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創建於1972年,是一所以工為主,覆蓋工、理、管、經、文、法、藝術、醫學、教育學等九大學科門類的教學研究型大學,是湖北省重點建設高校。學校1998年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2012年入選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2013年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2014年整體進入一本高校行列。在2019軟科「中國最好大學排名」中,位列第126位。學校地處光谷腹地,現有武昌和流芳兩個校區,是湖北省「綠化紅旗單位」、「生態園林式學校」。
一、學科專業
學校現有18個學院、1個部、1個研究設計院,另有1個獨立學院。1個國內「一流學科」,2個省屬高校優勢特色學科群,1個省級優勢學科,5個省級特色學科,4個省級重點(培育)學科。2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1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89個二級學科學術型碩士授權點,翻譯、藝術、工商管理、法律、會計、金融等6個專業學位碩士授權類別和8個工程碩士專業學位類別(電子信息、機械、材料與化工、資源與環境、能源動力、土木水利、生物與醫藥、交通運輸)。化學、材料科學和工程學學科3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湖北省屬高校並列第一)。
二、人才隊伍
學校現有在職教職工2038人,其中專職教學科研人員1226人,教師中具有正高級職稱243人,副高級職稱463人,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人數佔教師總數的57.59%,具有碩士學位、博士學位的教師人數分別佔教師總數的93.72%和51.63%。教師中,中國工程院「雙聘院士」1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3人,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1人,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人,省高端人才引領計劃入選者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12人,教育部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成員3人,湖北省新世紀高層次人才工程人選74人,湖北省教學名師3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享受國務院和省政府津貼的專家29人,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8人,湖北省特聘崗位專家59人,湖北省高等學校馬克思主義中青年理論家培育計劃6人,「工大學者計劃」特聘崗位人員34人。創新團隊入選「長江學者和創新團隊發展計劃」。
三、科研平臺
學校科技創新平臺成績顯著。有一所集技術開發、工程設計、情報信息、分析測試多功能於一體的研究設計院。有1個國家磷資源開發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磷資源開發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個國家技術轉移示範機構,1個綠色化工過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部委級企業技術創新服務平臺,1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和62個省市級重點實驗室、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和技術中心(基地),1個武漢化工新材料工業技術研究院。現有省級研究生教育創新基地1個,省級研究生工作站9個。
學校有化工、石化、醫藥行業(化工工程)設計甲級資質,化工、醫藥、石化行業(化工工程)諮詢甲級資質,特種設備設計(壓力容器)設計資格,地質災害治理工程設計乙級資質,地質災害治理工程勘查乙級資質,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乙級資質,建築工程丙級資質,檢測計量認證資質,節能檢測資質,湖北省金屬非金屬地下礦山安全避險六大系統設計施工資質等。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製藥工程專業、高分子材料與工程、礦物加工工程4個專業先後通過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學評估中心開展的工程教育認證。設有湖北省石油產品暨化學試劑質量監督檢驗站、湖北省石油化工信息中心,是湖北省科技廳化學化工查新檢索定點單位。學校與武漢市人民政府共建武漢化工新材料工業技術研究院,是武漢市唯一設在省屬高校的工業技術研究院。
四、科研成果
2008年以來,學校共承擔各級各類科研項目7338項,其中「973計劃」、「863計劃」、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國家軟科學研究計劃等國家級項目335項,省部、市級項目1588項。獲國家、省部、市級教學、科技成果獎158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2項,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湖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湖北省教學成果一等獎等省部、市級科技獎勵153項。獲專利授權1690餘項。教職工發表的學術論文被SCI、EI、ISTP、SSCI、CSSCI、新華文摘、人大複印報刊資料等檢索收錄4020餘篇。機器人足球隊共榮獲10餘項世界機器人足球大賽冠軍。2015--2017年,科研入帳經費共計3.5億元,科研經費增幅居省屬高校前列。學校建有科技產業園和科技孵化器大樓,被評為「科技服務湖北先進單位」、「武漢市科技管理先進集體」。主辦《武漢工程大學學報》、《化學與生物工程》等科技核心期刊。
五、合作交流
學校先後與40餘所大學或研究機構建立了穩定的學術交流和合作關係,成立了有130餘家大中型企事業單位和地方政府參加的董事會、37個校友分會以及武漢工程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設立了各類社會獎助學金19項。
六、培養質量
學校被譽為「化工高層次人才的搖籃」,僅以湖北省化工、醫藥行業為例,在產值1億元以上的80餘家大中型化工、醫藥單位中,近70%的企業主要領導人是我校的畢業生。五年來,我校學生獲得國際級獎項8項,國家級獎133項、省部級獎564項。研究生就業率一直穩定在95%以上,高端就業率和升學率在40%以上。
一、招生說明
1. 2020年我校碩士研究生預計招收全日制碩士研究生1040人,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300人,具體招生人數以教育部最終下達的招生計劃為準。錄取時,我校將根據生源情況和社會需求,適當調整各專業間的招生計劃。
2.根據教育部最新文件精神,從2017年開始,錄取的研究生從培養方式上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形式區分,達到畢業條件時發放畢業證、學位證。
3. 收費標準及學制
碩士研究生基本學制為3年。
全日制研究生:學習方式為全脫產,收費標準為0.8萬元/年/人(其中,會計專碩為1.7萬元/年/人,藝術碩士1萬元/年/人)。
非全日制研究生:學習方式為全脫產或半脫產,收費標準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教育經濟及管理專業1.2萬元/年/人,工商管理碩士1.8萬/年/人,會計碩士為2萬元/年/人,翻譯碩士1.3萬元/年/人,法律碩士1.2萬元/年/人,藝術碩士1.5萬元/年/人,金融碩士1.2萬元/年/人,電子信息類別1萬元/年/人,土木水利類別、資源與環境類別1.2萬元/年/人)。
註:最終學費標準以湖北省物價局核定為準。
二、報名條件
(一)報名參加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人員,須符合下列條件:
1.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2.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品德良好,遵紀守法。
3.身體健康狀況符合國家和本校規定的體檢要求。
4.考生的學歷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國家承認學歷的應屆本科畢業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舉辦的成人高等學歷教育應屆本科畢業生)及自學考試和網絡教育屆時可畢業本科生。考生錄取當年入學之日前必須取得國家承認的本科畢業證書,否則錄取資格無效。
(2)具有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畢業學歷的人員。
(3)獲得國家承認的高職高專畢業學歷後滿 2 年(從畢業後到錄取當年入學之日,下同)或 2 年以上的人員,以及國家承認學歷的本科結業生,符合招生單位根據本單位的培養目標對考生提出的具體學業要求的,按本科畢業同等學力身份報考。(僅部分專業招收同等學力考生)
(4)已獲碩士、博士學位的人員。
在校研究生在報名前須取得在讀培養單位退學文件。
(二)報名參加以下國家組織的專業學位研究生全國統一招生考試的,按下列規定執行:
1.報名參加法律(非法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人員,須符合下列條件:(1)符合(一)中的各項要求。(2)報考前所學專業為非法學專業(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法學門類中的法學類專業[代碼為 0301]畢業生、專科層次法學類畢業生和自學考試形式的法學類畢業生等不得報考)。
2.報名參加法律(法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人員,須符合下列條件:(1)符合(一)中的各項要求。(2)報考前所學專業為法學專業(僅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法學門類中的法學類專業[代碼為 0301]畢業生、專科層次法學類畢業生和自學考試形式的法學類畢業生等可以報考)。
3.報名參加工商管理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人員,須符合下列條件:(1)符合第(一)中前三項項的要求。(2)大學本科畢業後有 3 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或獲得國家承認的高職高專畢業學歷或大學本科結業後,符合招生單位相關學業要求,達到大學本科畢業同等學力並有 5 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或獲得碩士學位或博士學位後有 2 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
工商管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相關考試招生政策同時按照《教育部關於進一步規範工商管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意見》(教研〔2016〕2 號)有關規定執行。
(三)推薦免試
我校接收穫得推薦免試資格的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碩士學位,被接收的推薦免試生不再參加統考。除工商管理(MBA)專業學位專業外,我校其他各專業均接收應屆本科推薦免試生,具體詳見《武漢工程大學2020年接收推薦免試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歡迎廣大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與我校研究生院或相關學院聯繫免試攻讀碩士研究生事宜。
三、報名流程及注意事項
1.2020年碩士研究生報名仍採取全國統一的網上報名和現場確認相結合的報名方式。
(1) 網上報名:網上報名時間為2019年10月10日至10月31日,每天9:00—22:00。網上預報名時間為2019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
考生登錄研究生招生網址http://yz.chsi.cn或http://yz.chsi.com.cn瀏覽報考須知,按網上公告要求報名,凡不按要求報名、網報信息誤填、錯填或填報虛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試或錄取的,後果由考生本人承擔。報名期間,考生可自行修改網上報名信息或重新填報報名信息,但一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條有效報名信息。逾期不再補報,也不得修改報名信息。報名費繳納具體安排以當地省教育考試院或考點通知為準。報考我校設計學和藝術設計專業的考生須選擇武漢工程大學考點。
(2)現場確認:省內考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到所選擇的報考點現場確認,省外考生現場確認以報考點公布的時間和地點為準。報考我校設計學和藝術設計專業的考生須到武漢工程大學報考點進行確認報名。
1.所有考生(不含推免生)均應到現場確認,現場確認時應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證、學歷證書(應屆本科畢業生持學生證)和網上報名編號。現場確認時憑證件(原件)進行資格審查、照相、信息確認,逾期未確認者,報考無效。報考「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的考生還應提交本人《入伍批准書》和《退出現役證》。未通過學歷(學籍)校驗的考生應及時到學籍學歷權威認證機構進行認證,在現場確認時將認證報告交報考點核驗。考生應按報考點規定配合採集本人圖像等相關電子信息。開學報到時未取得畢業證的考生學校將直接取消錄取資格。
2.沒有參加現場確認、照相、交費的考生,即使已完成網上報名手續仍被視為本次報名無效。
3.考生應當在2019年12月14日至12月23日期間,憑網報用戶名和密碼登錄「研招網」自行下載列印《準考證》。《準考證》使用A4 幅面白紙列印,正、反兩面在使用期間不得塗改或書寫。考生憑下載列印的《準考證》及有效居民身份證參加初試和複試。
四、考試
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分初試和複試兩個階段。
初試: 2019 年 12 月 21 日至 22 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 14:00—17:00)。超過 3 小時的考試科目在12 月 23 日進行(上午8:30-下午14:30)。
初試地點:武漢工程大學(外地考生請在網報時選定的報考點參加考試)
初試科目:詳見學校研究生院官網發布的招生專業目錄。
複試:2020年4月初在武漢工程大學進行(具體時間、要求請瀏覽武漢工程大學研究生院網頁http://yjs.wit.edu.cn/。
五、「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招生計劃
我校於2017年開始招收「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碩士研究生」,自主劃線,限報專業學位,2020年預計招收22名。
符合教育部和我校規定的報考條件且已完成服役並正式退出現役的均可報考,報名時應選擇填報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計劃,並填報本人入伍批准書編號和退出現役證編號。依據教育部有關政策,我校可自主確定並公布「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考生進入複試的初試成績要求和接受其他招生單位「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考生調劑的初試成績要求。
六、其它事項
招生信息均以武漢工程大學研究生院網頁上公布的最新信息為準。若本簡章內容與國家最新政策衝突,則以國家政策為準。
地址:湖北省武漢市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光谷一路206號
郵編:430205
網址:http://yjs.wit.edu.cn/
單位代碼:10490
電話:027-87940025
(一)全日制碩士研究生
1.國家獎學金:獎勵標準20000元/生/年。
2.國家助學金:8000元/生/年(平均高於同水平學校1000-2000元/生/年),符合國家政策的研究生100%享受。
3.學業獎學金:符合國家和學校政策的研究生100%享受。一等獎學金12000元/生/年,獎勵比例20%;二等獎學金8000元/生/年,獎勵比例30%;三等獎學金4000元/生/年,獎勵比例50%。其中獲本科就讀學校推薦免試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資格考生和第一志願報考武漢工程大學並被錄取的部委屬高校本科全日制統招考生第一學年直接享受一等獎學金。
4.研究生單項獎學金、評優評先獎勵及「三助一輔」補貼等。
5.可申請獲得研究生創新基金項目資助、國際學術會議資助和短期出國(境)研修資助。
6.學院設立有各類校友獎學金,導師發放生活補貼。
7.符合條件的可向戶籍所在縣(市區)的學生資助管理中心或金融機構申請辦理生源地貸款,可貸三年的學費和住宿費。
(二)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
1.符合條件的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可享受學校設置的獎學金,人均3000元左右,最高8000元/人。第一志願報考我校的部委屬高校全日制統招應屆畢業生、武漢工程大學本碩連讀班畢業生,第一年直接享受最高等級獎學金。具體詳見《武漢工程大學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獎學金評選辦法》。
2.享受研究生單項獎學金、評優評先獎勵及「三助一輔」補貼等。
3.享受學院設立有各類校友獎學金,導師發放生活補貼。
4.可申請獲得研究生創新基金項目資助。
(三)推免生
1.可享受全日制碩士研究生所有獎助政策。
2.推免生入學後,第一學年可直接享受我校一等學業獎學金(12000元/人),且可獲得優質生源獎5000元。
3.推免生碩士期間如選擇繼續攻讀我校博士學位可以提前修讀博士期間課程,符合條件可以提前畢業,如選擇在學校博士後流動站工作滿2年且達到相關崗位聘用條件的可作為學校人才引進。
若本校對上述獎助標準及激勵機制進行重新修訂,則按新標準執行。
一、貴校往年複試資格線是多少及考錄比如何?
答:我校大部分專業複試資格線是參照國家線(A類考生)。一志願考生在同等條件,優先錄取。近幾年,我校總體報考與錄取比例大約為2.1:1。
二、貴校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是否有參考書?在哪裡購買?
答:統考科目大綱(思想政治理論、英語一、英語二、數學一、數學二、數學三、法碩聯考專業基礎、法碩聯考綜合等)請在就近書店購買(版本選擇教育部考試中心編高等教育出版社發行的2020年版)。專業課考試參考用書請參照我校2020年考試大綱上公布的版本,在當地書店購買或與我校相關學院聯繫。
三、貴校對英語四六級成績有沒有報考要求?可以跨專業報考嗎?
答:報考我校碩士研究生對英語四、六級成績沒有明確要求。除招生簡章特別註明的專業外,我校大部分專業接受跨專業報考考生,科學研究提倡學科交叉,最終能否錄取關鍵還是要看考生本人的綜合素質及相關知識儲備。跨大專業報考,複試時需要加試一門報考專業的專業基礎課。
四、貴校是否有專業課輔導班?
答:按教育部規定,我校不辦專業課輔導班,如果對專業課複習有困難者,請諮詢報考學院。
五、如何查看導師信息和聯繫方式?
答:考生可登陸武漢工程大學研究生院網址(http://yjs.wit.edu.cn/)—「招生信息」—「導師風採」欄查看對應學院導師聯繫方式,也可以登陸報考學院網址查詢導師信息。
更多信息和問題請關注我校研究生院微信公眾號或加入2020考研諮詢QQ 群。
2020年考研諮詢QQ群
武漢工程大學研究生微信公眾號
排版 | 辛志勐、尹洋
素材來源 | 武漢工程大學研究生院
指導老師 | 謝姍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