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製品行業的消費升級,伊利領先行業將超蒙牛百億

2021-01-08 萬能的大熊

8月29日晚,伊利股份披露2019年半年報,從數據看依舊保持的比較高速的增長,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450.71億元,同比增長13.58%;淨利潤為37.98億元,同比增長9.71%。相比較而言,伊利的競爭對手蒙牛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398.572億元,已經被拉開了50億的差距,而淨利潤方面差距就更加明顯,蒙牛上半年淨利潤為20.769億元,低於伊利17億,差距接近一倍。可以說在整體體量和數據質量方面,伊利都獲得了比較大的領先,在行業的優勢也更加明顯。按照這個趨勢,2019年全年,伊利營收超過蒙牛百億沒有懸念。

伊利布局完善,新品牌大獲成功

從整體來看,伊利的發展相當穩健,在市場份額的增長上比較穩定,符合市場的整體發展大勢。但值得關注的是,在主要產品方面,伊利「金典」、「安慕希」、「暢輕」、「每益添」、「Joy Day」、「金領冠」、「巧樂茲」、「甄稀」和「暢意100%」等重點產品銷售收入相比上年同期增30%。這說明了伊利品牌戰略的進展相當順利和成功。這其實和伊利的全球化產品戰略有關,隨著消費者購買力的日益提升,市場範圍的擴大,要滿足全球消費者的需求,就需要更創新的產品。

去年,伊利歐洲研發中心正式升級為伊利歐洲創新中心,伊利-瓦赫寧根大學合作實驗室揭牌儀式同期舉行。與此同時,伊利「金典」紐西蘭進口牛奶、「柏菲蘭」牛奶在國內相繼上市;「Joy Day」冰淇淋也成功打入了印尼市場;泰國本土最大冰淇淋企業THE CHOMTHANA COMPANY LIMITED也被伊利收購,可以說開闢了全新的戰場,也打開了更大的市場空間,今年完成銷售千億的目標可以說是板上釘釘。

而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伊利在國內渠道滲透能力也日益穩固。根據凱度調研的數據,截至2019年6月,伊利常溫液態類乳品市場滲透率為83.9%,其在三、四線城市的滲透率為86.2%。抓住了下沉的東風,受益於三四線市場消費升級和產品結構快速優化,實現了量價齊升。這也體現了伊利在運營上的成功。同時伊利還大舉進軍另一個巨大的市場,那就是豆乳行業,也獲得了消費者非常積極的反饋。可以說,長期來看,伊利正從乳製品邁向綜合食品集團,而且還在不斷的進軍新品類的市場。

蒙牛差距拉大,行業格局變化明顯

幾家歡喜幾家愁,作為伊利的主要競爭對手蒙牛,卻遭遇了一波股市動蕩,雖然財報也是增長的,但股價低開6%最後大跌7.32%,給人一種被資本拋棄的感覺。事實上蒙牛這份財報總體還是可以的,不過因為一些隱藏指標不佳,導致了未來預期被看衰。其中一個最明顯的就是增速放緩,低於預期。比如淨利潤為20.77億元,就低於市場預期的21.6億元。這背後的原因還是比較複雜,不過資本市場的表現也已經證明了這不是一個簡單的容易解決的問題,而更像一個複雜的系統性問題。

目前蒙牛管理層變動比較劇烈,半年就三換帥,這也是導致整體戰略缺乏遠見的核心原因。這也是的蒙牛主要通過銷售費用的增加來換取收入的增長,這樣雖然帶來了總體營收的增長,但也大幅降低了利潤率。目前蒙牛應收帳款及票據為41.86億元,增幅高達44.77%,是營收增速的3倍,同時資產負債率再創新高,並加大了財務槓桿,這使得財務狀況呈現出了比較惡劣的變化趨勢。而這也會降低蒙牛對抗風險的能力,目前整個行業都面臨著原材料成本上漲過快和競爭加劇的挑戰,良好的資金流才是健康運營的保障。

蒙牛整體業績不符合預期的原因還有一點是「低價」拋售優質資產君樂寶,損失了兩成的營收和一成的淨利,更重要的是重創了奶粉和低溫酸奶業務,讓本來的友軍變成了對手,在同渠道形成了強烈的競爭關係,自身的市場份額就遭到了擠壓。總體看來蒙牛整體從戰略到產品到管理都出現了不小的問題,短期內扭轉狀況的可能比較小,此消彼長,這也就給了伊利更大的機會。

乳製品行業的消費升級

從伊利和蒙牛的發展狀況來看,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乳製品行業也面臨著消費升級的大趨勢。尤其是三四線城市對乳製品產品的要求開始提升,讓精品化成為未來競爭的關鍵。伊利在研發方面投入較大,抓住了行業升級的潮流,更多新品和品牌的推出,不僅夯實了自身的市場份額,還保持了相當的擴張速度。而對海外企業的收購,則為本土化運營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成為綜合性的食品集團後,伊利的發展前景可以說是相當遠大,衝出了乳製品的束縛,這一點,乳製品行業的其他競品暫時還沒有辦法做到。

伊利集團執行總裁張劍秋表示「面對多元化、個性化、品質化的消費升級趨勢,伊利始終秉持『不創新無未來』的理念,通過『搭平臺、創模式、聚人才』不斷推動開放式創新,以全球『集智』成就『極致』品質,助力整個行業的高質量發展。」可以說伊利對整個行業的看法和判斷,創新的模式的推動,人才的引進和培養,都有著非常清晰的思路脈絡和投入,自然在發展上就會更加順風順水。

目前經濟形勢整體放緩,競爭更多集中在存量市場的直接競爭,伊利的創新能力就成為了競爭的利器,並且呈現出了一種滾雪球的效應。類似蒙牛的同業競爭者則在這種高壓環境下出現了一定的判斷和運營失誤,這些細微的差距和選擇將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得巨大。蒙牛計劃的2020年實現千億收入,恐怕也很難實現了。

總體看來,目前的市場環境反而成為了一塊試金石,不僅僅能夠看出企業的速度,更能夠看透企業的質量和內涵。在這種情況下,優質的企業更容易脫穎而出,而競爭力不足和有短板的企業也會暴露無遺。整個市場都面臨著一場洗牌,未來幾年相信市場格局會有很大變化。

相關焦點

  • 伊利是怎樣成為中國規模最大的乳製品企業的?
    在消費不斷升級、產品更新換代迅速的現代社會,伊利乳業作為中國乃至全亞洲規模最大的,乳製品種類最全的乳企,是如何做到在歷史和時代的河流中不斷發展壯大、傲視全國的呢?03行業背景      從下圖中國乳製品行業數據顯示,2018年乳製品行業收入為3991億元,近5年(2013-2018年)收入複合增長5.33%。拆分量價來看,近5年乳製品行業銷量複合增長1.06%,均價複合增長4.22%。
  • 招商策略:消費升級下的行業配置 四行業受關注
    乳品行業,消費升級催生需求高端化、健康化的趨勢,高端單品發展空間很大,伊利在高端品的布局與競爭對手拉開距離,優勢漸顯。基本面角度乳品行業原奶價格下跌企穩供需改善;企業競爭情況逐步緩和。推薦伊利股份。
  • 《乳製品企業共同推進行業高質量發展宣言》發布 2019年乳製品行業...
    中商情報網訊:7月2日,由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會同廣大乳製品企業共同起草的《乳製品企業共同推進行業高質量發展宣言》,在2019年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工業和信息化部主題日期間正式對外發布。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以及伊利、蒙牛、光明、君樂寶、飛鶴、完達山、三元、銀橋、明一、百躍、聖元、貝因美、燕塘、得益、龍丹、菲仕蘭、美贊臣、雀巢等18家乳製品和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相關負責人出席了發布儀式。
  • 乳製品消費市場穩定增長潛力可觀
    經濟日報—伊利集團消費趨勢報告(乳製品)課題組由經濟日報社中國經濟趨勢研究院與伊利集團合作發布的「經濟日報—伊利集團消費趨勢報告(乳製品)」,按季度對我國乳製品發展趨勢開展分析,全面反映我國乳製品消費發展趨勢,旨在為消費者以及乳品企業提供參考。
  • 2016年中國乳製品行業上市公司營收排行榜
    中國乳製品行業已經進入成熟期,目前市場呈現個位數增長,競爭由量爭轉化為質爭,市場結構也將進一步優化,集中度不斷提高,企業優勝劣汰尤為突出。隨著消費增長和城鎮化水平不斷提升,未來行業發展空間巨大。伊利雪糕、冰淇淋連續十年產銷量居全國第一,伊利超高溫滅菌奶連續七年產銷量居全國第一,公司已成為國內年銷售過百億僅有的兩家奶製品生產企業之一。蒙牛乳業(02319)集團於中國生產及銷售優質乳製品。憑藉其主要品牌蒙牛,集團已成為中國領先的乳製品生產商之一。集團提供多元化的產品,包括液體奶(如UHT奶、乳飲料及酸奶)、冰淇淋及其他乳製品(如奶粉)。
  • 後疫情時代乳業大咖談破局路徑 網易乳製品行業峰會為行業賦能
    網易傳媒CEO李黎在致辭環節表示,乳製品對增強中國人體質,保證國民健康發揮著巨大的作用,通過乳製品行業參與者們不斷地探索與創新,中國乳製品行業發展成了食品快消行業最大的板塊之一,不僅培育了眾多國際領先的品牌,也通過產業鏈和產品創新細分出了眾多品類,形成了生機勃發的行業生態圈,這個生態圈裡聚集了最先進的技術、最頂尖的人才、最豐富的資金,大家不懈的努力造就了整個乳製品行業的繁榮。
  • 穩行業、助合作、興地方,伊利助推奶業振興高質量發展
    會上,中國乳業龍頭伊利集團介紹了推動內蒙古自治區奶業振興的系列行動,引起各方矚目。一直以來,伊利以智慧、產業雙融合助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打造產業集群,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深化利益聯結,助力農牧民增收致富;加大科研創新,開拓行業發展新藍海。伊利有力推動奶業振興,為行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 伊利為什麼要進行品牌升級?
    2、順應消費需求之變:通過前期細緻的消費者調研,伊利發現中國消費者對於奶製品的消費觀念日益成熟,逐漸向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靠攏──即牛奶產品不僅是日常飲食的必需品,而且也是生活方式中的一部分。隨著中國社會消費水平和消費意識的提高,消費者需要的不僅僅是健康的食品,更是健康的生活方式。為此,伊利將自身定位於「不僅是健康食品的提供者,更是健康生活方式的倡導者」。
  • 食品飲料行業:乳製品受奶價上漲影響或加速集中
    分子行業看,本周乳品行業上漲9.13%,肉製品行業上漲1.67%,食品綜合行業上漲1.46%,啤酒行業上漲2.00%,白酒行業上漲8.22%,調味發酵品行業上漲0.97%。  本周觀點:白酒Q1業績彈性疊加中長期樂觀預期,乳製品受奶價上漲影響或加速集中。  十四五穩中求進信號積極,21Q1開門紅利潤彈性空間疊加行業資本化率提升,白酒板塊持續景氣。
  • 町芒研究院|《2020乳製品行業研究報告》
    (數據來源:食品行業研究中心)當前乳製品行業呈現少數全國性大企業與眾多地方企業並存的競爭格局。按照企業知名度、經營規模和整體實力來劃分,大致可以分為以伊利股份、蒙牛股份以及光明乳業為代表的全國性乳製品企業和以新乳業、三元股份為代表的區域性乳製品企業,第三類為地方性乳製品企業。這三個類別相互補充,相輔相成,並且具有自己的特點和市場風格。
  • 17家乳企中報透視:行業暗流湧動,伊利蒙牛千億目標誰先達陣?
    中國乳製品行業的競爭格局未有太大變化,伊利股份、蒙牛乳業兩大頭部公司的競爭態勢依然膠著,不過伊利股份頭部地位更趨穩固,且更有機會率先達成千億營收目標。於「2020年達成千億營收」是伊利及蒙牛雙雙放出的豪言。行業分析人士認為,鑑於伊利股份市場份額、營收利潤持續高速增長,進可攻退可守,其大概率將先於蒙牛實現千億目標。
  • 前瞻乳製品產業全球周報第25期:蒙牛打造「中國乳都」升級版,伊利...
    這標誌著中國乳業產業園項目從規劃設計向建設落實走出了關鍵一步,將加快推動呼和浩特千億級奶產業發展、提檔升級,極大增強呼和浩特奶業競爭力和全球影響力,全力打造「中國乳都」升級版。伊利市值突破2000億 預計2019全年營收將突破900億2020年1月15日,伊利股份股價持續上漲,總市值突破2000億大關,達2028.27億元。
  • 國內奶酪增速位列乳製品行業第一
    □ 暴夢川 第21個世界牛奶日、第23個全國乳品營養周期間,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國際乳聯中國國家委員會攜手業內專家、行業組織以及企業開展了「每日飲奶300g增強身體免疫力」主題活動,旨在宣傳乳製品的營養價值,提升大眾飲奶意識。其中,奶酪作為近年來帶動乳製品行業發展的新增長點,引起了廣泛關注。
  • 被忽視的消費品公司,乳酸菌行業的龍頭!三年坐穩行業領先地位
    調研透露的公司目標,三年坐穩行業絕對領先地位均瑤健康公司自90年代設立起即進入乳製品及含乳飲料行業,並逐漸成為這一行業中知名品牌,是國內最早開發和生產塑瓶長效滅菌奶的企業之一,對行業認識較深、並具備成熟的產品品質管控經驗。
  • 信賴感折射乳製品業高質量發展
    2019年「經濟日報—伊利集團消費趨勢報告(乳製品)」(以下簡稱「報告」)的發布讓我們可以從乳製品這一行業切片入手,見微知著地看到整個中國消費市場的進化和成長。報告顯示,快消品銷售額增長率自2016年起逐年上升。2019年截至P12液態乳品銷售額增長率為3.4%,液態乳品的銷售額增速自2017年以來呈上升趨勢,顯示了液態乳品品類的增長潛力。
  • 伊利Byebye君純牛奶今日上市 口感再升級
    >伊利Byebye君純牛奶今日上市 口感再升級2017-05-18 10:59:19出處:PCbaby作者:佚名  口感再升級2016年雙十一,伊利發布了一款針對網生新一代年輕消費者的新品「Byebye君」脫脂奶,其有別於伊利以往產品的格調,以一系列創新營銷傳播引起了年輕消費者和乳製品行業的關注。
  • 奶酪只佔乳製品市場的1.5%,為何伊利、蒙牛也要擠進來?
    按照計劃,伊利將在北京、上海和廣州三個城市投建客戶體驗中心,明年將在北京先落地。所謂的客戶體驗中心主要為餐飲客戶提供產品開發、演示、品鑑,以及行業熱點分享等服務。這是乳企大公司在專業乳製品市場的新動作,這意味著大公司在奶酪市場上的新一輪投資開始了。蒙牛、光明、三元等公司在2000年前後就有了奶酪業務,但受重視程度遠不及今天。新一輪對於奶酪市場的投資開始於2018年。
  • 前瞻乳製品產業全球周報第53期:乳業國標遠低於歐美?伊利:爭議指標...
    伊利:爭議指標高於日本,且執行更嚴 近日,關於乳製品行業標準事件再次引發業內熱議。有媒體指責部分乳企幹涉甚至操控乳業國標的制定,導致我國乳業國標要求遠低於歐美等發達國家。 對此,伊利集團總裁助理雲戰友在採訪中表示,「行業標準中,從最關鍵的審評階段開始,所有企業是不允許參與的。」
  • 伊利蒙牛產品漲價5%!券商:乳業估值行業最低,業績增速高於茅臺
    【伊利、蒙牛回應基礎白奶產品漲價3-5%:正在核實】針對海通證券調研稱伊利、蒙牛基礎白奶產品元旦後漲價3-5%的消息,兩家公司相關負責人均向財聯社記者表示,正在向相關業務部門核實情況。券商:全面看好乳業2021年的板塊性機會乳業接下來可能是業績與估值雙擊,競爭惡劣讓乳業估值處於行業最低,龍頭21-22年業績20%+,增速高於茅臺五糧液海天。
  • 伊利2019年收入破900億,常溫奶滲透率達84.3%,疫情影響短暫!
    連續六年創亞洲乳業第一,營收連續超百億級增長,展現出絕對領先的規模優勢和持續穩健的增長能力。伊利股份方面在公告中指出,報告期,公司積極把握市場發展機遇,在堅守「伊利即品質」信條、執行「品質領先」戰略的同時,繼續以創新發展和拓展國際業務為突破,深入貫徹「精準營銷、精益運營和精確管理」策略,不斷提升運營效率,推動業務穩步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