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又稱端陽節,五月節。端是「開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稱為端五。淡淡棕葉香,濃濃世間情,根根絲線連,切切情意牽。
端午節作為我國的傳統節日,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背景,為進一步弘揚和培養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傳承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增強學生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在端午節到來之際,濮陽市油田第二小學二(1)中隊的同學們用愛心行動過端午。親手包粽子,做香包,送給身邊的親人、朋友,營造良好的社會新風尚。
端午節佩戴香包有避邪驅瘟和保命吉祥的意思。
在古代,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是用彩色的碎布和五色絲線縫製而成,內部裝有各種香料,戴在孩子胸前,不僅美觀大方,香氣撲鼻,還有驅避蚊蟲的功效和祈求安康的美好寓意。
帥氣的小黃同學更是製作了美麗的五彩線,端午節系五彩線,是古老習俗。五彩線是端午節吉祥物兼飾物,有祈福納吉的美好寓意。仲夏端午飛龍在天,龍氣(陽氣)旺盛,百邪皆避,端午日是闢陰邪的吉祥日子,由此衍生了一系列的闢邪習俗,其中以五色絲線系臂,是端午闢邪習俗之一。
多彩端午節的系列活動,孩子們對端午節這個傳統節日的習俗有了更深的了解。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我們每一個炎黃子孫都要愛國、敬業,學習雷鋒精神,做一個對國家有用的人。
每個孩子都要好好學習、報效祖國、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