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專欄 | 通風系統電磁脈衝防護關鍵技術研究(摘錄)

2020-12-22 澎湃新聞

為充分發揮開放型、平臺型學術組織的作用,為了增強各專委會之間的相互交流與合作,進一步促進學術交流,由四川省電子學會主辦,電磁脈衝與雷電防護技術專業委員會承辦的電子版《電磁脈衝與雷電防護》論文選編將陸續推出,以供大家學習參考。同時歡迎各專委會推薦好文,協辦參與。歡迎大家多提寶貴意見。

摘要

通風系統是防護工程中重要的生命線保障系統,其電磁脈衝防護非常必要。針對當前工程防護中的薄弱部位,研究改進了屏蔽消波活門、擴散段等關鍵防護設備,通過設置屏蔽消波活門、在金屬管道上增加擴散段和蜂窩波導窗等,使通風系統的電磁脈衝防護更加完整和系統,提高了工程的整體電磁脈衝防護能力,以滿足工程防護需求。該技術也適用於輸送其他介質金屬管道的電磁脈衝防護。

作者:

劉鋒 董宏曉 張 鏖 吳文誼 苗 健 王雪娟

( 軍事科學院國防工程研究院)

隨著技術的飛速發展,核電磁脈衝、高功率微波等強電磁脈衝的能量越來越高,殺傷威力越來越大,足以對輻射範圍內的各種電子設備形成幹擾或損傷,可以通過輻射、傳導等多種耦合途徑進入工程內部,造成工程內通信和指揮控制系統的失真或癱瘓。因此,強電磁脈衝對防護工程構成了嚴重威脅,對強電磁脈衝的防護也成為工程防護必須研究的重點內容[1-2]。

通風系統是防護工程中非常重要的生命線保障系統,包括進風系統和排風系統,主要由通風豎井、消波活門、擴散室、金屬風管、風機等組成,用於保障工程內生活和工作需要。由於不可避免地需要在工程結構上設置通風口、使用金屬風管等,給強電磁脈衝的耦合提供了通路,給工程內的電子系統帶來了隱患,這使得對通風系統必須進行電磁脈衝防護。

目前對通風系統的電磁脈衝防護措施主要有增加金屬反射板、設置金屬網式簡易波導窗和非金屬絕緣段、接地等,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了電磁脈衝防護功能,但是在防護的完整性、系統性方面還存在缺陷,尤其在需要較大通風量時還存在不足之處,不能完全滿足防護要求[3-4]。因此,急需有針對性地開展通風系統電磁脈衝防護關鍵技術研究。

1 通風系統電磁脈衝防護的基本措施

通風系統的電磁脈衝防護綜合應用了多種防護技術,主要包括屏蔽、接地、隔離、濾波等,防護的措施主要是針對通風口的防 護 和 金 屬 風 管 的 防 護。圖 1為進風系統的基本防護框圖,排風系統的基本防護框圖與此相似,只是順序相反。

1.1 通風口的防護技術及要求

工程內外的通風主要經由通風豎井。通風豎井一般採用垂直形式的鋼筋混凝土結構,有的通風豎井中還設置有供人員上下的金屬塔架,並安裝了照明燈,這樣的塔架、電源線、鋼筋混凝土井壁就構成了多導體傳輸線,增強了對電磁脈衝的耦合,最終會將電磁能量疊加到內部電子設備上。因此,通風豎井的電磁脈衝防護措施必不可少。

對通風豎井主要採用整體屏蔽技術。井蓋使用鋼製屏蔽井蓋,井蓋的外框與四周的鋼筋網焊接,鋼筋網與接地體焊接在一起,形成良好接地; 豎井內的金屬塔架應與鋼筋網焊接並良好接地; 豎井內的照明燈儘量取消,如果確實需要,應將工程外電源線穿鋼管埋地引入,並在照明燈前端加裝電壓限幅器。

通風豎井連通道內設置的防護密閉門或密閉門宜採用鋼製屏蔽門,其鋼門框應與四周鋼筋混凝土牆內的鋼筋逐點焊接,門扇與門框間宜採用電密封措施。進、排風口設置的消波活門門框應與四周鋼筋混凝土牆內的鋼筋逐點焊接。排煙口的防護措施與此相同。通風豎井經過抗電磁脈衝防護加固之後,其屏蔽效能不應小於工程整體屏蔽結構的設計指標。

1.2 金屬風管的防護技術及要求

工程外的新風最終通過通風管道輸送到工程內。由於考慮到抗壓要求,工程中使用的管道在進出工程結構時多用口徑約 1 m 的金屬管道,這些金屬管道類似於大口徑的金屬波導管,電磁波在管道中可以幾乎無衰減地傳播,再加上金屬體的天線收集作用,金屬管道能將強電磁脈衝直接傳導到工程內,且管道中耦合的電磁波場強高、功率大,會嚴重影響管道末端及周圍設備的安全。因此,對金屬風管必須採取電磁脈衝防護措施。

對金屬風管主要採用屏蔽和隔離技術。新風從擴散室進入風管之前,首先要經過一道除塵過濾設備———油網濾塵器。油網濾塵器由多塊鋼絲網組成,通過在鋼絲網上塗油,可以濾除空氣中的放射性沾染等有毒的化學物。可利用油網濾塵器構成金屬網式簡易波導窗,達到一定的防護效果。應將每塊鋼絲網之間以及鋼絲網與油網濾塵器的外框之間密焊,並應將外框與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的鋼筋網焊接,以形成良好接地,保證油網濾塵器與擴散室四周的鋼筋混凝土牆體共同形成屏蔽結構。鋼絲網網孔應不大於 10 mm。對工程口部和動荷段的金屬風管,應在工程外增加金屬反射板,並就近與被覆鋼筋網或接地體多點焊接,焊接點間距宜不大於 3 m。工程內宜採用非金屬材料風管,必須採用金屬風管時,應在合適位置加裝非金屬絕緣段,絕緣段長度應大於 1 m,絕緣段兩側金屬風管應採用金屬包箍環焊並就近與接地體焊接。金屬風管經過抗電磁脈衝防護加固之後,其屏蔽效能不應小於工程整體屏蔽結構的設計指標。

2 通風系統電磁脈衝防護關鍵技術研究

儘管通風系統已具備了一定的電磁脈衝防護能力,但在一些關鍵部位仍存在漏洞,如: 消波活門沒有考慮防電磁脈衝功能; 在性能指標高的場所設置金屬網式簡易波導窗已無法滿足要求; 在需要較大通風量時大尺寸金屬風管防護不達標等。由於電磁防護是一項系統工程,一定要保證防護的完整性,針對這些易耦合的薄弱部位,進行了關鍵防護技術研究,包括研究改進了屏蔽消波活門、擴散段等關鍵防護設備,通過設置屏蔽消波活門、在金屬風管上增加擴散段和鋼製大型蜂窩波導窗等,使通風系統的電磁脈衝防護更加完整和系統,提高了工程的整體電磁防護能力,滿足工程防護需求。圖 2 為進風系統的電磁脈衝綜合防護框圖,排風系統的防護框圖與此相似,只是順序相反。

3 結論

( 1) 給出了通風系統電磁脈衝防護中的關鍵技術。一是對目前的消波活門進行改進,設計新型屏蔽消波活門,通過在活門門板內邊緣和小門蓋板內邊緣四周安裝導電襯墊或屏蔽膠條,在開設小門的口內安裝金屬蜂窩波導窗並良好接地,使消波活門兼備電磁屏蔽功能,達到屏蔽和消波的有機結合; 二是在貫穿工程內外的大口徑金屬風管中合理設計和應用鋼製大型蜂窩波導窗,切斷管內強電磁脈衝的耦合通路; 三是在金屬風管上適當位置處設計擴散區,增加擴散段,滿足電磁脈衝防護的同時,保證足夠的通風量。

( 2) 給出了通風系統的電磁脈衝綜合防護措施。一是通風豎井採用整體屏蔽技術,從通風的源頭做好初級防護; 二是對目前的消波活門和油網濾塵器進行改進,充分利用工程內原有設備來最大限度提高電磁脈衝防護性能; 三是在工程內外通過接地將金屬管外感應的電磁脈衝能量直接接地洩流;四是在金屬管合適位置設置擴散段並在金屬管內部安裝蜂窩波導窗,有效抑制金屬管內耦合的強電磁脈衝; 五是在風機出口處加裝一段非金屬絕緣段,與工程內部的金屬管道在空間上進行隔離,以阻斷電磁脈衝的傳輸通道; 六是在絕緣段之後應儘量使用非金屬管道。

( 3) 該技術適用於輸送其他介質金屬管道的電磁脈衝防護。對於工程中輸送不同介質的金屬管道,其電磁脈衝防護技術是相同的。同樣通過接地洩流、設置擴散段、安裝蜂窩波導窗、增加非金屬絕緣段,可以全面科學地解決進出工程的金屬管道對強電磁脈衝的防護難題。

參考文獻

[1]周璧華,陳彬,石立華.電磁脈衝及其工程防護[M].北京: 國防工業出版社,2003

[2]李躍波,楊傑,劉鋒,等.重要軍事設施強電磁脈衝防護對策研究[J].防護工程,2017,39( 2) : 1-5

[3]Gerald A,Jeffrey C.系統高功率微波加固設計指南[M].賀雲漢,譯.綿陽: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應用電子研究所,2003

[4]潘徵,石立華,楊傑,等.關於防護工程電磁脈衝系統性防護的探討[J].防護工程,2017,39( 3) : 73-76

[5]董宏曉,劉鋒,李躍波,等.一種高性能屏蔽消波活門:ZL2016 2 1263341.9[P].2017-05-24

[6] James B J A.Swegle E S.高功率微波[M].江偉華,等譯.北京: 國防工業出版社,2008

全文刊登在《防護工程》2018.6

也可發送電子郵件

scsdzxh@163.com

向四川省電子學會秘書處索取電子文檔。

本文由四川省電子學會電磁脈衝與雷電防護技術專業委員會委員單位成都大宇電子科技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推薦。

原標題:《技術專欄 | 通風系統電磁脈衝防護關鍵技術研究(摘錄)》

相關焦點

  • 技術專欄 | 電磁兼容與電磁防護相關研究進展[20191125]
    為充分發揮開放型、平臺型學術組織的作用,為了增強各專委會之間的相互交流與合作,進一步促進學術交流,由四川省電子學會主辦,電磁脈衝與雷電防護技術專業委員會承辦的電子版《電磁脈衝與雷電防護》論文選編將陸續推出,以供大家學習參考。
  • 【技術乾貨】設計布袋除塵器時如何選配電磁脈衝閥比較合適
    北極星大氣網訊:1.布袋除塵器設計人員是電磁脈衝閥選型的主角清灰是保證布袋除塵器正常運行的重要措施,如果脈衝閥的噴吹性能和氣量不能有效地清除濾袋迎塵面上形成的塵餅,將導致除塵器的阻力(進、出口壓差)上升,塵源捕集口負壓下降,處理風量減少,進而使整個系統的工況惡化。一旦阻力不能被控制而繼續上升,除塵器將處於癱瘓狀態。
  • 系統級電磁環境效應試驗設計與評估技術
    一、為何系統級電磁環境效應試驗設計很重要首先說明電磁兼容性和電磁兼容性試驗。電磁兼容性是基於對電磁發射的控制和電磁敏感的防護,實現軍用裝備的正常工作。通常電磁兼容性要求包括電磁發射要求和敏感要求,其中電磁發射應不超過極限值要求,電磁敏感應不低於極限值要求。
  • 政府網站綜合防護系統技術研究與實戰應用
    該系統是從作業系統內核加固、Web中間件防護、網站內容保護、網絡流量防護、安全態勢感知等角度,在主機環境下採用縱深防禦的思想建立的網站安全防護綜合解決方案,利用對未知Webshell的檢測、應用層運用微隔離、針對攻擊事件的回溯等核心技術,具有較大的應用價值。
  • 清華電機繫於歆傑教授獲代表國際電磁發射領域最高技術貢獻的皮特...
    清華電機繫於歆傑教授獲代表國際電磁發射領域最高技術貢獻的皮特·馬克獎章清華新聞網6月26日電 6月21日,在由法德聖路易斯聯合實驗室(French-German Research Institute of Saint-Louis)承辦的第19屆國際電磁發射大會(19th Electromagnetic Launch
  • 紡織品的防電磁波技術
    紡織品的防電磁波技術 2006-05-18 00:00:00 來源:來源:中國家紡網   隨著人類高科技日新月異的高速發展,各式各樣的科技產品、家用電器走入人們的生活
  • 靜電引信探測技術:飛彈關鍵時刻的「火眼金睛」
    隨著現代化戰爭作戰方式的改變,制空權已成為贏得戰爭的關鍵,高速飛行、低空作戰及反探測能力強的空中武器系統成為各國發展的重點。 敵軍使用隱身飛機技術為作戰飛機量身定做了隱身衣。隱身飛機利用幾何外形設計和吸波材料塗層等技術,削弱其聲、光、電、磁等各種物理特性,使其可探測性大大降低。
  • 我校國家電磁輻射控制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獲科技部立項批准建設
    我校國家電磁輻射控制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獲科技部立項批准建設 2013年05月03日 00時00分
  • IPv6網絡關鍵技術研究和城域示範系統
    (計算技術研究所 北京 100080) 摘要 「IPv6網絡關鍵技術研究和城域示範系統」於2004年6月22日在重慶通過專家組驗收。該項目由計算技術研究所牽頭,聯合聲學研究所和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共同完成。
  • 補償脈衝發電機集慣性儲能、機電能量轉換和脈衝成形的綜合技術
    打開APP 補償脈衝發電機集慣性儲能、機電能量轉換和脈衝成形的綜合技術 佚名 發表於 2018-02-11 15:36:00
  • 電磁脈衝閥的工作壓力及承受的氣源壓力
    電磁脈衝閥速聯電磁脈衝閥電磁脈衝閥是一種使用在脈衝布袋除塵器作為清灰裝置的一種處理配件。別看它的體積小,脈衝布袋除塵器沒有它還不行,脈衝閥在脈衝除塵設備中可謂是缺一不可。脈衝閥中的膜片把電磁脈衝閥分成前、後二個氣室,當接通壓縮空氣通過節流孔進入後氣室,此時後氣室壓力將膜片緊貼閥的輸出口,脈衝閥處於「關閉」狀態。脈衝噴吹控制儀電信號消失,電磁脈衝閥銜鐵復位,後氣室放氣孔關閉,後氣室壓力升高使膜片緊貼閥出口,電磁脈衝閥又處於「關閉」狀態。在電磁脈衝閥使用過程中會有間隔時間。
  • 工程中電磁幹擾的分類及解決方案
    其主要來源是雷電(包括直擊雷、雷電反擊、雷電電磁脈衝通過靜電感應和電磁感應在電源埠、I/O埠和通信埠造成的電壓浪湧和電流浪湧等)以及包括電源系統的切換瞬變和各種系統故障過程中所造成的幹擾。浪湧的特點是上升沿的變化速度快(前沿時間為μs級),瞬態功率大,峰值高,所以對控制系統構成的威脅最大。d)靜電。任何物體間的接觸和分離都會有靜電產生。
  • FAST最早明年嘗試捕捉銀河系外射電脈衝星,正做技術準備
    10月10日下午,中科院國家天文臺相關負責人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目前人類已發現銀河系內2700多顆脈衝星,而FAST有望打破這一紀錄,第一個捕獲銀河系外的射電脈衝星。實際上,FAST已經在為觀測河外星系射電脈衝星做技術上的準備,最早於明年進行嘗試。
  • 5G毫米波通信技術的關鍵技術
    第五代無線通信系統具有的高速率、低延時和大容量三個特性,足以在社會掀起一場新的信息科技革命。5G無線移動通信的主要特色在於能夠實現物或者機器間的連接,即萬物互聯。但是5G無線通信系統的建設並不會很快完成,目前主要還是為了滿足手持智能終端的功能擴展,因為部分關鍵技術還沒有成熟,需要繼續研究,比如5G毫米波通信技術。
  • OPPO首創脈衝充電 四端一體技術優勢不容小覷
    50W 超閃餅乾充電器何謂脈衝充電?OPPO用4年時間研發了全新的系統設計,在停充期電池的濃差極化和歐姆極化會被消除,使下一輪的充電進行得更加順利,得以讓手機工作在50W脈衝充電電流模式下,減少電池升溫。
  • 電磁屏蔽技術探討
    近幾年來,隨著電磁兼容工作的開展,電磁屏蔽技術應用得越來越廣泛。為了對電磁屏蔽技術有更深入的理解,應當對屏蔽材料的性能和應用場合、屏蔽技術的注意事項、屏蔽效能的檢測以及特殊部位的屏蔽措施等進行更深入的探討。電磁屏蔽是電磁兼容技術的主要措施之一。
  • 雷射雷達原理、關鍵技術及應用的深度解析
    「雷達」是一種利用電磁波探測目標位置的電子設備.電磁波其功能包括搜索目標和發現目標;測量其距離,速度,角位置等運動參數;測量目標反射率,散射截面和形狀等特徵參數。 傳統的雷達是微波和毫米波波段的電磁波為載波的雷達。雷射雷達以雷射作為載波.可以用振幅、頻率、相位和振幅來搭載信息,作為信息載體。
  • 【技術專欄】從光電技術角度看自動駕駛
    傳感器技術、成像、雷達、光探測技術及測距技術(雷射雷達)、電子技術和人工智慧的進步,使數十種先進的駕駛員輔助系統(ADAS)得以實現,包括防撞、盲點監測、車道偏離預警和停車輔助等。通過傳感器融合實現這些系統的同步運行,可以讓完全自動駕駛的車輛監視周圍環境,並警告駕駛員潛在的道路危險,甚至採取獨立於駕駛員的躲避行動以防止碰撞。自動駕駛汽車還必須在高速狀態下區分和識別前方的物體。通過測距技術,這些自動駕駛汽車必須快速構建一張約100m距離內的三維(3D)地圖,並在高達250m距離範圍內創建高角解析度的圖像。
  • 2020重大科學問題和工程技術難題 入選題目簡介
    系統分析當前虛擬孿生理論與技術研究進展,構建虛擬孿生理論、技術與應用理論體系,研究提出實現虛擬孿生系統的內容、流程和關鍵技術,探索其應用前景和有待突破的關鍵問題或技術,為未來開展虛擬孿生的進一步落地應用提供理論和方法參考。
  • 磁耦合諧振式無線電能傳輸技術的關鍵:電磁耦合機構選型設計
    無線電能傳輸技術因其獨特的傳輸優勢成為當下國內外研究的熱點課題,磁耦合諧振式無線電能傳輸(Magnetic Coupling Resonant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MCRWPT)技術以其在近場區傳輸的自身優勢成為當前最為熱門的無線電能傳輸方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