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外號稱永不倒閉的信義集團,最後卻身陷債務泥潭,無奈申請破產

2020-12-19 趣史談號外郎

人的貪慾是無止境的,一旦嘗到了甜頭,那麼勢必會不斷追求更多的利益。有的人能夠客觀判斷,有舍有得,雖然也有謀取利益的心,但每一步都是穩紮穩打,思謀良久,但同時也有人過分自信,錯誤地估計現實的狀況和自己的能力,最後卻只能懊惱不已。

正所謂商場如戰場,商場既是現實的,也是殘酷無情的,有人在這裡穩步向前,大獲成功,也有人把握不住自己的貪慾,做出錯誤的判斷,從而一失足成千古恨。

對於信義集團的董事長李俊福來說也是如此,本來在國內汽車零件製造業享有一席之地的他,僅僅為了利益的再度擴大,不經過慎重地思考,就貿然進軍不熟悉的房地產行業,最終卻只能落得申請破產保護的下場。回想他曾經在如日中天時喊下的永不破產的口號,最後也只能淪為後人的笑談了。

隨改革發展的浪潮崛起

1979年,國家推行改革開放的政策,著實給百廢待興的各行各業提供了發展的良機,沉寂已久的中國市場終於回歸了它應有的活力。在這期間,國家好的商業政策更是給了不少尋求創業者積極的動力,也是在這波商業發展的浪潮之中,李俊福的信義集團脫穎而出。

信義集團最早成立於1987年,李俊福在創業初期可謂是正好趕上了中國商業發展的新浪潮,有了國家層面的有力支持,加上李俊福個人的打拼和奮鬥,信義集團僅僅經過十來年的發展,就成為了20世紀初,中國企業中的大型百強公司之一。

要說信義集團的快速發展不僅依賴於國家的政策支持,更是要歸功於李俊福個人在創業初期的發展選擇。李俊福在當時大膽地選擇了相對具有高新技術含量的汽車零件製造產業,作為信義集團日後的主要發展方向,不得不說,這時的李俊福既大膽又有眼光,正是這個決定成就了信義集團日後的輝煌。

信義集團作為20世紀初中國老牌的汽車零件製造產業商,以他們生產的零件質量最為優良,不僅在國內飽受消費者稱讚,更是遠銷海外市場。靠著自身產品的品質和打出來的名氣,信義集團短短幾年就銷售額急劇攀增,此後更是投入巨額資金完善零件生產線路,擴充產業種類,一時風光無限。

這時信義集團的企業董事長李俊福可謂是前途無量,信義集團的成功讓他信心大漲。有信心是好事,但不能過度的膨脹,商場就如戰場一般殘酷,任何一個衝動的決定都可能令你功虧一簣,馬失前蹄。

此時的李俊福卻因為信義集團的大獲成功而走上了日漸膨脹的道路,他甚至還在面向全國媒體的公開發言中明確表示,信義集團永遠都不會破產。可沒曾想,在李俊福豪氣萬丈地說出這句話之後,僅短短幾年,風光無限的信義集團卻出乎意料的破產倒閉了。

沒有擋住利益的誘惑

就在信義集團搞得風風火火之時,房地產業在20世紀初期一躍成為當時最炙手可熱的行業。由於國家整體經濟的穩步上升,民眾對於房產也是極力的渴求,不少投資者在這其中看到了商機,於是投資房產一時間就成為了不少人發家致富的主要途徑。

彼時的李俊福也是第一時間看到了房地產行業在未來的巨大潛力,信義集團在他的領導下,穩步向前,如日中天,也是給了他不少的信心,同時為了能夠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李俊福就產生了投資房地產的想法。要說李俊福完全是沒有經過慎重考慮,房地產業並不是誰都能賺到錢,可李俊福完全不管,他只看到了房地產背後的商機,卻完全忽略了背後潛在的危險。有了這樣的想法,作為信義集團當之無愧的一把手,李俊福正式開啟了他的房地產投資之路。

李俊福做出這個決定,可算是徹徹底底地被利益蒙蔽了雙眼,2000年底,他迫不及待地將手下新創辦的華信房產匆匆上市。依賴於信義集團多年在外的良好口碑,不少投資者也是盲目地相信了李俊福對於房地產行業的把控能力,紛紛投資沒有房地產經驗的華信公司。可誰也沒能想到,華信公司開始的成功已經讓李俊福徹底迷失,他錯誤地認為房地產行業不過如此,而這種錯誤的判斷終將讓他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無奈破產

雖然華信公司在一開始拉到了不少投資,但經過5年的運營,李俊福以自己的實力證明了他不適合投資房地產行業。在他的領導之下,華信公司不僅沒有掙到一分錢,相反還年年虧損,不多久就欠下了高達3億元的外債。

按說這時李俊福妄想通過投資房地產發財的夢應該做醒了,可早前信義集團的成功卻讓李俊福不斷膨脹自己的信心。現在3億的虧損以信義集團的資本應該能輕鬆償還,但李俊福就是看中了房地產行業的暴利,決心一條道走到黑,更何況,他還曾經對所有媒體誇下海口,聲稱信義集團永遠不會倒閉,現在還沒有做出業績,就無奈退出,豈不是打了自己的臉嗎?

李俊福還是一意孤行,可現實往往很殘酷,華信公司幾年之後,虧損就達到了8億之多,不僅使得華信公司破產,就連李俊福自己的當家企業信義集團也被連累。支撐不住的李俊福終於在2019年向銀行申請破產。錯誤的判斷終於使得原本成功的李俊福走向了末路。

李俊福的失敗就在於被貪婪蒙蔽了雙眼,商場如戰場,沒有經過細緻的規劃和了解,怎麼能毫無顧忌地投入到自己完全不了解的領域之中?可以說,對於像李俊福這樣已經收穫成功的人來說,貪婪往往是他們日後路上最大的敵人。他們一旦在人生道路上嘗到了甜頭,往往會過分膨脹,對利益的索求會使他們迷失。

如果他們能在做出決定之前,細細思量,往往就不會葬送自己的前程,可惜,李俊福終究還是沒能擋住自己的貪慾。信義集團的成功證明了李俊福的能力與見識,但他最終還是功虧一簣,被暴利衝昏了頭腦。曾經永不破產的豪言壯語,終究只能被後人引為笑談了。

相關焦點

  • 又一科技巨頭跌落,曾號稱永不倒閉,今破產重整皆因一步踏錯?
    踏錯樓市,又一科技巨頭負債8億破產重整,曾號稱「永不倒閉」俗話說正因如此,沒有哪個企業會一直輝煌,只有居安思危、腳踏實地才能長久——如今就有一家中國知名科技巨頭,曾是業界第一,號稱「永不倒閉」,最終卻負債8億破產重整。行業龍頭這家企業正是國內剎車片行業龍頭——信義集團。信義集團是國家汽車零部件百強企業,綜合實力在同行業中常年高居第一。
  • 曾是業內第一,號稱永不倒閉的集團,如今負債8億宣布破產
    參加盛極一時的江南皮革廠就在時代發展當中被殘忍淘汰,從而由中國前列走向了破產的命運。這樣的例子在我們發展的歷史上也是很常見的,而在最近也有一個企業經歷了類似的悲劇。這個有著不幸遭遇的企業就是信義集團,雖然說提到它的名字時大家會有些陌生,但它的確曾經在中國創下了排名第一的記錄,也算是紅極一時了。
  • 又一科技巨頭「敗落」,曾號稱「永不破產」,今負債纍纍宣告倒閉
    今天給大家介紹的就是,製造汽車零件-剎車片的龍頭企業信義集團。該集團曾一度獲得中國第一製造集團稱號,表示「永遠不會倒閉」。但如今卻負債8億元,不得不宣布破產。前不久,信義集團因債務問題宣布破產。消息公布後,許多人都震驚了。畢竟,網上從來沒有關於信義集團債務的任何負面報導。
  • 號稱「永不倒閉」的企業,卻因進錯其他領域而破產,今負債達8億
    但是在中國卻有這麼一家企業,對外號稱是「永不會倒閉」的科技企業,曾經是整個行業中領頭者,但是現在卻是負債8個億宣布破產,這個公司便是國內的剎車片行業的巨頭企業---信義集團。不久前,信義集團因債務問題正式宣布破產。這個消息一出,許多人都感到非常震驚。畢竟,信義的債務從來沒有在網上公布過。在人們的印象中,信義集團發展是非常良好的,一直都是行業標杆。
  • 又一科技巨頭沒落:曾是中國第一號稱永不倒閉,今卻負債8億破產
    然而,在中國,卻有這樣一個號稱「永不倒閉」的科技企業,它曾經是業內第一,但如今卻負債8億破產,它就是國內剎車片行業的龍頭企業——信義集團。 不久前,信義集團因債務問題宣布破產。消息一出來,不少人都表示震驚。畢竟,之前網上從未出現過信義集團債務方面的消息。在人們的印象中,信義集團發展良好,一直是行業標杆。
  • 曾經號稱中國「不倒」企業,如今負債8億,公司宣布破產!
    今天,我想向大家介紹一家號稱「永不倒閉」的公司。 曾是中國第一,但現在它卻有8億的債務。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產品升級的時間也越來越短。 最明顯的是手機行業。 為了得到消費者的青睞,現在大多數手機製造商的升級時間都很短。 事實上,在其他行業也是一樣的,但我們不太重視它。
  • 又一汽車零部件巨頭破產,曾發誓絕不會倒閉,老闆投資地產虧8億
    信義集團也算是中國的高新技術企業,它早在1987年創立,主要的業務是剎車片、剎車盤、制動器的生產,經過了多年的發展,信義集團成為了中國規模最大的剎車片廠商,市場佔有率在國內曾經排名第一,十年前的信義集團產值達到25億,碾壓整個行業,無論是品牌影響力、綜合技術實力還是市場佔有率都是行業第一。
  • 又一企業巨頭倒下,自稱企業「永不倒閉」,如今卻慘遭現實打臉!
    然而,有一家中國科技公司曾是業內第一,並表示「永遠不會破產」。但如今卻被現實打了個耳光。因為在負債8億美元後宣布破產,這家公司就是信義集團,是國內叉車行業巨頭。不久前,信義集團因債務問題宣布破產。許多人對這個消息表示震驚。畢竟,此前網際網路上從未有過信義債務的消息。在大家的印象中,信義集團的發展「如日中天」,一直都是行業標杆。此外,信義集團市值已超過25億元。
  • 「信義集團破產」問題調查
    一位不肯透露姓名、但肯定自己是信義集團「員工」的女士在聽完記者的問題後,沉著冷靜、有條不紊地對相關問題進行了清晰明了的解答。由於對方不肯透露其姓名,在此只好姑且代稱其為「信女士」。  對網文中所稱的「信義集團申請破產」等相關說法,信女士回應稱,公司的確已經向當地法院申請破產重整,網文中所說的「倒下」完全是歪曲事實,給信義集團造成了不良影響。
  • 信義集團,每年皆盈利,現宣布破產,負債8億,原因何在?
    根據有關報導顯示,信義集團成立於1987年,還一度成為了國內剎車片的第一品牌,而信義集團也主要是以剎車片起家的,在當初成立的時候,還是國內重點的高新技術產業,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信義集團在2008年的會後,信義的總營收就達到了25億元人民幣,出口額達到了3500萬美元,對於信義集團,一時間在國內的名氣也逐漸壯大。
  • 信義集團破產!進軍房地產,為何會帶來如此嚴重的損失
    金屋房產隨著國家加強對樓市的調控,房企的生存環境極為惡劣,融資渠道的緊縮,對美元匯率的降低,以及背負累累債務。層層重壓之下,截止到七月二十四日,逾兩百家房企徹底宣告破產。而曾經放話永遠不會倒閉的信義集團也迎來了終末的黃昏,倒在了房地產行業的巨坑當中。作為專業製造剎車片、制動器的實體公司,信義集團自1987年成立以來一直蓬勃發展。早在十年前,集團的產值就達到了二十五億,曾經佔據中國大半市場。可以說,不管是品牌影響力,還是綜合技術都在同行業首屈一指。
  • 華晨集團被申請破產重組,債務違約會是壓垮它的最後一根稻草嗎?
    在被供應商申請破產重整後,華晨汽車確認債務違約。11月16日,華晨汽車集團發布公告稱,目前華晨汽車已構成債務違約金額合計65億元,逾期利息金額合計1.44億元。因企業資金緊張,續作授信審批未完成,造成無法償還。作為「華晨寶馬」的母公司,這家聞名全國的車企如今掰手指一算,竟然有高達1328億的債務!
  • 信義集團曾是業內第一,如今轟然倒下且負債8億,為何會走向衰敗
    01信義集團這個世界上永不倒閉的公司其實非常少可就有這樣一家公司,曾經是業內佔據第一的位置,很少有能夠比肩的,只是後來的發展方向出現了錯誤,最後導致失敗。它就是信義集團,一個國內頂級的汽車行業公司。不過這些都是過去式了,現在的信義集團在市場上已經很少人知道了,因為它已經破產,走向衰敗,淡出人們的視野。
  • 信義集團欠8億將破產 跟不上市場還偷工減料
    曾號稱永不倒閉汽車團體,現今負債8億,面臨破產,販賣商都跑了。  汽車的素質是深受大眾關注的,而信義便是那個為了跟外企競爭而對汽車進行偷工減料的公司,這家公司是不生產汽車的卻是為汽車生產廠商供給零部件的,那時信義團體的汽車零部件曾經走出國門,銷往幾十個國家,業務堪稱是極度紅火。
  • 號稱「永不破產」的公司,年毛利上萬億,從不打廣告,代言人卻遍布全國
    今天我們科普的話題是:號稱「永不破產」的公司,年毛利上萬億,從不打廣告,代言人卻遍布全國 沒有長久興盛的企業,哪怕是經濟實力在強的公司,一旦沒有改革創新,勢必會和時代高鐵脫軌,關門倒閉也只是時間問題而已。
  • 祐康集團正式進入破產清算程序
    但是這幾年,不少人都在傳祐康破產了。而就在昨天,破產之事終於被證實。 祐康集團企業進入破產程序 祐康食品正常經營 昨天上午,江幹區人民法院發出《祐康食品集團有限公司及其下屬關聯公司破產清算案》案件公告,正式對外公告祐康集團及下屬企業進入破產清算程序。
  • 公司倒閉了哪些債務優先償還,公司倒閉了優先償還的債務是什麼?
    無論是個人欠款還是公司欠款,都是需要償還債務的。如果公司破產或者解散無力償還債務的,公司財產不足以清償債務時,就有相關的清償順序的規定。那麼公司倒閉了哪些債務優先償還,公司倒閉了優先償還的債務是什麼? 網友諮詢: 公司倒閉了哪些債務優先償還,公司倒閉了優先償還的債務是什麼?
  • 民辦教育的標杆安徽文達集團瀕臨倒閉
    然而,從去年9月開始,文達集團開始身陷債務泥潭,負債約20億元。資金鍊斷裂致使旗下數校關門倒閉或瀕臨停辦。困境交幾十萬沒課上安徽藍天國際飛行學院是文達集團旗下的一家從事飛行駕駛執照培訓的民辦飛行學校。目前自費加公費學員共兩批60餘人。
  • 法國化妝品集團Alès提交破產申請
    法國化妝品集團Alès Groupe 於7月初已向巴黎商業法院提交破產申請,日前得到法院批准,並在公開審理階段給予6個月的觀察期。Alès的破產申請與今年的新冠疫情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據Alès集團發布最新財報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4月30日,Alès第一季度綜合銷售額為4870萬歐元,相較於2019年5600萬歐元的銷售額,同比下降13%。
  • LED行業又現倒閉:安迪光電申請破產 傳老闆跑路
    曾經備受矚目的LED新興產業因為又一家企業的瀕臨倒閉激起千層浪,繼去年以來,鈞多立、博倫特和願景光電子陷入破產泥潭後,這股「悲情」從廣東瀰漫至浙江,如今,寧波安迪光電科技有限公司 (以下稱「安迪光電」)似乎走到了窮途末路。《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昨日(8月6日)從寧波市轄內的餘姚市獲悉,安迪光電目前已申請破產,法院已於7月份受理債務人破產申請,有關部門正按程序處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