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帶來的機會與挑戰
說起人工智慧很多人都不陌生,尤其在科幻電影裡我們經常可以看到裡面的人工智慧它可以照顧人們的起居,幫助我們工作,滲透生活的各個方面。
雖然我們覺得目前人工智慧的水平還只能是幫我們點個歌開個燈,電影講的太不真實,但未來AI會發展成什麼樣誰也不知道。
奇葩大會有一期,李開復出場的時候介紹了人工智慧的一些概念,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他說你們每天都在使用人工智慧了,每一次搜素引擎的結果,都是人工智慧推算出來的。它會根據你們的每一次點擊,來決定下一次在你面前呈現的畫面。
你們每一次的擇偶,它會更知道你喜歡誰。媒婆都要失業了。這就是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的力量。
他說他過去兩年所有的投資,都是機器人管理。因為機器人可以分析,所有的股票走勢。它每天讀新聞,讀財報,然後來判斷今天最該買最該賣的股票是哪一隻。
他認為未來10年,人類50%的工作都會被人工智慧取代。比如說交易員,助理,秘書,中介,這些事情,它都會比人做得更好。
以後都失業了誰會取代你的工作呢?就是人工智慧。
聽完李開復的話,很多人是不信的。
先不說AI在未來是否像李開復說的那樣,反觀歷史,我們知道任何技術的「跨越式」進步都會對社會帶來巨變,像蒸汽機和電力帶來的兩次工業革命,都讓人類進入了一個新的工業時代。
在進入工業時代後,人們有沒有大規模失業和未來AI時代後人們會不會大規模失業是一樣的。
同時我們還要知道的是,在後工業時代,人們才有了雙休日,有了8小時工作制,在工業時代之前,生產力水平受限於手工,人們基本沒有空閒時間休息。
隨著技術的發展,必然會改變一部分行業,也會「消滅」一部分行業,但更重要的是會創造大量的新行業與就業機會。
而且AI是科技發展向前推進的必然結果,初期是一定會有人失業的,但社會最終會平滑失業的影響。
同樣就算沒有AI,在當今這個時代,我們也都隨時面臨著失業的可能。
近十年來我們身邊這些新增的行業:快遞、外賣、滴滴司機、自媒體等等。
很多人說電商消滅實體,但同時我們也看到這個過程帶來了大量的新的就業機會。
那些能夠適應變化的,在新的行業機會中迅速發展,而不能適應變化的,只能是埋怨「AI導致了大規模失業」。
其實真正造成失業的並不是這些新興產業,而是人們自身,無論在任何時代,社會都是一直在變化的,如果我們自己一直原地不動,不做改變,不去獲取學習新的知識,被淘汰失業都是必然。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我們面對的競爭越來越激烈,每一天都面臨著不確定性。
AI的出現會給我們帶來更大的挑戰,但同樣也會帶來更多的機會,一些行業肯定會受到衝擊,這就警示這我們時刻都要學習新知識,才能面對挑戰,接住新的機會。
與其說AI會帶來大規模失業,其實是害怕自己在大環境改變後擔心自己沒有能力去應對,自己在舒適區待久了,聽到改變就害怕。
很多人覺得每天準時來公司,從不懈怠任何工作,即便是每天做一樣的工作,也仍然很努力,覺得自己做的很好了,但這只是體力的勤奮,日復一日的工作,也並沒有增加自己的知識和經驗。
你不願意改變的事,總有人願意改變,你願意拖到明天的事總有人今天努力做完,所以你的工作也只能被別人做了。
馬雲說過一句話,面對新的機遇,很多人都經歷過四個階段:看不見,看不起,看不懂,來不及。
所以我們一定不能停止學習的腳步,很多時候我們不是被淘汰,而是自己選擇被淘汰。
時刻保持進取心,做好自己的規劃,當你有足夠的本領傍身,就不會懼怕任何環境帶來改變。
了解更多內容請關注公眾號:「米恩教育」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