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軟國際哈爾濱中心:未來計算機將會取代數學家的工作

2020-12-13 騰訊網

1、現在來說,計算機和數學是兩個不同的學科。有趣的是,幾十年前計算機科學還是數學的一個分支,作為「計算機之父」的馮諾依曼是個數學家。做出了改變的圖靈,也是一名數學家。

數學與計算機的關係在不斷演變,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數學作為計算機科學的基礎學科,本質上來說計算機離不開數學。比如計算機裡面的運行算法都是人為設定,有非常多的數學算法支撐。

近日,菲爾茲獎得主高爾斯接受澎湃專訪時說,「計算機將會取代我的工作。」甚至預言,「五十年後,如果還有人類數學家在努力尋找定理的證明,我會很驚訝。」同時表示「也許另一次人生中,我會成為音樂家。」

面對數學與計算機,首先想問大家,如何看待數學與計算機?

2、我諮詢了一些朋友,以下觀點全是個人觀點。

@Unchina JD:網際網路時代,數學與計算機互相交融。計算機更直觀的展示數學知識,數學不再停留在概念上。利用計算機,可以解決很多數學問題,比如圓周率的計算、三色問題也用計算機模擬過。計算機編程的代碼都是數學運算,計算機和數學在發展中相互扶持並相互融合。

@行者千裡:他們之間的關係就是相通互換的關係。計算機縮短數學計算時間,數學支撐計算機的發展。現在的人工智慧就是基於深邃的數學理論,構建各種底層邏輯,以模擬人的學習邏輯。數學與計算機是未來世界的前沿,在經濟、交通、醫療各個領域都有著重要作用

@空:計算機技術需要數學,雲端大數據、計算機建模就是例子。大數據算法是基於數學的,數據間距離的定義、趨勢的擬合都需要數學理論支撐,跟大數據比較緊密聯繫的是概率論和拓撲學。這樣計算機技術與數學的結合,可以應用到金融、醫療等多個領域。

@Public:計算機與數學是相互推進的關係,計算機應用需要數學支撐。比如密碼學也成為研究熱點,密碼學是離散數學的分支,建立在數論、代數、信息率、概率論和隨機過程的基礎上,數字貨幣、叛徒追蹤、加密水印等都會用到密碼學。在數學推進下,計算機也有著更廣大的天空。

3、「計算機與數學是相互的。」

這是較多人認可的觀點,那麼,未來計算機將會取代數學家的工作嗎?

@Ajiang:我覺得不會,有些創新的靈感不是計算機能做到的。在電腦輸入經典物理的理論,並不能思考出相對論,計算機很難做到跟人類大腦一樣。計算機更多的是運算結果,並沒有創造力。數學家會跟計算機互惠互利,一起工作,不會說計算機取代數學家的工作。

@夜空觀察:沒有人能證明計算機會不會出錯。我覺得計算機確實能輔助人們解決數學問題,可是,沒有人知道計算機是否準確。人類具有獨立思考能力,能讓數學和科學發展更高的領域,除了計算機,數學還會應用到其他領域。我想數學更需要提出問題,計算機只是解決問題。

@sophile:不清楚會如何發展,受限於現在的框架思維不太好。我覺得現在有吳文俊院士的幾何定理機器證明,就是由機器自動證明某一類幾何定理的原理和方法,類似於數學問題機械化。其實,未來的事情說不準,數學家研究的事情我們還沒到那個地步,不能準確的說計算機不會取代數學家的工作。

@火星使者:個人覺得計算機還不能擁有創造力和社會智慧。數學家接受計算機研究數學,以此來發展數學。計算機推動人類往更高層次發展,進步速度加快。目前來說,人類和計算機會協同工作,把數學進行框架化就需要很大的精力,如果計算機能有創造力和社會智慧,只能說是未來。

@koo-koo:未來數學不會像我們理解中的那樣。有計算機的輔助,未來數學是什麼樣的還不能確定,那就不能說計算機會取代數學家的工作。數學是需要智力研究的,計算機技術如果能超越人類的話,那未來社會確實無法想像。我更多的認為這只是對未來的一個想法,至於能否實現,我保持懷疑態度。

@木木in:在我看來會的,人類社會可能會被終結。計算機能解決數學研究,那計算機就富有創造力和智力,未來就不需要人類。人類只需要享受成果帶來的樂趣,開拓新的領域。計算機的智力能否超越人類,就要看未來世界是如何了。目前來說計算機還不能做到這個地步,還有很多領域需要人的智慧。

經過對計算機與數學的話題討論,我們能了解到每個人的看法,比較多的觀點認為計算機與數學是相互的,更多人覺得計算機不會取代數學家工作。不管正確與否,大家都對計算機與數學保持樂觀的態度。

相關焦點

  • 菲爾茲獎得主高爾斯:未來數學家的工作或被計算機取代
    他在劍橋和倫敦兩地通勤,以火車為交通工具,他發現火車是一個很好的工作場所,在上面「至少取得了一個真正的研究突破」。 作一名數學家讓高爾斯「更為系統地思考人生境遇」。6年前,高爾斯罹患心房顫動,需決定是否接受手術治療。「接受或不接受都會有一定的風險,大多數人採取的方式是諮詢醫生,但我想以數學家的方式思考這個問題。」 高爾斯笑著說。
  • 這個預言說數學家將被計算機取代,數學家:我不信!
    編譯 | 龔 倩校對 | 陳彩嫻上世紀70年代,已故數學家Paul Cohen因其在數學邏輯方面取得的成就,榮獲得菲爾茲獎(Fields Medal)。Cohen曾做出了一個影響深遠的預測:「在未來,數學家將被計算機取代。」這一預測至今仍像夢魘一般縈繞在數學家們的心上,令他們既興奮,又惱怒。
  • 數學家可以被計算機取代嗎?計算機解釋不了事物的真實性
    在B(A)管理委員會就「證明的未來」進行辯論的小組。 計算機輔助的證明 依靠計算機的輔助來進行證明並不是新鮮的事情。 ATPs仍然需要大量的人工輸入來工作,但Pitts相信,至少在計算機科學中它正引起巨大的變化。許多數學家可能會覺得這種發展有點悲哀:正如Pitts指出的,這意味著人們不再關心如何使數學論證變得優雅。計算機不關心是否使用暴力求解的手段得到證據,例如遍歷檢查所有的可能性——其目的只是為了找到一個證明。
  • 她從遼寧大學-中軟國際專修學院學生變身成為中軟國際美女老師
    今天小卓君要為大家介紹中軟國際大連公司就業部的員工郭曉南,當年她就是選擇遼寧大學-中軟國際專修學院在獲悉了「遼寧大學-中軟國際 學歷+技能」項目後,她選擇了遼寧大學-中軟國際專修學院。第四年來到中軟國際參加實訓,接受中軟國際企業實訓技能教育,獨享中軟國教育資源,體驗真實的工作環境,在未畢業前就提前擁有一年的工作經驗。
  • 中軟國際教育科技集團獨家籤約華為NAIE!共建教育行業智能體
    :「中軟國際教育與華為NAIE的緊密合作,將會在瞬息萬變、高速發展的網際網路世界給大家帶來更多不一樣的體驗,未來可期!」展望未來,網絡人工智慧即是未來技術的主航道又是華為業務發展的主航道。本次籤約一方面是中軟國際教育全面協同華為戰略體現之一,充分發揮中軟國際教育科技集團多年來在教育領域的沉澱,助力華為網絡人工智慧在教育領域和行業廣泛應用。另一方面中軟國際教育科技集團秉承初心,通過本次跟華為網絡人工智慧的深度合作,持續的為青年學子輸出領先的人工智慧技術,培養更多面向未來崗位的人才。
  • ...語言統一、行動一致 中軟國際2018幹部大會暨年度工作Kick Off...
    2018幹部大會暨年度工作Kick Off會在南京順利召開。陳宇紅博士強調,「有沉澱、很專業、懂轉型、是專家、靠平臺、用生態」以及「多快好省地做應用開發,找中軟國際、上解放號」是中軟國際作為國內IT服務龍頭企業對客戶的承諾。
  • 中軟國際×北理工:「軟硬」聯合培養信創博士、碩士
    中軟國際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CEO陳宇紅,執行董事、高級副總裁唐振明,高級副總裁彭江作為北理工校友代表受邀出席典禮。三位高管圍繞科技創新、高端信創人才培養、智慧校園建設及區域協同等校企合作內容與北理工校領導座談,並出席捐贈儀式。北理工校黨委書記趙長祿對陳宇紅一行的到訪表示歡迎。他談到,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
  • 遇見西安,華為&中軟國際共同發布智慧教育雲平臺聯合解決方案
    中軟國際作為華為重要的生態合作夥伴,受邀參與會議並做《華為-中軟國際智能製造雲之「工業診斷雲」助力崑山打造國際先進智能製造示範基地》分享和《華為-中軟智慧教育雲平臺助力高校工程教育改革&「新工科」建設》主題演講,同時華為-中軟智慧教育雲平臺聯合解決方案正式發布。
  • 報考遼寧大學-中軟國際專修學院 高薪就業 圓夢名校
    遼寧大學-中軟國際專修學院培養「技能+學歷」型新工科人才學生畢業後取得遼寧大學專升本學歷,並由中軟國際全面安排就業。>夏日的陽光肆意灑滿整個校園遼寧大學-中軟國際專修學院 高薪就業 未來可期遼寧大學-中軟國際專修學院學生,入學即與企業籤訂就業協議,保障就業,
  • 小視科技與中軟國際籤署戰略合作,共建智慧生態
    近日,小視科技與中軟國際籤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正式就行業生態合作達成共識。後續雙方將發揮各自的優勢,以計算機視覺技術為手段,以多場景的應用落地為核心目標,共同推動千行百業智慧化升級。中軟國際20年來積累了各行業的解決方案經驗,雲智能業務集團(CIG)已助力5000多家客戶成就數位化未來。
  • 中軟國際共建院校在線學生家長會圓滿舉行
    中軟國際作為一家專業又負責任的企業,疫情期間一直在行動,努力為所有的共建院校學生提供最專業的在線課程,最有效的就業指導。除了從學生方入手,中軟國際也非常重視家長方的反饋和配合,5月18日,中軟國際教育科技集團在線組織共建院校-渤海船舶職業學院2018級學生家長會,與學生家長分享疫情期間學生就業方向、向家長匯報學生目前線上學生整體情況,以及學生專業學習,讓家長們全面了解學生情況,為接下來學生就業共同努力!
  • 深智城接手榮耀,中軟國際(00354)或成最大贏家
    智通財經留意到,榮耀接盤方的核心控制人深智城今年曾和IT服務龍頭企業中軟國際(00354)籤署戰略合作協議,根據中軟國際公告信息,深智城是深圳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全資持股的集團公司,以「服務國企改革,服務社會民生,服務智慧城市建設,適時外溢發展」為定位,圍繞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城市大腦等領域,開展智慧國資、智慧國企和大數據中心建設、智慧城市場景應用
  • 鯤鵬凌雲,昇根發芽 中軟國際—華為人才生態校長研修班圓滿舉行
    8月7日-8月8日,中軟國際教育科技集團在深圳舉辦了「中軟國際—華為人才生態校長研修班」。來自全國高校的數百位校級領導參加了本次研修班。中軟國際是國內知名大型綜合性軟體與信息服務企業,2019年收入120億,成功躋身Gartner全球IT服務市場份額排名TOP100,同時也是華為雲同舟共濟合作夥伴。中軟國際教育科技集團作為中軟國際人才戰略的核心組成部分,是IT教育行業極具影響力的品牌,一直以來緊隨國家教育政策,連續多年承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與國內眾多高等院校攜手前行。
  • 中軟國際教育科技集團與內蒙古科技大學 包頭醫學院共建新醫科人才
    為推進新醫科建設,2020年12月22日,中軟國際教育科技集團與內蒙古科技大學包頭醫學院共建專業籤約儀式在包頭醫學院順利舉行。包頭醫學院黨委書記韓猛,黨委副書記、校長阿古拉,副校長崔成立,教務處處長程向暉,學生工作處處長侯文杰,招生就業處處長張東升,教務處副處長劉亮,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黨總支書記郝廣煜,黨總支副書記、院長白金牛,黨總支副書記邢俊鳳。
  • 「長寬高」不設限,中軟國際帶你在雲上「乘風破浪」
    中軟國際雲智能業務發展正在邁入「第三年」。我們不妨觀其言、察其行,或者乾脆給它做個全面「體檢」,從「長度、寬度、高度」等維度,預測一下中軟國際雲智能業務集團未來的發展潛力和機會。技術和產品特「長」突出我們衡量和評估的第一個維度是技術、產品和服務能力。
  • 最美遼寧大學-中軟國際專修學院等你來
    中軟國際第六學期進入中軟國際進行實訓學習,大學第四年進入企業進行實習。,成立了遼寧大學-中軟國際專修學院,下設軟體與大數據學院和網際網路金融學院。,體驗真實的工作環境,讓你還未畢業,就能提前擁有一年的工作經驗。
  • 遼寧大學-中軟國際專修學院歡迎你哦
    未來的相聚是遼寧大學-中軟國際專修學院的同心圓 遼寧大學-中軟國際專修學院學習環境與教育資源同吃同住同學第四年在中軟國際大連實訓接受世界外包100強企業實訓技能教育獨享中軟國際教育資源就能提前擁有一年的工作經驗
  • 語言翻譯目前是高薪職業,但我認為20年之內計算機將會取代人工翻譯...
    X 語言翻譯目前是高薪職業,但我認為20年之內計算機將會取代人工翻譯
  • 中軟國際解放號發力中山 智啟數字轉型新引擎
    藉此盛會,中軟國際與中山市政府籤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中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雷嶽龍、中軟國際高級副總裁、網際網路ITS集團總裁居琰代表雙方籤署,中軟國際董事局主席兼CEO陳宇紅博士與市委書記賴澤華、市長危偉漢等領導共同見證籤約儀式。
  • 2020華為全聯接大會 中軟國際教育科技集團與華為攜手用教育聯接世界
    攜手華為網絡人工智慧NAIE,開啟教育應用戰略華為公共開發部副總裁韓雨發先生與中軟國際教育科技集團副總裁陳振偉先生共同出席了籤約儀式並發表致辭。雙方針對由華為網絡人工智慧NAIE提供的面向高校與企業的中長期輕量/全量課程推廣達成深度戰略合作。網絡人工智慧即是未來技術的主戰場又是華為業務發展的主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