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會不僅是一場全球聚會,更像一種精神力量的象徵,且越挫越強。
現在,奧運會正站在這樣的歷史十字路口,當然也到了顯示其精神力量的時候。
12月1日,一艘駁船載著高15.3米、寬32.6米的奧運五環駛回東京灣,停泊在東京東部臺場海濱公園外的海面上。
當晚,東京地標建築彩虹橋特別點亮彩虹顏色,與亮燈的巨型五環標誌相映成趣。
這座重達69噸的鋼製五環標誌最初在今年1月17日設置,後於8月6日被移走,送往原製作單位進行檢修。據透露,五環標誌在檢修期間,原本灰色的背面也被塗上了五種顏色。
五環標誌一向是奧運會最有力的象徵,東京此舉似乎在表明自己的決心:被推遲的東京奧運會明年一定會如期舉行,沒有取消的選項。
而同一天,1920年比利時安特衛普奧運會特別展覽也在日本奧林匹克博物館舉行。
安特衛普奧運會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創痛、以及「西班牙流感」大流行的陰影下籌辦的,賽會的舉辦某種程度上象徵著人類從災難中恢復元氣。
東道主似乎也欲以此舉表明:東京不僅會如期舉行奧運會,而且也有能力在疫情背景下舉辦一屆成功的奧運會。
不僅日本國內對東京奧運會繼續保持期待,國際奧委會日前也給東京吃下定心丸,堅定地表達了三點意見:一,奧運會將按修改後的日期舉行;二,比賽會在有觀眾的狀態下進行;三,一旦證明新冠疫苗有效,國際奧委會將建議參加東京奧運會的運動員以及所有相關人員都進行疫苗接種。
東京奧運會為什麼非辦不可?
東道主的投入和有可能造成的損失,當然是國際奧委會重要的考量因素。但更重要的一點是,國際奧委會越來越認識到,取消奧運會不能解決任何問題,也不會幫助任何人,還將摧毀全世界上萬名運動員的奧運夢想。
百年奧運史上,除了戰爭,奧運會從未被取消過。大流感、政治抵制、暗殺、恐怖活動……都從未讓奧運止步。
奧運會不僅是一場全球聚會,更像一種精神力量的象徵,且越挫越強。
現在,奧運會正站在這樣的歷史十字路口,當然也到了顯示其精神力量的時候。
所以日本首相菅義偉才會表示,奧運會的舉辦將是人類戰勝病毒的標誌;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則表示,「此次奧運會可以作為疫情之後,人類團結協作的標誌。」
當然,目前疫情之下,對於奧運會這樣巨大體量的盛會,保持所有人的安全和健康,絕非易事。而是否參加東京奧運會,也有國家還在猶豫。但越是如此,越是需要奧林匹克大家庭的團結和協作。
作為一名曾經的奧運選手,巴赫對此有切膚之痛:1976年蒙特婁奧運會,巴赫在奧運村中目睹了一些國家的運動員因政府抵制奧運會而不得不落寞離開。4年之後,作為前西德運動員委員會主席的他,又為自己和同伴爭取參加莫斯科奧運會而據理力爭,但最終功虧一簣。
「我從自己的經歷中學到,讓奧運會充分釋放自己的魔力,團結世界、促進和平,是值得我們每一天都為之奮鬥的事情。」巴赫認為。
奧運會不能阻止戰爭和衝突,也不能解決世界上現存的各種政治和社會紛爭,但奧運會可以向全世界展現一種可能:「至少在奧運賽場上,每個人都可以尊重同一個規則以及其他每一個人,它可以激勵人們伸出友誼之手來解決問題,在不同的人們之間架起理解的橋梁。」
毫無疑問,擁有百餘年歷史的奧運會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和挑戰,但正所謂,萬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奧運當下遭遇的危機,或許正是其顯示獨有「魔力」的機遇。
「我們將團結一致,讓奧運會和奧運聖火成為疫情隧道盡頭的光亮。」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充滿信心。(原標題:有道裂痕,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