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馬虎』要當醫生了,誰知道會發生什麼事兒?」稚嫩的小手高高舉起。「老師,『小馬虎』如果當了醫生,有可能給病人換錯藥。」「我的天哪!那可不行……」6月19日,在2020年未央區小學「牢記使命 鑄魂育人」思政課觀摩研討會上,西航三校一年級教師王雁暉和孩子們為大家展示了這節有趣的道德與法治課。
6月19日上午,由未央區教育局主辦,未央區教師進修學校協辦,西航三校承辦的2020年未央區小學「牢記使命 鑄魂育人」思政課觀摩研討會在西航三校西校區進行。據悉,未央區教育局將開展思政課教師隊伍情況調研摸底,進一步配齊配強各校思政課教師隊伍,保證開齊開滿思政課課時,小學從保證五、六年級配備專職思政教師開始,逐步落實思政課專職機制。
要把思政課變成滿滿正能量的陣地
未央區教育局副局長任謙,未央區教師進修學校黨支部書記、副校長鄭巧賢,未央區教師進修學校副校長程春豔,未央區教育局辦公室劉軼楠老師及區道德與法治教研員徐美娟老師,西安市教科所小教部副主任、思政教研員王利老師以及未央區各小學校長、書記,未央區小學姜玲道德與法治「名師+」研修共同體所有成員以及各校道德與法治課教師參加了此次活動。活動由程春豔副校長主持。
活動伊始,未央區教師進修學校副校長鄭巧賢做了致辭,闡釋了本次思政課程觀摩研討活動的意義和目標等。西航三校校長楊輝致辭,介紹了本次活動的主旨及流程。程春豔副校長宣讀了《未央區關於進一步加強中小學思想政治課建設的工作方案(試行)》(以下稱《方案》),並從思政課建設的意義、目標任務、實施流程、保障措施等方面做了解讀。西航三校副校長田敏則分享了學校的思政教育經驗和做法,老師們很受啟發。
未央區教育局副局長任謙希望校長、書記走進思政課,老師要把思政課變成滿滿正能量的陣地。
讓孩子愛上道法課 你需要「入腦入心」
接下來,兩節道德與法治課例將本次觀摩研討活動推向了高潮,首先由西航三校一年級王雁暉老師帶來「不做『小馬虎』」這節課。王老師從孩子們的學習、生活中的小事切入,引導孩子們發現容易「馬虎」的方面,進而引導孩子們理解馬虎帶來的麻煩與危害,並找出「馬虎」的原因,啟發孩子們學會認真細緻,做好生活之中的點滴細節。這節課有有趣的音樂、動畫,還有小組探究討論,在充滿童趣的課堂上,孩子們明白了不能馬虎要認真的道理。
接下來,未央區姜玲小學道德與法治「名師+」研修共同體成員、西航三校二年級田煜慈老師執教了一節課:「我是一張紙」。田老師循循善誘,教學設計巧妙,運用了多種教學手段,啟發學生理解節約用紙和節約資源、保護環境之間的關係,從小小的一張紙引申到大的環保教育。
課後,西安市教科所小教部副主任、思政教研員王利老師作了精彩點評。她說,兩節課都達到了「入腦入心」的教學效果,兩位老師在課程目標、教學設計、教學方法以及教師教學語言方面可圈可點,能引起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教學重點突出,方法多元化,她還給出了教學建議。王利還做了關於主題為《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的簡介》的講座,從小學思政課程名字變化、課程內容設置、教學方法以及實施建議等方面做了深入地解讀。
此次活動令老師們受益匪淺,老師們說,經過觀摩與學習,對道德與法治這門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今後將呈現越來越多的鮮活的課堂,在活動中引領學生健康成長,為祖國的未來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讓思想政治教育可親可感。
創新思政課 鼓勵學生講述自己的生活故事
《方案》要求老師:以統編中小學思政教材為主體,結合學校校情生情,逐步創建區、校兩級思政課教學資源庫,豐富學生思政課課程資源,促進思政課教學效果的最大化;豐富教學手段,實現教學方式的突破,開展「讓學生喜歡你的思政課」活動,引導教師增加課堂參與性和趣味性,關注學生的互動和生活體驗,引導學生回歸生活,鼓勵學生講述自己的生活故事,運用微課、演講、辯論和徵文等活動,激發學生主動獨立思考,學會歸納總結,提高學習熱情和興趣;拓展課程形式,實現教學空間的突破,帶領學生走出教室,走進博物館、紀念館、文物古蹟以及重要城市地標,讓學生感受歷史和社會發展成就,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感受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身臨其境體驗真實場景,收穫真實感悟。
據悉,未央區將開展「思政課大講堂」活動,分批次對全區中小學校校長、主管校長和思政課教師進行相關理論培訓,開展各類專題研討交流活動;與高校合作,開展思政教師研修班,加強對思政課教師新課程理念的培訓;舉辦全區優秀思政課教師師德演講活動; 建立未央區思政課名師+研修共同體,加大思政課堂教學引領,開展「點亮」思政課主題教學節系列活動;在思政課教師中開展「未央區思政名師」評選活動。
《方案》要求思政教育要依託學校文化建設,依託家校共育,通過家長學校、校園開放和家長進課堂等形式,讓家長參與思政課的教學過程,將思政課堂延伸到家庭教育中,以家校合力共同完成思政課育人目標。依託校外實踐基地,實現思政課向社會延伸。充分利用校外社會實踐基地和研學基地資源,建立未央區中小學校思政課校外實踐基地,讓學生將思政課堂的理論認知與參與社會生活實踐有機結合起來,把思政課小課堂同社會大課堂結合起來,達成知行統一。依託學科育人,實現思政課向全學科延伸,從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等方面研究挖掘各學科思政教育要素的滲透點,並將其納入教學常規管理和評價中,實現全面全方位育人。
推進思政課「小初高課程一體化」建設
未央區將推進思政課「小初高課程一體化」建設,結合學生年齡特點,小學階段以講述黨史、隊史和革命故事等方式,用小故事體現大道理,為孩子從小打下思想烙印。
初中階段要注重學生的體驗認知,主要通過案例和體驗式主題活動等方式讓學生自我教育,並能主動過濾不良知識信息,通過自覺批判,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高中階段更加注重實踐拓展,參與各種社會實踐,通過對社會和身邊事件的真實感知,形成對國家民族認同感和社會主義優越性的正確認識。依託生涯規劃教育,實現與大學的銜接。將生涯規劃教育的探索與實踐引入中小學思政課教學,通過思政課堂的專門渠道,培養學生的生涯規劃意識和自我認知及社會認知能力。主動對接高考改革研究,從現實與長遠意義、思想道德與人格心理等方面的研究,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大學乃至今後的生活實踐。
為小學五、六年級配備專職思政教師
《方案》還要求:學校黨支部書記、校長帶頭走進思政課課堂,帶頭推動思政課課程建設,學校教學和德育領導要積極組織並主動參與思政課教研活動。
配齊配強思政課教師隊伍,完善人力資源保障。針對學校思政課建設需要,開展思政課教師隊伍情況調研摸底,進一步配齊配強各校思政課教師隊伍,保證開齊開滿思政課課時。小學從保證五、六年級配備專職思政教師開始,逐步落實思政課專職機制。
將學校思政課建設情況納入學校辦學水平督導評估體系,定期開展思政學科骨幹教師、優秀課堂教學案例、優秀教學設計、優秀教學課件設計等評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