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駐加拿大大使:希望加方能夠像50年前一樣,努力排除第三方幹擾

2020-12-11 界面新聞

據中國駐加拿大大使館網站9月28日消息,駐加拿大大使叢培武就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1周年發表視頻講話。叢培武在講話中提到,排除幹擾、解決問題是中加關係的關鍵。中加之間沒有歷史遺留問題,也沒有根本利害衝突,兩國合作大於競爭,雙方完全可以通過互利合作實現共贏。遺憾的是,由於孟晚舟事件,兩國關係持續陷入嚴重困難,中方對此十分痛心,但起因和責任完全不在中方。希望加方能夠像50年前一樣,努力排除第三方幹擾,儘快作出正確決斷,糾正錯誤,解決兩國關係面臨的突出問題,為兩國關係轉圜創造條件,也為釋放兩國合作潛力掃清障礙。

講話全文如下:

今年10月1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71周年華誕。71年來,在中國共產黨堅強領導下,在各族人民艱苦努力下,中國從一個貧窮落後的國家發展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創造出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發展奇蹟。在這一歷史進程中,中國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中華民族也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跨躍。

2020年,是中國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擺脫貧困、過上小康生活,是中華民族數千年來的理想。消除貧困,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是中國共產黨人的不懈追求。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人均收入增長超過25倍,7億多人擺脫貧困。在國際疫情持續蔓延、世界經濟受到嚴重衝擊背景下,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推動中國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積極成效。中國經濟二季度企穩回升、由負轉正,增長3.2%。我們正積極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進一步擴大內需,擴大對外開放。我們正努力把疫情造成的損失補回來,爭取全年經濟發展好成績,確保按計劃全面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2020年,是中國萬眾一心、集中力量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應考之年。面對突如其來的嚴重疫情,我們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迅速打響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用1個多月的時間初步遏制疫情蔓延勢頭,用3個月左右的時間取得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的決定性成果,進而又接連打了幾場局部地區聚集性疫情殲滅戰,奪取了全國抗疫鬥爭重大戰略成果。全國人民眾志成城,書寫了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我們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抓緊恢復生產生活秩序,取得顯著成效。中國成為疫情發生以來第一個恢復增長的主要經濟體,顯示了中國的強大修復能力和旺盛生機活力。我們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與世界衛生組織和有關國家一道抗疫。在抗疫最艱難的時刻,包括加拿大在內的國際社會給予中國寶貴支持和幫助。疫情在加拿大等國蔓延時,中國也投桃報李,積極提供援助,分享疫情信息,精誠合作,共克時艱。

2020年,是中國堅定捍衛多邊主義、奮力反對單邊霸凌之年。當今世界正在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人類社會遭到前所未有的全方位挑戰和考驗。國際經濟、政治、科技、文化等格局都在發生深刻調整,世界進入動蕩變革期。中國一如既往地堅決維護多邊主義,維護聯合國權威和地位,恪守《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堅決反對單邊主義、保護主義。中國不挑事,也絕不怕事。任何人任何勢力企圖通過霸凌手段把他們的意志強加給中國、改變中國的前進方向、阻撓中國人民創造自己美好生活的努力,中國人民都絕不答應。面對個別大國的瘋狂霸凌、打壓,中國堅定維護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堅定維護自身正當權益,堅定維護國際公平正義。同時,中國繼續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同世界各國分享發展機遇。中國將繼續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中國將繼續履行大國責任,展現大國擔當,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今年是中加建交50周年。50年來的交往,帶給我們一些經驗和啟示:

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是中加關係的基礎。50年前,中加兩國領導人衝破美蘇冷戰對抗的重重阻力,作出建交的政治決斷,開啟了中加關係新篇章,這是順應時代發展潮流、符合兩國人民共同利益之舉。與此同時,物之不齊,物之情也。中加兩國政治制度、歷史文化、發展階段不同,在一些問題上有不同看法很正常,關鍵是要堅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尊重和照顧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

增進理解、深化合作是中加關係的根本。儘管中加關係正經歷風浪考驗,但兩國人民的傳統友誼如同大海,靜水流深。加政商學等各界很多人士珍視中加關係來之不易的發展成果,他們要麼為兩國關係改善和發展大聲呼籲、積極奔走,要麼為促進兩國經貿、教育、文化、醫學等領域的友好交流默默奉獻力量,如中國駐加拿大使館授予的「大使獎」獲得者蒙特婁大學副校長Guy Lefebvre、加拿大園林理事會執行主任Michel Gauthier、渥太華大學醫學院前院長Jacques Bradwejn等,他們是「當代的白求恩」,有助於中加關係在大風大浪中保持韌性。

排除幹擾、解決問題是中加關係的關鍵。中加之間沒有歷史遺留問題,也沒有根本利害衝突,兩國合作大於競爭,雙方完全可以通過互利合作實現共贏。遺憾的是,由於孟晚舟事件,兩國關係持續陷入嚴重困難,中方對此十分痛心,但起因和責任完全不在中方。希望加方能夠像50年前一樣,努力排除第三方幹擾,儘快作出正確決斷,糾正錯誤,解決兩國關係面臨的突出問題,為兩國關係轉圜創造條件,也為釋放兩國合作潛力掃清障礙。

相關焦點

  • 每經9點丨中國駐加拿大大使:加方應儘早釋放孟晚舟回國;國家衛健委...
    每經編輯:張喜威1丨中國駐加拿大大使:加方應儘早釋放孟晚舟回國,為中加關係重回正軌創造條件據中國駐加拿大大使館網站8月16日消息,近日,駐加拿大大使叢培武接受《國家郵報》記者JohnIvison專訪,就中加關係、涉港問題、涉疆問題以及中國對外政策等回答提問。
  • 駐加拿大大使:中國...
    疫情前,我訪問了加多個城市。疫情後,我通過電話、視頻方式與加各界人士廣泛聯繫。給我的印象是,很多加方人士仍非常珍視中加關係,視中國為機遇而非挑戰。但受當前加政治環境所限,他們不願意公開表達對中加關係的支持。中加建交50年以來,中方一貫高度重視發展對加關係。兩國關係發展中的一個重要經驗是,一個健康穩定發展的中加關係符合兩國和兩國人民的共同利益。
  • 孟晚舟被扣押超600天 中國駐加大使:正義不會缺席
    中國駐加大使回應) 從去年到現在,只要提到加拿大,人們馬上想到的就是孟晚舟。時至今日,孟晚舟已被加拿大扣押超600天。日前,加拿大總檢察長稱孟晚舟引渡到美國的要求已經滿足。
  • 中國大使直率批評加拿大媒體:他們總覺得加拿大高人一等
    據《環球時報》7月6日報導,「影響力強大、報導錯誤的加拿大媒體傷害了中國和加拿大的關係」,中國駐加拿大大使盧沙野近日接受加通社專訪,坦率談及加媒體對中加關係的誤解、對中國的偏見,引起加媒關注,也招致一些人不爽。
  • 中國駐加拿大大使強調!康明凱、麥可案同孟晚舟事件性質完全不同...
    據中國駐加拿大大使館12月12日消息,12月11日,駐加拿大大使叢培武就中加關係等問題接受加拿大通訊社電話採訪。叢大使闡述了中方在中加關係上的原則立場,強調孟晚舟事件是一起徹頭徹尾的政治事件,是加拿大和美國對雙邊引渡條約的濫用。
  • 敏感時刻,中國駐加拿大大使最近幾天還做了這些事
    圖片來自中國駐加拿大大使館網站參考消息網12月20日報導中國跟加拿大的外交摩擦仍在繼續。作為一線外交官,中國駐加拿大大使盧沙野最近馬不停蹄,除了在加主流報紙發表署名文章,呼籲加拿大不要「走上背離公平正義的道路」,盧沙野大使這些天還做了這幾件有利於兩國各領域交流的事。
  • 中國駐加拿大大使:孟晚舟承受很大壓力,但她表現得非常堅強
    【環球網綜合報導】8月6日,《新聞1+1》主持人白巖松連線中國駐加拿大大使叢培武,就建交五十年之際,中加關係將向何處發展進行解讀。白巖松:據您了解,現在孟晚舟的情況怎麼樣?孟晚舟的事件究竟是一個什麼樣性質的事件?
  • 駐加大使叢培武:中國歡迎客觀、公正思考的人士赴新疆訪問
    駐加大使叢培武:中國歡迎客觀、公正思考的人士赴新疆訪問 中國駐加拿大大使館網站 2019-12-04 16:12
  • 駐加拿大大使:中國...
    據中國駐加拿大大使館網站12月18日消息,12月15日,叢培武大使同加拿大亞太基金會總裁兼執行長貝克舉行視頻對話會,就中國對外政策、中加關係等議題進行交流。以下為部分內容。貝克:加拿大密切關注中國與澳大利亞的關係。
  • 駐加拿大大使叢培武:康明凱、麥可案同孟晚舟事件性質完全不同
    新京報快訊 據中國駐加拿大使館網站消息,12月11日,駐加拿大大使叢培武就中加關係等問題接受加拿大通訊社電話採訪。叢大使闡述了中方在中加關係上的原則立場,強調孟晚舟事件是一起徹頭徹尾的政治事件,是加拿大和美國對雙邊引渡條約的濫用。
  • 中國大使給加拿大指出一條明路,抉擇的時候到了
    雖然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中國駐加拿大大使叢培武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都曾向加拿大提出釋放孟晚舟的要求,但加拿大並沒有用實際行動回應。還不釋放孟晚舟?中國大使叢培武近期在接受加拿大媒體採訪時,再次談及孟晚舟事件,同時給加拿大指出一條明路,若釋放孟晚舟將有助中加關係重回正軌,加方採取正確行動很重要。對此,加拿大抉擇的時候到了。
  • 中國大使撰文痛批加拿大,西方媒體又現「傲慢與偏見」
    【環球時報駐加拿大特約記者 李文浩】「中國大使指責加拿大在華為問題上表現出雙重標準和『白人優越論』」——幾乎所有西方主流媒體10日均關注到中國駐加大使盧沙野9日在加《國會山時報》發表的文章。加拿大《環球郵報》10日評論稱,這一聲明對一個大國來說非同尋常。
  • 外媒稱加公民受不公待遇並被沒收老花鏡 叢培武大使駁斥
    來源:海外網叢培武大使海外網12月18日電據中國駐加拿大大使館網站18日消息,12月15日,叢培武大使同加拿大亞太基金會總裁兼執行長貝克舉行視頻對話會,就中國對外政策、中加關係等議題進行交流。疫情前,我訪問了加多個城市。疫情後,我通過電話、視頻方式與加各界人士廣泛聯繫。給我的印象是,很多加方人士仍非常珍視中加關係,視中國為機遇而非挑戰。但受當前加政治環境所限,他們不願意公開表達對中加關係的支持。中加建交50年以來,中方一貫高度重視發展對加關係。兩國關係發展中的一個重要經驗是,一個健康穩定發展的中加關係符合兩國和兩國人民的共同利益。
  • 中國駐加拿大使館館舍為百年建築 中方精心呵護
    中國駐加拿大使館館舍紀念牌揭牌儀式現場。 徐長安 攝中國駐加拿大使館館舍紀念牌揭牌儀式現場,羅照輝致辭。 徐長安 攝中國駐加拿大使館館舍紀念牌揭牌儀式現場。 徐長安 攝  中新網多倫多5月22日電 (記者 徐長安)「中國(駐加拿大)使館原為天主教修道院,是一座具有140多年歷史的建築。中方1972年購買後一直精心維護,為保護渥太華歷史文化遺產作出了貢獻。」  中國駐加拿大大使羅照輝在此間館舍紀念牌揭牌儀式上,揭開了這座中國使館的秘密。  當地時間5月21日,中國駐加拿大使館舉辦開放日活動暨館舍紀念牌揭幕儀式。
  • 敏感時刻,中國駐加拿大大使最近幾天還做了這些事——
    12月14日,中國駐加拿大使館與卡爾頓大學在渥太華共同舉辦「一帶一路」倡議研討會,盧沙野大使致歡迎辭。圖片來自中國駐加拿大大使館網站參考消息網12月20日報導 中國跟加拿大的外交摩擦仍在繼續。作為一線外交官,中國駐加拿大大使盧沙野最近馬不停蹄,除了在加主流報紙發表署名文章,呼籲加拿大不要「走上背離公平正義的道路」,盧沙野大使這些天還做了這幾件有利於兩國各領域交流的事。
  • 駐加拿大大使:康明凱、麥可案同孟晚舟事件性質完全不同
    駐加拿大大使:康明凱、麥可案同孟晚舟事件性質完全不同 12月11日,駐加拿大大使叢培武就中加關係等問題接受加拿大通訊社電話採訪。 叢大使闡述了中方在中加關係上的原則立場,強調孟晚舟事件是一起徹頭徹尾的政治事件,是加
  • 前駐多倫多總領事回憶朱鎔基一次「非常規」出訪
    從太平洋島國薩摩亞到澳大利亞,再從加拿大多倫多到紐西蘭,陳文照的外交生涯見證了中國外交事業在這些國家的逐步發展。  特別令陳文照感到自豪的是,1989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風波發生後,他在駐加拿大使館工作時,經歷了衝破「西方制裁」,當時的副總理朱鎔基訪加,中加關係由冷轉熱的過程。
  • 加前駐華大使:麥家廉說的是實情,但他應該閉嘴
    加拿大駐中國大使麥家廉報導稱,加前駐華大使趙樸為麥家廉的辭職感到難過,但他認為處理此事的做法是正確的。「糟糕的是,此事發生在我們所有人都應做好準備的危機中期」,中國人現在知道麥家廉並不是代表加政府發言了。
  • 駐菲律賓大使黃溪連:希望「中國大使教育基金」激勵更多人關心和支持菲律賓華教事業
    中國駐菲律賓大使館一直高度重視菲律賓華文教育,自2014年起設立「中國大使教育基金」獎學金、助學金,以激勵勤奮好學、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學生,資助學習刻苦、品行良好、家境清寒的學子進行華文學習。迄今為止,該項目已連續實施6年,累計資助了全菲90多所華校共900名學生。今年又將有來自90多所華校共165名學生獲得獎學金、助學金支持。
  • 離任大使直言中加關係處於最低點,加媒引用這句中國諺語大有深意
    據中國駐加拿大大使館網站6月28日消息,即將離任的中國駐加拿大大使盧沙野6月25日在渥太華舉行離任招待會談及中加關係未來時,引用了辛棄疾的詩。大概一個月前,5月23日,盧沙野在出席中加關係研討會時曾直言,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當前中加關係出現嚴重困難,處於兩國建交以來的最低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