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月大的寶寶流口水是常見現象,雖然這個階段嬰兒流口水是正常現象,但不斷流出的口水常常會刺激寶寶嬌嫩的皮膚,導致「口水疹」的出現。
若護理不當,口水疹加重,出現破潰、瘙癢甚至疼痛,寶寶難受,爸爸媽媽看著更是心疼。
口水疹有哪些症狀?該如何護理?小谷今天就來給大家詳細講講關於口水疹的這件事。
寶寶口水疹是怎麼來的?
口水疹又叫「口周溼疹」,常發生在2個月~1歲左右的寶寶身上。
寶寶唾液腺發育成熟後,口水就多起來了,再加上經歷萌牙期、口欲期等階段,寶寶口腔也會分泌大量唾液。
同時,這個年齡段的寶寶吞咽能力還沒有發育成熟,口水增多後不能很好地咽下去,就只能「掛在嘴邊」。
唾液中含有消化食物的物質,對皮膚表面的角質層有破壞性,皮膚長期浸泡在這種溼潤環境中,角質層被破壞,皮膚隨即變得乾燥,易受病菌侵害,再加上摩擦等物理因素的刺激,就產生了「口水疹」。
具體症狀表現為:
嘴唇周圍出現紅斑、小紅疹;
皮膚表面有脫屑或皸裂,摸起來很粗糙;
寶寶有瘙癢或疼痛感;
嚴重時會有糜爛、滲液、結痂。
口水疹該如何預防和護理?
1、及時清潔
發現寶寶流口水,馬上用質地柔軟的手帕或紙巾輕輕蘸幹,不要反覆擦拭,以免損傷皮膚,造成「二次傷害」,加劇口水疹的症狀。如果寶寶口水流到衣服、枕巾、被子等處,媽媽也要記得及時更換哦~
提醒:不建議使用溼紙巾給寶寶擦口水,溼紙巾中的添加成分(如香精、酒精)不僅會刺激寶寶皮膚,影響口水疹的恢復,還可能不小心被寶寶吃進肚子裡。
2、注意保溼
做好寶寶的口周清潔後,可以在寶寶的嘴巴周圍、下巴到脖子的地方塗抹橄欖油或嬰兒潤膚霜,起到保護皮膚的作用。
3、使用口水巾
家長可以給寶寶系上純棉的口水巾,避免口水蔓延到脖子胸口以下的地方,但也要注意勤洗勤換。
4、鍛鍊吞咽能力
寶寶的肌體能力在不斷的發育,其中也離不開爸爸媽媽對寶寶吞咽能力的鍛鍊。
當寶寶開始添加輔食,就要教他吞咽,家長可以誇張的將嘴部動作給寶寶看,嘴巴有個開合的動作,將口水咽下去一些,那麼流出來的也就少了。
5、勤剪指甲
若寶寶得了口水疹,建議及時剪短寶寶指甲,因為長疹子難受,如果寶寶指甲較長,不僅容易藏汙納垢,還容易抓破皮膚,更難痊癒了。
對於輕中度(輕微的紅斑、丘疹)的口水疹,家長們不必擔心,只需做好日常的護理工作,慢慢的自會痊癒。
但重度或已經發生感染情況的寶寶,家長最好帶著寶寶就診,在醫生指導下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