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天柱:樂享侗戲度暑假

2020-08-06 光明網
貴州天柱:樂享侗戲度暑假

8月5日,在貴州省天柱縣第四中學,侗戲藝人講解侗戲技巧。 暑假期間,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天柱縣第四中學組織開展「樂享侗戲度暑假」活動,聘請侗戲非遺傳承人、戲班藝人對喜愛侗戲的學生進行唱腔、表演技巧等方面的指導,讓孩子們感受民族傳統藝術的魅力,度過一個充實又有意義的假期。 天柱侗戲是當地侗族人民在長期的勞動生活中逐漸發展形成的藝術形式,主要通過口手相傳的方式,代代傳承至今。2019年6月,天柱侗戲被列入貴州省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新華社發(蔡興文 攝)

貴州天柱:樂享侗戲度暑假

8月5日,貴州省天柱縣第四中學的學生觀看侗戲藝人表演(無人機照片)。 暑假期間,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天柱縣第四中學組織開展「樂享侗戲度暑假」活動,聘請侗戲非遺傳承人、戲班藝人對喜愛侗戲的學生進行唱腔、表演技巧等方面的指導,讓孩子們感受民族傳統藝術的魅力,度過一個充實又有意義的假期。 天柱侗戲是當地侗族人民在長期的勞動生活中逐漸發展形成的藝術形式,主要通過口手相傳的方式,代代傳承至今。2019年6月,天柱侗戲被列入貴州省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新華社發(蔡興文 攝)

貴州天柱:樂享侗戲度暑假

8月5日,在貴州省天柱縣第四中學,侗戲藝人為學生穿戴戲服。 暑假期間,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天柱縣第四中學組織開展「樂享侗戲度暑假」活動,聘請侗戲非遺傳承人、戲班藝人對喜愛侗戲的學生進行唱腔、表演技巧等方面的指導,讓孩子們感受民族傳統藝術的魅力,度過一個充實又有意義的假期。 天柱侗戲是當地侗族人民在長期的勞動生活中逐漸發展形成的藝術形式,主要通過口手相傳的方式,代代傳承至今。2019年6月,天柱侗戲被列入貴州省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新華社發(蔡興文 攝)

貴州天柱:樂享侗戲度暑假

8月5日,在貴州省天柱縣第四中學,侗戲藝人(右)在指導學生表演侗戲。 暑假期間,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天柱縣第四中學組織開展「樂享侗戲度暑假」活動,聘請侗戲非遺傳承人、戲班藝人對喜愛侗戲的學生進行唱腔、表演技巧等方面的指導,讓孩子們感受民族傳統藝術的魅力,度過一個充實又有意義的假期。 天柱侗戲是當地侗族人民在長期的勞動生活中逐漸發展形成的藝術形式,主要通過口手相傳的方式,代代傳承至今。2019年6月,天柱侗戲被列入貴州省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新華社發(蔡興文 攝)

貴州天柱:樂享侗戲度暑假

8月5日,在貴州省天柱縣第四中學,侗戲藝人向學生介紹戲服知識。 暑假期間,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天柱縣第四中學組織開展「樂享侗戲度暑假」活動,聘請侗戲非遺傳承人、戲班藝人對喜愛侗戲的學生進行唱腔、表演技巧等方面的指導,讓孩子們感受民族傳統藝術的魅力,度過一個充實又有意義的假期。 天柱侗戲是當地侗族人民在長期的勞動生活中逐漸發展形成的藝術形式,主要通過口手相傳的方式,代代傳承至今。2019年6月,天柱侗戲被列入貴州省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新華社發(蔡興文 攝)

貴州天柱:樂享侗戲度暑假

8月5日,貴州省天柱縣第四中學的學生觀看侗戲藝人表演。 暑假期間,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天柱縣第四中學組織開展「樂享侗戲度暑假」活動,聘請侗戲非遺傳承人、戲班藝人對喜愛侗戲的學生進行唱腔、表演技巧等方面的指導,讓孩子們感受民族傳統藝術的魅力,度過一個充實又有意義的假期。 天柱侗戲是當地侗族人民在長期的勞動生活中逐漸發展形成的藝術形式,主要通過口手相傳的方式,代代傳承至今。2019年6月,天柱侗戲被列入貴州省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新華社發(蔡興文 攝)

貴州天柱:樂享侗戲度暑假

8月5日,貴州省天柱縣第四中學的學生在嘗試穿戴戲服。 暑假期間,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天柱縣第四中學組織開展「樂享侗戲度暑假」活動,聘請侗戲非遺傳承人、戲班藝人對喜愛侗戲的學生進行唱腔、表演技巧等方面的指導,讓孩子們感受民族傳統藝術的魅力,度過一個充實又有意義的假期。 天柱侗戲是當地侗族人民在長期的勞動生活中逐漸發展形成的藝術形式,主要通過口手相傳的方式,代代傳承至今。2019年6月,天柱侗戲被列入貴州省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新華社發(蔡興文 攝)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貴州天柱:樂享侗戲度暑假「組圖」
    暑假期間,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天柱縣第四中學組織開展「樂享侗戲度暑假」活動,聘請侗戲非遺傳承人、戲班藝人對喜愛侗戲的學生進行唱腔、表演技巧等方面的指導,讓孩子們感受民族傳統藝術的魅力,度過一個充實又有意義的假期。 天柱侗戲是當地侗族人民在長期的勞動生活中逐漸發展形成的藝術形式,主要通過口手相傳的方式,代代傳承至今。2019年6月,天柱侗戲被列入貴州省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 【貴州天柱】巖寨歌節歌聲飛 和諧邊界唱脫貧
    8月6日,農曆六月二十六,湖南省靖州苗族侗族縣大堡子鎮巖寨村,一年一度的「四十八寨趕歌場」如期而至,來自湘黔邊界48寨的數千名苗侗同胞身著盛裝,齊聚巖寨歌場,以歌會友,以歌傳情,唱響「百年巖寨歌場」。巖寨歌場座落在湘黔兩省結合部,與貴州省天柱縣竹林鄉毗鄰,是湘黔邊區「四十八寨」貴州天柱、錦屏、湖南靖州苗族地區大型民間歌會集散地之一
  • 貴州天柱:翰墨飄香 樂享暑假
    暑假期間,天柱縣文化娛樂活動豐富多彩,教師引導學生參加學習國學、國畫、書法等,增加課外知識,陶冶情操。(龍勝洲攝/光明圖片)2020年8月17日,在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天柱縣一家書畫培訓中心,學生習畫畫。
  • 貴州黔西:花樣滑冰 樂享運動
    貴州黔西:花樣滑冰 樂享運動 2020年8月22日,小學生在貴州省畢節市黔西縣蓮城街道休閒廣場進行花樣滑冰訓練。暑假期間,貴州省畢節市黔西縣許多小學生通過參加花樣滑冰運動的訓練,提高運動水平、強身健體,感受運動的魅力。
  • 貴州天柱:楠竹變成「就業竹」
    日前,記者來到貴州黔東南州天柱縣高釀鎮豐葆村的天裕竹製品廠,廠裡機器轟鳴,車輛進出,非常繁忙。  廠長潘柏柳正忙著與工人一起鋸竹竿、破竹筒、截竹棍、筷子拋光,潘柏柳的愛人陳玉明則忙著指揮貨車司機倒車,把車上的楠竹傾倒在鋪滿碎石的場坪上。
  • 江西:樂享暑假
    暑假期間,宜豐縣中小學生、留守兒童紛紛進書店、進博物館、進遊樂場所,樂享假日時光。為豐富農村留守兒童的暑假生活,上高縣將農家書屋向孩子們開放,為他們提供一個安全、安靜的閱讀學習場所,讓假期中的孩子們在這裡盡享閱讀樂趣。
  • 河北邯鄲:學國畫 樂享暑假
    暑假期間,河北省邯鄲市叢臺區藍天金地社區組織轄區的學生們開展了「學國畫,樂享暑假」活動。通過學習,學生們可以熟練地使用毛筆、墨汁來實現自己的構思,創作出簡單的國畫作品。活動幫助學生們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樂享暑期美好時光。
  • 貴州赤水:體驗非遺 樂享暑期
    暑假期間,貴州省赤水市丙安鎮的油紙傘製作基地迎來眾多學生,他們通過現場觀摩、體驗非遺手工油紙傘製作技藝,近距離了解和感受非遺魅力,樂享暑假生活。
  • 侗臺語與漢語的歷史關係
    內容提要:本文的研究說明,早期侗臺語與商周時代漢語的語音和形態相近,有較多的對應詞,早期侗臺語和漢語原本應是相近的語言或方言。戰國、兩漢時期它們已分布在不同區域,關係不是很密切,侗臺語的古漢語借詞並不是很多。
  • 河北平鄉:樂享非遺過暑假
    近日,河北省邢臺市平鄉縣利用暑假期間舉辦「暑假實踐學非遺」系列活動,包括書法、剪紙等非遺項目吸引眾多小學生前來參觀體驗,在炎炎夏日感受非遺文化,樂享暑假美好時光。
  • 河北廣宗:多彩暑假 樂享非遺
    2020年8月10日,河北省廣宗縣開展「樂享非遺感受傳統文化」系列活動,組織中小學生到廣宗縣非遺文化館參觀書畫、柳編、虎頭鞋等非遺和傳統文化,並體驗麵塑創作,讓學生們感受傳統文化的無窮魅力,樂享暑假美好時光。
  • 寧夏銀川:快樂足球 樂享暑假
    暑假期間,寧夏銀川不少喜歡足球運動的中小學生參加各類足球培訓班,學習、提高足球技藝,在運動中樂享暑假生活。新華社記者 楊植森 攝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 體驗非遺剪紙 樂享暑假生活
    暑假期間,寧夏吳忠市利通區永昌社區開設「非遺剪紙小課堂」,邀請自治區級剪紙非遺傳承人為小學生教授剪紙技藝,讓小學生們近距離了解和體驗非遺文化,樂享暑假生活。
  • 苗侗醫藥、傳統戲劇、80年陳釀茅臺酒...高清大圖揭秘丹寨非遺周...
    非遺周,貴州各地寶貝集合80年陳釀的茅臺酒三件重量級的「貴州三寶
  • 淄博市淄川經濟開發區第一小學:七彩童年 樂享暑假
    齊魯網·閃電新聞8月4日訊 七彩童年,樂享暑假。近日,淄博市淄川經濟開發區第一小學組織部分教師開展「多彩暑假」活動,給孩子們帶來豐富多彩的暑期課程,為孩子們編織了一個七彩童夢。美術教師裡,教師趙貝貝向孩子們傳授剪紙技藝,讓孩子們學習創作各式剪紙作品,感受傳統文化,樂享假期生活。
  • 《侗融》:中西音樂碰撞出的迷離火花
    Yves曾經是法航的乘務員,最近在中國徒步旅行,其間特意去了趟貴州。在聊天的過程中,他提到了貴州的侗族,對侗族的歌曲和那美妙的旋律大為讚賞。  分別一個月後,尚馬龍又接到了Yves的電話,Yves邀請尚馬龍參加了他在梅傑夫的關於貴州和侗族的攝影展。在現場,尚馬龍第一次聽到了現場的侗族女歌手演唱的原汁原味的侗族音樂。那宛如天籟的聲音讓尚馬龍折服。
  • 扶貧·復工·復產 天下貴商在行動(三百二十五)▏貴州海宇與貴州...
    4月23日,正和島貴州島鄰機構2020年首次線下活動走進西江傳說苗侗餐飲活態博物館。活動上,西江傳說苗侗餐飲活態博物館被授予為正和島貴州島鄰機構指定餐飲接待單位,貴州海宇集團與貴州藍圖新材料有限公司籤訂戰略合作協議。
  • 李錦芳 | 語言的呼喚——著名侗臺語專家李錦芳教授訪談錄
    仡央語支有六七種語言,使用人口都很少,是罕見的整個語支都陷於嚴重瀕危的語言,該語支散布在貴州、雲南、廣西及越南北部山區,它們可能來源於漢代前後的古夜郎等方國的語言,更早則可能來源於嶺南百越,1940年代美國學者白保羅(Benedict)通過先前法國人的調查材料發現這個語群部分語言的內部關係及與侗臺語的親緣關係,將之與黎語合稱為「卡岱語」。
  • 多彩生活 樂享暑期
    暑假期間,各地的孩子們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樂享假期、充實生活。 新華社發(劉滿倉 攝) 1 2345下一頁8月14日,孩子們在河北唐山遵化市東舊寨鎮梁屯中心小學的活動中心練習舞蹈基本功。暑假期間,各地的孩子們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樂享假期、充實生活。 新華社發(劉滿倉 攝) 上一頁12345下一頁8月14日,皮影戲藝人在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文化館指導小朋友表演皮影戲。
  • 貴州奇特風景,吃蟲喝辣品酸,還有美女敬酒
    貴州丹寨探秘,吃蟲喝辣的奇特民族!撰文/攝影:一路南風丹寨地處貴州黔東南山區,這裡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因此被稱為中國的涼都。與涼都名號相輝映的是這裡奇特的飲食風俗,比如吃蟲、喝辣、好酸,這幾個元素已經成為黔東南地區的旅遊特色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