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閒置衣物流動起來,她如何為50萬件二手服裝找到新主人?

2020-12-19 北京日報客戶端

屬於80後的姜宇——一個走在潮流前端的姑娘,3年來沒買過一件新衣服,只穿網友寄給她的二手衣服,她用獨特的穿搭方式詮釋了「舊衣也可以很時尚」的理念。如今,她打造的女性閒置衣物無償互贈平臺——「發光公社」,讓50多萬件深藏衣櫃的舊衣服,在新主人身上重新發光。

別人閒置的衣服在姜宇的搭配下變得復古和時髦

患上「衣服暴食症」

姜宇家有個很大的衣櫥,裡面裝著幾百件衣服。原本從事廣告公關行業的她,喜歡把自己打扮得光鮮亮麗,於是總在不停地買買買。

一次整理衣櫥時,她發現家裡的衣服已經堆積如山,光是沒拆吊牌的衣服就有100多件,有的衣服僅穿過一兩次。姜宇被自己閒置的衣服驚到了,開始反思自己的消費理念。「我想我是患上了『衣服暴食症』,對新衣服的心理需求遠大於生活所需。」姜宇發現,身邊的女伴兒每天也是這樣,買來的衣服只圖新鮮、好看,或者僅僅因為打折,卻沒有考慮自己是不是真的需要。

姜宇意識到這是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隨著「快時尚」行業的興起,越來越多的衣物被遺忘在衣櫥深處,舊衣服的處理也成為環境問題的一部分。她通過查詢資料發現:目前紡織業已成為僅次於石油產業的第二大汙染行業。中國循環經濟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每年大約有2600萬噸舊衣服被扔進垃圾桶。目前大多的舊衣處理仍採用填埋或焚燒的方式,而這兩種方式都會造成嚴重的環境汙染。

姜宇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衣櫥,有的衣服幾近全新,可以送給身邊的朋友;很多對自己已經不適合的衣服,對別人來說也許是絕佳的選擇。於是,她在朋友圈裡發出倡議:「小夥伴有不穿的衣服送給我,我不再買新衣服了,以後只穿舊衣服。」就這樣,姜宇開始和身邊的27名女伴兒互換衣服穿。結果她驚喜地發現,自己的穿衣風格反而更豐富了。

用舊衣服做時尚穿搭

2015年,辭職後的姜宇開始在網上論壇做二手衣服穿搭的指導。她在論壇裡成了一個「奇特」的時尚博主,別人都在比誰的衣服更貴、更流行,可她卻用二手舊衣搭配出了上千款造型,這讓姜宇很快成為網紅博主。

姜宇在拆網友寄來的閒置舊衣服

關注姜宇的人越來越多,有的網友向她要搭配好的舊衣服,有的網友把自己的舊衣寄來,讓姜宇傳授穿搭技巧。在姜宇的巧思下,一件件原本深藏衣櫃的衣服得到「拯救」。後來有網友提議,可以把這些閒置的衣服互相交換,於是一個個互換閒置衣物的微信群建立了起來。最多時,有上千人參與衣服互換,僅微信群就建了7個。大家不僅讓閒置的衣服找到了新主人,也收穫了讓舊衣服重新「發光」的樂趣。

2017年,「發光公社」應運而生。在姜宇打造的這個平臺上,大家將自己的閒置衣服無償互贈,只需要發帖曬出自己不穿的衣服,然後從帖子後面找到合適的報名者,就能完成出贈。平臺上嚴禁買賣,領走一件衣服只需要付郵費就可以了。「我們唯一的要求是,領到這件衣服的人要曬一張衣服上身的照片,讓原主人知道她的衣服在重新發光了,這對原主人來說是最大的安慰。」姜宇說。

3年互贈50多萬件舊衣服

在發光公社的工作室裡,倉庫和過道的架子上堆滿了大大小小的包裹,這些都是全國各地寄來委託發光公社代為出贈的。

「我們每個月都能收到50多件包裹,平均每個包裹裡有10到30件舊衣服。」姜宇走進工作室的一間儲衣室,衣架上羽絨服、帽衫、連衣裙、襯衣、西服、毛衣應有盡有,數量多達500餘件,就像一家小型服裝店。

姜宇說最讓她震驚的一次拆包經歷,是一位浙江姑娘寄來的三大箱衣服,數量多到讓人以為是服裝店在處理過季商品,其中很多都是帶著吊牌或是連包裝袋都沒拆過的新衣服。原來的主人說她特別喜歡買衣服,經常是一天要換好幾套衣服,可有的衣服見過一次人她就不想再穿了。

「每一次拆包我都感覺很心疼,這些愛美的姑娘不停地買衣服,帶來的結果就是大量的浪費。」姜宇指著一間儲衣室裡的175件衣服說,這些都是一個昌平姑娘一次寄來的,每件衣服都毫無瑕疵、幾近全新,可它們的主人卻認為「但凡我拍過照的衣服,都不叫新衣服了」。

拆包的經過,姜宇會錄成視頻發布在短視頻平臺上。她發現,寄來的衣服中,類似的基本款特別多。有一個姑娘,同款的牛角扣大衣扔了9件,同一款式的牛仔褲扔了20多條。很多人總是流行什麼買什麼,過時的衣服第二年就再也不穿了,結果就是不停地買不停地扔。很多人通過姜宇發布的視頻意識到,原來自己也有這樣的購物習慣。

3年多來,在發光公社互相贈送的閒置衣物已達50多萬件,有的衣服甚至不斷在平臺上流動循環,被喜歡它的人傳遞著。也有一些沒被「認領」的衣服,被送去了愛心公益組織,用來幫助有需要的人。還有一部分髒汙破損嚴重的衣服,被做成了可循環使用的包袱皮,用來寄送衣服,從而減少快遞包裝袋的使用。

多穿一次就能少買一件

「這些衣服根本沒被好好穿過,因為買衣服的人只是想要而不是需要。它們不該是垃圾,還能穿得很好看。」在姜宇手中,這些衣服得以重新發光。她和團隊每天都在整理、分揀這些衣服,送去洗衣廠進行清洗消毒,打上籤標明衣服的原主人,再做一個服裝搭配,拍照發到網上,讓喜歡的人免費領走。

這些經過整理和搭配的衣服發到網上,很快就被人搶著「認領」了。多的時候,姜宇一天要給上百人寄衣服。「舊衣穿搭只是一種方法,一開始是穿搭吸引了姑娘們加入,後來越來越多的人從閒置衣服中發現新的價值,改變了購物習慣,少買一點或者多重複利用一次,自然而然地產生了環保意識。」

從創立發光公社至今,姜宇已經3年多沒有買過新衣服了,她穿的都是別人不要的舊衣服。「穿二手衣不是一件丟人的事,有的人說自己就喜歡買新衣服,你是買得起新衣服,可你買得起乾淨的水和空氣嗎?環保不是苦行僧,而是一件很有樂趣、很時髦的事兒,我更願意做一個環保的『時髦精』。」姜宇笑著說。

姜宇用自己的行動,帶動了無數人做出改變。北京姑娘小紅也曾是個患有「衣服暴食症」的女孩,每月收入的一半都用來買新衣服,家裡的衣服多到無處可放。自從她加入發光公社,兩年來出贈了500多件衣服,沒再買過一件新衣。「看到自己的衣服被別人穿得很美,比自己買一件好看的衣服更開心,我也體會到了互相給衣服『發光』的樂趣。」小紅說她的生活方式也因此轉變,用省下來的錢去旅行、讀書和進修,變得更加熱愛生活。

上個月,在三裡屯舉辦的發光公社線下互贈會上,200多個參會者「消化」了2000多件閒置衣服。一個女孩兒領走了一套只穿過一次的婚紗,穿著它走入了自己的婚禮殿堂。「線下互贈會每個月舉辦一場,至今已在北京、成都、廣州、上海、杭州等地舉辦過數場。」姜宇欣慰地說。

線下互贈會

如今,姜宇在短視頻平臺上已經收穫了40多萬粉絲,她的不懈努力讓觀眾看到了閒置衣服重新煥發出的光彩,意識到服裝浪費也是對不可再生資源的極大破壞。「我不能要求所有人跟我一樣只穿二手衣。但希望每個人都能少買一件、多穿一次。多一次交換,就能少一點汙染。」姜宇認真地說。

專家說法:別被消費主義遮蔽雙眼

北京愛分類環境有限公司總經理徐源鴻說,「雙十一」剛剛過去,「雙十二」即將到來,一場場消費狂歡過後,海量快遞從商家發出。殊不知人們享受了瘋狂的網購和拆包的興奮,背後卻是巨大的資源負擔和環境壓力。據相關數據統計,現在我國每年要產生約700億件快遞,這就意味著要產生大約1500萬噸垃圾。

徐源鴻從事垃圾分類回收行業多年,據他統計,目前衣物垃圾的回收量僅佔垃圾回收總量的15%左右。而我國對於衣物的回收處理方式主要是出口和製成填充物,如果衣物得不到合理有效的回收處理,只能淪為其他垃圾,無論是焚燒還是填埋的處理方式,都會給環境帶來很大汙染。

在徐源鴻看來,「發光公社」做的事從環保角度來說,可以實現衣物的循環利用,是應當被提倡和推廣的。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由於衣服屬於貼身物品,在互贈過程中要注意清洗消毒與防護,避免病菌傳播,因清洗和消毒所產生的成本可能也會較高。

中國社科院社會發展戰略研究院副研究員朱濤認為,「發光公社」倡導的閒置衣物互贈是十分有推廣價值的。首先,它傳遞了綠色環保理念,對二手衣服的循環使用可以減少資源浪費和對環境的汙染;其次,它傳遞了一種互助和共享的理念;更重要的是它還提倡了理性消費的觀念。現在,很多人熱衷於享受「雙十一」「雙十二」的消費狂歡,瘋狂「買買買」的背後其實是受當代消費主義的影響,一部分年輕人甚至不惜為此淪為了「信用卡奴」。朱濤提倡,無論是買衣服還是網購其他物品時,都應當量力而行,年輕人不要被消費主義所擺布,應當樹立理性和綠色的消費理念。

相關焦點

  • 免費互贈衣櫥裡的「新衣」 她讓50萬件閒置衣物重新發光
    屬於80後的姜宇——一個走在潮流前端的姑娘,3年來沒買過一件新衣服,只穿網友寄給她的二手衣服,她用獨特的穿搭方式詮釋了「舊衣也可以很時尚」的理念。如今,她打造的女性閒置衣物無償互贈平臺——「發光公社」,讓50多萬件深藏衣櫃的舊衣服,在新主人身上重新發光。
  • 二手衣裙可互贈!她們為閒置衣尋找新主人
    愛美女性在別人閒置的衣裙中尋找自己的心頭好   三排衣架,一桌衣飾……上百件被閒置的美麗衣裙在愛美愛時尚的女性手中流轉,直到找到第二個主人。  7月14日下午,二十多位女士相約在流花中心進行二手衣互贈和時尚搭配分享。三個小時裡,她們帶著在衣櫃遭「冷落」的新衣裙尋找新主人,同時也在別人閒置的衣裙中尋找自己的心中好。
  • 80後姑娘用二手衣搭配上千款時尚造型,50萬件舊衣遇新主人
    屬於80後的姜宇——一個走在潮流前端的姑娘,3年來沒買過一件新衣服,只穿網友寄給她的二手衣服,她用獨特的穿搭方式詮釋了「舊衣也可以很時尚」的理念。如今,她打造的女性閒置衣物無償互贈平臺——「發光公社」,讓50多萬件深藏衣櫃的舊衣服,在新主人身上重新發光。
  • 你會如何處理閒置衣物?中國家庭一年產生30千克舊衣服
    近日,某二手交易平臺調研顯示,中國普通家庭一年產生的閒置舊衣服重達30千克。以北京為例,30千克的舊衣服放在家中,相當於浪費了價值2萬元的空間。而關於舊衣服的閒置困境,女性主要是因為購物衝動。男性群體的購衣衝動相對較低,他們一個月通常購買一次衣服,但閒置衣服堆積的現象並不比女性更好。調查顯示,男性穿衣觀念相對保守,他們不接受舊衣服的饋贈,也不會將舊衣服送人,不願意賣掉自己的閒置衣物。參與舊衣回收的男性人數不及女性四分之一。「中國每年有2600萬噸衣服被丟棄,利用率不到1%。」
  • 讓閒置書籍在更多人中間流動起來 二手書網上交易活躍
    喜愛讀書的人,一定有對閒置書籍不知如何處理而費神的經歷。在移動網際網路普及的當下,上二手書交易平臺,用閒置書籍換成其他想閱讀的書籍,成了不少人的新選擇。書籍是非常適合二手交易的物品,只要品相不差、字跡清晰,非常適合下一位讀者閱讀。近日,記者就此採訪了幾位愛書人,傾聽她們與二手書交易平臺的故事——「孩子小的時候,買了不少兒童讀物,很多都是一整套。
  • 中國人買買買的背後,催生了二手時尚服裝的繁榮
    線上二手交易在中國發展並不久,最初有人在論壇貼吧私下買賣,往後發展到在58同城、趕集網這樣的分類信息生活服務網站上交換點不值錢卻真沒什麼用的閒置物品,即便在中國消費者根深蒂固的觀念裡,「新」具有更強烈的吸引力,但線上二手交易的發展沒有停止過。
  • 二手電商:萬億閒置經濟中的黃金地
    究其原因主要有三點:閒置品質優量多,亟待流轉;大數據、智能化等技術的發展及物流、支付服務的完善;環保求實等消費新主張取代鋪張浪費等舊觀念。2018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38萬億,商務部預計2020年將達到48萬億,巨大的社會消費品增量為二手交易市場創造了巨大的潛力空間。消費者手中大量的閒置物品需要專業高效的流通市場盤活起來,循環經濟將迎來高速發展。
  • 36氪專訪丨閒魚創始人處端:二手是個小生意,但閒置的壁壘比「做一...
    與轉轉、拍拍等二手電商不同,閒魚更願意稱自己為閒置交易社區。 在閒魚看來,二手算不上一個行業,在一些城市裡屬於比較邊緣的部分,是一筆小生意。社會上很多資源都是閒置的,二手只是其中的一種。 閒魚要做的是,讓所有閒置的資源都流動起來發揮自身價值。
  • 每個家庭30公斤舊衣服,95後引領潮流在二手網站轉賣
    閒魚一項調研顯示,中國普通家庭一年產生的閒置舊衣服重達30千克,每月有50萬件舊衣被一鍵轉賣到閒魚,更有1.5萬噸舊衣服通過閒魚回收流動起來,在這場舊衣處理方式的革新中,95後成為引領者。關於舊衣服的閒置困境,女性主要因為購物衝動。閒魚這項調研顯示,都市女性一個月不買兩次衣服就覺得手痒痒,而80%的衣服過季之後就被遺忘。
  • 舊衣物回收箱回收不及時成垃圾箱 各國舊衣回收如何規範
    西安市民表示:「衣物及時清理,好的該捐獻捐獻,不及時清理滿就成垃圾箱了。」  如何避免乾淨整潔的回收箱變成邋裡邋遢的垃圾箱?舊物回收還有哪些行之有效的辦法?看下其他國家舊物回收如何規範?  先看鄰國日本,日本人對舊物回收接受度較高,除了舊物回收箱以外,人們也可以把舊物賣給「中古店」,但無論哪種方式,衣服主人都要將衣服清洗曬乾疊好。
  • 家中的閒置物品 你都如何處理?
    對於整理出來的閒置物品如何處置,相信很多人心中可能列了一份「斷舍離」清單,但有些物品還是不願意扔。那麼,剛剛清理出的二手閒置物品,到底如何處理才能將價值最大化?目前什麼樣的二手產品最受歡迎?近日,記者在我市走訪調查,看看市民是如何將手中的閒置物品巧變現的。
  • ...3C數碼到閒置衣物……中國這個最大的閒置交易平臺進行了戰略升級
    、八百件,價值接近千萬,還收藏有全世界僅此一隻的熊王。曾被多家媒體採訪報導,圈友稱其為「會長」。   國內閒置經濟蔚然成風。從3C數碼到閒置衣物,從二手車到母嬰二手,過去一年,閒魚上架物品達10億件,賣出1025萬單奢品,一線城市好物有31%流向四線城市,Z世代(95後)佔平臺用戶35%。
  • 閒置衣物如何正確處理,這幾個渠道您可以了解一下!
    據調查,中國46.5%的家庭存放有30件以上的大件廢舊服裝,其中女性服裝大約為男性服裝的5倍。而每個家庭平均每年還要購買10件以上的新衣。我國有13億人口,粗略估計,服裝的更新周期為三年,每三年後就會有價值2000多億元的廢舊服裝被淘汰。
  • 新媒:如何回收2600萬噸廢棄衣物 中國的下一個問題
    新加坡《海峽時報》10月19日文章,原題:中國的下一個問題是回收利用2600萬噸廢棄衣物  「低碳、溫暖、愛」,一個綠色箱子上寫道。北京居民趙曉(音)把不要的舊衣物塞入其中,「如果窮人需要這些就太好了,能減輕我扔掉它們的愧疚。」中國大城市都分布著此類衣物收集箱,但鮮有衣物進入慈善渠道。一些被賣到發展中國家,其他要麼被焚燒要麼被埋進垃圾場。在這個年產50多億件T恤的國度,身穿二手或舊衣服是件丟臉的事。頗有抱負的中產加上電商熱潮,已使中國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服裝市場。
  • "一JIAN公益聯盟"在全國30城同時啟動二手衣物回收
    中國網12月9日訊 12月7日,由壹基金聯手阿里巴巴公益、菜鳥裹裹共同發起的「一JIAN公益聯盟」對外公布了聯盟首批20餘家社會組織和企業合作成員,同時宣布在全國30個城市同時啟動二手衣物回收活動。據悉,「一JIAN公益聯盟」是為了解決二手閒置衣物回收利用難而誕生的聯合公益平臺。
  • 二手服裝寄售電商【ThredUP】
    創立於2009年,總部位於美國舊金山,創辦之初,ThredUP解決的核心問題就是:給家長們提供一個安心處理寶寶閒置衣物的平臺。考慮到二手衣服品質難以掌控及售後服務方面的痛點,ThredUP沒有採用二手平臺慣用的C2C模式,而是在其中插入一環,走C2B2C(寄售)模式。
  • 賺時間差的錢:二手服裝裡的「歧視鏈」
    2019年4月,快時尚巨頭H&M集團宣布,集團將以&Other Stories品牌瑞典本土市場為試點,出售二手和古董服裝,未來或將推廣至其他品牌。在審美更加個性化的今天,二手衣服和古董衣服都有了更多的市場,可同樣是舊衣服,卻有著不同的受眾和命運。
  • 二手書交易需求與日俱增 你的閒置書去哪兒了?
    最近,她想處理掉家中閒置的一些圖書,所以在多抓魚上賣書的頻率達到了每周一次,至今已賣出了60餘本。  隨著時代變遷,消費觀念升級,物質生活豐富,人們的閒置物品增加,其中也包括個人擁有的不具備較大收藏價值的二手書。二手書該向何處去?除了簡單地賣廢品,那些已經看過的書籍,能否有更好的流轉渠道,讓更多人受益?對此,本報進行了採訪。
  • 寶寶舊衣服賣5元1件 網上二手閒置轉讓火起來
    5元1件賣出寶寶舊衣服 網上二手閒置轉讓火起來  中原網訊:   面對金融危機下收入縮水的現實情況,不少市民開始勒緊腰帶過日子,網絡上的二手閒置轉讓也火起來。  小論壇每日交易出近百件舊物  昨日,記者在我市的某團購論壇看到,這裡除了自發團購分論壇火爆之外,另外  一個聚集大量人氣的是「二手閒置區」分論壇,換購信息頻繁更新,多為家居、衣帽、首飾等。記者簡單統計了一天的出讓信息,一天就可轉讓出去近百件物品,價格一般是物品購買價格的八折,甚至低至1元。
  • 壹基金啟動「一JIAN公益聯盟」 聚焦二手衣物搭建回收平臺
    捐贈只是二手衣物再利用途徑之一    「一JIAN公益聯盟」是為了解決二手閒置衣物回收利用難這一社會議題而產生的聯合公益平臺。發布會上,來自北京服裝學院的郭燕教授首先通過數據介紹了我國二手衣物回收的現狀、困境和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