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救人員在現場搜救出一具遇難者遺體 供圖/東方IC
重型機械在大樓倒塌現場全力推進 供圖/新華
臺南地震中倒塌的維冠金龍大樓救援進入第5天,8日晚10點,臺南地方法院法官裁決將維冠大樓建設商維冠建設有限公司負責人林明輝及建築師張魁寶、鄭進貴等羈押。臺南地方法院庭長表示,倒塌的維冠大樓「顯然是有施工缺失的情形」。
在當地媒體的一段視頻中,臺南地方法院庭長郭貞秀說:「東側的箍筋數量,還有主筋的彎鉤長度不足,相鄰鋼筋續接沒有錯開,顯然是有施工缺失的情形。」 當地媒體報導稱,臺南市地方檢察院表示,維冠金龍大樓的結構計算書與配置鋼筋的圖明顯不符,梁柱接頭箍筋的數量較結構計算書少50%,致使梁柱接頭強度嚴重不足,影響耐震力,是這次大樓倒塌主因。
該視頻中,在維冠金龍大樓現場的臺南結構技師協會常務理事許守亮拿著一段鋼筋彎鉤解釋說,維冠金龍大樓的彎鉤只有90度,如果是按照臺灣行業標準使用135度的彎鉤,「那麼整個柱子就不容易被撐開,現在用了90度之後,就整個柱子都破壞掉了。」
檢方表示,專案小組調閱維冠大樓的資料後發現,維冠金龍大樓並非由籤證的建築師張魁寶設計,系借牌申請。
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副總工程師苗啟松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箍筋的主要作用是約束混凝土,提高柱的強度和延性,如果箍筋的數量不足,會降低柱的抗震性能,導致地震中建築發生垮塌。對於相鄰鋼筋續接沒有錯開,他解釋說,鋼筋的接續在大陸一般稱為「搭接」,兩根鋼筋的搭接處就像是兩根繩子打的結,如果多個搭接處都處在同一個平面而沒有錯開,這個平面就會變得脆弱,發生地震時可能會從這個平面發生斷裂。他分析說,箍筋的數量不足很可能是建築時為了節約成本而為之,而接續處沒有錯開則是可能為了讓工序更加方便。
8日晚,臺南地方法院認定林明輝等人明顯有勾結串供行為,裁定將3人羈押,並禁止接見和通信。文/本報記者 屈暢
救援現場
那一刻 他把生留給了最親的人
曹瑋瓴今年45歲,和丈夫許文儒十分恩愛,不過求子道路走得很辛苦。直到兩年多前,他們才喜得愛子,取名許凱博。一場突如其來的地震改變了這個幸福家庭的命運。
6日凌晨3時57分,人們都還在睡夢中,芮氏6.7級的地震重襲臺南市,永康區的維冠金龍大樓自西向東「癱倒」在地。當時,至少有300人住在這座商住兩用的大樓裡。
曹瑋瓴一家三口當時就住在這個樓東北角G棟的7層,緊臨著南北方向的主幹道——雙向六車道的永大路。地震發生當天是臘月二十八,臺灣民眾俗稱的「小年」。和他們三口住在一起的,還有許文儒的父母、兄嫂、侄女五人。
得知震情後,曹瑋瓴的兩位兄長迅速趕到現場。原本寬敞、通暢的永大路被坍塌的灰色大樓完全封死,一片狼藉。聯繫不到妹妹,他們心急如焚,趕忙找救援人員告知妹妹所在的位置,方便搜救。
他們還找到了妹妹所在公司的負責人,請他們協助搜尋。曹瑋瓴夫妻倆都在新光人壽保險的逢甲通訊處工作,從維冠金龍往西大概9公裡。據公司負責人說,丈夫是理財專員,妻子是一位區經理,兩人工作成績都名列前茅。
同事對他們也都讚譽有加。一位同事略帶哽咽地告訴記者:「他們幹什麼都很投入,很有責任感。」
他們的恩愛在公司也是出了名的,被公認是模範夫妻。社交媒體上,兩人喜歡曬曬照片,記錄生活的點滴,其中最常見的畫面就是:兩人比著剪刀手,緊緊依偎在一起,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
在現場,救援人員夜以繼日地與死神賽跑,不放棄任何一絲生命跡象。8日大年初一,救災工作進入了第三天。農曆新年的鐘聲剛剛敲響十幾分鐘,現場指揮中心傳來振奮人心的消息。
指揮中心負責人告訴家屬和記者,G棟7層的八位被困人員中,救援人員已經能夠接觸到三位,其中一位曹女士躺在床上被壓住,能清楚地和救援人員對話,預計45分鐘就可以營救出來,已經請家屬到那邊等待。此外,B棟的一位李先生也還能和救援人員對話,生命跡象穩定。此前,已經有十幾個小時沒發現倖存者了。
「我們希望儘快把他們兩個營救出來,給所有的家屬帶來一絲希望。」這位負責人說。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卻遲遲沒有新的消息傳出,讓現場的人都十分揪心。
直到8個小時過後,指揮中心終於傳出好消息:在被困52小時後,曹女士被成功救出,情況穩定。
但遺憾的是,丈夫和孩子送醫前就已不幸遇難。
經過醫院緊急搶救,曹瑋瓴的脫水、橫紋肌溶解等症狀已明顯改善,能夠正常對話,情緒也相對穩定。醫務人員表示,身體和心理雖不可能很快恢復,但她還是表現得相當堅強。
救援人員說,埋在瓦礫中的曹女士被發現時,夫妻兩人幾乎壓在一起,丈夫側身護住她,像要擋在坍塌的樓板前保護太太和孩子。救難人員搬開丈夫後,才順利救出了曹瑋瓴。
曹女士說,當時全身已經沒了知覺,是靠著對丈夫和孩子的掛念,用意志力撐下來的。
「我要出去,出去後為他們處理後事。」曹女士在等待救援時悲傷地告訴救援人員。當時,她已經漸漸聽不到先生和小孩的聲音,意識到他們可能已經不在了。
曹瑋瓴哽咽地說,地震發生那一刻,她起身抱住小孩,先生也馬上衝過來護住她和孩子……
文/新華社記者 柳新勇 何自力
相關新聞
地震罹難者增至46人失聯陸配家屬已抵臺
臺南市政府統計,截至10日下午4時,該市有46人死於6日發生的高雄地震,其中倒塌的維冠大樓造成44人罹難。
臺南市副市長曾旭正當天下午對維冠大樓住戶家屬說明搜救進度。他介紹,現場重機具數量已增至45臺,正由7個面向對大樓進行逐層分解,其間配合搜救人員進入通道搜尋可能的生還者。部分拆除工作面臨一些障礙,但進度會愈來愈快。
維冠住戶中,大陸籍配偶周海英至今失聯,她14歲的女兒周麗於8日獲救、在醫院接受救治;周麗的大陸外公、外婆在臺當局有關部門緊急協助下,10日中午入境探視、照顧。陸委會日前新聞稿介紹,臺南還有陳姓大陸配偶一家人在地震中受傷。
臺當局行政機構負責人張善政同一天呼籲,曾購買維冠大樓建商所建設建築物的民眾,應進行房屋結構安全檢查及相關防震補強。他說,當局相關機關都有充分技術支援,可提供鑑定協助。
震後,臺南全市有50棟建築被貼紅、黃標示。市政府工務局介紹,經土木、結構技師勘查,其中31棟被貼紅標、「有安全立即疑慮」,需要拆除或是補強;19棟貼黃標,這部分建築要排除墜落物才能使用。文/鍾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