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由北京市海澱區教育科學研究院、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聯合舉辦的「新技術時代下的未來教育」主題論壇在國家會議中心隆舉辦。
論壇現場
海澱區教委委員會副主任胡劍光、海澱區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吳穎惠、北京師範大學教育技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馮曉英、清華大學附屬中學副校長白雪峰、海澱區中關村第三小學副校長陳俊榮、科大訊飛副總裁周佳峰、中國聯通北京公司教育BU總監郭柏等領導和專家、企業代表出席論壇並發言。
海澱區教委智慧教育管理辦公室主任 劉大鵬
本次論壇特邀海澱區教委智慧教育管理辦公室主任劉大鵬擔任主持人。劉大鵬在介紹中說到,教育正從知識傳授轉變為以能力為本,讓每一個學生從被動學習走向主動學習。2020年,正值「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謀劃「十四五」的關鍵之年,值此新發展新趨勢迸發之際,召開「新技術時代的未來教育」主題探討,正是恰逢其時,意義非凡。
海澱區教育委員會副主任 胡劍光
海澱區教育委員會副主任胡劍光致辭中說到,海澱作為信息化基礎雄厚、教學理念先進的教育強區,在全國起到率先探索、經驗引領的帶頭示範作用。今年,海澱區獲批成為教育部「基於教學改革、融合信息技術的新型教與學模式」實驗區,同時成立了海澱區網際網路教育研究院,期待政府、學校和企業能夠多交流、多碰撞,為中國教育貢獻更多的「海澱智慧」。
海澱區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 吳穎惠
海澱區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吳穎惠在演講發言中的提到,智能時代,教學將越來越多地體現出虛實融合的立體化形態,越來越多地體現出線上線下優勢互補的發展趨勢。未來,在教育管理方面,對技術的依賴性也將越來越強烈。建立學生網絡學習空間、建設智慧教室,使學生能夠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和手段主動學習,在教師的幹預、引導下自主構建知識體系,系統而有效地獲取知識,實現技術與教育場景的有機融合。
北京師範大學教育技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馮曉英
專家演講中,北京師範大學教育技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馮曉英帶來了「新技術時代下的混合式教學與教育創新」的主題演講。馮曉英教授提到,混合式教學正在成為未來教學的「新常態」,混合式教學是為了改革與創新教學模式,實現「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向「以學生為中心」的轉變、由「知識傳遞」設計向「能力培養」設計的轉變,由「前端設計」向「全過程設計」的轉變。新技術時代的混合式教學是撬動教學創新、教與學模式創新的一個支點、一把鑰匙!
清華大學附屬中學副校長 白雪峰
在教學實踐與人才培養領域,清華大學附屬中學副校長白雪峰進行了主題為「新技術背景下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模式探索」的精彩演講。白雪峰副校長在演講時提到,面對不確定的未來,需要不斷創新、培養具備創新能力的儲備人才。白雪峰副校長從三個方面介紹了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以數據畫像喚醒學生的自我認知、以問題導向激活學生的創新思維、以價值引領涵養學生的家國情懷,讓孩子們發現自己、了解自己、從而成就自己。
海澱區中關村第三小學副校長 陳俊榮
海澱區中關村第三小學副校長陳俊榮帶來了題為「基於線上線下教育教學融合的魔法學校」的實踐分享。陳俊榮副校長介紹到,中關村三小是基於三位一體的「魔法」學校,即本體學校、數碼學校、雲學校,營造了一個處處是教師、處處可學習、處處是藝術館、處處都是孩子們願意去的地方,讓孩子們在「夢工廠」中創造夢想、實現夢想。通過系統數據、雲平臺、數位化管理讓學校在新的挑戰中不斷突破、不斷創新,在智能化時代為學生們的學習和課堂注入了新的活力。
作為新常態下的不斷推動技術變革和創新的「服務者」,高科技企業在「未來教育」的發展中,擔任著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人工智慧等技術和產品已經深刻嵌入到教育教學發展過程中。
科大訊飛副總裁 周佳峰
科大訊飛副總裁周佳峰在「人工智慧助力智慧教育」的演講中提到,隨著人工智慧時代的到來,面對變化的、不確定的未來,需要培養學會學習、堅持終身學習的學生,以擁抱變化應對變化;面對科技發展,信息爆炸的未來,學生要具備跨界學習的理念,通過科技素養和數據素養的認知方法論來認知這個世界。多元的思維方式,除了學好本專業知識以外,還要具備信息科學素養和數據素養;面對未來像空氣、水電一樣存在的人工智慧,學生要有高階的思維切換能力,充分的接受變化的、洞察世界、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並不斷地持續創新和迭代。
教學是面向未來的信息模板。在人工智慧的促進下,教育將更加關注人的發展;在人工智慧的賦能下,學習範式將發生深刻改變。隨著深度學習技術的不斷突破,人工智慧在知識儲備、技能應用等方面將有可能超過人類。人工智慧不僅能從知識關聯和群體分層層面分析學生知識掌握情況、推送學習建議和學習策略,更能從學習者的思考方式、個性學習特點等方面為學生提供個性化、定製化的學習內容和方法等。
中國聯通北京公司教育BU總監 郭柏
中國聯通北京公司教育BU總監郭柏在「5G時代下中國聯通智慧教育的探索與實踐」中提到,5G技術將在未來的遠程互動教學、虛擬實境教育、人工智慧教育、校園智能管理等應用場景產生重要作用。
2020年7月,海澱區成立網際網路教育研究院,建設「網際網路+教育」大平臺,整合區域內各種網際網路教育資源,促進網際網路新技術、新產品在教育上的廣泛應用,探索教育新生態,以教育信息化撬動教育現代化,不斷擦亮海澱教育的「金名片」。
當前,人工智慧、大數據、5G等新技術已成為推動教育信息化,加快教育現代化的重要支撐,也是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教育變革的重要驅動力。此次論壇站在新的歷史起點,面對新技術發展和教育變革的歷史大勢,以前瞻的眼光和創新的思維,探索教育發展和人才成長的規律和態勢,為新技術與教育教學模式的有機融合和跨越式發展出謀劃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