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精讀|「我想記錄並分享我的奇妙旅程」:中國千禧一代在TikTok...

2020-12-15 陪你讀論文

題目『I want to record and share my wonderful journey』: Chinese Millennials』 production and sharing of short-form travel videos on TikTok or Douyin

作者:Xin Du , Toni Liechty , Carla A. Santos & Jeongeun Park

來源:Current Issues in Tourism

摘要及關鍵詞

摘要:為了了解使用社交媒體如何影響旅行體驗,本次調查探索了遊客在短視頻共享平臺TikTok上與旅遊視頻接觸的原因和社會理由。本文使用現象學,數據包括對12位在TikTok上觀看、製作和共享旅遊視頻的遊客的半結構化訪談。研究結果表明,觀看和創造TikTok旅遊幻想、通過分享將#奇妙旅行#標籤化以及將我有意義的生活存儲在「公共」日記中,是遊客接觸TikTok旅遊視頻的三個主要原因。結果表明,作為一個視覺講故事平臺,TikTok的日常使用已擴展到旅遊環境中,這導致旅遊體驗與日常生活之間的邊界被逐漸侵蝕,並有助於理解Web 2.0中的「休閒旅遊」連續體。它提倡DMOs根據遊客的需求和TikTok平臺的獨特性製作旅遊視頻。

關鍵詞:TikTok;旅遊體驗;旅遊視頻;中國千禧一代;社交媒體

引言

在中國,千禧一代對在短視頻平臺TikTok(或在中國眾所周知的抖音)上觀看、製作和共享旅遊視頻表現出前所未有的熱情。自成立以來,TikTok在塑造目的地形象、改變遊客行為和改善遊客體驗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先前的研究已經從心理學、人機互動和博物館體驗等領域探索了短視頻平臺,但是很少有人關注短視頻平臺(尤其是TikTok)在改善旅遊體驗中的作用。雖然一些研究發現享樂主義和利他動機對旅遊視頻創作者的影響最大,但有哪些因素在驅使著內容創作者參與TikTok的旅遊視頻。此外,使用TikTok如何提升或幹擾旅遊體驗的研究也尚未廣泛開展。

這項研究的目的是檢查和確定影響旅行者在TikTok上製作、觀看和分享旅遊視頻的基本過程,從而加深對TikTok與旅遊相關的狂熱現象的理解。具體而言,該研究試圖回答三個研究問題:(1)為什麼中國千禧一代在TikTok上觀看、製作和分享旅遊視頻?(2)中國千禧一代的旅遊經歷如何通過接觸媒介旅遊視頻而改變?(3)社交媒體和作為旅遊體驗中特定媒介的TikTok旅遊視頻的作用是什麼?

研究方法

現象學既是一種研究方法,也是一種哲學運動,是一種了解旅遊體驗的有前途的工具。現象學旨在發現共同生活體驗的「內在本質」,以對特定現象獲得更深入和主體間的理解。這項研究將現象學視為「對旅遊業的人類動態的行動研究」,特別是在理解觀看、製作和分享TikTok視頻的真實體驗上。之所以選擇這種觀點,是因為它假定社會世界是社會建構的,將社會主體的主觀視角視為分析的起點,並且接受了解釋作為研究的內在過程。該研究利用訪談和視頻啟發作為組合技術,因為經驗現象學認為言語互動是理解特定現象含義的關鍵,並鼓勵研究人員使用組合方法來生成現象的全貌。當前的研究受益於視頻啟發,因為它可以有效地幫助研究參與者重新體驗並回憶他們在被討論的活動中和之後所經歷的思想、感受和信念,從而使參與者在訪談中更詳細地描述和擴展他們的經歷。

樣本和數據收集

研究方案已由第一作者所在大學的機構審查委員會(IRB)批准。在每次訪談之前,會向參與者簡要介紹研究目的和訪談程序。達成協議後,每個參與者都籤署了同意書,以表示他們的理解並確認是自願參加這項研究。

研究參與者是從微信上的一個短視頻業餘小組中招募的。為了確認他們是否有資格參加研究,我們對所有參與者進行了篩選,以確認他們是千禧一代,並且他們有製作個人錄製的旅行視頻的經驗,在TikTok上觀看過與旅行有關的視頻,並且在TikTok上分享了至少一個自製的旅遊視頻。

訪談於2018年12月開始至2019年2月結束,以離線和在線方式進行普通話訪談。雙語研究人員在大多數參與者居住的北京、深圳和廣州通過面對面對話的方式對參與者進行了採訪。為了方便參與者,有些人使用視頻聊天進行了遠程操作。訪談持續了30分鐘到1.5小時。在訪談中,參與者被要求提供他們曾在TikTok上錄製或觀看的旅行視頻的示例。訪談中提出了四個主要問題:您對TikTok有什麼了解並喜歡它什麼?您能否描述一兩個您觀看過的最令人印象深刻的TikTok旅遊視頻?您能否描述一些您在社交媒體上親自製作並分享的旅遊視頻?您如何描述在TikTok上製作和共享旅遊視頻的體驗?這樣的提問方式允許自由的對話流,並使研究人員能夠根據緊急數據提出跟進參與者意義結構中心的後續問題。遵循「數據飽和」的概念,訪問過程會重複,直到訪問者沒有聽到與特定研究問題相關的新信息為止。

總共有12名參與者完成了半結構化訪談,其中包括22至26歲的兩名男性和十名女性(表1)。女性參與者的高參與度可能與社交媒體分享行為中的性別差異有關。大多數參與者喜歡在TikTok上觀看有關日常生活的視頻,超過一半的參與者表示他們最常觀看旅行內容。大多數參與者從朋友的推薦和電視廣告中了解TikTok。他們中有一半在TikTok上分享了出國旅行的經歷。

研究結果

觀看和創造TikTok旅遊幻想

研究結果表明,在TikTok上觀看和製作旅遊短視頻是相互關聯的過程。遊客對旅遊視頻的認知首先是通過每天在TikTok上觀看旅遊和其他相關視頻來形成的。後來,由休閒觀看體驗形成的令人愉悅的中介感知被擴展到旅遊環境中,從而吸引並引導遊客製作旅遊視頻。在觀看和製作方面,參與者表現出對旅行視頻中異國情調和多感官幻想的一致偏愛。旅遊視頻所投射的幸福被旅遊者視為一種精神享受。對於某些人來說,視頻的觀看激發了人們對TikTok視頻中顯示的多感官體驗的渴望。大多數受訪者都遵循了TikTok的旅行趨勢,並參加了「打卡之旅」,這是指通過在自己上傳的視頻中進行地理定位來標記他們的位置。許多人選擇通過視頻展示他們的旅遊幻想,並有可能獲得更完整的旅行體驗圖景(即,通過故事、文字和音樂的敘述將靜態變為動態並傳達情感)。他們將視頻與照片相比,照片只能捕捉特定的時刻,而視頻則包含了更多關於情緒和氛圍的細節。

通過分享將#奇妙旅行#標籤化

自我建構的奇妙旅程通過目標受眾的重新審視獲得了意義,並成為了被廣泛接受的「奇妙旅程」,目標受眾成功地解碼了創作者意圖傳達的含義,使旅行體驗更加愉悅。參加者尋求與目標受眾進行雙邊情感對話。通過獲得受眾的積極反饋,參與者在情感上獲得了一種愉悅的感覺,即他們的努力得到了回報。參與者進一步表示,分享可能是微妙的舉動,以加強與旅伴的情感紐帶並維持與家人和朋友的親密關係。創作者使那些不在旅途中的人能夠通過即時共享來訪問所有這些美好的時刻。

將我有意義的生活存儲在「公共」日記中

製作和共享旅行視頻的另一個基本含義是將難忘的生活經歷存儲在數字日記中,而這不會輕易丟失。遵循TikTok官方倡導的「記錄您的精彩生活」的概念,在視頻中記錄有意義的經歷被確定為參與者所喜愛的時尚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大多數參與者認可了TikTok在中國推廣的錄製和共享文化。由於參加者在社交媒體上記錄和分享他們的生活是一種日常習慣,因此他們在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的旅行中這麼做,也並不奇怪。此外,參加者喜歡在旅行後觀看他們自己製作的旅遊視頻,因為它為他們提供了回憶和重溫那些美好時刻的機會。旅行後的回憶提醒他們,他們曾參觀過某個地方並在那做了有意義的事情。

儘管一些參與者沒有表現出特定的偏愛,但大多數參與者對於在何處以及與誰共享「個人」日記顯得「挑剔」。儘管TikTok允許他們與全球受眾分享他們的作品,但出於隱私方面的考慮,他們還是謹慎地與TikTok上的陌生人分享個人視頻。如果視頻是關於沒有露出面孔的美麗風景,則參與者更願意在TikTok上與更多的受眾分享。否則,通常會將其上傳在微信上一個較小的朋友圈中。受訪者通常在TikTok上拍攝和編輯視頻,在微信上分享。對於他們來說,「朋友圈」指的是選定的一組親密的家人和朋友,他們應該理解這些視頻背後的含義。

結論與討論

這項研究調查了影響旅行者在TikTok上製作、觀看和分享旅遊短視頻的基本過程,並特別考察了遊客使用TikTok 或抖音的體驗。研究結果提出了三個解釋性主題,即(a)觀看和創造TikTok旅遊幻想;(b)通過分享將#奇妙旅行#標籤化;(c)將我有意義的生活存儲在「公共」日記中。這些發現有助於了解遊客在旅遊業背景下在社交媒體上接觸旅遊短視頻的動機。它勾勒出遊客特別選擇TikTok的含義,以及它與中國背景的關係。調查結果還提供了對媒體飽和時代休閒旅遊連續體的見解,並闡明了將TikTok用作旅遊業營銷工具的情況。

實際意義

當前的研究強調,用戶生成的社交媒體視頻是吸引遊客的強大工具。正如參與者將「異國情調」或「難忘」體驗描述為他們想分享或應分享的東西一樣,目的地營銷人員應考慮其目的地在哪些方面與眾不同。通過了解遊客對視頻內容的偏愛,旅遊市場可以策劃針對某個目的地的多感官和享樂主義幻想,或創建具有代表性音樂的旅遊視頻模板。調查結果還鼓勵旅遊組織認識到社交媒體,特別是TikTok作為旅行者分享體驗的平臺,可以塑造其他潛在遊客的目的地形象並影響旅遊動機。因此,目的地營銷組織應促使遊客通過社交媒體渠道分享積極而有意義的體驗。

此外,這項研究表明,使用社會媒體作為中國千禧一代休閒活動的習慣從日常生活溢出到旅遊環境。這項研究的參與者不斷使用社交媒體,並發現在度假期間使用社交媒體可以增強旅遊體驗。在這種情況下,通過促進數位化即時性(例如提供免費的高速Wi-Fi連接),目的地可能會變得更具吸引力。

這項研究還證實,千禧一代的Tik Tok生活方式(即不斷通過社交媒體觀看和共享視頻)會影響他們的旅遊行為。因此,營銷人員可以通過強調目的地的體驗如何反映個人生活方式來宣傳目的地。

責編:周夢琦

相關焦點

  • 霍金回應王俊凱全英文提問:很開心聽到中國千禧一代思考的聲音
    11月24日下午,王俊凱在網上發了一個視頻,視頻中的小凱寶寶穿著白色襯衫,用全英文提問霍金教授。小凱表示,自己和很多中國青年一樣,對於未來與太空充滿了好奇。他不僅提問了霍金教授關於外星探索、科技發展的問題,更是問到了如何更好地保護傳統文化。
  • 當智齒、傷疤、傳送帶都成為藝術,什麼是「千禧一代」的藝術觀?
    「千禧一代」的年輕藝術家所謂「千禧一代」(Millennials),是指出生於20世紀末、在21世紀到來時成年的一代人。這代人的成長時期幾乎與網際網路和計算機科學的高速發展時期重疊。作為「網際網路原住民」,他們的生活與表達也和網際網路密切關聯。X美術館的兩位創始人就屬於「千禧一代」。
  • 「千禧一代」正改變中國消費模式
    在2016天津夏季達沃斯論壇分論壇「中國的千禧一代」上,眾多嘉賓圍繞「中國的千禧一代」展開深入討論。與會嘉賓認為,中國的「千禧一代」正在深刻改變中國的創意產業及消費習慣。前FT中文網總編輯、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張力奮說:「千禧一代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出生和生長在中國經濟和財富快速發展的時期,沒有經歷一個物質極其貧乏的年代,沒有飢餓感。」「千禧一代」(millennials)指20世紀90年代初期出生,21世紀初期進入成人期的一代。
  • 美媒:美國千禧一代推動「分享型經濟」發展
    【環球網綜合報導】受學生貸款難度增加以及美國經濟蕭條的影響,出生在1980年至2000年的美國千禧一代對待事物的觀念正在轉變,他們不再追求房屋和汽車,他們不求擁有,而是更願意與他人分享或交換事物,這也促進了美國「分享型經濟」的發展。據英國路透社報導,「分享型經濟」的核心理念是「使用而不佔有」, 目前美國「分享型經濟」主要模式是以手機為平臺的出租或交換型經濟。
  • 抖音在國外為啥叫TikTok?其實原因在這裡!
    抖音,如果要直譯的話,英文維基百科給的比較權威的說法是:vibrate [ˈvaɪbreɪt] 表示「顫動,抖動」。例句:The ground shook and the cliffs seemed to vibrate.
  • 雙語閱讀:千禧一代成萬能「背鍋俠」
    從自置居所、休閒餐廳到高爾夫,人們責怪千禧一代限制了太多領域的發展,但如今,人們普遍認為不是好事的「離婚」也被千禧一代「幹掉了」。And they're certainly gloating.千禧一代當然有些幸災樂禍。推特用戶們在網上分享半開玩笑的有趣推文,談論千禧一代對離婚率下降的影響,幽默地回應這一新聞。New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US divorce rate dropped 18 percent from 2008 to 2016.最新調查顯示,從2008年到2016年,美國離婚率下降了18%。
  • 2020歡樂深活節掀起中國浪潮,千禧一代再「燥」深圳青年文化
    2020歡樂深活節掀起中國浪潮,千禧一代再「燥」深圳青年文化 2020-12-14 16: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為什麼比特幣對千禧一代很重要?
    換句話說,這是對千禧一代的反思——我們的歷史和價值觀。作為在21世紀長大的第一代,我們有一個獨特的觀點值得探索。 與金錢無關 當我談到比特幣時,我一次又一次遇到相同的問題: 「它有什麼後盾?」我應該買嗎?
  • ManpowerGroup:千禧一代職場狀態調查(附報告)
    2/3的千禧一代對他們當前的工作前景很樂觀;62%的千禧一代確信即使明天就失業也能在3個月內找到一樣好甚至更好的工作。從整體來看,墨西哥、中國、瑞士和德國的千禧一代更樂觀,但是日本、希臘和義大利的千禧一代就有些消極了,這也反映了各國的經濟、政治和文化因素對千禧一代的影響。全球大部分千禧一代對未來和事業成功充滿希望。工作到死?
  • 泰國千禧一代最具影響力的品牌
    9月10日發布的一份報告,列出了泰國千禧一代最具影響力的品牌,千禧一代也被稱為Y世代,英文是Millennials,是源自美國文化對一個特定世代所習慣稱呼的名稱,一般指20世紀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出生,在跨入21世紀(即2001年)以後達到成年年齡的一代人。
  • 千禧一代五大旅行新主張:打卡網紅,追溯文化
    最近,Airbnb愛彼迎發布了《2019千禧一代旅行者洞察報告》,通過深度調研以及大數據分析,透過千禧一代(1982-2000年出生的人)獨特的價值觀,挖掘並深度解讀了千禧一代旅行者的五大旅行關鍵詞——即「追隨潮流」、「自我犒賞」、「極致體驗」、「樂於探索」、「帶娃出遊」。
  • 英媒:中國千禧一代的喜好影響海外併購模式的轉變
    英國《金融時報》7月22日文章,原題:千禧一代的喜好影響中國對外併購現如今,中國企業海外併購的許多決定,與大約4.15億「千禧時代」年輕人的特有需求已密不可分。生於上世紀最後20年的那一代的品味喜好與眾不同,中國的眾多新興跨國企業為滿足他們的需求正滿世界搜尋。
  • 我與圖書館結下的情緣,是個奇妙而又充實的旅程
    這便我就給她深深地吸引住了,與圖書館結下了不解之緣,我們相識了。緣分,很神秘的東西,牽引著我與圖書館之間的點滴,化作流水,長流不息……因為這塊寧靜樂土給我在求知和追求道理上插上了一雙夢想的翅膀。只有她可以讓我靜靜的讀,字字的嚼,讓思緒飛揚,感悟深刻,從中領悟人生道理。
  • 應對考級考研英文閱讀寫作:我是如何通過這些精讀技巧拿高分的
    帶著這些問題,我總結出來下面的技巧可以幫你全面地提高英文讀寫能力。閱讀選材很重要英文精讀就是逐句逐句地一個單詞不落地閱讀一篇文章,所以選擇什麼樣的閱讀材料非常的重要,一篇好的閱讀材料裡面有書面用詞,承上啟下的連接詞,生動活潑的動詞和豐富多彩的形容詞,正確的英文語法和固定的表達方式。首先小說不適合做精讀材料,小說可以作為泛讀材料提高閱讀速度,訓練語感。
  • 2030年,千禧一代的未來戰爭
    千禧一代已經陸續走入高考考場了,但更大的挑戰在2030年。人有遠慮,才有近憂。千禧後父母們的焦慮,來自遙遠將來的競爭壓力。2030年的世界什麼樣?「我終於扛不住了!」一位朋友曾發誓決不讓各類補習班、強化班剝奪兒子的童年樂趣,可最終還是繳械投降了。
  • 親測分享:如何從精讀繪本,過渡到英文小作文?
    說到底,我們不是native speaker,我兒子的積累不夠,而我們自己這一代人的英語,30年前哪有那麼多原版材料來看來學,口語和思維都不是地道的。不是不敢說,而是怕誤人子弟。但是精讀的重要性,已由很多英語教育專家反覆說過。不攻克精讀這一關,英文無法真正上個臺階,也最終無法過渡到寫英文小作文。
  • 在學校裡,楊浦同學感受了「一粒米的奇妙旅程」~
    在學校裡,楊浦同學感受了「一粒米的奇妙旅程」~ 2020-11-06 21: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隨心所欲變身不由己,千禧一代的財富夢想
    來源:澳洲財經見聞共1186字|預計閱讀時長2分鐘一項最新調研發現,關於金錢,千禧一代並沒有到「想錢想瘋了」的地步,對奢侈品也沒有迫切想要到「賣腎」的渴求。事實上,他們對財富的期望以及財務目標與祖輩、父輩年輕時的想法並沒有太大的不同。
  • 「千禧一代」藏家的偏好將是未來藝術市場的風向標
    這種現象預示著新老藏家群體正在迭代,「千禧一代」藏家的偏好將是未來藝術市場的風向標。2018年,在針對全球市場高資產淨值人士收藏行為的調查中顯示,在過去兩年新興的亞洲市場中,「千禧一代」收藏家要比其他年齡層更加活躍。在新加坡,46%的藏家為「千禧一代」,在中國香港佔39%,在最為「年輕」的中國內地市場,這一比例也超過了20%。這一數據既呈現出新老藏家的交替,也為分析「千禧一代」藏家的收藏特點提供了數據和樣本基礎。
  • 一場給小朋友的奇妙旅程
    南瓜推薦語:「小朋友在鏡頭中進入了一次次奇妙旅程,看見這些圖片,也想有這麼一位神奇爸爸。」Noriyuki Kajiwaraの兒女成長的記錄兩雙眼看遍了春夏秋冬, 四條腿走遍了山河湖海, 一個相機記錄了風花日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