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大學生群體的不斷增加,越來越多的用人單位不斷抬高招聘門檻,從要求第一學歷到要求全日制,從專科到本科再到研究生,從性別到生源地,只要你能想到的條件,都會被設置成為一道道門檻。在此背景下,不僅催生了一大批「考研大軍」「考公大軍」「啃老族」,甚至還影響了高等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出現了「市場營銷專業畢業生不願意從事銷售」「醫藥類專業不願意當醫生」等現象。
這些現象的出現,究其根本原因是因為不少大學生沒有明確的職業規劃定位,對所學專業研究不深、學得不透徹,隨波逐流的心態比較重。無論是考研也好,還是考公務員也好,都是必須要付出巨大努力和代價才能獲取成功的路,做出決定之前,應當要根據專業特點選擇合適的出路。
從過來人的角度來看,大學裡,有這樣2個專業,比起考研來說,更適合考公務員。
1.行政管理專業
從專業培養目標來看,行政管理是最貼近於行政的專業之一,從事公務員工作也是最對口的工作。在全國3000多所高校中,有近三分之一以上的學校開設了行政管理專業,既然開設的學校多,那每年畢業的學生也自然是很多,其就業壓力可想而知。作為典型的管理類專業之一,行政管理專業考公務員比起考公務員有較大優勢。
首先,考公務員考出來是一個結果,而考研考出來只是一個期望,研究生三年之後還是會面臨著三年前同樣就業問題。與其耽誤三年時間成本倒不如直接考公務員一步到位。
其次,行政管理專業是公考當中滿足招聘條件最全面的專業之一,絕大部分的崗位都可以報考,而考研的選擇相對來說較少,要麼選擇跨專業考研,要麼選擇在本專業擠獨木橋,其難度不言而喻。
最後,隨著時代的發展,公務員隊伍將會逐步走向專業職業化的精英路線,更適合具有行政管理專業知識背景的人才從事。同時,行政工作又是極具實踐性的工作,多三年實踐比耗費三年學理論更有利於今後工作的開展。
2.漢語言文學專業
漢語言文學專業與行政管理專業一樣,開設歷史、開設學校多,每年有眾多的畢業生。從不少高校發布的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來看,其就業率尤其是專業對口的就業率不忍直視,基本上都從事了與本專業不對口的工作。因此,漢語言文學專業,歷年來都是考研和考公務員的「主力軍」。相對於考研來說,漢語言文學專業考公務員更有出路,具體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是文字綜合能力是公務員招考時出現最多的門檻條件之一。從事行政管理工作人都知道,寫文字材料比做事還難,不少人會說也會做,但就是不會寫,在一個單位裡,會寫材料的人永遠都是最受歡迎的人。各種講話稿、報告、匯報、總結都需要具有文字綜合能力強的人來寫。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剛好用專業能力彌補了現實需求。
二是從實踐來看,研究得深不如實踐得深。讀了研究生的人都知道,如果研究生階段沒有遇到一個優秀的導師,那很可能整個研究生階段都是「划水」,甚至成為一個純粹的為導師「打工的人」,走上社會之後還得用本科階段所學專業知識。正如不少學生所說,「大一、大二考四六級靠高中英語,大三、大四考四六級靠猜」,反映出不少大學英語課「划水」的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