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發布一則 " 提醒旅美中國公民注意美國執法部門,查驗入、出境旅客電子設備 " 的公告,文中提到今年以來多名赴美的中國公民反映,在入美境時所攜手機、電腦等個人電子設備被美邊境海關執法人員檢查。其實不僅是美東地區,洛杉磯國際機場(LAX)為全美數一數二客流量大的機場,這樣的事情也絕對不會少。
曾在機場工作的梁先生表示,被帶入小黑屋的旅客每天都有,進入小黑屋的留學生可能英文程度不好,有 50% 會被查電子設備,普通旅客機率更高達 70% 至 80%。
梁先生在洛杉磯國際機場工作兩年,專門服務中國赴美的旅客值機、接機、登機等地勤工作,如果遇到不諳英文的旅客被帶入小黑屋,他們也會充當海關(CBP)的翻譯,因此他清楚小黑屋裡發生的不少故事。他說,從入職開始海關就嚴查電子設備,他形容小黑屋裡被查手機的人數," 每天必定有 N 個人被查 "。
他說,旅客入境時,海關會根據旅客的應答和表現判斷是否需要二次審查,譬如海關會問:來美國幹什麼?來幾天?是否有行程安排等?旅行目的是否與籤證類別相符等。如果旅客此時很緊張,應答明顯可疑,就極有可能被帶入小黑屋。
平均每天進入小黑屋的人數有沒有統計?或是非常隨機抽查?梁先生說,他曾問過美國海關同樣問題,海關回答 " 沒有特定的目標和數量 "。其實小黑屋並不黑,只是一個用來做二次審查的屋子,遇到再次審查都會讓進入的人都會覺得不安,因此被人們俗稱 " 小黑屋 ",這個屋子大約有 50 個位置,就在 Tom Bradley 國際航廈(TBIT)。海關都很精明,查社交媒體工具、相冊、搜索關鍵字等,都是他們審查電子設備的方法。
並非每個進入小黑屋的旅客都會被遣返,但如果被發現要打工、想移民、留學生找人代考,不想上學的情況,基本上是 " 必死無疑 ",絕對會被遣返。譬如他之前幫助過一位持旅遊籤證的旅客要在美國待三、四個月,海關詢問這麼長時間,要做些什麼?以及在美國是否有親戚朋友等問題。這位旅客隱瞞情況,表示在美國沒有親戚朋友,還要去加拿大、墨西哥旅遊,總之行程安排非常不妥。結果在一旁盤查旅客手機的海關發現,這位旅客早已在社交媒體上和別人說好是來工作的,結果這名旅客直接被遣返。
不少旅客擔心,如果海關要查電子設備,不如一早在入境前就將資訊清空,這樣海關就查不出來了。雖然海關不會把已刪文件恢復,但若看到清空的聊天對話框,乾淨得可疑,更是會嚴加盤問。(文源/華人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