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傳銷!500億「區塊鏈」騙局:傳銷套路穿區塊鏈新「馬甲」

2020-10-06 李探長觀世界

檢察機關提前介入,提出10餘條補充偵查意見——

揭開500億「區塊鏈」騙局

打著「幣圈第一大資金盤」的幌子,利用區塊鏈技術、以數字貨幣為交易媒介,進行網絡傳銷。短短一年時間,發展會員200餘萬人,層級關係高達3000餘層,涉案金額500多億元……

江蘇省鹽城經開區檢察院提起公訴的這起披著「區塊鏈」外衣的網絡傳銷案,9月22日有了一審結果:法院以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判處陳某、丁某、彭某等16名被告人二年至十一年不等的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涉案贓物、贓款及孳息、犯罪工具依法予以沒收上繳國庫。

據記者了解,這是國內首起利用區塊鏈技術、以數字貨幣為交易媒介的特大跨國網絡傳銷犯罪案。

傳銷老套路,穿上區塊鏈新「馬甲」

2019年初,鹽城市公安局在日常網絡巡查中發現一個名為「PlusToken」的平臺疑似搞網絡傳銷,隨即成立專案組。

警方查明:自2018年5月至2019年6月,陳某、丁某、彭某等人架設搭建「PlusToken」平臺,發展會員200餘萬人。除境內會員外,還有不少境外會員,層級關係高達3000餘層。在一年時間裡,這個平臺吸收會員比特幣、以太坊幣等數字貨幣948萬餘個,按當時市場行情計算,折合人民幣總值500多億元。其中大部分數字貨幣被用於發放會員「拉人頭」獎勵,還有部分被變現用於陳某、丁某、彭某等人日常開銷和個人揮霍。

「PlusToken」平臺為什麼能吸收這麼多會員?該案承辦檢察官、鹽城經開區檢察院第二檢察部負責人徐玉潔介紹,該平臺以「區塊鏈」技術為噱頭、以比特幣等數字貨幣為交易媒介,打著提供數字貨幣增值服務的幌子,承諾高額返利,吸引不明真相的群眾參與。

陳某等人將平臺包裝成跨國企業;而彭某有傳銷犯罪前科,傳銷推廣經驗豐富;丁某在區塊鏈領域「有身份、有資源」,熟悉區塊鏈技術。

陳某、丁某規定:會員必須由上線推薦,併購買至少500美元的比特幣、以太坊幣等主流數字貨幣,再以數字貨幣入會,即可每月獲得6%至18%的收益,即靜態收益。

會員推廣會員還能獲得動態收益。動態收益又分為直接連結收益和間接連結收益兩種,直接連結收益即第一層級下線每個帳戶靜態收益的100%;間接連結收益是第二層級至第十層級下線每個帳戶的靜態收益的10%。

為了鼓勵會員發展更多下線,「PlusToken」平臺推出「高管佣金」獎勵模式。根據發展下線數量和投入資金數量,將成員分為會員、大戶、大咖、大神、創世等五個等級,並按照等級高低疊加下線靜態收益作為獎勵和返利。

該平臺自創「Plus幣」作為會員收益的結算方式。「Plus幣」沒有任何價值,其發行數量、價格、漲跌都由陳某掌控。會員賺取的「Plus幣」可以賣給下線,也可以通過平臺變現成為主流數字貨幣,但兌現需要後臺人工審核。

「PlusToken」平臺的靜態、動態獎金制度設置與以往傳銷平臺類似,只是加入了區塊鏈、數字貨幣概念,沒有任何實體經營活動,都是依靠包裝,不斷發展下線維繫平臺運轉,其實質仍是「寵氏騙局」。

引導偵查,追蹤450個比特幣

公安機關立案偵查後,鹽城經開區檢察院成立專案組,及時介入,引導偵查。

不同於以往辦理過的網絡傳銷案件,「PlusToken」平臺收取會員的「門檻費」均為主流數字貨幣,數字貨幣與人民幣流轉方式截然不同,不存在交易帳號和交易流水,參與人員是誰、在其中起什麼作用?涉案資金流向何處?承辦檢察官圍繞證據要害、涉案金額審計等重點問題提出了10餘條補充偵查意見。

眾多涉案者如何區分行為性質?承辦檢察官緊扣「傳銷」本質,對涉案人員在組織架構中的作用、發展層級數量、涉案金額等方面,將其分為發起策劃者、對組織建立擴大起關鍵作用的人員兩個層次,分別按照該角色在「PlusToken」平臺中具體所起的作用,嚴格按照司法解釋規定,從嚴認定組織者、領導者。檢察機關引導公安機關通過技偵手段鎖定境外伺服器,固定電子證據,再結合相關證人口供形成了有效證據鏈,充分證明發起人陳某、「軍師」丁某、「運營」彭某等人在傳銷組織中起到的組織、領導作用,尤其是用證據將一直自稱只是一名普通會員的丁某鎖定為主犯,他在傳銷組織中打著區塊鏈幌子、僱用外國人做「傀儡」、偽造海外背景等,起到了「軍師」的作用。

如何查清資金流向?承辦檢察官根據犯罪嫌疑人口供和公安機關提供的審計報告,再結合鑑定報告,逐一核查涉案數字貨幣去向。在這一過程中,承辦檢察官發現有450個比特幣不知去向。而這450個幣的原始持有者——陸某某始終辯稱「助記詞忘記了,無法找回」。經過全面梳理陸某某、陳某某、劉某等人口供,發現450個幣的最終去向均指向了一個人——陸某某的弟弟陸某龍。

陸某龍在幣圈有一定知名度,曾是「幣知財經」的創始人。由丁某推薦加入,負責平臺推廣、對外宣傳。按照2019年6月市值來算,這450個比特幣合計人民幣4000餘萬元。

承辦檢察官分析,陸某龍姐弟「玩轉」幣圈多年,深諳幣圈之道,加之價值之大,不可能犯這麼低級的錯誤。遂引導公安機關以陸某龍為中心,輻射其周邊人,對他們的通訊設備以及錢包帳戶地址進行實時監控。

後經多次審查,成功追回200多個比特幣和10萬多個柚子幣(由其轉移的249個比特幣兌換而成),合計價值人民幣近3000萬元(行情變化)。

面對翻供,公訴人從容應對

由於涉案人員多、金額大,證人證言縱橫交叉,為了實現精準打擊,鹽城經開區檢察院積極聯合上級院、公安、法院進一步統一執法尺度,凝聚辦案共識;同時,在庭前圍繞案件定性和主從犯地位區分兩個方面,形成3萬餘字的出庭預案材料,準備了60多項應對意見。

今年7月2日,該案開庭審理,3名公訴人出庭,而辯護律師有14名。

庭上,丁某面對檢察機關指控的犯罪事實全盤翻供:「我對指控我策劃品牌有異議。陳某隻是跟我諮詢App信息,沒有告訴我層級模式,我不知道這是傳銷。」

公訴人結合案件事實,運用精心設計的訊問提綱,與丁某當庭質證:「你帳號下面的336個會員是誰發展的?這336個帳號就沒有一個人投錢嗎?」「我不知道。」

公訴人繼續問道:「鄭某、王某虎、陸某龍他們在平臺裡具體分工是什麼?」「鄭某負責平臺維護、技術開發,王某虎後來接替鄭某做技術開發,陸某龍負責推廣Plus。」「 他們是怎麼加入的?」「 是我介紹給陳某的。」

……

公訴人又出示了丁某與陳某的微信聊天記錄,證實「PlusToken」平臺名稱、組織架構、獎勵機制、運營機制等關乎發展的關鍵部分均由丁某和陳某商議策劃。

丁某仍堅持辯稱「我只是普通成員」,但隨著庭審的推進,他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的犯罪事實暴露無遺。

公訴人對丁某和另外4名翻供的被告人的量刑建議刑期,均被法院採納。丁某最終被判處八年零八個月有期徒刑,並處罰金人民幣400萬元。

相關焦點

  • 揭開500億「區塊鏈」騙局
    原標題:檢察機關提前介入,提出10餘條補充偵查意見——揭開500億「區塊鏈」騙局打著「幣圈第一大資金盤」的幌子,利用區塊鏈技術、以數字貨幣為交易媒介,進行網絡傳銷。短短一年時間,發展會員200餘萬人,層級關係高達3000餘層,涉案金額500多億元……江蘇省鹽城經開區檢察院提起公訴的這起披著「區塊鏈」外衣的網絡傳銷案,9月22日有了一審結果:法院以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判處陳某、丁某、彭某等16名被告人二年至十一年不等的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涉案贓物、贓款及孳息、犯罪工具依法予以沒收上繳國庫。
  • 參加技術大會還在海外投放廣告 揭開500億「區塊鏈」騙局
    揚子晚報網10月3日訊(通訊員 記者 劉瀏)打著「幣圈第一大資金盤」的幌子,利用區塊鏈技術、以數字貨幣為交易媒介,進行網絡傳銷。短短一年時間,發展會員200餘萬人,層級關係高達3000餘層,涉案金額500多億元。
  • 涉案500億!國內首起利用區塊鏈技術跨國網絡傳銷案宣判
    短短一年時間,發展會員200餘萬人,層級關係高達3000餘層,涉案金額500多億元……江蘇省鹽城經開區檢察院提起公訴的這起披著「區塊鏈」外衣的網絡傳銷案,9月22日有了一審結果:法院以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判處陳某
  • 警惕披上「區塊鏈」外衣的傳銷騙局!
    1詐騙傳銷老套路穿上區塊鏈新馬甲不法分子利用「ICC網紅鏈」屢屢得手「幣圈一天,人間十年」,「明天永遠買不到今天的價格*項目方組織的隆重年會邀請了許多投資者參與2「區塊鏈」和著「區塊鏈」外衣的傳銷有何區別?應該怎樣識別?
  • 「Utopia烏託邦」借「區塊鏈」噱頭斂財 涉傳銷和非法集資
    傳銷概念層出不窮,手段紛繁複雜。近年來,隨著區塊鏈技術的火熱,以「區塊鏈」、「虛擬貨幣」為噱頭的傳銷騙局層出不窮。近日,鷹鑑發現一家叫做「Utopia」(烏託邦)的平臺就假借「區塊鏈」噱頭,以「存幣生息」的模式,大肆拉人頭,發展下線,涉嫌傳銷和非法集資等違法行為,建議大家遠離。
  • 區塊鏈傳銷騙局:涉險金額400餘億元,涉案金額逾400億元
    目前,區塊鏈手藝火熱,但也讓少許假借區塊鏈之名、行傳銷欺騙之實的犯法分子找到了新噱頭。他們往往運用大眾不熟悉區塊鏈、但據說過比特幣等數字錢幣「造富傳奇」的情緒,承諾低加入、高收益,發展下線,不明真相者很容易上當受騙。
  • 破獲區塊鏈傳銷案 通過聽書APP介紹新項目
    破獲區塊鏈傳銷案 通過聽書APP介紹新項目原標題:我市成功破獲全國首例「區塊鏈」特大網絡傳銷案通過有3億用戶使用的喜馬拉雅聽書APP介紹新項目;在澳大利亞、柬埔寨、西安、寧波等城市召開「高大上」的推介會……4月15日晚,西安警方成功破獲全國首例打著「區塊鏈」這一網紅概念,實則「新壺裝老酒」的特大網絡傳銷案,9名主要犯罪嫌疑人全部抓獲歸案。
  • 鄧紫棋並沒有在「區塊鏈大會」上唱《泡沫》| 沸話
    唱泡沫只是網友們的臆想而已……但這也反映了大眾的真實心理,區塊鏈到底是創新的顛覆還是精巧的騙局,真真假假難以分辨。隨著區塊鏈的火熱,社會對於區塊鏈的質疑之聲也是不絕於耳——而區塊鏈騙局也在不斷上演——>今年4月15日,西安警方成功破獲全國首例打著「區塊鏈」這一網紅概念,實則「新壺裝老酒」的特大網絡傳銷案。
  • 「艾爾發幣」傳銷假借區塊鏈吸金近12億 「善德世紀」骨幹被起訴
    隨著區塊鏈技術的火熱,也讓一些假借區塊鏈之名、行傳銷詐騙之實的惡行死灰復燃。近日,懷化市鶴城區檢察院就對一起涉嫌假借區塊鏈之名行傳銷詐騙的一起傳銷案提起公訴。鷹鑑獲悉,姜某波等15名被告人依託「善德世紀國際系統」平臺,通過推廣「艾爾發虛擬貨幣」項目,在全國發展會員7萬餘名,吸收傳銷資金近12億元。
  • 區塊鏈:大量無意義的計算,區塊鏈帶來的是革新還是能耗?
    但對於很多普通人而言,對於區塊鏈的理解還簡單地停留在已經暴漲了30000多倍的比特幣以及各式各樣的虛擬數字貨幣名稱上,更有甚者,簡單粗暴地將區塊鏈與「泡沫」「傳銷」「非法集資」「龐氏騙局」等名詞劃上等號。   爆紅「概念」下的區塊鏈,可謂價值與爭議並存。
  • 正本清源:基於真正區塊鏈技術的發幣行為不是詐騙與傳銷
    此類活動並非真正基於區塊鏈技術,而是炒作區塊鏈概念行非法集資、傳銷、詐騙之實。因此,發幣行為就有了非法性的基礎。●第二, 辦案機關認為,虛擬貨幣是虛假的物品,現實中既不存在,也沒有任何價值,讓投資人去投資或者購買完全沒有價值的物品,純屬騙取財物。辦案機關的這種邏輯正好符合詐騙罪與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中的「騙取財物」。
  • ​15人判刑,148億數字幣傳銷大案宣判!註冊會員近270萬,以區塊鏈...
    涉及148億規模的「PlusToken」平臺數字貨幣傳銷大案,近日迎來終審判決。判決書披露此案的眾多細節:PlusToken平臺以區塊鏈為概念進行傳銷推廣,註冊會員帳號達269.3萬個,最大層級為3293層。
  • 發美女小視頻拉客、拉「天地會」站臺,天使鏈背後的傳銷騙局 |...
    深鏈財經(ID:deepchain)調查發現,在這個很多區塊鏈項目份額需要代投去搶的時代,還使用「色誘」手段吸引投資者的天使鏈,雖然上過地方衛視,但從其營銷模式和項目本身來看,很可能是一個傳銷騙局。這只是天使鏈「拉人頭」眾多方式中的一個。推廣模式上,天使鏈可以看到傳銷影子。在微信群裡,天使鏈宣傳推薦返傭的「3+2+2」模式,其本質是一種傳銷模式。
  • 發美女小視頻拉客、拉「天地會」站臺,天使鏈背後的傳銷騙局
    深鏈財經調查發現,在這個很多區塊鏈項目份額需要代投去搶的時代,還使用「色誘」手段吸引投資者的天使鏈,雖然上過地方衛視,但從其營銷模式和項目本身來看,很可能是一個傳銷騙局。  在微信群裡,天使鏈宣傳推薦返傭的「3+2+2」模式,其本質是一種傳銷模式。 這種模式下,如果甲推薦乙,甲可以得到乙購買金額的3%,乙推薦丙,甲可以得到丙購買金額的2%,丙推薦丁,甲可以再拿到丁購買金額的2%。 這意味著,發展的下家越多,獲得的佣金就越多,完全是一套傳銷的模式。
  • 區塊鏈最大騙局滿星雲資金盤崩盤
    反傳銷365網訊:從傳銷項目雲訊通轉型而來的滿星雲崩盤了。在幣圈,除了PlusToken外,還有一個項目也是臭名昭著,那就是——由傳銷項目雲訊通轉型而來的「滿星雲」了。前段時間小編剛剛寫過一篇關於《雲訊通、Munics Bank,三換馬甲的「滿星雲」又出來作妖了》的文章,今天就看到一則消息說「滿星雲」體系徹底崩盤了!「滿星雲」是由傳統傳銷項目雲訊通轉化來的新型騙局項目,由馬來西亞女子賴彩雲包裝而成的集地產、餐飲、旅遊、酒店、銀行與航空以及金融科技等行業於一體的國際集團。
  • 15人判刑 148億數字幣傳銷大案宣判!註冊會員近270萬 以區塊鏈招搖...
    來源:券商中國作者:謝忠翔 涉及148億規模的「PlusToken」平臺數字貨幣傳銷大案,近日迎來終審判決。判決書披露此案的眾多細節:PlusToken平臺以區塊鏈為概念進行傳銷推廣,註冊會員帳號達269.3萬個,最大層級為3293層。
  • 實為跨國網絡傳銷!3000餘層關係涉案金額500多億元
    打著「幣圈第一大資金盤」的幌子,利用區塊鏈技術、以數字貨幣為交易媒介,進行網絡傳銷。江蘇省鹽城經開區檢察院提起公訴的這起披著「區塊鏈」外衣的網絡傳銷案,9月22日有了一審結果:法院以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判處陳某、丁某、彭某等16名被告人二年至十一年不等的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涉案贓物、贓款及孳息、犯罪工具依法予以沒收上繳國庫。
  • 起底虛擬貨幣騙局:「區塊鏈」包裝下的境外資金盤遊戲
    近日,有網友跟中新融媒反映一個名叫「幣友Pro」虛擬貨幣正在朋友圈大肆草根致富以及拉人頭就能獲得不同等級的礦機。那麼,幣友Pro又是什麼呢?虛擬貨幣又暗藏哪些騙局呢?幣友Pro宣稱「草根翻身好機會」據悉,幣友Pro宣傳「0投資,0風險,無私募,草根翻身好機會」並自稱是「獨立區塊鏈加密數字貨幣」,2020年4月30日首碼,總發行量3億枚,分10年挖完,十年發行機制,鎖死在鏈上,開盤價1元人民幣/個,未來價值上千萬元。
  • 區塊鏈新騙術!大媽們且慢入場 先提升下防騙技能
    區塊鏈新騙術!大媽們且慢入場 先提升下防騙技能 原標題:   新華網北京8月3日電(記者 盧俊宇)隨著國家對網絡電信詐騙打擊力度的加大,犯罪分子不斷對詐騙花樣翻新。
  • 海南省區塊鏈研究院正在籌備成立 摩根大通正申請新專利尋求區塊鏈...
    4、【工信部信軟司司長謝少鋒:要加快推動區塊鏈標準體系建設】工信部信息化和軟體服務業司司長謝少鋒,近日在全國信息化和軟體服務業工作座談會上指出,要加快推動區塊鏈標準體系建設,注重頂層設計,加速培育發展數字經濟新業態。5、【三星SDS與韓國安永會計師事務所籤署區塊鏈業務協議】近日,三星SDS與韓國安永會計師事務所籤署區塊鏈業務協議,旨在增強物流與金融領域的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