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旁友和我一樣,是在日漫中學會了生平的第一句日語,不管是撒由那拉還是空尼幾哇
還記得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番嗎?《海賊王》、《蠟筆小新》、《名偵探柯南》、《紫羅蘭永恆花園》……
多圖警告
海賊王
蠟筆小新
名偵探柯南
紫羅蘭永恆花園
啊!那是我們逝去的青春啊
經過多年的浸淫,估計有些選手日語水平都N2了
可能由於我看的番還不夠多(現在更不怎麼看了,廉頗老矣),所以這麼多年下來,日語僅僅停留在「哈以」、「阿里嘎多」的水平
但是目測日語中漢字元素頗多,如果學習的話,這開局就是大Boss啊
於是,我的日語學習旅程就開始了!至於學習日語的目的,目前還沒想好
佛系學習法,請勿模仿
在學習任何新事物之前,了解必要的背景知識非常重要,因為在後續的學習過程中,它可能會幫你解決各種奇奇怪怪的問題
語言,往往與民族的發展歷程緊密相連。日語也不例外
日語簡介
日語文字主要包括漢字和假名。在書寫時,漢字和假名混合書寫
盲猜是因為當年從中國引入的漢字不夠多才使用假名充數
漢字
日語中的漢字絕大多數都是引自中國(中國的漢字起源於3300多年前殷商時期的甲骨文),日本的自造漢字並不算太多。
漢字最早傳入日本可追溯到漢朝,隨後中日交流在隋唐時期達到了頂峰,當時日本派遣了大量的遣唐使學習唐朝制度和文化。這也是日本在其他方面也很中國的原因,比如節日、宗教、服飾、建築風格等。
盂蘭盆節
佛教
日本和服
日本古建築
20世紀,中日兩國都對漢字進行了簡化,但是標準並不同統一,所以從中國的角度看,現在日本的一些漢字既不是繁體也不是簡體,奇奇怪怪
假名
日語中的假名分為兩種:平假名和片假名。它們都是以漢字為基礎而創造的表音文字,也就是日語中的拼音
平假名主要來自於漢字的草體,多形成於10世紀前後(五代十國到宋朝時期)
片假名大多取自漢字筆畫的一部分,一般用於書寫外來語、擬聲詞等
簡而言之,日語是一種以漢字為根基並在其基礎上不斷地發展、異化出的文字系統,給漢語母語者的感覺是既親切又陌生
日語學習
其實在學英語的時候,我們大多數人做了很多無用功,比如耗費了大量的時間去背單詞卻沒有及時應用;長期忽略口語和聽力的練習;過於偏向技能訓練而非探尋語言背後的意義……
所以在學習日語的時候,我一改以往
語言是一個民族文化的最好附著物,是其與外界溝通的橋梁
注重文化常識積累
其實日本文化同中國文化一樣含蓄而內斂,常常不直接表明某些意思。所以初學者在接觸日本人時,有時會覺得其有點顧左右而言他
多感官參與式學習
在學習時,儘可能調動多個感官,完全沉浸在學習的過程中,這主要是防止啞巴日語。同時這也會提高學習效率
我已經深度體驗了一段時間了,真的有種開局就是大Boss的感覺
首先,日語中確實有很多詞彙在意義和發音上接近漢語,所以漢語母語者不用再重新適應一套全新的文字系統
其次,日語中的很多語法結構與漢語相似,這意味著漢語的使用方法在日語中照用
最後,日本的文化有很多方面和中國文化相似,漢語母語者更容易理解和體會
所以對於學習日語,放棄是不可能放棄的,這輩子都不可能放棄的
關於其他的感受,暫不深刻,待我親測一段時間再和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