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斜線構圖
從這種構圖形式的名稱就可以知道,採用斜線構圖形式畫面的重要構架線是按斜線走勢運行的,因此其具有斜線的特點,有定的傾斜角度,能較好地表現被攝對象的動感,畫面也會顯得很活潑。而且無論是從下到上還是從上到下的斜線,都具有較強的導向作用,能牽引觀者的視線,常用於表現運動、傾斜、動蕩、失衡、緊張、危險等場面。當畫面過於簡單、平淡時,不妨運用斜線構圖, 以此打破畫面的平淡感。
在拍攝運動物體時,斜線構圖在表現被攝體的方向感和速度感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但在構圖時要注意一點,即在運動物體前進的方向要留出足夠的空間,不然的話,會使觀者產生運動物體要跑出畫面的錯覺,造成視覺上和心理上的不適。
在人像攝影中,斜線構圖所產生的拉伸效果能使人的身材顯得修長。在表現人物全身時可以運用這一點強化其優美的身形。即使被攝對象的身材不夠修長,運用斜線構圖形式也能起到相應的修飾作用。在拍攝時可以讓身體的線條從腿部延伸至腳背,這樣能讓身體的線條看起來更加修長。二、對角線構圖
對角線也是斜線,它是畫面中最長的斜線, 且從畫面的正中心穿過。對角線構圖的特點是由 對角線的特點決定的,它很容易因其位置和長度 將觀者的視線吸引過來,而且引導觀者的視線沿 著對角線的走向觀看整個畫面。因此,在構圖時將主體安排在對角線上,能使觀者第一眼就看到主體,這無疑是突出主體的好辦法。對角線是餘線中最富有力量與動感的線條,它能讓整個畫面氣勢強勁,帶來視覺上的巨大張力。
三、曲線構圖
曲線是公認最美的線條,這主要得益於它優雅、靈動的身姿,即使是不經意地蜿蜒,也會帶給人無比生動的感覺。因此,在拍攝時要善於發現曲線,只要被攝體適合以曲線構圖進行表現,就儘可能地採用這種構圖形式,因為這種構圖形式往往能獲得較好的視覺效果。S」形可以說是曲線中的經典形狀,除了優美與雅致外,還具有韻律感。當選擇曲線構圖時,首先應考慮是否能用「S」形構圖。它常用於表現河流、溪水、曲徑、小路等。從畫面的左下角向右上角延伸的「S」形 構圖較為常見。當然,這只是人們的習慣,並不代表從畫面的右下角向左上角延伸的「S」 形構圖就不好。運用曲線構圖時,有一點值得注意,就是曲線前行的方向最好暢通無阻,即使某個地方被別的物體阻礙了,但在阻礙物的後面依然能看到其通暢的俏麗身姿。若曲線延伸到某處突然斷開了,或是被別的物體完全堵住了,畫面將給人不透氣的感覺(畫面中曲線通暢的距離越短,這種不透氣感就越強烈),曲線原有的 優美及靈動感也會喪失許多,嚴重影響作品的視覺效果。人們常用「s」形來形容女性的曼妙身材,因此在拍攝女性人物全身或是大半身照片時,要想凸顯身材的美感,「S」形構圖無疑是最佳選擇。在 拍攝時可以讓被攝對象的動作適度誇 張些,好讓「S」形構圖更加明顯,從 而突出其美感。
四、平衡式構圖
平衡式構圖追求的是視覺上的平衡感,當然,重量上的平衡也屬於它的範疇。該構圖形式因平衡感強烈,能給人異常安穩的感受,因 此適合表現平穩、安靜、精緻的場景,例如在 拍攝日出、水面、城市燈光等題材時常採用這 種構圖形式。不是因重量對等而達到視覺平衡的畫面有一些規律可循,大致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①動態物體比靜態物體顯得重;②人造物比自 然物顯得重;③形態清晰的物體比形態模糊的 物體顯得重;④排列緊密的物體比排列稀疏的物體顯得重;⑤靈巧的物體比笨拙的物體顯得 重;⑥色彩鮮豔的物體比色彩灰暗的物體顯得重;⑦離地面低的物體比離地面高的物體顯得重。這裡所說的輕重,只是相對而言,主要還得多實踐、多比較、多體會。
五、對稱構圖
對稱構圖是平衡式構圖中較為特殊的一種,它是通過畫面的左右或上下對稱,而且對稱的兩邊在重量上接近一致而實現的平衡,它具有對稱、平衡、穩定、莊嚴等特點。因整體 畫面對稱、缺少變化,容易給人呆板的感覺, 也會顯得過於嚴肅和沉悶。但有的被攝對象恰恰需要運用對稱構圖的這一點來表現,例如莊重的教堂、人文氣息濃鬱的建築、莊嚴的儀式等。還有一種情況也最好採用對稱構圖形式來 表現,即被攝對象具有明顯的對稱特徵,如對稱的樹木、建築、舞臺造型等,此時運用對稱構圖才能準確地體現出被攝對象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