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起,我是譁仔!
各路英雄大家好,我是大明「錦魚衛」正三品帶貓護衛譁仔。
今天譁仔和諸位通報一件匪夷所思的事兒。
昨日午夜,烏雲閉月,夜風將起,一隻帶血的白鴿踉踉蹌蹌地出現在我的錦鯉池邊。
譁仔心生憐惜,將其捧在手心,欲一探究竟。哪知在這白鴿的右腳上發現一封信。
這封信的表面赫然寫著一行蠅頭小楷——譁仔親啟。
難道是遠方的魚友在求救?
於是我急忙打開書信。
信上寫道:譁仔吾兄,一別數年不見,甚是想念。這幾年小弟一直在外打拼,開辦了金陵第十一家水族館。因經營不善,現已倒閉。然我心有不甘,想要重振旗鼓,再來一次。聽聞繁殖觀賞魚的生意一本萬利,賺錢如探囊取物一般,甚是爽歪歪。望譁兄幫弟分析利弊,急盼回復。
哦,看明白了,原來是一位漂泊在外的舊友在水族圈折了本錢,想要通過繁殖觀賞魚扳回一城。
想要賺錢的意思我明白了,想要學習繁殖技術的意思我也明白了,可是,這句「繁殖觀賞魚的生意一本萬利,賺錢如探囊取物一般」是幾個意思?譁仔可真的不明白啊!
是誰告訴他繁殖觀賞魚的錢是很容易賺的?
壞了!我這兄弟怕是被「某某農創節目」給誤導了!
本著救兄弟於水火的初衷,特寫此文,望這位久未謀面的好兄弟在遠方收悉。
為什麼採取這種繁瑣的方式來回答這位兄弟的問題呢?
因為,這位朋友的飛鴿傳書上沒有落款。
拜託,下次寫信的時候,能不能說清楚你是誰啊?兄弟!
更重要的是,你的鴿子,已經被我吃了。
友情提示:本文適合想要通過繁殖觀賞魚來賺錢的觀賞魚玩家,也適合想要通過繁殖觀賞魚來獲得快樂的好朋友們。預計閱讀218秒。
非友情提示:譁仔的文章拒絕任何個人、任何公司和任何媒體的善意轉載,更加拒絕那一小撮疑似不孕不育的偽原創作者的惡意洗稿。請你不要把自己的臉皮隨意丟棄,謝謝!
觀賞魚,不是你想繁殖就繁殖的!
先問大家一個最簡單的觀賞魚知識點吧——請問上圖中譁仔手中的「觀賞魚繁殖力公式」是什麼意思?
如果你連這個公式也看不懂,就不要通過繁殖觀賞魚來創業了,否則你會把自己玩死的。
我先來簡單介紹一下這個觀賞魚繁殖公式吧!
F代表觀賞魚的繁殖力,是母魚在性成熟以後肚子裡面達到第四期成熟度魚卵的數量,計量單位是「千粒」;L代表母魚的體長,計量單位是「釐米」;W代表母魚的體重,計量單位是「克」;a和b是微調參數,不同的魚種對應不同的固定參數。
這個公式告訴我們:觀賞魚的產卵量和體長呈冪指數相關,與體重呈直線相關。
再換成一句小白魚友可以聽懂的話:母魚的產卵量受體長的影響要大於受體重的影響。
是不是還是覺得有點難?
那譁仔就來說點更簡單的,只要你玩魚超過十年,應該可以很輕鬆聽懂我接下來說的知識點。
同時,我也希望可以通過接下來的內容來阻止你想要通過繁殖觀賞魚創業的瘋狂想法。
盤點觀賞魚繁殖的基礎知識點
首先,觀賞魚的繁殖工作不是簡單地把公魚和母魚擱到一塊兒。
觀賞魚的繁殖方式有很多種。
第一種:無親體護衛型觀賞魚。
比如錦鯉和金魚,就是這一類的代表。
簡單說,就是親魚把受精卵形成以後就不管這些魚卵了,這些父母極其不合格的。在它們的心目中,孩子是放養的。孩子的教育問題,都交給了大自然。它們的座右銘是:生活是最好的老師,生活將交會孩子一切生存的本領。
在這個種類裡面,還可以分為五個小類——
水層產卵亞型:親魚把受精卵水裡,讓受精卵漂流在水面或者懸浮在水層中央。大部分海水觀賞魚都還是這麼玩的。
水底部產卵亞型:親魚把受精卵放在水底的石頭上或沙粒上,比如大名鼎鼎的大馬哈魚;
草上產卵亞型:親魚把受精卵放在水草上。比如錦鯉和金魚。
喜貝性產卵亞型:親魚把受精卵放在別的無脊椎動物體內發育。比如臭名昭著的鰟鮍。
洞穴產卵亞型:親魚會把受精卵放進一個天然洞穴裡面。這類魚大多不是觀賞魚,就不舉例了。
第二種:親體護衛型觀賞魚。
這種觀賞魚有護幼行為,有時是公魚護卵,有時是母魚護卵,有時是兩口子一起護卵。
這種觀賞魚又分兩小類。
一類是親魚將受精卵放在天然的石頭上或貝殼裡進行護衛,比如絕大多數的慈鯛類觀賞魚。
還有一類是親魚會事先築好愛巢,然後把受精卵放在裡面進行護衛。比如大家都很熟悉的鬥魚。
第三種:親體型。
這類觀賞魚會把受精卵放在體表或者體內進行孵化,順便完成護卵任務。
這種觀賞魚又分兩小類。
第一小類:把受精卵放在親魚的體表。
比如原產自南美的鰻尾鯰,它的受精卵會掛在母魚的體表,受精卵像寄生蟲一樣吸附在母魚體表,等完成孵化任務,小魚就離開魚體,母魚自行恢復正常。
第二小類:把受精卵放在母魚的體內。
這就是觀賞魚玩家最為熟悉的「卵胎生」觀賞魚了。
比如繁殖的孔雀魚和食蚊魚。
如果你想通過繁殖觀賞魚創業,你就要對這些繁殖方式了如指掌,什麼魚用什麼繁殖方式,這是知識點,也是繁殖的必修課。
如果連這些東西你也沒有概念,就別動那個歪腦筋了。
想通過繁殖觀賞魚逆天改命?別鬧了,兄弟!
如果上面那些令人眼花繚亂的繁殖方式還沒有讓你打退堂鼓,那麼譁仔再講一些更現實的問題。
第一,國內主流觀賞魚的漁場已經飽和。
錦鯉和金魚的繁殖倒是不難,可是這裡早已經是紅海,而非藍海,你現在跳進來,不僅吃不到肉,甚至連湯都喝不到。
龍魚的繁殖難度就更不用說了,國內的龍魚漁場鳳毛麟角,技術門檻很高。
像羅漢魚和鸚鵡魚這類主流中型觀賞魚,高端魚幾乎被東南亞和我國臺灣省的漁場壟斷,低端魚的利潤又很薄,同時也面臨著低價惡性競爭。
第二,熱門小型觀賞魚很難成規模。
如果你打算通過小型觀賞魚的繁殖來賺錢,我覺得是可行的。
但是只能賺點小錢,大錢與你無關。
如果你只選一兩個品種玩,很難支撐你的運行成本;如果你打算同時玩幾十種小型魚的繁殖,不同的觀賞魚繁殖手法不同,你會把自己玩暈的。
第三,冷門觀賞魚市場空間很小。
比如食土鯛和水虎魚,有沒有人玩呢?有!但是絕對玩家數量太少。
即使你天賦異稟學會了這些魚的繁殖技術,作為一個創業項目,你首先考慮是的利潤和成本,而非詩和遠方。
除非你可以壟斷某種水族市場上未曾出現的觀賞魚的貨源。
別說幾乎沒有這樣的機會,就算有,前期的推廣成本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等你推廣開了,競爭對手也進來了。
譁仔的心裡話:觀賞魚市場看似很大,其實挺小。它的優點是用戶粘性高,缺點是入門技術門檻高。要想在水族圈掀起一小片浪花,除了要具備完善的養魚技術,還要具備完美的商業模式。而繁殖觀賞魚的技術門檻高,商業模式脆弱,沒有先賠十年的覺悟,還是不要觸碰的好。
敬請關注百家號譁仔說魚專欄,帶你明明白白玩轉觀賞魚。