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寶爸寶媽會給寶寶買安撫奶嘴。
安撫奶嘴漸漸成為安撫寶寶的「神器」。寶貝情緒不好時,把安撫奶嘴往嘴裡一塞,萬事大吉。
安撫奶嘴也幾乎成為了寶寶的「標誌」。
可是,安撫奶嘴之所以對寶寶「有效」,主要是因為寶寶處在口腔敏感期。
意 義:啃到不同的物品,神經元就不斷形成新的連接,搭建成孩子最早的 心智模式。
所以,在這一時期,孩子啃咬的東西種類越多,神經元越發達。
如果孩子一哭就塞安撫奶嘴,那麼孩子的大腦只接受安撫奶嘴這一種刺激。非常不利於孩子大腦的發展。
在我眼裡,安撫奶嘴 ≈「白痴奶嘴」
有些家長是為了避免孩子「吃手」所以給孩子安撫奶嘴。
因為孩子是用嘴巴來認識世界的,孩子首先認識的就是自己的身體,從手指開始。
如果孩子到了幼兒園階段還經常吃手,原因可能有二:
1. 第一次口腔敏感期未得到滿足,口腔敏感期再一次到來。
2. 孩子缺乏安全感。
1. 給孩子準備稍微硬一些的零食或者適合孩子啃咬的物品。
2. 多關注孩子,多跟孩子互動,讓孩子時刻感受到父母的關注,增強安全感。
比如:
1. 從生理學角度來看,由於寶寶與生俱來的非條件反射,吮吸反射,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消失,如果父母一直給寶寶含著奶嘴,無疑是在強化這一反射,久而久之會形成依賴;
2. 寶寶在不停吮吸奶嘴的時候,空氣隨著寶寶的吞咽動作從兩側嘴角進入口腔,進而進入胃裡,當胃承受不了奶和空氣的容量時便會收縮,引起溢乳;
3. 寶寶不斷地吸吮,其胃腸道也條件反射地跟著蠕動,頻繁的蠕動易使寶寶發生腸痙攣,引起腹痛;
4. 口腔科醫生認為,長期使用安撫奶嘴,會影響寶寶上下頜骨的發育,也會使寶寶形成高顎弓,導致上下牙齒咬合不正,形成不美觀的嘴唇外觀.
5. 根據學術論文歸納出的奶嘴壞處包括:增加口腔內念珠菌感染,促進齲齒細菌滋長,長期使用造成咬合不正,提高中耳炎的發生率等.
其實母乳的寶寶很少有喜歡安撫奶嘴的,因為母乳泌乳速度不及人工奶瓶,所以孩子需要更用力,耗更久的的時間吸吮,自然滿足了口欲。
所以,極力提倡母乳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