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有這些地區旅居史的人員,來浙返浙後要提供核酸檢測陰性等...

2020-12-19 澎湃新聞

11月16日下午,關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浙江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第五十六場新聞發布會。

省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常務副主任、省政府副秘書長陳廣勝首先通報了全省最新疫情情況:11月15日,浙江無新增確診病例,新增無症狀感染者1例(由英國輸入),已排查密切接觸者均已實施集中隔離。截至11月15日24時,浙江已連續152天無新增本地確診病例報告;現有在院治療確診病例7例,尚在醫學觀察無症狀感染者37例,均由境外輸入。

作為本地病例超千人的省份,浙江用24天實現每日新增確診病例降到個位,用32天實現本地每日新增確診病例為零,用84天實現本地確診病例首次清零,本地確診病例除死亡1例外全都治癒出院;浙江經濟運行持續回升向好,實現了「二季紅、半年正、三季進」。

陳廣勝還就近期全省疫情防控工作情況作了簡要通報。

進一步完善新冠肺炎疫情「人物並防」措施

綜合判斷前階段國內相關病例呈現的風險因素,浙江全面加強冷鏈食品、重點場所環境、重點人員新冠病毒監測工作,切實增加日常檢測頻次。按照國家總體部署,做好進口冷鏈食品的裝卸運輸工具、產品外包裝等預防性全面消毒工作,實現全流程閉環管控可追溯。著力健全進口冷鏈食品從業人員、入境口岸貨物裝卸搬運工作人員防疫措施。

同時,堅持疫情防控底線思維,著眼於縣級5—7天內完成轄區內人口最多的鄉鎮(街道)全員篩查、市級5—7天內完成轄區內人口最多的縣(市、區)全員篩查、省級5—7天內完成1000萬人次篩查的標準,準備社區全員核酸篩查能力。深化多點觸發監測預警網絡建設,堅決防止疫情反彈。

為進一步增強社會公眾防護意識,浙江制定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個人防護措施指引,大力倡導「每個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責任人」理念,積極引導勤洗手、保持室內通風、使用公勺公筷等良好習慣,根據具體場景落實科學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等規範要求。針對秋冬季呼吸道傳染病高發情形,組織開展流感疫苗接種工作。其中,將70周歲以上老年人流感疫苗自願免費接種納入省政府民生實事。目前,全省已完成流感疫苗接種181.7萬人,著力降低流行性感冒與新冠肺炎疊加傳播的風險。

加強醫療機構和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場所感染防控

從一些城市新近發生的病例看,對醫療機構等重點場所防控必須慎之又慎。浙江要求各地認真按照相關工作方案和技術導則,進一步加強發熱門診管理,原則上對所有發熱門診均應配置專用CT等必要檢查設備,實現掛號、就診、付費、檢查、檢驗、取藥、輸液等診療活動全鏈條閉環管理,並全面加強環境和設施消毒。硬體不達標、管理不到位的醫院均不得作為新冠肺炎定點醫院,定點醫院啟用時應整體騰空,不得收治其他患者。各定點醫院必須獨立設置隔離病房,與其他區域物理隔離,所有醫療設備設施均需獨立使用,嚴格管控人流、物流,堅決防止醫院內交叉感染。

強化對全省醫療機構和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場所日常管理和風險排查,全面落實感染防控主體責任。進入醫療機構的各類人員均應佩戴口罩,注重手衛生防護;醫務人員在標準預防的基礎上,根據診療操作風險進一步實行額外防護;加強醫療機構病房管理,落實住院患者和陪護人員核酸檢測機制。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場所工作人員要按照防控要求正確進行個人防護,並嚴格限制其他人員進出。

動態調整重點地區流動人員健康管理服務措施

由於新疆喀什地區近期發生聚集性疫情,並部署實施全員核酸檢測。根據浙江常態化精密智控機制要求,省防控辦於10月26日作出規定,對10月10日以來有喀什地區旅居史的人員,在來浙返浙後要求提供到達目的地前7天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或能夠出示包含核酸檢測陰性信息的「健康碼」綠碼;對無法提供相關證明或信息的,到達目的地後應立即到綜合服務點等指定場所接受核酸檢測,結果為陰性者,在測溫正常且做好個人防護的前提下可自由有序流動。考慮到新冠病毒具有潛伏期,對來自喀什地區的核酸檢測陰性者仍應加強14天健康監測,並提示做好個人防護;如出現發熱等異常症狀的,必須及時就醫並報告。

因上海市浦東新區祝橋鎮營前村,天津市濱海新區漢沽街、中新漁港冷鏈物流區A區和B區,安徽省潁上縣慎城鎮張洋小區已被確定為中風險地區。有上述地區旅居史的人員,在來浙返浙後也要求提供到達目的地前7天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或能夠出示包含核酸檢測陰性信息的「健康碼」綠碼,經核驗後,在測溫正常且做好個人防護的前提下可自由有序流動。為避免可能出現的風險隱患,建議省內人員近期非必要不前往中高風險地區;如必須前往的,請務必加強個人防護。此外,鑑於山東省青島市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浙江在該市全域降為低風險等級之日起,不再要求離青來浙返浙人員提供核酸檢測陰性等證明材料。

做好國際航行船舶船員換班和涉疫外輪處置工作

為適應沿海港口常態化疫情防控需要,浙江不斷規範和完善船員換班管理服務機制,制定健康申報、疫情研判、界面防控、救助避險、應急處置等系列工作指引,著力優化相關審批和檢測流程,確保中國籍船員「應換盡換、應上盡上、應檢盡檢、應隔盡隔」。至今累計已完成2200多艘次、2.7萬名船員換班,日均換班110餘人,換班艘次和人數均居全國前列,換班船員受檢未發現相關病例。

由於建立了閉環管理機制,浙江沿海地區已成功處置「古傑多馬士基」輪、「地中海弗萊維亞」輪等34起抵港外輪疫情,累計救治涉疫國際船員112人,此外還救助了各類非涉疫病患國際船員560餘人。為保障國際物流供應鏈體系有序運轉,浙江在符合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將允許涉疫國際貨輪及時靠泊裝卸作業,切實減少對浙江港口正常生產的影響,也降低船公司和貨主等相關方損失。對涉疫國際貨輪及船員經衛生檢疫、核酸檢測後,在符合安全適航條件下,將按照便利化原則允許及時離港離境。鑑於境外輸入是全省疫情防控的主要風險點,對抵港國際航行船舶將繼續嚴格實行船岸界面防控,確保責任到位、無一疏漏。

陳廣勝就浙江如何推進多碼合一等回答了記者提問。

問:健康碼是浙江疫情防控工作的一項重要創新,各地也紛紛推出自己的防控碼,以致人員跨區域流動經常需要重複申領。在推進多碼合一方面,浙江省是否採取了針對性措施?

健康碼是浙江疫情防控機制創新的產物,為管住「重點人」、方便「健康人」提供了技術支撐。在應用推廣初期,考慮到各地疫情形勢存在差異性,為更好地因地制宜開展分區分級防控,全省健康碼採取「三統一分」模式,即在統一管理機制、統一數據規劃、統一共享平臺的前提下,由各設區市分區分級建設。因此,大家最初在「浙裡辦」「支付寶」上應用的健康碼,有杭州健康碼、寧波健康碼等之分。

不同地方各自設置健康碼,客觀上給群眾跨地區出行帶來不便。隨著疫情形勢趨穩向好,省防控辦於今年2月下旬就下發通知,要求推進不同地區落實健康碼跨域互認要求。在此基礎上,浙江通過優化健康碼信息系統,統一各市健康碼展示規則。由於不同地區防控措施標準、基層執行具體要求有差異,確實在一段時期存在比較突出的跨域重複領碼的問題。省防控辦於7月上旬進一步強調,必須嚴格落實「全省一碼」要求,堅決杜絕層層加碼。除全省統一的浙江健康碼外,各地不得擅自設置運營其他疫情防控碼。應該說,這是一項釜底抽薪的機制, 「浙江健康碼」是健康碼在浙江的省內防控碼唯一規範標識。

隨著復工復產的全面推進,人員早已跨省域頻繁流動。從3月份開始,浙江依託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推進與各省(區、市)防控碼的數據共享和轉換互認。為提高長三角地區人員流動便利性,還進一步強調上海「隨申碼」、江蘇「蘇康碼」、安徽「安康碼」與浙江健康碼具有同等效用,在全省範圍均可作為通行憑證。特別要說明的是,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推出了「防疫健康信息碼」服務,這屬於全國範圍內通行的基本憑證。依照國家和浙江相關規定,除來自疫情中高風險等級所涉地區人員需提供核酸檢測報告外,全國「防疫健康信息碼」顯示「無異常」的人員均可在浙江範圍自由通行,無需重複申領本地健康碼。

問:零售藥店被喻為新冠肺炎疫情監測的哨點。疫情發生以來,浙江省在依託零售藥店加強防疫方面有哪些成效,尤其是針對秋冬季疫情防控又進一步採取了哪些舉措?

凡事都有前兆。善於發現前兆並及時處置,是浙江防疫精密智控的重要措施。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浙江在全國率先開展購買退燒、止咳藥品人員信息登記報告制度, 使省內2萬餘家零售藥店成為睜大眼睛的防疫哨點。截至10月底,全省累計登記購藥1137.6萬人次,篩查出有重點地區旅居或接觸史人員74人,排查出「應管未管」人員9人、「已管脫管」人員3人,為疫情防控構建了一道預警安全堤壩。

針對秋冬季疫情防控,浙江藥監部門進一步作出工作部署,著力打造零售藥店防疫哨點2.0版。

健全監測網絡。在各縣(市、區)選取10家以上具有代表性的零售藥店作為常態化監測哨點,形成「平時重點監測網」,每日報送相關購藥品種、人數、銷量等情況;一旦出現本地新發病例或應急響應等級調整,相應轄區內所有零售藥店都將實施每日監測信息上報制度,從而形成「戰時全面監測網」。

梳理監測目錄。通過剖析藥品零售行業特點,研判可早期預警疫情的藥品品類,浙江選定退燒、止咳、抗病毒、抗生素等4大類676個藥品作為常態化監測品種,提升監測精準性。

搭建監測平臺。充分運用「大數據+網格化」技術手段,開發升級零售藥店常態化疫情監測警戒系統,完善自動預警、智能分析等功能模塊,並建立多部門風險協同處置機制。

總之,對疫情防控絕不能有半點鬆懈,藥店的哨點作用只會加強、不會削弱。浙江將繼續發揮零售藥店布局廣泛的優勢,堅持關口前移,在切實保護隱私的前提下關注「數據腳印」,依託包括零售藥店在內的監測信息順藤摸瓜,在平時未雨綢繆、戰時快速反應,確保第一時間將疫情風險消除在萌芽狀態。

楊必明就《浙江省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辦法》的改進之處等回答了記者提問。

問:這次出臺的《浙江省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辦法》,是應對新冠疫情的需要嗎?設計上主要是基於哪些考慮?

這次出臺的《辦法》是在2003年的基礎上進行修改完善的。2003年的《浙江省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預防和應急辦法》對當時的抗擊非典發揮了有力的法治保障,在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中也發揮了一定的作用。但與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要求相比,確實存在著不少的不適應,也有些短板,所以迫切需要從立法上加強制度保障。因此,這次出臺的《辦法》是為了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辦法》的出臺也為今後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更強有力的法治保障。

此次《辦法》的修訂主要基於以下幾個方面的考慮:

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的需要。疫情暴發以來,為了做好防控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強調要在法治軌道上統籌推進各項防控工作,要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範、運行有效的疫情防控法律體系。

結合浙江的實際工作經驗,及時總結浙江疫情防控工作的做法。比如浙江率先開展了「一級響應」,推出「十個最」的強有力防控措施,實施「一圖一碼一指數」的精密智控機制,精準推進復工復產等一系列工作。因此要很好地進行總結提煉,把有效的做法、經驗、亮點、舉措用立法的形式予以固化,提高疫情防控工作的操作性和有效性。

補足浙江疫情防控工作當中的短板。這次疫情防控工作中確實暴露了不少問題,比如應急物資的儲備不足、應急預案操作性較差、監測預警能力不強、基層的防控措施不當等一系列問題,都需要在《辦法》中予以研究解決。

問:同03年出臺的《浙江省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預防和應急辦法》相比,新《辦法》在內容上有哪些改進的地方,或者說有哪些不同之處?

這次在制定過程中重點解決防控工作當中暴露的問題和短板,總結疫情防控工作的一些好的經驗做法,從而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的要求,加強疫情防控工作的法治保障。主要有這麼幾個方面:

明確了部門的職責和基層防控職責。主要細化了衛生健康部門的一些防控職責,以及相關部門的防控職責。加強了鄉鎮(街道)的防控職責,明確鄉鎮(街道)應當協調落實防控措施,指導村(居)民委員會採取防控措施。

在補齊防控工作短板方面,我們做了一些工作:

補齊應急預案操作性不強的短板,並且要進行實戰演練,通過實戰演練不斷完善預案。

補齊疾病預防控制能力薄弱的短板。對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標準化建設提出了明確要求,並且對相關人員的應急知識培訓和技能培訓也做了明確要求。

補齊應急物資儲備不足的短板。應急儲備分成兩類,一個是實物的應急儲備,採取目錄製,由省(市、縣)分級進行儲備。還規定了產能的應急儲備,就是在應急情況下,現有的物資局儲備不夠用的情況下,可以依照法律規定及時啟動產能,加快進行生產,補充應急物資的不足。

補齊醫療救治體系的短板。設區市在綜合性醫院當中應該建立獨立的傳染病病區,縣(市、區)應該建立專門的傳染病專科以及符合隔離要求的傳染病病區。

補齊突發疫情和不明原因疾病的監測預警薄弱短板。要求建立大量的不明原因疾病的監測哨點,健全監測網絡,完善多點觸發的監測預警機制,提高監測預警的敏感度和準確性。

總結提升防控工作中的經驗。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

建立專家委員會,明確省(市、縣)衛健部門要建立專家委員會,為更加科學的進行疫情防控提供決策依據;

增加了村(居)民委員會和物業管理服務部門,依照法律規定應當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規範了疫情防控數據的採集、共享和銷毀工作,確保防控疫情的數據安全。

利用大數據等先進技術開展疫情防控工作。加強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先進技術在監測預警、研判分析、防控救治和流行病學調查中的應用。同時,在應急措施中增加運用大數據信息化手段開展流行病學調查、溯源等工作。

提升醫療機構和公共基礎設施的平戰結合能力,要求新建、改建、擴建醫療機構時應設置一些平戰結合的設施。另外平時大型的體育場館、展覽館、會展中心等公共基礎設施方面,也為疫情防控提供平戰結合的一些措施。比如在大型的公共體育運動場可以通過非常快的結構改變設置醫療方艙。

建立中西醫結合應急工作機制。此次疫情防控,中醫藥發揮了重要作用。因此下一步還將對中醫藥發展進行進一步立法。

精準推進復工復產,實現疫情防控和生產雙贏,並對疫情帶來的生產發展問題制定有關優惠政策給予了規定。

創新醫保支付政策。健全重大疫情醫療救治醫保支付政策,建立特殊群體、特定疾病醫藥費豁免制度;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調整有關醫保的支出目錄;優化異地直接結算的流程,確保患者在異地能夠及時得到救治。

俞新樂就全省衛健系統如何落實好《浙江省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辦法》等回答了記者提問。

問:全省衛健系統如何落實好《浙江省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辦法》?下一步工作如何開展?

《浙江省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辦法》及時總結了浙江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的成功經驗,該《辦法》的發布實施也進一步提升了浙江對於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依法防控、科學防控和規範化防控的水平,為科學精準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了非常強有力的法治支撐。下一步,全省衛生健康系統將全面貫徹落實《辦法》,紮實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主要有以下四方面工作:

要做好學習宣傳和貫徹工作。面向社會面的宣傳,主要是要充分利用報刊、廣播、電視、網際網路、手機等各類媒體平臺進行宣傳,形成全方位多層次的學習宣傳的格局。面向衛生健康行業,全省衛生健康系統已經把《辦法》的宣傳貫徹納入年度工作計劃,通過舉辦行業內的培訓班、研討班、專題講座、網絡培訓等多種方式開展培訓和學習。

要完善應急預案。根據《辦法》規定,細化應急預案,目前已修訂完成了《浙江省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同時也根據各類傳染病當中呼吸道傳染病傳播力強、防控要求高、防控難度也相對比較大的特點,新制訂《浙江省突發急性呼吸道傳染病防治專項衛生應急預案》,明確和細化了應急指揮組織體系,應急響應的流程,省市縣三級應急響應的分級標準。要求各地進一步完善應急預案的操作手冊,根據《辦法》和《預案》的要求,定期組織開展應急演練,提高應急能力,指導各地重點部門和單位制定相應的應急預案和方法。

要健全全省衛生應急體系。前期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省衛生健康等部門已聯合制定下發《浙江省公共衛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設的實施方案(2020—2022),用3年的時間進一步提升全省公共衛生防控救治的能力。下一步,要加強部門聯動和上下協同,同時以項目為依託,加快補齊浙江的公共衛生防控救治的短板。一方面,要完善疾病預防控制體系,開展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標準化建設,配齊、配足、配優相應的設施設備和專業人員,提高應急處置的能力;另一方面,要進一步提升醫療救治能力,完善分層、分級的醫療救治體系,按照平戰結合的要求,推進發熱門診、隔離病房的標準化建設和規範化管理,提高疾病篩查、核酸檢測、重症救治的整體能力。

進一步提升科學應對的能力。一方面,要加強疾病的監測和大數據的分析,完善多點觸發監測預警機制,提高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和不明原因疾病監測預警的敏感性和準確性。另一方面,要完善浙江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報告規範》,根據今年上半年整個疫情中反映出來的問題,總結經驗,暢通整個社會面,全社會信息反映的渠道,鼓勵支持全社會參與公共衛生防控工作。成立專家委員會,完善風險評估、會商和研判制度,為各級政府提供科學精準的防控建議,提高應急響應整體的水平,依法快速做好醫學檢查、醫療救治、採樣、流行病學調查、隔離等相關工作,按照「早、小、嚴、實」的控制要求,將公共衛生事件的社會危害和影響力降低到最低、最小和最少。

來源:浙江發布

版式:如婷

原標題:《注意!有這些地區旅居史的人員,來浙返浙後要提供核酸檢測陰性等證明材料》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有這些地區旅居史的人員來浙返浙後要提供核酸檢測陰性等證明材料
    根據浙江常態化精密智控機制要求,省防控辦於10月26日作出規定,對10月10日以來有喀什地區旅居史的人員,在來浙返浙後要求提供到達目的地前7天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或能夠出示包含核酸檢測陰性信息的「健康碼」綠碼;對無法提供相關證明或信息的,到達目的地後應立即到綜合服務點等指定場所接受核酸檢測,結果為陰性者,在測溫正常且做好個人防護的前提下可自由有序流動。
  • 取消這些活動!這些地區人員來浙需提供7天內核酸陰性...
    中高風險地區來浙人員需提供7天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由於河北省石家莊市藁城區和邢臺市南宮市,遼寧省瀋陽市皇姑區、鐵西區、于洪區和大連市金普新區、沙河口區、高新園區,北京市順義區、朝陽區,黑龍江省黑河市愛輝區近期出現散發病例或聚集性疫情,根據浙江省常態化精密智控機制要求,對被劃定為高風險或中風險地區的來浙返浙人員,若無法提供到達目的地前7天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或包含該信息的
  • 長沙:14天內有青島旅居史的人員,應立即開展核酸檢測
    本文轉自【長沙晚報】;長沙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指揮部發布緊急通知:14天內有青島旅居史的人員,應立即開展核酸檢測。近日,青島市出現多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14天內有青島市旅居史的人員,參照中風險地區來長人員管理,即:應查驗7日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或立即開展核酸檢測,核酸檢測為陰性的應健康監測至離開青島市後14天滿。 摸排要求。各區縣(市)疫情防控指揮部要立即組織社區開展摸排。
  • 廣西:14天內有新冠肺炎疫情中高風險地區旅居史的人員在符合條件的...
    廣西衛健委官網7月8日發布《廣西壯族自治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關于堅持依法科學精準防控做好返桂來桂人員健康管理的通知》,通知明確:一、14天內有新冠肺炎疫情中高風險地區旅居史的人員,持有7天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或能夠出示包含核酸檢測陰性信息的健康綠碼
  • 安徽歙縣一家三口曾去浙二醫院眼科就診,核酸檢測皆為陰性
    安徽歙縣一家三口曾去浙二醫院眼科就診,核酸檢測皆為陰性 大皖客戶端8月6日消息,6日晚間,就有關安徽歙縣盧某一家涉及杭州最新疫情情況的傳言,歙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辦公室發布了情況通報。
  • 注意!北京部分地區來渝返渝人員健康管理步驟請做好
    北京部分地區來渝返渝人員健康管理步驟請做好來源:雲陽縣融媒體中心  編輯:冉玲 王志雲  2021年01月06日 15:27 關於做好北京部分地區來渝返渝人員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各區縣(自治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市級有關部門
  • 浙二眼科463名醫護核酸檢測均為陰性
    > 浙二眼科
  • 參加考試,這些省市需提供核酸檢測
    現在距離2020年一級建造師考試已經不到一個月的時間,相信考生們正在有條不紊的備考中,但是因為今年受疫情影響,所以關於今年的一級建造師考試也增加了一些新的要求,那就是一些省市的部分考生在進入考場前要提供核酸檢測報告
  • @一建考生,考試前這些省份需提供核酸檢測,否則無法參加考試
    (二)持「甘肅健康碼」非綠碼的考生和來自國內疫情中、高風險地區的考生,須提供7天內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陰性證明。(三)考生通過體溫檢測通道時,應保持人員間隔大於1米,有序接受體溫檢測,亮綠碼或掃碼進入考場。
  • 一建考生注意:這些地區今年正常考試!部分省市必須提供核酸檢測
    (3)經考試現場衛生防疫人員確認有可疑症狀或者異常情況的考生,須配合工作人員按相關程序處置。(4)「隨申碼」非綠碼的考生、考前14天內體溫異常的考生、來自或途徑國內疫情中高風險地區的考生、有國(境)外旅居史的考生,參加考試時須提供考前7天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
  • 部分託福考點更新防控要求,需攜帶核酸檢測陰性證明
    小編為大家匯總了部分考點最新的防控要求,請相關考生注意:北京外交人員服務局信息與培訓中心自2021年1月11日起,所有入場考生必須出示7日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紙質版、電子版均可)。北京王府學校3日內紙質版核酸檢測陰性證明。
  • 浙江17地急尋:這些市民需做核酸檢測 冷鏈食品還能買嗎?
    這四地來浙返浙人員 不再要求提供核酸檢測陰性證明 近期,內蒙古自治區滿洲裡市、呼倫貝爾市扎賁諾爾區和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區、成華區先後出現散發病例。
  • 這些省市需提供核酸檢測,否則無法參加考試
    以下省(市)要求考生必須申請健康碼/提供核酸檢測結果顯示正常,才能夠參加考試。1甘肅(一)考生應在考前14天開始申領甘肅健康出行碼「綠碼」,關注「健康碼」狀態,每天進行體溫檢測打卡。不前往國內疫情中、高風險地區,不出國(境),不參加聚集性活動。
  • 注意!從這些地方乘機來石需提供7日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
    長城網訊(記者 於仕越 通訊員 趙毅)按照冬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要求,河北機場集團進一步細化疫情防控措施,對乘機旅客實行「亮碼通行」,從有疫情地區低風險地區來石的旅客,需提供7日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石家莊機場2號航站樓實行「亮碼通行」,並需要進行體溫測量。
  • 最近要出門的注意了!
    對11月28日以來,有黑龍江省牡丹江市低風險地區旅居史的人員,如持有7日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或者能夠出示包括7日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的健康碼,體溫測量正常的,在做好個人防護的前提下,可以自由有序流動;對不能提供7日內核酸檢測陰性結果的,按既定區域劃分,由屬地鎮(街道)就近組織到相應檢測點,免費接受核酸檢測和落實居家隔離措施,待核酸檢測陰性結果出來後即可有序流動,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報告。
  • 浙江建立入境人員「4+1」核酸檢測機制
    董易鑫 攝中新網杭州1月7日電 (張煜歡 董易鑫)7日,記者從浙江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該省對境外來浙人員實行「14+7+7」健康管理措施的同時,配套建立「4+1」核酸檢測機制,即對所有入境人員在集中隔離初始、醫學觀察期滿、居家健康觀察期滿、日常健康監測期滿各進行1次免費核酸檢測;對日常健康監測期滿的入境人員共同生活者也進行1次免費核酸檢測。
  • 多個省市要求必須需提供核酸檢測
    (3)經考試現場衛生防疫人員確認有可疑症狀或者異常情況的考生,須配合工作人員按相關程序處置。(4)「隨申碼」非綠碼的考生、考前14天內體溫異常的考生、來自或途徑國內疫情中高風險地區的考生、有國(境)外旅居史的考生,參加考試時須提供考前7天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
  • 央視新聞消息:全國中風險地區!
    各地最新規定來了!北京市:成都中風險地區需持7日內核酸陰性證明在常態化防控下,除全國中高風險地區進(返)京人員須持有到京前7日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外,全國其他所有地區進(返)京人員持健康碼「綠碼」,在測溫正常且做好個人防護的前提下可自由有序流動,不須在進(返)京時提供核酸檢測陰性證明。
  • 浙江:上海空港口岸入境人員赴浙需隔離14天
    郭其鈺 攝(抗擊新冠肺炎)浙江:上海空港口岸入境人員赴浙需隔離14天中新網杭州8月11日電(記者 郭其鈺)11日舉行的浙江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浙江省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常務副主任、浙江省政府副秘書長陳廣勝介紹,當前浙江對上海空港口岸入境來浙人員實行「7+7」隔離模式,即前7天在上海指定隔離點集中隔離
  • 疫情地區的低風險地區來石旅客!需提供7日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
    準備乘坐飛機來石家莊的旅客,登機前須向所乘航空公司出示「河北健康碼」或全國一體化政府服務平臺防疫健康信息碼,憑健康「綠碼」乘機。近14日內有中高風險地區旅居史、近28日內入境的進港旅客,到達石家莊機場後應配合地方疾控部門接運、核酸檢測和集中隔離醫學觀察等疫情防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