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多兄弟部隊共守國防,為什麼你們連獨稱『尖兵』,榮立集體二等功?」7月30日,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6名女學員奔赴駐閩某「海防尖兵連」參觀見學,剛進營門,學員就向該連指導員謝競拋出難題。
從歷史積澱中來,從光榮傳統中來
「走!帶你們去連裡最『高大上』的房間看看!」指導員並未直接回答。
「最『高大上』的房間?」學員們有些摸不著頭腦。
指導員帶領學員徑直來到連隊榮譽室。一百多平方米的榮譽室,展現了這支鐵血連隊自1946年在戰火中成立至今的光輝歷程。「對於一個軍人來說榮譽重於生命,對於一支部隊亦然。這個榮譽室的確『高大上』!」
「練成一個好兵簡單,帶出一支尖兵連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指導員介紹道,「我連每個月都要組織全連官兵參觀榮譽室,定期『補補鈣』,回顧老一輩人所取得的豐功偉績,激勵戰士們立足海疆,建功立業。」
「原來如此!歷史積澱厚重,又能繼承和發揚光榮傳統,精神上的『鈣』足了,連隊建設自然贏在起跑線上,『一馬當先』。學員們茅塞頓開。
從優良作風中來,從點滴養成中來
「我連幹部宿舍始終堅持『十二個一』:一張單人床、一個床頭櫃、一張書桌、一個書櫃、一把椅子、一颱風扇、一個垃圾籃子……」指導員介紹道。
學員們走進連隊宿舍,大家無一不為其整齊劃一的內務標準「點讚」,特別是幹部宿舍,簡樸潔淨,充分彰顯了「尖兵連」艱苦樸素的戰鬥作風。「其實也有條件裝空調,但我連一貫堅信只有平時經歷嚴寒酷暑、蚊蟲叮咬,向實戰靠攏,向戰場『對焦』,戰時才能適應瞬息萬變、條件惡劣的野戰環境,做到能打仗、打勝仗。」
「明白了!作風過得硬,才能打得贏!」
連隊食堂統一開飯,學員們了解到,餐桌上「西紅柿炒蛋」、「茄子炒辣椒」、「紅燒肉」等戰士們「舌尖上的美食」,多是由連隊集菜地、豬圈為一體的「尖兵樂園」自給自足,飯後整個食堂放眼望去,個個空碗鋥亮,張張「光碟」精光。
從摸爬滾打中來,從科學施訓中來
當兵打仗,帶兵打仗,練兵打仗。為補上軍校學員「基層鍛鍊」課程,切實體會「海防尖兵連」是怎樣煉成的,學員以「基層一兵」的姿態深入訓練場。
「訓練不下狠功夫,打仗就要多流血。」訓練場中兩行醒目的大字震撼人心。一個下午的訓練,三公裡越野僅僅是「開胃小菜」,負重400米連拉6動才是「主菜大餐」,5組「榴彈投擲」算是飯後甜點。「平時好『折騰』,戰時才能保打贏。『尖兵連』果真不是『吹』出來的!」一頓「大餐」下來,學員們揮汗如雨,紛紛感嘆。
訓練過程中,醫療隊全程跟蹤保障。在穿插的休息時間裡,學員們不顧疲憊,依託自身專業,教戰士們結對子放鬆方法,講授如何避免訓練傷和簡單傷口處理技巧。
這時該團團長汪小京恰好來連隊視察,他來到戰士們身邊,親切地說:「歡迎第二軍醫大的『高材生』來授課!大家訓練強度做好『加法』,切實提高全連軍事素質整體水平的同時,還要會做放鬆降壓的『減法』。聽說你們連專門設置了『水療』時間,及時泡腳,這樣很好!」
夏日炎炎,酷暑難耐,「軍中綠花」卻渾然不覺。當談及一天當兵鍛鍊的感悟時,她們表示在實際跟訓中提升了自身軍事素養,深刻體會到「尖兵連」磨礪不易,並且通過開展一線醫療服務,提高了自身戰地醫護能力。
[責任編輯:梁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