為這個專業科目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和就業定位,糾結中西醫結合專業,主要還是糾結在這個西字上。在臨床上,許多中西醫結合醫生的西醫水平優於臨床中醫學和西醫學,只要能吃下學醫的苦,付出更多的努力,獲得是你的,享受醫學帶來的樂趣也是你的。
在國家政策扶持和廣泛應用的前景下,中西醫結合的發展處於正常且正確的發展道路上。中西醫結合這個專業方向的正確性不用質疑,人們疑惑的是這個專業相關的考研、工作、就業等事項。對於考慮是否選擇中西醫結合專業的醫學生,或許可以換一個思考維度,考慮選擇學術研究還是專業實踐,但重要的是研究清楚政策,理清就業形勢。
無論是中醫學專業還是中西醫結合專業,都有其發展和應用的市場,既然選擇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選擇了就朝著方向努力,終會有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