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逗逗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大家轉發分享)
自從開放了二胎政策,很多獨生家庭都有了生二胎的想法。
七八十年代受計劃生育影響,很多家庭只能生一個小孩,而現在這代人年紀也不小了,年紀大點的也有50+了,小的也有40了。
二胎政策的開放,這代父母躍躍欲試,因此,出現了很多高齡孕婦。
高齡產子帶來的不僅是生產難度的增加,還有過於懸殊的年齡差加劇倆孩子之間的矛盾,孩子間的矛盾很容易引發家庭矛盾。
50歲夫婦高齡生子,讓有家室的女兒養,女兒拒絕後卻被父母道德綁架。
張阿姨今年50+,大女兒26歲,小兒子剛出生。女兒已經出嫁了,育有一個1歲男孩。
她和老伴一直都很喜歡小孩,想要再生一個,他們覺得生一個孩子太少了。
這不,二胎政策一出來,他們立馬就開始造人計劃,完全沒有考慮自己的年齡和養育小孩的成本。
也許是幸運,被老天爺眷顧,沒多久張阿姨就懷上了。10個月後,順利生下寶寶,剛好是他們心心念念的「兒子」,兩口子高興得不得了。
然而,坐月子的時候,還沉浸在喜悅中的張阿姨發現自己腰酸背痛,她的腰本來就不好,年輕時落下了病根,沒想到,生了寶寶後腰痛更加嚴重。
醫生說這是高齡生子帶來的後遺症,不能幹重活,要休息調養。
這下連寶寶都照顧不了,丈夫要工作,無奈之下,張阿姨讓女兒過來幫她帶兒子。
剛好女兒在家全職帶娃,她時間比較多,帶一個孩子要帶,帶兩個也是帶,多帶一個也沒關係。張阿姨在心裡打好了如意算盤,就等著女兒一聲答應。
女兒生娃坐月子的時候,張阿姨剛好也懷上了,需要養胎,幾乎沒有照顧過女兒,也很少來看她。雖然女兒嘴上沒說什麼,但心裡對媽媽還是有點不滿的。
現在媽媽居然提出讓自己幫忙帶弟弟的要求,女兒氣不打一處來:「憑什麼讓我幫你養兒子啊,我兒子也才1歲,我幫你帶,那我兒子誰帶?」
眼看如意算盤打錯了,自己又沒能力帶,女兒又不願意幫自己,張阿姨惱羞成怒:「我和你爸養你這麼大,含辛茹苦,一把屎一把尿,也沒要你回報什麼,現在爸媽有難,幫一下不是很應該嗎?再說了,那是你弟啊,姐姐養弟弟,那是天經地義!」
父母高齡再育,的確需要謹慎。身體素質高還好,要是身體不好,生出來的寶寶體質差不說,自己也沒有精力照顧寶寶。
像張阿姨這種情況真的很糟糕,夫妻倆喜歡孩子,但奈何體力跟不上,照顧不了,而作為姐姐的女兒,自己也有孩子要養育,有家庭要照顧,那還有多餘的時間精力來照顧弟弟呢?即便有,也肯定沒辦法像照顧自己孩子那樣照顧弟弟。
當遇到這種情況時,子女確實很為難,幫也不是,不幫也不是,進退兩難。
其實,在父母生之前有一個方法可以幫子女減少困擾。那就是提前跟父母說明自己的立場,比如:你們要生可以,但養育的責任也是在你們身上,我不可能幫你們帶孩子,我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家庭。
父母了解你的想法後,即便堅持要生,那他們也不會讓你幫忙帶娃,或者找你要生活費。
其次,不合理的要求一定要拒絕,立場要堅定。父母把我們撫養成人很不容易,我們有孝順和贍養父母的責任和義務,比如,父母生病了,我們需要照顧,父母的養老我們要負責。
但如果父母用道德綁架的方式讓你幫忙養育弟弟/妹妹,這種要求是過分的,是不合理的,我們可以拒絕。
誰把孩子生下來誰就是孩子的監護人,作為孩子的監護人,父母有撫養的責任,而不是把責任推卸給哥哥姐姐。
子女對父母有贍養的責任,但不是父母所有的要求子女都要滿足。
一家人互相理解,相互包容很重要,但劃清界限也不能少。
【今日話題】你覺得女兒該幫媽媽帶剛出生的弟弟嗎?
(圖片源自網絡,侵聯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