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愛的小烏龜 - 奉化日報-數字報刊平臺

2020-12-22 寧波晚報

    居敬小學403班小記者 蔣志遠

    我家有隻可愛的小烏龜,長著一對小眼睛,背著一個圓「盔甲」,後面有條短尾巴,是媽媽送我的生日禮物。

    它非常貪吃。有一次,我看它一整天都安分地在魚缸裡爬來爬去,就賞給它一條小魚乾,不出幾秒它就把小魚乾吞進了肚子裡,張著嘴巴,好像在說:「小主人,太好吃了,再給我一條!」看著它那可憐巴巴的樣子,我忍不住又給了它一條,轉眼它又吃完了。它愛玩「捉迷藏」。有一次,給它餵食時,我發現它不見了,急得抓耳撓腮,找遍了房間的每個角落,仍不見它的蹤跡。

    過了幾天,忽然耳邊傳來「窸窸窣窣」的聲響,正在看書的我循著聲音找去,才發現製造聲音的「罪魁禍首」——那隻失蹤多日的小烏龜。我立馬向它跑過去,一把將它抓進魚缸裡,說:「想不到啊想不到,你竟然在桌子下躲了這麼久!」

    這就是我家可愛的小烏龜,如果你有興趣的話到我家來看看哦!

相關焦點

  • 政府工作報告(摘要) - 奉化日報-數字報刊平臺
    金融服務有力有效,「周周融」政銀企合作機制在全省推廣,年末人民幣存貸款餘額分別增長17.8%和16.7%;其中,製造業貸款增長8.6%,普惠口徑小微企業貸款增長29.4%,貸款不良率下降至0.72%。    改革攻堅與時俱進。政府機構改革全面完成,奉化海關、融媒體中心、大數據中心、貿促會組建運行,方橋街道掛牌成立,蓴湖、尚田撤鎮設街道。
  • 29名小記者廚藝大比拼 - 奉化日報-數字報刊平臺
    本報訊(記者 康詩文 見習記者 王詩月 通訊員 陳標 俞慧)「可以倒油了,慢慢倒下去,量要控制好」「快點翻炒,要讓米飯受熱均勻」「火關小點,熱度太高不容易把控」……12月5日下午,在區首屆「翻滾吧,蛋炒飯」小學生勞動技能實踐活動的比拼現場,29名奉化日報小記者正積極展現自己的「廚藝」。
  • 下一篇 4 - 奉化日報-數字報刊平臺
    但是,有時它也很可愛,當我讓它坐下時,它就會乖乖坐下,聽我跟它講話。土豆它是我的好玩伴。    ——104班小記者 趙智博    今天,我好開心呀!因為我幫助媽媽洗碗、擦桌子……媽媽誇我是個愛勞動的好孩子。    ——104班小記者 馮浩騰    今天,哥哥來我家玩。他今年13歲,個子不高,有兩顆大門牙,非常帥。
  • 登山健身步道「遍地開花」 - 奉化日報-數字報刊平臺
    記者了解到,今年是奉化步道建設的第3年,也是步道建設項目的提升年,在步道網整體已經完工的情況下,區體育局聯合各鎮(街道),對部分步道入口進行提升建設,包括宣傳指示牌、牌樓、停車場及其他配套設施等,受到市民一致好評。    2014年10月,奉化首條戶外健身步道——大堰「一路上」健身步道的建成和投入使用,標誌著以步道為主題的各類戶外運動在奉化正式起步發展。
  • 奉化「未來城」建設提速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本報訊(記者楊緒忠)總投資339億元的奉化城市轉型示範區建設再提速。前天下午,在該區產業籤約儀式上,浙江藝術職業學院、寧波國合大健康研究院等項目籤約。    據介紹,建設中的奉化城市轉型示範區項目被稱為奉化「未來城」,位於寧波至奉化城際鐵路沿線竹產業園站和蔣家村站周邊,佔地約17平方公裡,重點發展文化創意、商務服務、科教服務、高端居住等產業。
  • 童言童語 - 奉化日報-數字報刊平臺
    ——101班小記者 韓思楠    星期日的早上,小女孩和媽媽一起去買菜的路上,看到路邊一位帶鬥笠的農夫在賣的竟是一筐青蛙。小女孩驚訝極了!她記得老師教過,青蛙會捉田裡的害蟲,我們應該保護青蛙。小女孩和媽媽商量後,買了農夫全部的青蛙,在田邊的水塘放青蛙回家。看著青蛙快樂地跳進水中,小女孩開心地笑了。
  • 跨界融合 賦能發展 - 奉化日報-數字報刊平臺
    記者 毛超崢     通訊員 應國民 王璐    近日,省文化和旅遊廳公示了2020年度浙江省文化產業示範基地名單,寧波士林工藝品有限公司作為奉化唯一入選的企業。這是去年該公司調整發展規劃以來取得的成果。    寧波士林工藝品有限公司成立於1984年,是一家集設計、開發、生產、銷售於一體的複合型企業。
  • 我區多措並舉加快恢復消費市場 - 奉化日報-數字報刊平臺
    􀳁 活動疊加 拉動內需促消費    為持續推進消費促進月活動,搭建供需對接平臺,深化商文旅體融合發展,最大限度實現消費回補,區商務局結合我區實際和電子消費券使用,組織開展服裝特賣會、家居歡購節、奉化美食節、汽車促銷月、「百店百折」促銷、消費抽獎等系列活動。
  • 奉化芋艿頭:地方名產期待續寫輝煌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如何利用好奉化芋艿頭的地域品牌優勢,輸入新的激勵「因子」,讓這一特色農產品延長產業鏈,為農戶帶來更大的效益,再續奉化芋艿頭的輝煌?    日前,記者走進奉化芋艿頭的核心產區蕭王廟街道,與農戶、專家一起梳理奉化芋艿頭的「前世今生」,探索未來發展之路。
  • 敲鐘問響盯進度 - 奉化日報-數字報刊平臺
    得知生產線6月就可試生產,10月就能正式投產後,高浩孟要求相關部門負責人,扎紮實實做好服務,實實在在解決企業難題,爭取更多優質產業項目落戶奉化。    調研中,高浩孟督促各相關責任單位,要按照「產業項目出效益、城建項目出形象、民生項目出實惠」的要求,全力攻堅項目建設,力爭實現奉化快變樣、真變樣、變好樣。
  • 感性做人 理性做事 - 奉化日報-數字報刊平臺
    眼下,奉化已開啟「潮溼悶熱」模式,早起上班的韓淑靜卻被辦公室桌上葛岙村徵遷戶送來的傷膏撫平了心緒。    韓淑靜是區檢察院檢察保障中心主任。2018年12月,她被一紙調令調到葛岙水庫項目指揮部,負責移民安置籤約工作。葛岙水庫移民範圍涉及尚田街道下蔣、葛岙、沙棟頭、排溪等4個行政村,共計1615戶4750人。以韓淑靜為組長的葛岙6組,負責葛岙村生產8隊、9隊共86戶徵遷戶。
  • 人工增雨作業成功實施 - 奉化日報-數字報刊平臺
    奉化氣象臺臺長鄭健告訴記者:「開展人工增雨作業前,要符合一定的氣象條件,要有雲,而且雲層要達到一定厚度,這樣我們發射人工增雨作業彈後,釋放催化劑才能達到增雨目的。」本次人工增雨共發射火箭彈4枚,通過實施人工增雨,加上有利的天氣條件,作業目標區域普遍降下了小到中雨,有效降低了森林火險氣象風險等級。截至昨天下午2時,全區面雨量6.2毫米,最大雨量出現在石門村,為11毫米。
  • 我家的「努努」 - 奉化日報-數字報刊平臺
    201班小記者 周羿帆    我家「努努」是只小比熊,快3歲了,體重6.5公斤。它全身雪白,胖嘟嘟的身子,圓溜溜的頭,短短的腿,走起路來一扭一扭的,像滾動的小雪球,可愛極了。    「努努」很貪吃,如果看到你嘴巴一動一動,它會趕緊跑過來,趴在你腿上,抬著頭眼巴巴地看著你,好像在向你討東西吃。
  • 變化多端的雲 - 奉化日報-數字報刊平臺
    501班小記者 李周桐    天上的雲總是變化多端。    清晨,雲娃娃一個個睡眼惺忪,時而躺著,時而趴著,時而四腳朝天。啊,它們的睡姿是多麼迷人、多麼可愛呀!中午,雲娃娃睡醒了。瞧,它們正在吃飯呢。讓我看看碗裡有什麼:清蒸帶魚、紅燒大豬蹄、番茄湯……饞得我口水直流!吃完飯,雲娃娃抱著大平板,邊吃零食邊看動畫片,真是享受啊。
  • 音樂酒館,點亮城市夜生活 - 奉化日報-數字報刊平臺
    據我了解,奉化現在有3家音樂酒館,一家在溪口,一家在金鐘廣場,還有就是胡桃裡了,希望奉化日後也會形成一個產業,出現酒吧一條街,成為一個城市標誌。」網友「健子」如此表示。    讓自己享受生活    夜色迷人,慢而信步,牆上爬滿綠色的藤蔓,時尚的落地玻璃窗藏不住酒香花香瀰漫而出。若有若無的音樂,唱到了心頭讓人忍不住進去一探究竟。
  • ​木管五重奏吹響經典名曲 - 奉化日報-數字報刊平臺
    本報訊(記者 王紅雨)昨天晚上,來自寧波交響樂團的木管五重奏演奏員亮相奉化音樂廳,為市民獻上一場高水準的專場音樂會。    木管五重奏由素有「花腔女高音」之稱的長笛、「抒情女高音」雙簧管、「演說家」單簧管、「男低音」巴松和管樂器中的「皇帝」圓號五件材質、形制各不相同的樂器組成,是室內樂重奏中難度最大的一種。
  • 2019年全區重點工程立功競賽啟動 - 奉化日報-數字報刊平臺
    啟動儀式上,一批2018年度區重點工程、「三改一拆」和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立功競賽活動先進集體和個人受到表揚,區重點工程立功競賽代表宣讀了倡議書。    開展立功競賽是提升職工技能水平、促進職工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區總工會號召全區廣大職工「爭當主力軍」,為奉化衝刺「三年大變樣」貢獻職工的智慧和力量。
  • ——紅幫裁縫第六代傳承人王小方小記 - 奉化日報-數字報刊平臺
    受疫情影響,王小方著手對接生存困難的小型作坊,利用自身技術資源注入品牌力量開起加盟店,抱團取暖,將原本低小散的手工作坊整合在一起品牌化運營。他還邀請上海、杭州、溫州等地設計師團隊,開展長期戰略合作,在服飾的風格、面料、細節表現等方面不斷推陳出新,使製作的西服、旗袍樣式新穎多變。
  • 我區與安圖縣8個貧困村建立產銷對接 - 奉化日報-數字報刊平臺
    本報訊(記者 李露 董迪 通訊員 劉茂湞)9月2日,來自吉林省安圖縣萬寶鎮8個貧困村的「第一書記」,帶著人參、鹿茸、煎餅、蜂蜜等各村最「寶貝」的特色農產品來到奉化,與我區延邊特產經銷商、大潤發及三江超市等商家開展消費扶貧點對點產銷對接。
  • 東升路上佔道經營私佔車位頻現 - 奉化日報-數字報刊平臺
    近日,網友「奉化鐵人一路上」向本報新聞熱線反映,大田小區東升路沿街商鋪私自佔有公共停車位,加劇了停車難。    從「奉化鐵人一路上」提供的照片,記者看到,東升路8幢路面上的兩個停車位上擺放了竹筐、板凳、椅子、油漆桶等物,無法停車。同時,「奉化鐵人一路上」表示,該路段佔道經營和流動設攤現象也比較嚴重,影響了市容市貌,希望有關部門能管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